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内涵及意义探究论文

时间:2022-01-18 04:30:00

科学精神内涵及意义探究论文

论文摘要:科学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它能强化公民的理性意识,能内化为公民的批判与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现代社会的许多价值,如宽容、理解、民主、开放、合作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提倡和促进公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对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科学精神;公民文化;理性

科学精神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其中包含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作风诸因素,是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进步必然会促进人们的自然观、道德观、宗教观、审美观等各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科学精神指适于科学的,或关于科学的精神。科学精神首先在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的“科学的规范结构”(1942)一文中出现:“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四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无偏见性(Disinterested.ness)、有条理的怀疑论(OrganizedSkeptcism卜被认为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嘲。此后,默顿在“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科学社会学的一章”(1957)、“科学家的行为模式”(1968)等文章中将创新性和谦逊的价值观念也看作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造就了人格化的气质,并提升、泛化、衍化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信仰体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家所需要遵守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规范,作为一种独特的规范要求,它约束科学家的行为准则必须服从于科学活动的目标要求。科学精神往往首先被科学工作者内化为个人品格,成为其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原则。进而升华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显然,科学精神既包含了科学自身发展的目的,也体现了社会对科学的要求。

科学家在工作中要处理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R·K·默顿提出的“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所谓人与物的关系,指科学家对科研成果的判断标准。所谓人与人的关系,在狭义上指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其他成员的交往与联系,在广义上指科学家面对全人类的态度。科学家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需要遵循不同的价值规范。

1.科学家在处理与科研成果的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时,需要有求实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

第一,求实精神——科学研究的支点。求实精神就是我们平常所熟知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的特点是实事求是,依靠人的感官经验和科学仪器的验证,采取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方法。不断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的求实精神要求科学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排除主观性。坚持客观性,以唯实的思维法则进行科学探索。

第二,理性精神——科学活动的精神支柱。理性精神首先强调的基本信条是相信自然界有秩序,并认为人类可以认识自然界秩序。这是科学存在的前提。其次,科学理论的构建也应符合理性规则,概念、原理和经验事实必须合乎逻辑地组织在一起。所以理性精神既是科学家必须遵守的价值规范,也是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的精神支柱,“承认理性之至高无上的威力是科学社会组织的一个中心精神价值”。

第三.批判的怀疑精神——科学的生命。批判精神在科学内部表现为不迷信、不盲从的反权威主义。科学家应该坚信自己的判断,它是一种“个人主义”: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没有终极真理。人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其智力活动的局限性和科学认识的阶段性,永远不可能穷尽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体。因此科学要获得进步.必然要对以往的理论学说、观念持以批判的怀疑。因此科学的怀疑就成为科学研究的起点。

第四,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本质和灵魂。创新精神既是由人类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是科学体制的规范原则,而且还是现代社会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创新是科学的生命所在,科学发现与物质生产不同,物质生产可以成批地复制,而在科学研究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对科学家独创性的承认与尊重是科学体制首要的功能表现。

2.科学家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需要有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合作精神与宽容精神

第一,自由精神——科学自由发展的向度空间。科学研究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任何给科学研究设定框架的行为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科学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科学的繁荣必须自由地在各领域进行耕耘。

第二,平等与合作精神——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平等精神强调的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没有权威存在。合作精神强调的是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需要通过合作与交流达到提高。科学发展的进程表明,随着科学研究逐渐深入,难度也在增加,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跨学科知识,各个学科间移植渗透、一体化、综合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内在地要求合作与交流成为自觉的行为。个人智慧与集体力量的有机融合,构成了促进科学加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和民主政治文化相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们权利义务关系中的民主自觉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发展,个人逐渐以公民身份自主地参与社会生活,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同时也是人的解放。但是.新的社会变革又对人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加强公民文化的建设,才能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完善以及推动社会的整体文明。

科学精神作为文化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深深地影响了人类近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革命力量,而且,科学精神与现代社会的许多价值,如宽容、理解、民主、开放、合作等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提倡和促进公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对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精神能够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

科学与民主从来都是生死相依,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科学的发展绝对需要民主政治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和对学术专制的制裁。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确定,完善和进步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持,规范和渗透。因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依靠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的广大社会公民的实践。而科学精神能够有效地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科学态度,唤起和强化实践主体的民主意识.提高实践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活动能力。如果没有科学精神的这种主导地位,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政治的建设。

科学是一种自由探索,各个学派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要求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科学只有通过不同观点的自由争取才能向前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于向宗教权威的挑战,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科学真理也从不借助于权威而让人去信仰。科学认为,凡是压制细研深察和认真讨论的地方,真理就会被掩盖。科学的民主精神要求公民在对待公共生活时既不迷信权威,又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偏爱癖性。要求公民有这样的胸怀和诚意,即当有了新的证据和新论据时.就要彻底而公开地改变自己原有观点。

2.科学精神能够内化成公民的批判的怀疑精神

科学的怀疑意识,其灵魂与作为时代精华的哲学是相通的,并不是科学所独有的,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之一。例如,理论的真理性要由实践来检验,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就是一个反复确认和不断修正的过程.它的认识论前提也是对已被认定具有真理性的理论的怀疑意识。如此才谈得上在实践检验中体会、确认、修改或发展理论。如果没有怀疑的意识,那就常常会把哲人或伟人的思想、意见、见解、看法甚至愿望认定为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视为可代替自己思考的指路明灯,最后的结果就必然会形成“文化宗教”或步入“个人崇拜”与“个人迷信”的误区“实事求是”就表达了一种怀疑精神。怀疑意识是科学精神的起点,它的对面是信仰,反面是轻信和盲从。有了怀疑意识,人们才能独立地判断和思考,排除轻信和盲从,接近科学的理性。

3.科学的理性精神是公民文化的基本要素

如果说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出发点,理性就是科学精神的主要体现。失去了批判的理性,科学就失去了创新的生命力。科学的理性是批判的,而科学的批判也必须是理性的。没有理性的批判是不科学的。

理性是人认识把握世界,创造人类生活的主体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理性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一种状态。理性文化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成熟、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准,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科学相契合的文化。科学精神、社会契约观念、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等既是理性文化的要素也是公民文化的内容。无论政治制度的设计,法律的制定和对政治参与的宽容,都需要理性的力量。文明政治的实现是需要理性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双方都需要理性.通过缓和社会矛盾,抑制社会冲突,建立起双方都能容忍、接受的社会秩序。公民文化表达的是尊重个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尊重他作为自主的道德行为者的地位.坚持以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肯定和尊重人的价值,使公民政治文化体现了理性的追求和蕴涵着理性的目的。

4.创新精神既是对科学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文化的内核之一

创新意识是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得以创造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它更是一种行动。不论是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文化创新关键在于将这种意识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之中。创新不仅是人类文明成就的必备元素,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没有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失去动力,没有创新,民主政治和法治也就不会出现在人类的巧尘罐台上。公民文化的优势之一就是具有创新品格。具有这种文化的社会可以塑造出普遍民主权利的、具有理性意识的社会公民,引导社会政治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现代社会是民主权利主导的社会,民主权利在使人们创造最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又使人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不断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因此成为公民文化的品格,正是具有这样的品格,公民文化才是与时俱进的,才是一种优势文化。

5.宽容和谦恭是公民文化推崇的品格

科学与宽容、理解、民主、开放、合作紧密联系着。宽容乃是一种博大的精神。科学的开放性必然带来科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或者说科学体系经过人的归类分工之后,才便于深入研究。科学研究必然会有差异和分歧,而宽容在这里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科学中的宽容精神的实质是尊重他人的观点,哪怕我们认为它是错误的。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多一份宽容也就是不对它们进行扼杀,而静观其变,其自身本身是会说明的。

谦恭通达就是取得成绩之后仍保持头脑清醒,知晓事理,不轻易说大功告成的话。这种谦恭的心态意味理性的自我批判。谦恭中所蕴含的怀疑意识和批判理性表现为科学的自尊、自省和自律,在科学发展中体现为不但能够自由和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还能够自觉地充分尊重不同见解的发表和坚持的权利,更体现为科学家在科学争论方面对对方人格的尊重。谦恭可以让科学研究者在考察未知和探索未来的活动时不会走向主观认定的方向。公务员之家

宽容意识是公民文化建设中公民修养应具备的素质。在公民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的公民文化,要求公民在公共生活中,不但要尊重自己同一集体的成员,还应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信仰、文化、政党、种族群体。这种宽容意识,是对多样性的相互平等和求同存异,是对人道、人权、多元主义的肯定,是民主政治的要求。也是对公民权利的维护。这种宽容意识,是对不同于自身的他人的存在、他人的生存方式、他人的选择,给予承认和尊重,并通过协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合作和共赢。只有当大多数社会公民能够养成这样一种宽容精神的情况下,社会的进步才有坚实的基础.社会的整体文明就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