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电影业的国际竞争力

时间:2022-05-08 04:10:00

小议我国电影业的国际竞争力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竞争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国际现象。随着入世协议的签署,中国电影业必将迎接来自世界电影产业的竞争和挑战。在此情势下,如何提升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成为业内关注的重大课题。本论文通过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现状并围绕一系列的产业化指标,如票房情况、分账情况,再与国外电影产业化相比较,进而探讨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竞争逐步渗透进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各国的国内市场必然地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使市场竞争成为一种国际现象。白树强在《全球竞争论》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扩大,入世协议的签署,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含义已从以往主要争取产品出口,更多地进入国外市场,发展到必须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同时与外国产品进行竞争。世界电影经济、电影市场、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也与全球化进程的总体脉络、竞争的总体格局紧密契合。这样对于我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竞争力是指一国的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能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综合素质。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是评估产业竞争力的两个显示性指标。前者反映产业在多大程度上为市场所接受,后者则反映产业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产业竞争力,是以各国处于国际竞争中的产业为研究对象。因此,对于电影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我们选择了对具体现实中的经验事实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和分析,并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结合起来,金碚在《竞争力经济学》中提到“不拘泥于经济学分析的‘纯粹’性”[2]而尽可能贴近具体现象和具体问题,发现决定和影响电影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复杂因素,并就如何提高本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提出具体的对策性建议。

一、中外电影产业竞争力分析

80年代以来,走向市场的中国电影业在新的文化经济环境下,表现出逐渐放开的市场与旧有电影管理体制的日益不协调;表现出转型期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资源等的相当薄弱和不足;形成了巨大规模的中国电影市场与电影业惨淡经营、电影票房一再低落的巨大反差。[3]随着中国电影行业机制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到2007年的十余年间,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策略”、“电影精品战略”“、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引进分账大片”“、院线制”等重大举措[4]。并在电影产业政策不断完善的前提下,电影市场从一个原有相对封闭的经营格局逐渐走向全面开放。为此,一系列电影经济政策的出台,诸如《电影管理条例》,规范、启动和引导着电影市场;2003年,三个新规定及2004年CEPA的签署,以及2004年11月10日,第43号总局令的开始实施,都为电影业的放开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政策支持。[5]而这种加快开放的主动策略,均有助于吸纳各类资源、资金,做强做大中国电影业,为电影业摆脱困境、挖掘潜力、探寻出路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探索空间和发展路径。具体从以下三方面来说:

(一)国内电影产业竞争力状况

1.市场票房

2003年以前,大陆电影市场的盈利比例是:60%来自好莱坞大片;30%来自香港影片;10%来自国产影片。从表1、近年来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和观众人次情况可看出:2003年,22亿元的大陆电影主业收入中,电影票房收入只占全国电影总收入的50%,而这其中,进口大片又占去了一半以上的票房收入;其余50%则完全来自CCTV—6电影频道的广告收入。再看,2004年,36.7亿元的电影主业收入中,国内影院收入只占了15.7亿元,电视播映收入达到10亿元,海外收入11亿元左右。[6]看2007年,中国电影年产量约400部,67亿元电影主业收入中有30亿元的本土市场票房收入,22.5亿元海外票房收入,电视播映收入15.5亿元。而在这400部国产片中,真正进入院线运作的仅有百部左右,另外的根本无法进入市场,相当数量的国产影片质量低下,使得国产片总体质量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二八定律”显著,即,20%的影片占有着80%的票房,而80%的中低档影片只能分享20%的票房。[7]

表1、近年来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和观众人次情况

年份1992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7

票房

(亿元)19.9158.59.68.710915.72030

观众

(亿人)17154.62.22.50.571.83.56.49.5

因此,国产影片质量不足,数量有限,很难满足电影观众的市场需求。放映业,多厅、现代、数字影院的升级和建设步伐加快;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联合的步伐加快;民营影视企业异军突起,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但不容忽视的是:2006—2007年,国产电影产品能排上国内影院档期的也只有1/3强,也就是,至少有2/3弱的影片将成为积压品,而进入市场的那些影片能收回成本的也为数寥寥。

2.进口分账

2001年WTO的签订,促使分账片的指标自原来的10部增至20部;2003年由于CEPA0的签署,香港电影不再占20部分账片的数额;2006年起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对分账片的国别配置进行调整,要求每年进口分账片中美国影片的数量不得超过70%。[7]进口分账片进人中国电影市场已十几年,它对于内地观众的审美趣味与文化取向的影响不断加剧,对于国内电影创作思维的影响日益显现。

(1)国别比例:美国约占90%

自1994年11月12日首部分账影片进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至2007年,一共引进分账片350部,美国影片在进口分账片份额中占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除2000年和2007年外,美国影片占中国进口分账片的比例都接近90%。[8]

(2)分级比例:R级约占14.6%

影片分级是进口分账影片中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在10年间R级影片比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350部进口分账片中,R级影片共52部。其中4部来自法国,占所有进口法国片的44%,远高于美国的14.2%。[9]

总之,到2007年,中国大陆的电影无论是从产量、发行营销趋势、影院票房成绩还是电影产业链的盈利开发模式,都有值得称道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中国大陆电影也有一些借助合作制片或参加各种国际性电影节而走向海外市场;中国的电影业在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后,已开始逐步向产业化迈进。放映业,多厅、现代、数字影院的升级和建设步伐加快;[10]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联合的步伐加快;民营影视企业异军突起,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二)国外电影产业竞争力状况

美国电影业人士早在20世纪初就具有了国际化的视野,开始占领并拓展世界电影市场。骆思典在《全球化与亚洲电影市场给中国的启示》中提到“据美国商业部1939年的报告称,美国电影已经占到了世界电影总量的65%”,[11]海外票房收入占到了好莱坞成本回收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到60年代,美国一半的电影年收入来自于出口。1994年,美国年出口总额达到180亿美元,电视、电影和录像制品的出口额占到了80亿,这其中55%来自于西欧。英国在20世纪20年代后,就开始处在好莱坞的笼罩之下,1914年,美国影片已占英国市场份额的60%。[12]1918年,英国放映的影片中至少有80%来自好莱坞。到90年代,好莱坞影片始终占英国市场份额的90%以上。1994年,英国影片仅获得国内票房13%的收入。虽然80年代以来,英国演员及电影创作人员赢得了30%的奥斯卡奖项,但英国的电影工业迄今仍属于好莱坞一个特定的互补。[13]再看,从1988—1998年间,西方主要电影国家国产影片在本土市场所占的份额统计比较(详见表2)

表2、从1988—1998年间,西方主要电影国家国产影片在本土市场所占的份额统计比较

国家1988年1994年1998年

法国38.97%35%28%

意大利20%(1989年)15%缺

德国16.7%10.35%9.5%

日本21%16.7%36%

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新兴多厅影院的出现,又由于向新自由主义的转变和跨国投资的发展,加之通过传媒私有化进程、西欧统一市场的建立,及苏联的开放和录像机等视听媒介的普及,都更加提升了美国大片在海外市场的收入,更加促进了美国影片在世界市场的拓展。[14]由此,我们来看2004—2007年美国影片在海外市场占有份额的大致情况如下表:

表3、2004—2007年美国影片在海外市场占有份额的大致情况

国家/电影市场年份本土影片所占市场份额美国影片所占市场份额

在欧盟25个成员2004欧洲影片占有26.5%71.4%

在法国的电影市场上200438.4%(2005年有所下降)47.2%

在英国的电影市场上200412.4%(2005年有所下降)83.8%

在德国的电影市场上200523.8%(2006年下降较多)76.2%

在俄罗斯电影市场上200512.0%(2006年有所上升)81.0%

在韩国电影市场上200654.2%(2005年更为上升)41.2%

在日本电影市场上200741.3%(2006年为37.5%)58.7%

在产业化运作方面:2005年,美国电影全国票房收入达89.9亿美元,美国视听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排位已从1985年的第11位跃居到第6位。而在录像市场上,美国1997年仅录像租赁一项收入就达96亿美元。特别是,在全球百大音影企业集团中有85%都位于第一世界,而美国的营业总额高达1100亿美元”。[15]迪斯尼、华纳等大公司和独立制片公司共同左右着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经营。放映方面,美国较有实力的院线有20多条,其中卡尔迈克等十大院线控制着全国50%以上的银幕。2007年,美国年发行故事影片763部左右,大制片公司平均每部影片投入数千万美元。

至于世界其他国家电影产业的竞争力情况,我们看到尽管好莱坞极其成功地渗透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市场,但这些受到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工业在以不同方式应对好莱坞挑战的同时,也在吸收、借鉴、比较与调整中或多或少地取得了一些成功。倪震在《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写道“中国香港出品的电影不仅在亚洲市场的观众号召力可与好莱坞匹敌,同时也向好莱坞提供武打片、动作片等,在美国及其他世界市场占领了一席之地;韩国电影不仅在其本土市场2007年已占到54.2%,且也越来越多地走向亚洲及国际影视市场;英国电影在其本土市场的份额也从战后跌入最低谷的1984年的5400万人次提升2006年的1.71亿人次”[17];日本电影,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受到好莱坞的全面冲击,民族电影只剩下10%的票房份额,但自90年代以来,随着独立制片逐步取代大公司垄断,一大批新人重新整合了制作队伍的结构,以及随之带来的从题材取向到艺术风格的不同,这样又为日本电影赢得了市场,从好莱坞手中夺回了50%的本土市场票房份额。印度电影的“宝莱坞狂热”现象为印度赢得了不菲的海外市场收入,尽管好莱坞电影依赖其强势力量,正在继续将全世界变成美国电影的超级市场,但近年来,欧洲艺术电影的坚守,日本新电影的崛起,东欧国家优秀电影的不断出现,伊朗电影的独树一帜,韩国电影的本土追求,也都对好莱坞电影帝国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美国在文化工业领域曾经拥有的主导地位已经被全球化所取代了,世界电影市场出现了多元推动、多元共存的多元化竞争格局。

二、中国电影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电影市场竞争激烈及其它娱乐方式的出现,电影观众人数有明显的下降。1979年,我国观众人次达到279亿,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电影观众人次大幅下降,2001年已经降至2.2亿。目前,中国人均看电影仅为0.5人次,不足美国的1/10。[16]不过,就观众对电影产业的总体需求情况依然明显,而这种需求还将根据整个电影产业的扩张和电影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上升。

(一)娱乐多元化

目前电影的很大一部分观众已经把关注点从电影转向了其它娱乐行业,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需要电影,而是说他们把注意力转移了,转移的方向与电影很有直接关系,如电影频道、影碟、录像,等等。而在所有的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媒体中,电影是媒体津津乐道的一块。据统计,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2005年覆盖人群为8.15亿,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5%。黄金时间一部影片平均收视率为4%,最高收视率为8.7%。[17]有的影片甚至在电影频道回放好几遍,收视率依然很高。而目前的影碟市场已经非常繁荣。截止2008年底,中国音像市场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单位约有20万家,通过音像市场每年消费的电影产品不低于45亿元。

(二)经营状况

1.电影产量

近几年来,我国电影的年产量平均保持在150部左右,这个数目相对于目前的电影院及银幕数而言,虽然刚好合适,但是相对于拥有世界上最多观众数的中国来说,这个数字还非常薄弱。不过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许多影片生产出来后,由于影片市场竞争力弱的原因,往往抢不到档期放映,每年实际能进入院线放映的仅有30部左右,而这30部当中,真正产生良好票房的影片也不多。大部分影片直接进入电影频道,或者干脆就没有放映过。由此看来,在制定年产量规划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影片的市场竞争力,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

2.电影院及银幕

我国拥有电影院数目6343座,其中大部分都建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影院与其它文化设施相比,显得相当落后,大部分影院都是传统的单银幕影院。实行院线制后,截至2005年底,加入35条院线的电影院1036座,银幕数1906块。由于没有加入院线的电影院基本上为单银幕影院,那么我们可以推算出我国现拥有的银幕数大致在7213块左右。在城市,我国近5亿城市人口仅仅拥有3000多家专业电影院,而美国2亿多人口就拥有35280块银幕,平均将近8000人就拥有一块银幕,差距极其巨大。3000多家专业电影院中,近年来投入较大规模改造和正在改造的只有60家左右,而正式这新改建的60家电影院,其票房几乎占到全国总票房的50%。这些发挥效用的电影院高度集中在大中城市,尤其是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省市及部分大城市。[17]

3.票房及其它收入

美国2007年度票房约为120亿美元,已经是从1987年开始保持20年连续增长。2006年法国票房约为11亿美元,其中法国影片占40.4%,其它大部分是美国影片的市场。美国影片对于法国市场的渗透还表现在录像带和DVD影碟市场上。2007年,有4300部影片的录像带和DVD影碟在法国上市销售,其中美国片就占51.7%,其销售额占总额的72.1%,而相比之下,法国国产片只占新发行录像带和DVD影碟的32%,其销售额只占总额的20.5%。[18]

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国进口影片数量的增加与外资影院的出现将带来更大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将更加复杂;中国电影产业体系的不完备将使电影企业和电影产品面临更激烈的挑战;观众观赏需求的多样化将对电影创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细分市场”;2、中国电影的体制、观念、经营管理手段落后;3、中国电影的生产力发展不足。

三、提高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一)必须细分市场

首先是电影市场的细分化,大致分为三大类型:一种是重点推荐影片加美国卖座大片构成的主流市场;二是以冯小刚电影为代表的国产娱乐片加外国的小片,用买断方式引进的非分账影片构成的中型市场;第三是更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类影片,加上一些著名导演作品和经典影片形成的小众艺术片市场。其次要对影片实行分级制,“分级是非常重要的,把纯意识形态管理变成适应市场观众需求的经济管理的一种方法。真正把电影当商品的一个概念。”这些意见已经触及了中国电影界目前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有了市场化细分,才能够使电影创作真正繁荣发展起来。

(二)必须对中国电影的体制、观念、经营管理手段进行全面改革

首先,要在中国电影行业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不能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寻求一种“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模式。[19]事实上,这种模式不存在也不可能调节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市场规律与自身因素的矛盾。这种模式让政府很累,让企业应对无力,使中国电影市场难以找到自身的经济运作规律,政府的政策缺乏真正的调控力、远见和洞察力,企业缺乏竞争力和活力。更要命的是,半计划半市场的电影经济模式使电影市场常常发生非规律性的萎缩或增长,中国电影改革找不到强劲的动力,中国电影经济找不到可靠的增长点,电影行业普遍缺乏凝聚力与积极性,日趋自我封闭与保守。

其次,政企职能要分开。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制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制片、审查和发行政策。一个制片厂一年拍几部什么题材的影片,一个档期上几部影片,是用不着政府操心的。政府的文件应当具有权威性,这个权威应更多地体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上,而不是用文件来推荐哪些影片必须观看或指定哪些影片是优秀影片。

其三,行业管理上下错位要理顺。中国电影行业部级的属广电部门主管、省级和省以下的属文化部门主管,这就难免造成管理上的局限性和部门性,好像谁都在管,但真正要管的就缺乏统一和协调了。制片、发行、放映同属一个市场链,“制片、发行、放映一条龙”早在1993年就提出来了,但因为上下错位、首尾相异而很难实现。[20]管理上下错位,还使全国电影市场缺乏完整的规划和公平的改革方案,比如省级和省以下发行部门为发行改革付出的巨大成本就无人问津,也无从补偿。

其四,要根除传统的保守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电影行业来讲,这是根本性的。电影行业落后于时展,主要就是思想观念的落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盛行。这么多年以来,政府主管部门、电影企业都想把电影搞好,但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够明确,在坚持“二为”方向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间没有找到合适的平衡点。[21]没有真正认识到,电影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相协调的,在新形势下,电影没有经济效益,就不可能有社会效益。电影制片企业,整天考虑的是从政府那儿申请多少补贴,拍影片获奖,对影片制作、资本回收、市场营销考虑甚少,而政府对企业的考核,经济指标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走过场的多。这就造成恶性循环,政府给制片业大量补贴,许多影片获奖,但根本就进不了市场;发行企业对国产影片发行没信心,观众更不买账。电影发行企业的落后主要在于不懂市场、人员老化、素质差,特别缺乏既懂电影创作知识又懂市场运作规律的人才。这就造成发行环节那么难减少,院线制有其名而无其实,偷瞒漏报票房难以制止。

(三)实现产业化,就是解放中国电影的生产力

第一,市场竞争、品牌、资本与专业化是实行中国电影产业化所需借重的手段。电影行业搞竞争,就必须减少政府的干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影市场,使所有干电影和愿意干电影的人在一样的条件下竞争。搞竞争,政府必须减少对国有制片企业的补贴,多鼓励制片厂拍既赚钱又好看的影片,在用法律保障国产影片放映空间的前提下逐步不再依靠红头文件组织观看影片。使国产影片参与市场竞争,有必要逐步淘汰现有的陈旧发行框架,敞开发行,打造出新的市场空间,使院线制名符其实,而不是现有电影发行公司的翻版。相反,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年轻一代优秀电影制作人、经营者的成长,扶持电影院的发展。在公开、透明、平等、申请的原则下,用来自电影行业的财政收入对电影艺术创作以补贴;对电影艺术创新和新人新作给予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各种电影节和基金会要重视电影艺术创新、处女作;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发行商多发行国产影片和新人新作;建立多渠道、多样化、透明的电影投资体制。?22?

第二,电影市场竞争在对外开放之前,对内完全可以彻底取消对主体资格的所有制限制,给予经营主体平等待遇。符合规定条件的社会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依法取得制片、发行、放映活动的资格。在电影市场资格准入及经营项目审批上,一视同仁。彻底取消发行许可制度,以签约或方式自由发行取得通过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全面推行签约制度和专业制度,规范并发展电影市场。

第三,市场竞争能力来自于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中国电影行业特别需要用专业化的手段来经营管理。在现有的庞大发行框架之外,很少的人用专业化手段可以做成多数人做不成的事;国产影片的巨额投资不仅可回收,还可赢得巨额利润,但须运用资本运作,严格控制成本;盗版是可以想办法杜绝的;电影要当作商业完全市场化运作;具备了市场竞争条件和专业化运作手段,中国电影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品牌并打通融资渠道。[23]

总之,中国的电影产业要培育和打造其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经营、产品系列化开发、现代化生产、社会化参与。实现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是一个从根本上深入改革的过程,是对电影行业重新洗牌、全面开放的过程,是对市场进行重组、细分的过程。实现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将解放电影的生产力,促进电影的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竞争力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渗透交织,使竞争力成为综合性极强的问题。中国的电影产业要具有竞争实力也应本着“发扬传统优势、扩大独特优势、培植后发优势、聚合整体优势”的指导思想,[24]面向市场,融入市场,抢占制高点,开拓生存和发展空间,走集约化经营之路。中国电影业的改革自1993年始,到2003年才真正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到2005年进入产业发展的关键年,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24?中国的电影业正在经历着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与创新。其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电影发展模式从注重数量增长,逐步转向注重质量、效益的增长和持续、协调、全面的发展;二是,电影管理体制从事业主导型向产业主导型转变,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明显,政府逐步转向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来实施宏观调控和管理;三是,电影经营主体从单一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结构转变,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部分外资共同形成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四是,电影市场逐步向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格局转变,电影盈利模式已经从单一的影院票房逐步转向多元化的产业链营销模式;五是,电影科技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体系转变,科技创新在优化电影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这一系列的变革必将给中国电影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必将对中国电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当今世界电影发展的特点:1、高科技特别是数码技术在制片及影院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2、电影后产品开发越来越多样化,电影经济效益的实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3、电影制作的故事背景和表现手段越来越国际化;4、跨国影视集团的兼并与重组加快,许多影视业务越来越全球化;5、跨国电影制作越来越普遍,电影产业化的实现路径越来越广阔开放。因此,中国的电影产业要具有国际竞争实力,就必须将自己放置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开放的视野去推动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我们站在现实的至高点,放眼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思索中国电影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未来走向时,业内人士做出了这样审慎的分析: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国进口影片数量的增加与外资影院的出现将带来更大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将更加复杂;中国电影产业体系的不完备将使电影企业和电影产品面临更激烈的挑战;观众观赏需求的多样化将对电影创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影要加快法制建设、加强电影资源管理、进出口管理、经营管理以及技术管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打造中国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白树强.全球竞争论[J].中国社会科学研究,2000(1):37-40.

[2]金碚.竞争力经济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5(1):29-30.

[3]郑洞天.2004年的电影[J].当代电影,2005(2):4-6.

[4]赵子忠.2003,透视中国电影产业投资[J].现代传播,2003(1):9-11.

[5]蓝杉.选择开放、建立规则、打造市场新平台[J].中国电影市场,2002(1):17-19.

[6]迈克?坎南.一种工业的出现[J].英国电影史,1983(5):31-33.

[7]张颐武.陈凯歌的命运:想象和跨出中国,王一川.从〈无极〉看中国电影与文化的悖逆[J].当代电影,2006(1):31-35.

[8]倪震.〈无极〉:中国新世纪的想象?陈凯歌访谈录[J].当代电影,2006(1):4-7.

[9]张会军,俞剑红.中国电影产业年报告[J].中国电影市场,2006(8):40-42.

[10]张英,李宏宇.出得了电影局进不了电影院[J].南方周末,2005(1):12-15.

[11][美]骆思典.全球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J].当代电影,2006(1):6-8.

[12]文硕.好莱坞:是生产电影,还是生产品牌[J].中国电影市场,2000(6):14-16.

[13]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尹鸿影视时评,2001(1):75-77.

[14]杨远婴.好莱坞英国[J].中国电影报道,200(1):6-7.

[15]克莱尔.好莱坞与世界[J].电影艺术,2005(12):4-6.

[16]周铁东.略论推动好莱坞电影发展的主要动力[J].电影艺术,2001(2):4-5.

[17]倪震.改革与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5(2):50-51.

[18]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尹鸿影视时评,2001(1):2-6.

[19]黄式宪.中国电影产业结构重组的新格局[J].当代电影,2005(2):12-15.

[20]蒲震元,杜寒风.电影迈向21世纪[J].中国电影市场,2001(6):15-17.

[21]ArthurDeVary,W.DavidWalls;"MovieStars,BigBudgets,andWideReleases:EmpiricalAnalysisoftheBlockbusterStrategy"[M].London:PersonEducation,2002:12-16.

[22]赵荣圣.电影行业的前瞻与县级公司的对策[J].中国电影市场,1999(9):8-10.

[23]张会军,俞剑红.中国电影产业年报告[J].中国电影市场,2006(8):4-7.

[24]M.E.Bot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J].TheMacmillanPressLtd,LondonandBasingstoke,1990(2):32-34.

[25]高军.数字背后的喜与忧——中国电影市场的深层思考[J].中国电影场,2006(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