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年画的艺术特色

时间:2022-04-20 10:13:29

门神年画的艺术特色

摘要:门神年画源远流长,是我国民间美术一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着守护辟邪的功能,而如今门神画成为只贴不拜的门户装饰画。年画艺术是我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本文主要是对门神年画的艺术特色做深入的研究,如造型,构图,色彩,功能等方面。门神年画具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活泼,求全求吉,圆满的艺术思想。它对我们的美术创作和弘扬中国传统手工艺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字:门神;年画;特色

年画(newyearpaintings)这一名称定于清光绪年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我们中华名族之传统瑰宝,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是中国民间为庆贺年节而产生的特有绘画作品,它是中国民间美术的最集中表现形式。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中引《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兄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世界上原本没有鬼、神,神是人们对所敬仰的历史人物或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进行神化的产物。最早到南北朝时,就出现了单幅的门神画,南朝梁宗憬的《荆楚岁时记》“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右神荼,左郁垒,俗谓之门神”。东汉蔡邕的《独断》中就记载有:画"神荼"和”郁垒”于门户,用做防御凶煞的门神。随着历史变迁,又出现如钟馗、秦叔宝、尉迟恭、关羽等门神人物。

一、人物造型的演变

门神年画中的人物,大多数是身着:大红色官袍,护膝铠甲,手扶佩剑,脚蹬黑色朝靴。故有说:武将要威风煞气,文官要舒展大气,美女要要窈窕秀气,童子要活泼雅气,表现劳动者要朴质善良,名士要儒雅,忠臣要耿直,良将要忠勇绿林好汉要豪爽狭义女性要温柔聪慧,儿童要纯真活泼的气质。

二、构图饱满对称

画面中构图充实丰富,在一幅画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无论正面还是侧面都是五官俱全,如果缺少某一样东西,就会觉得画面不完整,画师让画面尽量不留白,虽然内容多但是却不显拥挤。画面布局丰富又饱满,富有装饰性,这也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观念中的"美”和"满”紧密相连,如"圆圆满满”、"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等象征美好富裕的词。门神年画构图对称,表现出人们向往的成双成对的传统观念。早在东汉前期的墓室中,就存在对称形式的壁画,如汉王墓室中壁画上的人物门卫,门卫分布在墓室门口的两侧,其形态就如同后期的门神。由于是装饰门户,要求两扇门上的人物对称,如一面是黑脸威风凛凛的武将,一面就是白脸文字彬彬的文臣,一对门神文武兼备,体现了民间老百姓们的求全心理。即:武将镇宅避邪,文官祈福纳吉。另门神中人物都是面对面,若一神左手执兵器,则另一神便是右手拿兵器,这样使两张画看起来更和谐,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

三、讲究色彩搭配

门神年画总体来说都具有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特点,异于形成不同的风格,一般说来北方年画色调浓艳对比强烈,多用红、绿、黄、紫、橙原色,南方年画的色调即鲜艳,又雅致协调,善于用桃红、粉绿、粉蓝等色彩。由于各地欣赏习惯差异,绵竹画师讲究配色,至今仍有一总结性的口诀:"红不靠黄,禇红不靠黑,绿不靠黄,红不同红配色,禇紫色不靠红,蓝、红蓝色都能靠,黄丹可映红登,这都说明了色彩理论在年画门神画师中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追求乡土风味,韵纯味厚,粗狂淳朴,以符合画面的主题内容,以及群众的欣赏习惯。

四、地域特色

"北方粗犷豪放,南方细腻柔媚”,总的来说就和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性格差异一样,再进一步细看,各地的门神画在形象创作手法上也各有千秋。例如,苏州桃花坞秦琼,其所描绘的人物脸只勾线,构图匀称、丰满,常以紫红色彩为主调,表现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刻工、色彩和造型,都精细、秀雅。陕西凤翔年画,将彩印与手绘相结合,局部手工填染、套金、套银等。河南朱仙镇的年画人物形象夸张,线条有力,流畅,富于韵律,洒脱,色彩艳丽。民间年画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全国就有20多个省有着不同风格的年画类别。年画发展到清朝中后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除最具代表的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阜、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河北武强年画,除此之外还有陕西的凤翔、山西的临汾、福州的泉州、浙江绍兴、湖南的邵阳滩头镇、广东的佛山、广西柳州、台湾的台南等地都各具其特色,形成了争奇斗艳的繁盛局面。门神年画体现了地域文化鲜明的文化个性。这对我们今后了解年画绘画的传播和历史、社会民俗的演变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徐世一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志强.王树村.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集[M].福建: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1992.

[2]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M].深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

[3]邓福星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装饰篇•年画卷[M].山东友谊.

[4]王树村.中国年画发展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