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现代电影中的色彩构成

时间:2022-04-21 11:33:00

小议现代电影中的色彩构成

[摘要]影视的色彩构成已成为进行影视艺术审美活动的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影视色彩构成的主要形式,认为影视的色彩美和表现效果正是反映在其色彩构成上。

[关键字]现代电影色彩构成表现效果

任何一部彩色影片,尤其是一部优秀的彩色故事片,在全片的色彩构成设计上,编剧、导演、美术、摄影,甚至录音、表演等创作人员都会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精心创作。只是由于创作者对色彩蕴涵的理解,对色彩与人物、景物、情节、画面等构成关系的认知不同而出现艺术水准上的差异。

色彩,是自然美的一种最生动的属性,人们对色彩的感觉,又是一般美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色彩构成(Interactionof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电影从黑白到彩色,色彩作为电影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一直以来为刻画角色的情感,为营造场景环境的氛围,增进剧情、丰富画面、加强真实感,提高电影本身的欣赏价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电影的色彩

所谓“形色”,指建构未来影片具体视象的本体色彩。也就是说是指银幕造型世界的具体空间环境和人物艺术形象的本体色彩。“形色”内容包括:建筑色彩,人物活动空间的建筑部分的本色;环境色彩,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综合色彩;道具色彩,陈设道具,随身道具的本质色彩;装饰色彩,一空间里花草、幔帐、挂饰、地饰物等的貌色;服装色彩,单衣、暖衣、鞋帽等质色;化妆色彩,人物肤色与饰品的色泽;效果色彩,特殊情景下的空间环境、服装道具的“做旧”色彩及人物特型化妆色彩,如被焚烧的建筑、破损的道具、主现的色彩组织、疤脸和伤口等等。

所谓“光色”,指在光作用下的银幕视觉形象的色彩和色调。具体讲,“光色”的内容包括:场景色调,单元场景空间的色彩主调;色彩基调,光作用下全片空气环境的色彩总调;气氛色彩,影片空间环境特殊气氛的色彩。

所谓“语境色”,特指构筑银幕视觉语言形象,并形成某种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的色彩以及基调色彩。“语境色”内容大体包括:客观色彩,美术师对空间环境和人物形象等造型色彩的真实再现;主观色彩,美术师对空间环境和人物形象色彩主观想象的表现;人物色彩,以主客观色彩或色调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情感、品行、心理、心灵的内容;民族文化色彩,经过集中概括,并强化了的不同民族的空间环境和人物的色彩倾向;地域文化色彩,经过典型化了的不同国家、地区等的客观再现色彩和主观表现色彩;时代色彩,特定的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的代表性色彩;历史色彩,美术师对影片特定社会的发展过程的主观评判性色彩。

二、摄影角度的电影色彩构成要素——光色、画色、片色

所谓“光色”,与美术师“光色”的创作思维基本相同,当然有时也很不相同。不过就摄影师的创作角度,在拍摄现场,更注重人物形象的光色造型和银幕空间环境氛围的光色艺术处理。

所谓“画色”,指摄影师通过摄影机镜头进行构图的画面造型色彩。它包括对运动状态中或“静止”状态中的画面色彩、画面色调及画面影调的艺术处理。摄影师对画面色彩的选择和构成时,要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谐及色彩的配置完成画面形象的造型任务,要组织电影画面的色彩中心,形成某种情调气氛,使之具有特定涵义,并能构成电影语词。

所谓“片色”,指在正式洗印样片或拷贝影片的过程中对胶片经过配光的色彩。为确定适宜的印片条件,需要对各镜头进行曝光量和色彩的调整。为使正片画面的密度完全统一,色彩还原正常,需对每个镜头的印片条件,通过调光来调整,画面的正常密度和正常色彩及对影片摄影基调的处理。

三、导演角度的电影色彩构成要素——语言色、基调色

电影导演的“语言色”大体与美术师的“光色”、“语境色”的概念类同。但也有自身对影片整体色彩和画面色彩的某些独特思考与处理。所谓“语言色”,概指构成电影语言主要内容的色彩。它是塑造和表现人物外部世界,尤其内心世界的重要“演员”,是银幕剧情的主力角色之一。

电影导演所谓“基调色”,指为不同类型、风格影片基本调子配置的色彩。它是按导演前期的创意构思和后期视听语言合成时总体把握的主要内容。为影片基本调子配置的色彩,是美术师提供的场景色彩、人物造型色彩等和摄影师通过镜头的画面构成色彩具体调配完成。

四、电影的色彩构图

影视作品色彩构成的具体过程是色彩构图,构图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具有相应特征和关系的色彩,从而突出画面主体、表现的情节、渲染影视氛围。进行恰当色彩布局,从而形成一种有一定变化、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在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要从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出发,巧妙运用明暗、色彩等手段,把主要部分强调出来,在影视作品的色彩构图中,主要包括:色彩的表情构成、象征性构成、色彩陈述性构成、联想性色彩构成、隐喻性色彩构成等,下面对这些色彩构成做初步的解释。

(一)色彩的表情构成

电影影视传达人们的情感或精神的某种愿望是通过色彩的表情构成来完成的。不同色彩个性所表现的客观效果是不同的;通过这些色彩所蕴含的心理现象,能够反映出人类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的丰富多彩。

(二)色彩的象征构成

一种概括的、抽象的、哲理的特殊思维形式或艺术表达方法是通过客观色彩现象表明,这就是色彩的象征构成。考虑到不同背景时代、不同地域特征、民族背景、历史特色、宗教、阶层等背景中的人们对色彩的想象、需求的不同,因此,赋予色彩的特定涵义及专有的表情特性也具有不同的意义。

(三)陈述性色彩构成

影视片色彩构成的最基本形式是陈述性色彩构成,我们在任何彩色影视片中都能见到它的使用。

(四)联想性色彩构成

影视片中,色彩联想指当人们看到某一色时,时常会由该色联想到与其有关联的其他事物,这些事物可以是具体的物体,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色彩的联想与平时生活的经验最为密切相关。譬如说,对于红色,我们既可以联想到具体的事物,如太阳、火焰、红旗、鲜花等,也可以产生抽象的联想,如革命、激昂、热情等;又如黑色,既可以联想到黑色衣服,黑夜等具体事物,也可以联想到死亡、绝望等抽象概念。

心理学家认为,明色调的食物一般比暗色调的食物容易下口,而暖色系的食物与冷色系列的食物则对人的胃口影响不大。如按色相来分,红色通常代表辣的感觉;橙色代表香甜;黄色代表甜酸;绿蓝色代表酸涩味;咖啡色代表苦味;紫色代表着腐臭;白色代表平淡无味;带灰色的色调是不好吃的感觉;黑色和深色色调是味浓的表示。例如,电影《紫日》中出现了两次美丽的紫色日落,这是对于日本法西斯战争走向衰亡的暗示。

(五)隐喻性色彩构成

为了协助主题的突出,使人物和事件在真实感和内涵深度上得到补充或者得到延伸,就采用隐喻性色彩构成来造成一种特定的情绪气氛。针对不同的社会集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度等,每一种色彩的文化寓意也都是不一样的,这也同时造成了影视作品中色彩构成的不同色彩文化特征。

四、总结

在电影中,单一色彩并不能有所作为。色彩只有进入到结构层面才具有审美价值,只有在各个局部色调的相互关系(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语境)中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意义。爱森斯坦说:除非我们能够感觉出贯穿整个影片的色彩运动的“线索”,否则我们就很难对电影中的色彩有所作为。色彩是人类思想的载体,对人类情感的传达,作为电影的语言,也是电影的灵魂和精髓,是一部电影脱颖而出的利器。

【参考文献】

[1]何国兴.颜色科学.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2.

[2]朱介英.色彩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5.

[3]张静.试论数字化时代电影之技术与艺术的关系[J].电影评介,2009,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