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领导艺术境界研究

时间:2022-02-23 05:32:00

校长的领导艺术境界研究

如今的中小学校长大多忙碌不堪:忙事务,忙应酬,忙“救火”·····一天忙下来,常常是焦头烂额、筋疲力尽。过度的忙碌不仅会危害校长的身心健康,还会对校长的职业生涯带来负面影响。

笔者将从剖析校长忙碌的原因与弊病入手,与诸位同仁共同探寻校长的忙闲之道。

一、校长忙碌不堪的原因

总的来说,造成中小学校长忙碌不堪的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笔者认为,校长忙碌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六。其一是校长负责制的实行,需要校长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其二是学校的外控管理过于严苛;其三是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其四是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其五是外界对学校的干扰越来越大;其六是部分学校的校长助手或中层领导的能力较为平庸。校长忙碌的主观原因主要是校长不肯放手、不肯放权。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舍得放权。权力是一根魔杖,它可以产生连挥舞这根魔杖的人都会惊叹的魔力。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校长迷恋权力,不愿与下属分享成功的喜悦。这种独揽大权的校长难免会事必躬亲,弄得自己忙碌不堪。

二是对下属不放心。这类校长事无巨细,大事小事都得操心。有些可以交给下属去做的事,他也会因为担心其做不好,一股脑揽到自己头上。他们就像“行遇物则持取”的负版,不断地往自己身上加压,甚至不惜把自己压垮。

三是不理解校长的分工职责。他们认为,既然自己是一校之长,就应该管理学校的一切事务,不管是眉毛还是胡子,都要一手抓。这类校长不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总是孤军作战,常常会忙得筋疲力尽。

二、校长忙闲不得法的弊端

忙碌并不等于高效。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小学校长不该忙的时候瞎忙,该忙的时候又不得其法,结果导致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如果忙闲不得法,则不仅会对自身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

忙易伤身。忙碌无度会对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伤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校长也不例外。校长有忙无闲,只张不弛,最终往往会导致体力透支、身心疲惫。

忙易出错。“忙”与“乱”相伴而生,过度的忙碌会导致出现失误的几率直线上升。校长过度忙碌,不仅容易导致失误,也容易造成工作低效。

忙易短视。过度忙碌会使校长被琐事包围和淹没,沦为行政管理的工具,只有行动而没有思想。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他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校长独忙不利于民主管理。

管理学校不仅需要校长的领导,还需要其他行政干部和全体教师的配合。天下皆闲、唯我独忙的校长,往往会忽视与他人的沟通、协调、合作,不仅浪费了团队的合力,还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处境,不利于学校的民主管理。

校长独忙还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在有不少重点中学的老校长虽已过“服役”年龄,却还在苦苦撑持,不敢轻易退休,为什么呢?因为不少老校长虽持校有方,却一人独忙,他们一走,学校便可能一落千丈、溃不成军。由此可见,校长独忙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并无好处。

三、校长应掌握忙闲之道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校长首先得学会管理的艺术,从宏观上掌控全局,找准忙与闲的平衡点。聪明的校长在治校过程中会适当“留白”,即有所为,有所不为;会忙碌,也会休闲。在笔者看来,掌握忙闲之道的关键是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校长应该忙什么?

忙学习。校长应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因此,校长应广泛学习各类知识,如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优秀的管理经验、领导艺术等。

忙了解。校长作为一校之长,首先应做到对自己的学校了如指掌,如学校的优势和薄弱点、师生的所思所想等。此外,校长还应了解社会、百姓对教育的需求。只有做到这些,校长才能探寻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忙思考。校长应该站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看待和思考问题。对于校长来说,准确定位、及时反省、合理规划比琐碎的事务更值得去忙。

二是校长如何闲下来?

首先,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一所学校要想高效运转,各个层次、各种角色的责、权、利应定位得非常清晰。校长如果能使全体教职员各就各位,各尽其责,层次分明,收放自如,他就可以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闲”下来。在笔者看来,一所学校的理想组织构架应该是“上者为闲,能者居中,专者居前,智者在侧”。“上者为闲”,是指校长应该相对地“闲”一点儿,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能者居中”,是指选拔和培养中层干部时应重视能力,对于执行能力强的人才应破格提拔;“专者居前”,是指专业能力强的人应起到带头作用;“智者在侧”,是指让有智慧的人组成智囊团,为学校管理建言献策。

其次,要放权放手,解放自己。所谓“放权”,是指校长将手中的权力下放,调动全体教职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笔者认为,一所学校充满生机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广大教职员工从不自主的被动状态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的管理活动是以人为核心的。学校的教职员工便是学校管理的依靠对象。因此,校长应信任和尊重每名教职员工,激发他们的管理热情,与他们一起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所谓“放手”,是指校长不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一些常规的、事务性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下属干。校长愿不愿放手、敢不敢放手是“放手”的关键。现实生活中,一些校长喜欢一切事务都由自己操办,把无效或是低效的忙碌当做美德,视适度放权、给下属委派任务为懒惰。他们并不了解适度的放手不仅能解放自己,还能培养下属的能力。生活中有这样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懒惰的母亲往往有一个勤劳的女儿,而一个勤恳的母亲培养出的女儿却往往比较懒惰。这种现象在学校管理中同样存在。因此,校长应学会适度放手,在管理时适当“留白”,别动不动就亲自出马,搞得自己身心疲惫。

最后,要超脱事务,审视自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少校长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事务性工作中,最终却陷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尴尬境地,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正如诗中所言,他们看不清“庐山”,是因为他们就在山中。因此,校长需要走出“庐山”(事务性管理工作),以局外人的身份审视“庐山”,结合近距离的观察和远距离的凝望,使自己对“庐山”形成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校长审视的对象可以是学校中的人,如教师、学生;也可以是学校发生的事,如日常活动;还可以是学校的动态,如历史、现状、趋势。

忙闲之道,耐人寻味。身忙可能心闲,身闲可能心忙。只会身忙不会心忙的校长是匠师,只会心忙不会身忙的校长是军师,真正能掌握身心忙闲平衡之艺术的校长才是哲师。优秀的校长应该懂得身与心的平衡、忙与闲的协调、动与静的搭配。忙时井井有条,而非杂乱无章;闲时心有所思,而非无所事事。

关于忙闲之道,先贤有着精辟的论述:“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这些论述对于新时期的学校管理工作者(主要是校长)同样适用。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上者为闲,这便是校长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