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国文化背景下积极情绪体验

时间:2022-03-20 09:46:00

小议中国文化背景下积极情绪体验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本土识别幸福感

摘要:目前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支持,然而积极心理学的大部分实证研究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需要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核心内容也需要在这背景下识别和提取。文章就积极情绪体验在中国的本土理解做了阐述,并对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之间的转换提出疑问,认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转换机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内容。

一、积极情绪体验内容简介

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重要理论内容之一,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幸福感、快乐、乐观、爱、高兴、兴趣、满足、自豪、情绪平衡等。目前有两个研究重点,即幸福感和快乐。对于幸福感,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与技术体系,分别是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其中主观幸福感是目前幸福感研究的主流。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与个性特点、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社会关系、经济健康状况等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重点大都集中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上,如生活事件、人格因素、金钱观念、文化、健康、社会支持以及信仰等。快乐虽然作为积极情绪体验的一个研究重点,但并没有很细致的研究,目前所得到的也只是一些结论性的内容。

Lyubomirsky比较了快乐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都有所不同,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并未被意识到。快乐的人对社会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不敏感。DMBuss提出提高人快乐程度的建议: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发展亲密友谊;选择一个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人格特性等方面都相似的配偶;适当设立一些期望值,他们的实现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和快乐。很多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快乐进行了研究,如与收人水平、人际关系、信仰、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等。

二、讨论

1、主观幸福感本土识别。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它的影响因素也较复杂。目前对主要的影响因素的单项研究只是为了研究目标的明确化和研究内容的细致化。此外,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和解读需要考虑东西方文化价值的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加以识别和提取,先本土化而后运用。

生命各个阶段的基本发展是有区别的,以致幸福感资源有年龄阶段的差异。如老年人与青少年的幸福感来源是显然不同的,对于青少年来说,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一句表扬的话语可以让其感知得到肯定,积极的情绪动机被唤起,而幸福感就随之增加。老年期即生命晚期的基本发展问题是完善感和绝望感,其中个人完善感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经济现实的恐惧和体力与情绪依赖的恐惧,不过许多老年人只要能够生活在适度的经济安全和相当的健康状态中,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是其最重要的幸福感资源。

此外,幸福感资源也有身份地位以及地域性的差异,如父母和子女、教师和学生、以及公司企业老板和员工、国家领导人和监狱服刑人员之间的幸福感资源的不同。中国家庭本位观念非常强,做出一番成就往往不是为了人生的自我实现而多半是为了光耀门相。因此,中国父母主观幸福感相关的最主要的是子女是否成才、争气、听话以及子女是否孝顺,甚至自己过得是否幸福无关紧要,只要子女过得好,他们就会满心欣慰。中国父母给予子女的是最无私的爱,子女才是他们的幸福感的资源。抚养子女成才本身就是父母体验到的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很多人实际上已经把培养子女作为终生追求的一项事业,这其中真正渗透的是自我实现满足的幸福感。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前十名依次分别是:杭州、宁波、昆明、天津、唐山、佛山、绍兴、长春、无锡、长沙,表明幸福感地域性的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似乎不是很明显。常说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域的人往往有相似的人格特征和生活理念。另外,地域性的差异还体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国外学者对幸福感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幸福感较强。然而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中国城市老人的生活也显得较为安逸,而农村中进城务工的人员逐渐增加的同时,留守老人和儿童也在增加,老人几乎要承担所有的日常生活负担,年龄、体力与生活负担形成反差,因而降低了幸福感。

2、快乐情绪的本土识别。

D.M.Buss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指出快乐既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更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国外学者对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快乐作为积极情绪的重要研究内容显然有价值强加之嫌。情感的满足和获得途径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之上的。并不是每个民族或者每个国家都把追求快乐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同样金钱也不是快乐的催化剂。尽管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有所抬头,但毕竟占据不了中国人人生观和生活观的主流。东西方的价值取向的差异决定了其快乐资源的不同。西方个人主义的快乐来源显然是狭隘的,而相比西方,中国集体主义的快乐资源显然是较丰富的。因此,中国文化背景下有关快乐的研究是比较复杂的。

三、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的转换

积极情绪不一定就能带来积极的效果,反之亦然。大量调查表明中国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大都首先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和磨难。而快乐的人似乎容易“玩物丧志”,这种看法是否有科学依据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积极和消极情绪都与一种免疫杭体分泌S-LgA的水平有关,积极情绪状态可以相应地提高免疫系统的活动,而消极情绪则相反。国外学者B.L.Fredrik(1998)提出了心理恢复力(psychologyresilience)的形成理论:拓展一构建理论(broaden-and-build)。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体验扩大了个体瞬间的知一行(thought-action)能力,并帮助个体建立和增强从身体、智力到社会和心理的资源。该机制使个体在面对消极情绪情景时,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的情绪状态。该理论实际只是消极情绪的一种防御机制,那么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存在一个转换吗?如果有的话,那么转换机制又是什么呢?这个转换机机制是泛文化的还是受文化背景限制的呢?这或许是一个值得积极心理学继续研究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存在这么一个转换机制的话,那么我们人类个体一旦掌握住这个机制,就可以掌控自己情绪,真正意义上使得我们体验积极情绪,从而更好地挖掘积极的心理层面,开发人类潜能,达到积极心理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