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通感方式

时间:2022-07-17 02:50:55

文学作品通感方式

通感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翻开文学巨著,不必说一卷卷外国名著,单是国文,从钱钟书的《围城》到张承志的《黑骏马》,从沈从文的《边城》到高行健的《灵山》,通感无处不在。何谓通感?钱钟书先生认为:“在日常的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因此也有人把通感称之为“移觉”。在文学创作的各种样式中,通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诗词、散文、小说中巧妙地运用通感手法,能将读者带入一种美妙的幻境,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具体生动、真切感人,达到使人产生闻之有声,视之有象,处之有物,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

诗词是“文学骄子”,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都在其中得到巧妙的运用,通感的手法也不例外。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同样韩愈在《听颖师弹琴》中这样写到:“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诗人听着琴声,好象看见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浮云和柳絮悠悠扬扬地随处飘荡,这是听觉沟通于视觉,把琴声那种悠扬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石柔的《绝句》:“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颜色本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让人有种“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杨万里的《又和二绝句》:“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严遂成的《满城道中》:“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声音是没有颜色的,杨万里却说它是红色,严遂成又说它是绿色,二者都是把听觉沟通于视觉,使无色变为有色。现代诗歌也不乏运用通感的佳作。例如,何其芳的《秋天》:“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借视觉印象,写声音的柔美,烘托出幽谷的寂静与心情的闲适恬静,为读者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田震的歌曲《风雨彩虹,铿锵玫瑰》,颂扬了中国女足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无数歌迷为之倾倒。乍一听,玫瑰何以“铿锵”有声呢?新鲜,没见过,细细品味,却大有嚼头:这里词作家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将视觉体验化为听觉感受,既生动,又能强化意义的表达,掷地有声,令人回味无穷。

状物写景类的散文运用通感的范例当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感官对“清香”的嗅觉和“歌声”的听觉由比喻构成了通感。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们内心微妙的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的沟通,让馨香与妙音齐飞,直入心脾,达到醉人的艺术效果。“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名曲”构成了通感。

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相通之处,极其形象地显示了月光与阴影的错落有致、和谐优美,整个场景显得温馨幽雅,令人心醉神迷。再如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春》:“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用视觉中的美味水果写花里的甜香味,让人如饮玉液琼浆,顿生快感,回味无穷。还有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作者写的是紫藤萝“淡淡”的花香,要赞颂的却是它那“紫色”的生命张力,因为紫藤萝瀑布从上到下都是一片流动的“紫”。把嗅觉转换为视觉来写,更能让意旨显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小说中的描写也离不开通感的手法。如大家最为熟知的选自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的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作者巧妙地从听觉器官设喻,“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形容各种声响都有,沟通了恶霸郑屠皮肉剧痛的触觉,把郑屠挨打后的感觉逼真而又细腻地表现出来。刘鄂的《老残游记》中运用通感手法将声音与人的各种感觉沟通起来,将不见形影的声音有形化,让读者可见、可触、可感、可品味,获得美的享受。如描写王小玉歌声的美妙:“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是从味觉的角度写声音的甘美;“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贴”,是从触觉的角度写声音让人无比的舒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是从视觉的角度写声音给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