“两学一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时间:2022-09-11 04:43:11

“两学一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我们党为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开展的一项主题教育活动。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发现,“两学一做”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质量互变规律。通过挖掘“两学一做”背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可以更好理解“两学一做”的实质,更加深入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达到理论上的清醒、行动上更加坚决。

一、“两学一做”反映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同时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侧面各不相同,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也不一样。纵观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发展历史,党内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从来没有间断过,结合各个历史时期任务、党员思想动态,不断创新形式内容而促进党内教育的发展。中共一大党纲专门设立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负责党员教育宣传工作;中共六大规定党支部负有对党员进行政治教育的职责;1941年,针对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问题开展了运动;中共七大明确把掌握思想教育明确为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新中国成立后掀起了学习著作的热潮,克服了非无产阶级思想;改革开放后,针对新出现的社会思潮进行了党员干部教育;进入新时期,先后开展了“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推进党内教育的大幕,针对“四风”问题,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用权不严不实问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意识淡薄、精神不振、道德行为不端等突出问题,党中央决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党中央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既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又兼顾了矛盾的特殊性,与以往党内教育相比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改进之处。一是继承党内教育优良传统。面对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靠党内教育来解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仍然是党内教育,具有党内教育的普遍性特点。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深化党内教育。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对照在《方案》列出的五大问题以及具体表现,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让党内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三是从集中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构建党内教育新常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非完全抛弃集中教育,而是在集中教育的基础上,更加侧重经常性教育,重点依托党的七项组织生活制度进行,尤其是以“”为基本形式,落实在日常,严格在经常,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由“一阵风”转向经常性、由“运动式”转向常态化、由“阶段性”转向“终身制”。

二、“两学一做”反映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特别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两学一做”中的“两学”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党章党规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党的总章程、总规矩,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检验,是建党95年来千百万共产党员智慧的结晶。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涉及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创新性擘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前进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居民收入同步增加,人民福祉大幅增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新兴产业加快成长;科技人才作用彰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支撑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发展深入推进,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空间开发格局更加合理;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体制改革两点纷呈,市场活力大幅增强;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外向型经济水平提升;反腐倡廉从严治党,党风民意明显好转;大力推进改革强军、政治建军、依法治军,巩固提升战斗力、重新焕发精气神。一系列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真理性、科学性,实现了真理和价值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充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做就是一种实践。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来自于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真理性理论成果,每一名共产党员对照党章党规严格要求自己,深刻领会系列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规矩政治纪律;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敢于担当作为,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运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三、“两学一做”反映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一定的时空条件出发,不僵化保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8800多万党员组成的政党,分布在全国的农村、社区、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社会组织、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军队,党员数量之多、分布区域之广、岗位分工之异,举世罕见,难寻二者。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坚持区分层次,及时指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为了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方案》在制定时突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要求,一是不同层级的党组织责任落实有所区别。省部级党委(党组)突出一个“统”字,要结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作出统一部署安排,加强具体指导;县级党委突出一个“督”字,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保障工作力量,加强督促指导把关;基层党委突出一个“全”字,要进行全覆盖、全程指导,帮助党支部制定学习教育计划,派员参加党支部各项活动。二是不同群体党员发挥不同岗位作用。在农村、社区,重点落实党员设岗定责和承诺践诺制度;在国有企业和非公有企业、社会组织,重点落实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制度;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重点落实党员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制度;在机关事业单位,促进党员模范履行岗位职责,落实党员到社区报到、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在学校,重点要求党员增强党的意识,在三尺讲台上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三是注重分类安排学习教育内容。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根据企业、岗位实际,灵活安排;对于党员人数少、党员流动性强的党组织可以利用开放性组织生活方式组织党员学习;对于流动党员,按照流入地为主的原则,把流动党员编入一个支部,就近就便参加学习;对于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及年老体弱党员,要既体现从严要求,又要考虑实际,以适当方式组织他们学习;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学习教育中作出表率,紧密联系领导工作实际,学得更多更深,要求更严更高。

四、“两学一做”反映了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包含了事物的质变、量变、度三种形态。所谓度,是保持自己的性质的数量范围、幅度或限度,是事物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任何度的两端的界限都有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就是一定的质所包含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或最低界限。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一旦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做合格党员的“合格”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的度的最低界限,在现实中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明显突破了合格党员的底线,所以“两学一做”明确党员的最低底线和标准就是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具体而言,每一名合格党员必须做到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密切联系群众,全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从严治家;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通过“学”与“做”,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锤炼党性,坚守初心。“两学一做”明确了合格党员的“度”,并不意味着一些不合格党员和可能脱离合格党员队伍的党员自动恢复合格,最重要还是依靠平时“量变”的积累。世界上任何物质的运动和发展都是量变质变的统一,从量变开始,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量变的过程表明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连续性。因此“两学一做”强调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性活动,要突出正常教育,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其中的“正常”、“日常”、“经常”体现了对量变的连续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久久为功,杜绝出现领导强调装着学、领导不提悠着学、时间一过停止学的不良现象,达到开展一次教育取得一次成效、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在经常性教育中抓出实效性,让党员看到党风逐渐好转、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充满信心,进一步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正所谓行动上的自觉来源于政治上的坚定,而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两学一做”的哲学深度与广度,促进全体党员提升到理论上的清醒的高度,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两学一做”要求,努力成为一名理想信念不动摇、实绩突出敢担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共产党员。

作者:谭富根 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