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中主体越位问题的哲学反思

时间:2022-03-14 09:07:03

教育技术中主体越位问题的哲学反思

摘要: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其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推广一直很困难,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具理性”对于人的影响,造成的教育技术的实践主体的越位造成的。

关键词:教育技术实践;教育主体;技术的主体越位;教育技术

哲学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在中国,现代技术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工具进入教育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以现代技术的教育应用为研究方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更是各大师范院校的必开专业。然而,如火如荼的表象却掩盖不住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现在仍然有非常多的教师对于现代媒体的使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排斥,也有非常多的学习者对于利用现代媒体的学习表现出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中的技术的“主体越位”造成的。

一、技术与教育

其实,技术与教育并不是近代才被关联到一起的。以广义技术的角度来看,从人类开始有意识的传授自己的知识开始,技术便已经悄悄的介入了教育,并与教育相互依存到了今天。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口传时代、手工书写时代、印刷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数字时代。[1]”起初,人类的教育采用的是亲身示范的教育方式,传授知识的人以自身示范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可以将其称为一种‘身体技术’”[2],语言的出现丰富了教育的方式,亲身示范和口头讲授是那一时期的主要教育方式。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头脑中的知识得以被记录下来,文字既然成为了储存知识的重要载体,也自然而然的承担了其相应的教育任务,与其相配套的一些同时代的技术产品,如竹简等,也自然成为了教育中常用到的“物件”。文字在帮助人类储存知识的同时,也对人类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有的简单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我们所熟知的讲授式、辩论式等教学方式,便都是那个时代产生的。接下来的时代可以说是印刷术的时代,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存储提供了可能,印刷术的出现则使得人类知识的传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不必寻访名师便可以领略圣贤的风采,有识之士也可以足不出户便将自己的观点传播到天下。伴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应的印刷材料的改进,知识的传播变得越来越方便,这不仅推动了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催生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到了近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电影、幻灯等技术被引入到了教育领域,这时,知识的传播已经不仅限于交谈和文字,知识的呈现形式也变成了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知识的传播也变的更加快捷、方便,教育开始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远程教育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人所熟知的“教育技术”的产物。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教育话题之一,我们一直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变得越来越可能,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信息化的教材、信息化的教室等,都是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育的变化与发展。通过梳理教育中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的技术可以说是随着教育的产生便产生的了,并且教育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的,教育为技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支持,而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的了教育的进步。既然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如此的“亲密”,那为什么又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呢。

二、教育与“两面”的技术

技术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人的主观愿望是技术产生的主要动因,“但是只有主观性的东西还不可能产生技术,从自然界对于人的生存的根本地位来看,作为人的活动的技术必然要受到客观性的东西的制约。”[3]因此,技术呈现出一种二重性的特点。一方面,技术是人的“创造”,其本身负载着人对于世界的需求与愿望;但另一方面,技术的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其产生、运行及其得到的结果都是自然的,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是无法通过人的主观意志改变的。技术的二重性的特点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技术总是“不完美”的。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了技术,但技术却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需要遵循其自身的存在规律。起初,由于技术还不够强大,人类还可以将技术看作是自己的附庸,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越来越强大,其存在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发展历程得到印证。上世纪初,我国开始有学者尝试使用幻灯和电影作为教学的工具,其思想起源于美国的视听教学运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晏阳初等人便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这一时期的现代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受到了一致的好评。期间,因为战争的影响,关于现代技术和教育的结合的研究与实践被中断了一段时间,直到1978年,才又被正式引入教育当中,当时所使用到的技术工具主要有:幻灯、投影器、录音机、电唱机和电影放映机等,这些设备确实很好的补充了当时一些教学上的不足,也得到了大家很高的评价。之后随着广播和电视技术的逐步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开始出现并发展,为当时的函授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一直到这一时期,技术与教育的结合看似还那么的完美,但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引入,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开始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计算机技术因其良好的多媒体功能被引入了教育,使其成为了教育领域至今仍十分重要的现代技术工具,之后,网络技术也被引入了进来,并因其强大的,可以支持个性化学习的特征成为了时下教育技术领域最被研究者们关注的技术。这一时期,教育中所使用到的现代技术已经变得十分强大,不仅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的学习,更将学习的空间扩展的无处不在,学习的时间变成了任何可以的时间。但这看似强大的技术却没有带来人们所期望效果,其在学校中的推行与使用并不顺利,学生和教师对这些技术的突然使用并不适应,这些现代技术的使用也困扰了许多的一线教师,一次又一次的现代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更是令很多一线教师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技术的应用太过激进所致,以至于我们的教育系统还不能够适应教育技术的发展,这背后更是暗含了“工具理性”对人的影响。

三、技术的主体越位

考察教育技术实践活动可以发现,作为实践主体的师生双方,多数情况下属于被动地位,他们均不是在个人或者群体主动的情况下开展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的。[4]究其原因,主要是“工具理性”在教育技术领域的盛行引起的。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唯工具论、盲目乱用、人与技术的关系不和谐等现象,是西方工业文明本身的弊端,是“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过分扩张的结果。[5]“工具理性”只关心怎么做,而不关心是否应该去做。[6]这是造成当下实践主体越位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工具理性认为,凡是技术可以实现的便都是合理的,这恰恰忽略了教育中的主体人的地位,于是,教育中的技术“纵身一跃”,开始以一个“主体”的身份出现,开始控制教育中的人。教育始终是人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人,其活动的执行者也是人。但是“工具理性”却将教育中的技术推到了一个可以与人“竞争”的高度,他们认为凡是技术上合理的便是合理的,一项技术只要设计上是合理的便在使用上也是合理的,这恰恰忽略了教育中的人的主体作用,而这种思想所带来的问题也是必然的。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技术是具有二重性的,这一点前面已经论述过了,这决定了技术是不可能完全按照人的意愿产生和运行的;其次,教育中的技术的设计和推行者与教育的实践者是分开的,而且在技术的设计和推行的过程中,负责设计和推行的人员往往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加强了“工具理性”在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的地位,教育的实践者们在技术的设计、推行与选择的过程中往往不具有发言权,需要自然也得不到了解。这样,技术在教育中的“主体越位”的条件便形成了,其结果的产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解决办法的初步探索

一般来说,教育界普遍还是认为教育的主体应当是教育中的人,技术起到的是辅助的作用。但是由于在教育中的技术实践过程中,教育的实践者们往往不具有发言的权利,且技术又具有其自身的存在规律,这使得我们必须要针对于教育中技术与人的关系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这一问题,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充分认识到技术的二重性的特点。虽然从教育技术史的角度来看,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并且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仍不能忽略其本身的特点。技术虽然是人的“创造”,但却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需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再高明的技术也无法超脱于自然规律,自然也无法完全以人的意志为标准存在,这是我们要首先认识到的。其次,要谨防“工具理性”对人的控制。现代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影响到了人的生活,也影响了人的思想。“工具理性”关注实践过程的目的和手段的合理性,忽视了技术实践过程中人的存在。但是,教育的实践主体是人,这与工具理性在思想上是相冲突的。因此,教育技术的实践过程应当加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样才能避免工具理性对人的控制。最后,应当进一步加深教育的实践工作者与教育技术工作人员的沟通。教育的实践工作者才是教育的真正执行者,只有他们才最了解教育的需要。因此,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应当加强与一线教师的沟通,加深对于一线教学的了解,从一线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发、推行教育的新技术,以避免实践与理论的脱节问题。

五、总结与展望

近些年,随着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的深入,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技术与人的竞争是一直存在的,技术的功能固然是强大的,但教育的主体是人,再强大的技术也不能“越位”成为教育的“主体”。虽然教育中技术对于人的控制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但是现代技术的应用对于教育进步的作用依然是有目共睹的。可以预见,伴随着我们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的不断提高,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者:刘骁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郭.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9(3).

[2]李艺,颜士刚.教育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4.

[3]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126.

[4]颜士刚.教育技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227.

[5]张曙光.生存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4.

[6]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J].教育研究,2008,5: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