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艺术普及及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7-19 02:39:29

琵琶艺术普及及人才培养模式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综合素质,培养适应国际社会沟通与交流相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国内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重要课题.解决这一课题的具体步骤之一,就是从中小学阶段全面介入素质教育的内涵,而美育便是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环.普通学校的所谓美育,虽然涵盖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但在现阶段的其体操作中,艺术教育仍是当前普通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国家教育部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针对全国普通学校美育课程的状况,向全国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而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为了培养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人的艺术审美感知力,这一点已为当今国际教育界和音乐界所认同.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所从事的专业是琵琶教学,深感开展琵琶艺术教育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紧迫性.

1普及琵琶艺术应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中小学或是艺术专门院校还是教育工作者或是家长,都开始关注艺术教育.于是“学琴热”、“学舞蹈热”盛行,琵琶、二胡、古筝、美术、书法等艺术学习走进千家万户,也是在这阶段,时展的需要与市场的建设完美结合,我国各地的艺术培训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日本当代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培养到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感的高度,从人格到各方面,整个人都融到音乐之中,儿童在不知不觉之中,培养起很高的人格”.早在青年时代就与铃木先生结为挚友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我从6岁开始,跟父母学习小提琴,音乐世界赋予我的直觉,对我的新发现(运动物体光学),有极大的帮助”.现实告诉我们,必须努力汲取发达国家在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有益经验,逐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音乐教育新体系.笔者所在的韶关市是经济欠发达的中等城市,虽说在广东省内,毗邻广州,交通越加便捷,但是,经济状况长期以来不尽人意,许多家庭的收入情况并不宽松.即便如此,韶关的“学琴”热竟然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地方.据笔者观察,许多家庭宁可降低生活标准,也要尽一切办法也要为孩子购置乐器并参加兴趣班.正如有报刊评论的那样:对大多数城市家庭而言,养儿育女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某种人生乐趣和情感诉求方式.随之变化的是,独生子女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方位变化,绝大多数家庭都把他们视为自己家里“明日之星”而精心呵护,并且希望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1]正因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那些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为什么还要千辛万苦地攒钱购买乐器.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隐含着某些盲目的、非理性的冲动,有一些家庭不惜血本投资购买的乐器,最终沦为一种家居摆设,但是,每个家庭“望子成龙”的心情和对素质教育所寄予的厚望,对艺术教育工作者都是一种鞭策.为此,笔者专门在韶关市的3所中学(初中)、7所小学组织过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约有95.6%的学生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一门艺术特长,由于升学压力或兴趣转移等诸多因素,这一比例在中学阶段有所降低,但依然占到接受问卷调查人数的82.9%.另外,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23.4%的小学生和17.8%的中学生,对琵琶艺术表示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其中有5.1%的小学生和8.6%的中学生,倾向于把琵琶艺术作为长期不变的专业项目和未来选择的职业方向.其余学生则表示虽然喜欢琵琶艺术,愿意作为一项业余爱好来学习,以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但不一定把琵琶视为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其学习周期将视个人兴趣、时间和精力情况而随时调整.通过对这些问卷调查的综合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三点启示:一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应试教育那种只追求学习成绩的观念已不被人们所接受,绝大多数的学校、家长都认为提高学生诸方面素质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其中就有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二是在中小学广泛普及艺术教育,满足中小学生对艺术学习尤其是音乐的兴趣培养,是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中小学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艺术教育的课时和教学标准;三是琵琶这种古老的民族乐器,依然保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近年来,许多电影、艺术作品中出现的琵琶造型使其爱好者在广大中小学生中不断增加,琵琶艺术的光大普及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群众基础.有鉴于此,笔者以为,我们应该站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去推广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努力把琵琶艺术的教育工作与素质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琵琶这一古老而灿烂的民族“艺术之花”在今天绽放地更加绚丽夺目.

2培养专业人才与艺术普及工作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1艺术人才培养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人才培养是一门科学,特别是艺术人才的培养要尊重艺术教育的自身规律,就是必须遵循由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这一客观规律,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音乐人都有一个从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再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广的渐进式的成长过程.因此我们培养艺术人才不仅使他们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且还应将态度、理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等的教育和培养放在重要地位,艺术贵在创新,使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2艺术普及要贴近基层笔者因工作原因,会经常参加群众性的艺术活动,韶关历史悠久,是“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人文荟萃.笔者发现在基层群众文艺骨干分子当中,蕴藏着大量艺术人才.正如当年的流浪艺人阿炳,在使其一夜成名的机会到来之前,他(她)们的艺术潜质和卓越才华无缘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或大众媒体的追捧,而只能在民间的艺术活动中聊供街头巷尾的群众自娱自乐.每念及此,笔者便常为一些颇具艺术天赋却无法进入专业艺术行列的民间艺人深感惋惜.因此,一些单位或学校邀请笔者讲课或演出.即使没有报酬,笔者都欣然前往,希望尽其所能地把琵琶艺术推广普及到基层群众中去,并在普及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

2.3从娃娃抓起,培养琵琶艺术后备人才在面对那些报名学习琵琶的小学生的时候,既要保护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地从民族音乐的沃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通过学习琵琶而开启心智,提高艺术鉴赏和综合素质水平;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挑选那些音乐感好,艺术潜质佳的学生加以培养,有意识地向专业方向引导.这样,在普及和推广琵琶艺术的同时,也为打造专业琵琶艺术人才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那些自幼(5-7岁)开始学琴,后来走上专业道路,考入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初期接触琵琶的时候,虽然不一定有很高的智商,但其对音乐的感觉比其他孩子显然更为敏锐和细腻.她(他)们对包括旋律、和声、节奏、曲式、结构、音色、力度等在内的音乐要素,有较高的感知能力,而这正是从事琵琶或其他音乐专业所必备的音乐审美认知的基础性能力.当然,在为数众多的琵琶爱好者中,酷爱琵琶艺术并经过刻苦学习最终脱颖而出,走上专业艺术道路的学生毕竟只是极少数,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琵琶的经历将成为她(他)们七彩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有幸进入音乐院校专修琵琶的学生,无疑将成为琵琶艺术传承的生力军,琵琶艺术将在她(他)们的手中发扬光大和走向新的辉煌.她(他)们在琵琶艺术上所取得的任何一点成就,都将成为琵琶艺术推陈出新的前进动力,并产生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同时,应该指出的是,那些后来没有走上专业道路的大多数孩子,对于琵琶艺术的普及和传播同样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她(他)们的存在,才把琵琶这一古老艺术带入了千家万户和全国的中小学及各类高等院校的校园,乃至世界各地天涯海角.如果一门艺术没有社会公众的普遍参与和价值认同,最终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生命之花将日趋枯萎.因此,无论是对琵琶专业人才的选拔培养,还是对广大业余琵琶爱好者的普及性教育,对于琵琶艺术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和不能偏废的,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3琵琶普及教学中的授课模式及效果评估

如果我们以现代科学的观点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看待琵琶课的讲授、学习的话,那么,琵琶教学的整个流程其实恰似一个程序逻辑十分严密的系统工程.因为“中国琵琶是一件演奏技法复杂而艰深的乐器,它对音乐的诠释是以十个手指精妙、和谐的动态形式为专业语言的.其演奏艺术的音韵美与形式美,始终是与高度和谐的状态同步发展的,是艺术的技巧,也是技巧的艺术.”此外,它较之现代科学别具独特意义的,还在于其所包含的民族学、生态学和社会遗传学的内涵,由于“琵琶音乐所蕴含的美学风格、美学品格、美学形式、美学信息等等,都与中华民族总体的心理特征、审美期待、精神气质、文化认同有着血脉相承的关系.中国文化的多源性、多维性,在与琵琶相关的诸多方面都深深地烙下印记……”[3]所以,在琵琶教学中,本着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设置授课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在中、小学校园开展普及性的琵琶教育,由于受各方面条件所限,无法采取专业院校传统器乐教学中“一对一”的授课形式,而只能采取上“大课”的形式,即在单位时间(约60分钟)里,同时给4—8个学生进行技术讲解、乐理传授和动作示范.讲课当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存在任何障碍,有时课堂气氛甚至比“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更为活跃.而且每个孩子都有为大家表演的机会,这样在强化技术训练的同时,还锻炼了心理素质,为今后的登台演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课”归纳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这种授课模式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孩子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角色切换,因此,在初学阶段采用“大课”的讲授形式显得尤为必要.二是,在这种授课模式之下,学生之间自然形成了某种交流、竞争与协作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之中既包含着个人竞争带来的推动力,也附带着集体交流与协作所必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又都与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密切相关.三是,这种授课模式加大了民间普及推广琵琶艺术的力度,同时,也提高了在广大中、小学生当中选取和培养琵琶专业人才的概率,为那些具备艺术潜质却投师无门的孩子提供了一条步入艺术殿堂的捷径.四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种授课模式可以相对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大约85%左右的学生家长对此种授课方式表示十分满意,另外,还有15%左右的学生家长表示基本满意,但希望在“大课”的基础上增加“一对”的授课.这部分家长或许着眼于孩子的未来,考虑把琵琶艺术与孩子未来的职业方向联系起来,虽然未免操之过急,“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也可以理解,但事实上,他们对于“大课”的认识起初的确存在某些局限性和片面性,后来随着课时的不断积累和孩子们演奏水平的日益提高,这部分家长对于大课的认识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但是,经过数年不间断的琵琶艺术的普及性教育,不同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演奏水平会出现某些实质性的差距,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某些客观因素,正如其他专业的情况一样,琵琶专业人才的产生必然出自“金字塔结构”的顶端.这时,琵琶艺术的普及性教育周期便接近尾声了,与其紧密衔接的专业性教育周期即将展开.经过严格的招考与筛选,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将进入各类艺术院校深造,不同等级的专业性教育将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专业人才.处于“金字塔结构”中下层的学生,虽然不一定适合从事琵琶专业工作,但由于她(他)们具备了相应的音乐素养,在日后的个人发展中往往都能得到应有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