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人教育下高职英语教育

时间:2022-09-11 04:18:33

浅析全人教育下高职英语教育

我国开展高职英语教育的时间较长,但就教学效果来说一直没有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究其原因,还是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综合素质的结果。致使学生仅以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为学习目的,而不注重实际的应用,最终也无法实现英语学习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由此也带来了对促进高职英语教育的思考。

一、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

与普通的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主要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实用型高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的是对人才进行实用性、工具性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英语主要是以公共课程的形式出现,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和教学资源的缺乏,很多院校并不重视英语教学,甚至有部分院校直接取消了英语课程,为专业课让道,这使得英语教育在高职教育中长期处于尴尬的境地。一些高职院校仅仅依靠英语能力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需求勉强维持着日常的英语教育,造成了很多学生英语水平低下的问题。为改善高职院校在英语教育方面的缺失,一些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试图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英语竞赛提升相关院校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然而由于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激励政策,收效并不理想。多数学校依然沿用了中专时期或高中的英语教育方式,还有一部分院校则直接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并没有专门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量身定制相应的英语教育模式和内容。

二、全人教育的内涵

全人教育是基于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门现代学科而形成的一种综全性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不同,全人教育着重于人才的全面性发展,其中包括人才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体现其教育理念中的“全”,使受教育的“人”更具主体性,即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在精神和心理方面更为完整、健全的人。全人教育在尊重人体多样性的基础上,强强了人的整体发展,并通过倡导相互间的理解合作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达到人在内在追求与外在价值之间的平衡,符合现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的基本理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基于人的整体发展,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对个人能力和潜力的全面发掘;基于人与人的理解和沟通,强调了人与人、社会之间的联系;基于开阔人的视野,强调教育是成长、发现,通过人生经验的积累探寻人生的意义;基于文化创新,强调培养学生对文化、道德、政治环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基于学科互动,强调知识整合的重要性。

三、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育的角色定位

1.调整教学理念。落实全人教育的基础在于改变传统的高职英语教育理念,通过充分认识英语教育对于提升学生认识世界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而摆脱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的局限,在日常教学中找到全人教育的出发点,借助英语教育来实现对于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摆正英语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高职教育对专业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视,但包括英语教育在内的通识教育也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技能培训相比,通识教育能更好地构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相关教学社会实践的开展,将英语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3.重视学生独立个性的培养。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人体的差异性,实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英语教育代表的西方文化更注重独立个性的发展,在个性化教学方面的优势毋庸质疑,可以有效弥补我国现代教育中在个性化教学开展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和发掘学生独特、鲜明的个性和潜力。4.重新定位英语教师。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由于对英语教育的忽视而使得英语教师的定位尴尬的问题,应赋予相关教师更多的角色,比如让英语教师成为日常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创造者,通过有效的组织相关教学,因地制宜的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具体需求,实现对英语教育的进一步促进作用。5.完善课程设置。摆脱传统的只重视的技能培训的限制,正确处理知识、技能、态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在基础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完善工作,使学生通过更全面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性思维,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6.丰富教学评价体系。在全人教育视角下实现有效的英语教学,不应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学的唯一标准,这会造成对教学双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严重挫伤。因此,应建立更为丰富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多样性的主评价体系使学生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全面成长。

作者:余粼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梅.全人教育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现实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5:155-156.

[2]陈晓芸,张健,曾妍.人本教育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0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