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根本经济体制

时间:2022-11-27 03:45:00

小议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根本经济体制

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种新概括、新发展,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紧紧围绕“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课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最具时代特色的科学解答。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发展的方方面面及发展的成果都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离开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也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

一、科学发展观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和社会形态的变迁,因而,也决定着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的发展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使商品生产成为生产的普遍形式,促进了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与封建专制制度相比,资本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和人权,把人类从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和能力的发展。然而,资本主义毕竟是建立在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进行剥削与奴役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这必然造成生产资料与直接生产者相分离,资本与雇佣劳动相对立,决定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

暂且撇开资产阶级学者与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本质理解的不同不说,仅仅在表象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实际上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目的就在于维护资产阶级本身的利益,因而难以实现和保障最大多数劳动群众的利益。私有制的存在也造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转的种种弊端,如生产和消费的永远失衡,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等;企业不计算外部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做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投资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却把污染留给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民主也不过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维护和巩固自己统治的工具而已。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对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对发展提出了许多的新的见解和认识。但是,由于这些调整不可能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难以最终解决发展的问题。只有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新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道路。

从理论上来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奠定了社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相结合的基础。由于企业不再是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其生产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能够更好地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要求。这就在根本上克服了个别企业内部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有利于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现实途径。一方面,公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因而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有制的确立,消灭了剥削制度,社会成员之间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是平等劳动的关系。作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广大劳动者获得了参与生产与社会管理的机会,并能够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制度保证。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有力地证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决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公有制。新中国成立前夕,经济处于几乎崩溃的边缘,产业结构畸形发展,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巩固,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876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52年增长47.5倍。国家财政收入由1950年的62.2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26396.5亿元,完成了一大批过去想做而无法做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改善了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取得新成就。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公有制。离开了公有制,就不可能有效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较短地时期内改变旧中国落后的面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就不可能使广大劳动者在生活艰苦、物资匮乏的条件下焕发出劳动热情和干劲,积极投身于艰苦的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无私的奉献。离开了公有制,同样不会有邓小平“两个大局”伟大构想的贯彻实施,也不会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当然,我们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着这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对公有制认识的局限性所带来的问题。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世界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用新的发展观来指导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更为明显的体现出来。20世纪末期,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转轨国家接受了“华盛顿共识”,采取私有化、自由化和透明化的经济发展道路,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巨大挫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向世人展示了一种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安定祥和的景象。对此,2004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对“中国发展新路向”、“中国发展模式”的广泛探讨,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尽管提出的观点各异,然而,一个基本共识在于中国没有接受“华盛顿共识”,没有实行私有化、自由化。探讨中虽然鲜有直接论及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所提及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渐进式、累积式的变革之路,和平发展的道路等问题,无一不是以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前提和基础。离开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只能是重蹈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覆辙,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也正是基于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必须防止经济学领域中迷信、崇扬西方某些学派、某些理论的教条主义,批判庸俗的发展观。否则,就会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全面的、带有根本性的危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理解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还必须科学认识现阶段的公有制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的。而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却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商品货币关系依然存在的状况。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资源能源短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矛盾和问题,这必然使现阶段公有制的涵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公有制的涵义有所不同,呈现出自己的特殊性。例如,劳动者只能掌握部分生产资料;劳动者还没有达到全面发展的程度,只能在有限的几种职业中选择;生产活动还没有达到由全社会统一占有和操作的程度,等等。对于现阶段公有制的这些特殊性,一方面要看到由于它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公有制存在很大差距,因而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现实公有经济是建立在已经认识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的,它会消灭一切阻碍前进的限制和障碍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状态下,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才能更好地为实现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提供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当然,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并不是说非公有经济完全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阶段必须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已经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优化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公有制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促进和推动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二、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决定分配,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同时,分配对生产又具有反作用,能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能否建立起科学、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关系到经济发展,进而关系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关系到能否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对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与调整,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一分配制度打破了“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使生产力各要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释放,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分配制度又出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分配制度,在显著提高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导致了城乡之间、居民之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巨大贫富差距的出现。这些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不利影响,它不仅严重制约了城乡市场开拓和消费需求扩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而且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对分配不公、腐败等问题不满情绪的增加,也致使社会心态失衡,严重影响着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对发展的思路作出新的调整,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解决分配不公及其所带来消极影响的要求,而且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保障。从根本上来说,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建立起适应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较为合理的分配制度。当前,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缓解城乡、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的分配环境,而这也恰恰体现了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主线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可以说,离开了科学发展观,分配制度的改革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具体来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为消除分配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现实的途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才能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出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逐步缓解和消除由于分配不公所带来的城乡居民在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差距,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也为进一步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构建效率与公平相协调的社会分配机制奠定了思想基础。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永恒话题,是收入分配的一个基本问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好了,会给经济社会发展铺设安全、快捷的轨道,反之,则会形成障碍。改革以来,我们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强调了效率优先的原则。这对打破计划经济的桎梏,调动各种因素的积极性和潜力,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显著的作用。经过多年高速增长,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但在同时,居民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地区发展间的不均衡也开始显现出来,并已经开始威胁、制约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要注重公平,使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只有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才能达到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树立、落实,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保障。它从当今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毫不放松效率价值追求的同时,更加关注公平问题,更加强调效率与公平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强调使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加有利于人民群众发展的需要,强调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无一不是体现和强调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不仅如此,国家还提出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调整分配政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等具体措施,以保证效率与公平的实现。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让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社会全体成员,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动力基础。在现阶段,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以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目标,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上的实现。由于按劳分配把劳动者的劳动贡献与他的物质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因而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促使劳动者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实行按劳分配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了劳动者作为国家和企业的主人翁的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关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否定了按劳分配,劳动者就不会再关心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经济就会瓦解,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人民生活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贫富悬殊日益拉大的现实,正视那些没饭吃、无房住的现象,正视那些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现象,正视那些任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为此,要在肯定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所带来的收入差距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必须努力限制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振奋起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

三、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特点。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邓小平也反复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他还把这个原则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目标的指引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到二十世纪末,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的小康。这主要表现在:2000年,我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中低收入的国家;人民群众的消费偏重于物质消费、生存性消费,而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特别是发展性消费还得不到有效满足;不同省市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差别,小康实现程度是不平衡的。也正是在认识到现阶段小康的不足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体来看,就是要实现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不断扩大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等等。这标志着我国已经从最初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先富阶段”,进入了社会发展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阶段。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始终咬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更快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社会物质财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以同志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阶段,以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依然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提出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对上述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强调了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继承了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又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提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应当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使人民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了发展,而且突出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由于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从形式上推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导致了整个社会发展几乎处于停滞,人们的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们不仅解决了商品短缺问题,而且初步实现了小康目标,人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吃穿用等生存需要向满足教育、文化等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升级。但在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现象,致使许多人对共同富裕的目标产生了怀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这要求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都要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三农问题、下岗和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贫富悬殊问题、腐败问题、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等等,扫除实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而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辛勤努力才能得到解决,为此,国家必须要为人民创业和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广大人民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创业的主体,依靠人民的创造活力和艰苦奋斗,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更不是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而是一部分人和地区、单位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是一个渐进性的历史过程。从表面来看,这一渐进的历史过程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科学发展观似乎只是在强调共同富裕。然而实质并非如此,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并不是否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而是要对先富进程中出现的利益失衡进行纠正。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最贫的1/5人口的收入只占全社会的4.27%,而最富的1/5的收入却占全社会的50.13%。从短期来看,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对现实来说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从长远发展来看,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则是有害的,它会妨碍社会的稳定,影响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通过科学政策导向和有效制度安排,让各种资源配置得更合理,让不同人群更公平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让不同地域协调发展,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打好基础。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绝不是要搞新时期的平均主义,也不是劫富济贫式的削高就低,更不是不要搞市场经济。它依然强调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鼓励先富帮后富,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通过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收入者比重,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科学发展观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道路,而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也为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对此做出了最好的证明。随着更多人富裕起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将不断提出新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而刺激生产,创造出更丰富的产品。同时,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也为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提供了现实基础,从而对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扭转社会两极分化产生十分积极的意义。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当今中国持续、稳定、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