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街书会历程及状况

时间:2022-07-16 03:22:03

马街书会历程及状况

马街书会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700年的朝代更迭却生生不息延续至今,成为中国民俗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但是进入现代社会,马街书会的发展遇到了现实的障碍,正在走下坡路。如何使马街书会重塑往日辉煌,本文将从马街书会的历史及现状,来探寻这一问题。

一、悠久辉煌的历史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的马街书会,是中国现在三大著名书会之一,又被称为“十三马街书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全国各地的说书艺人不畏严寒,“负鼓携琴,汇集马街,说书亮艺,以曲会友,其热闹的场面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其形式多种多样,不但包括大鼓书、琴书、三弦书、评书,还包括乱弹、河南坠子、道情、大调曲子等几十种[1],规模壮观,形成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在号称‘曲艺之乡’的河南,民间说书已有九百年历史”[2]。作为其中的主要代表,“马街书会”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据马街村广严寺上的石碑就记载,“古刹大会起于宋宋延祐二年,盛于明、清”。马街书会历史悠长,但是它究竟源于何时,因何而起,却是众说纷纭。一说是源于春秋,兴于汉朝。春秋时,当地有一个叫张舒的人,此人喜欢韵律,擅长弹奏,广收徒弟,嘱咐徒弟在自己去世后要用用说、弹、奏唱的方式来祭奠自己,并且要流传下去。后来王莽追赶刘秀于此地,正好赶上当时张舒的徒弟在祭奠他,在当地人们的帮助下,刘秀最终得以逃脱。当了皇帝以后,刘秀为了感念当地人们助舍命相助,特降旨免去马街一带三年的皇粮,并钦赐艺人“三皇社御牌”.此后,各地的艺人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到此,说书献唱,感念皇恩。至今当地仍然有"光武封、书会兴"这样的说法[3]。一说是宋代,相传,马街有一位在南阳府当录事的朱秀才,喜欢写曲弹唱,广交天下艺友。后来他告老还乡,并于一年的正月不行病逝,各地艺人陆续在于正月十三这天赶到马街,摆起书摊,弹唱他曾经写的曲调来纪念他,以后年年如此,就形成了今天的马街书会。还有一说,元代,马街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此人精通曲艺,并喜好收徒,传授技艺,故桃李满天下。每年的正月十三,其弟子们就从全国各地赶来为其献艺祝寿。这样年复一年,就逐渐行成了传统,有了这个说书盛会。尽管马街书会的起因众说纷纭,但艺人们代代相传,而且来马街说书的艺人也越来越多,而且自元代以来从无间断。而书会最为兴盛的是清同治二年,据宝丰县退休职工许九才说“当时为了弄清有多少艺入来马街赶会,担任书会会首的司士选吩咐会上的管事在火神庙的香案上放一个大斗,让来说书入的艺人都勤火神庙里进香钱。规定一个人只能丢一个铜钱,不准多丢,也不准不丢。散会后一数,整整有两串七铜钱。也就是说当年到会的说书艺人是二千七百人”。而建国后,据统计,每年到马街书会说书的曲艺书棚超过600个,艺人也有千余人,说明马街书会在此时总体上还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二、衰落的现状及原因

近几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影像产品已进入千家万户,家庭娱乐方式也日益丰富。而与此同时,说书艺人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正逐渐崩溃,而且随着老一代艺人的先后去世,年轻一代的艺人寥寥无几,书会面临着后继为人和逐渐走向衰落的趋势。实际上,不论官方在数字上怎样夸大,现在的马街书会规模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了。在采访中,宝丰县文化局的一位官员告诉笔者,2006年,马街书会实到的曲艺书棚不过几十摊场子。而不过在三十年前,马街书会到会的曲艺书棚不下600个,艺人超过千人。当笔者在马街说书研究会2011年上巳年会艺人登记处查看艺人登记表时,心里的震撼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其中超过七成的艺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看着艺人们逐渐佝偻的身躯和斑白的头发,这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马街书会,这个曾经有着辉煌过去的民间说书盛会,这个保留着中国民间最淳朴、最纯净的乡村情感的书会,为何离我们越来越远?马街书会是否会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而只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4]而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马街书会一步步走向衰落呢?

(一)原生态功能的丧失

正如诗歌照亮了唐期夜空一样,宋元则成就了说唱艺术的辉煌。艺术的生命与社会时代的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但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后,书会这种曾经在农业社会中遍布城乡的说唱艺术却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马街书会形成以来,听众们到瓦舍勾栏书会、庙会、集市听书的目的是消遣娱乐,陶冶心情。进入现代社会,人们为消遣娱乐来听说书的心情并未随着这些瓦舍勾栏的消失而改变。听众大老远跑到马街书会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为了来接受政治宣讲的吗?显然不是;是为了来接受道德教育的吗?也不是。他们来这是为了娱乐的,而马街书会的原生态功能就是娱乐人们。书会说唱内容的形式化严重影响了书会的生命力。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在当时极“左”思想的影响下,书会说唱的内容大多都是在粉饰太平,完全脱离现实生活,不在考虑听众的需求,由此产生了许多形式化、固定化而同时又没有市场的作品。加上50年代,说唱艺人被纳入国家管理体制,在各文化局备案,使得一些说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各地方政府争脸、拿奖,更加完全忽视了听众的需求,书会的原生态功能正一点点的丧失。

(二)书会说唱质量的下降

马街书会说唱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说唱市场的日益萎缩。在1949年以前,艺人们将说书唱戏作为自己养家糊口的唯一工具,说唱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环境,因此,过去的艺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说唱质量,将说唱质量视为自己的生命,并在说唱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说唱水平。而且艺人们在长期走南闯北的江湖生涯很多生活经验,他们将这些生活经验与说唱创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现实生活和说唱艺术相互融合,在诙谐之中掺杂着生活的气息,即使是传统唱段也穿插着现代味十足的插科打诨。建国以后,由于大部分艺人来自农村,因此他们大多又都回到了土地上,土地开始成为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业,而说唱只是成为艺人们的副业。他们大都在为自己的生计奔忙,没有闲暇时间再去练习说唱。而另一方面说书艺人的后继无人也使说唱质量日益下降。进入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物质力量的日益重视,对精神力量却加以忽视。人们对说唱艺人不屑一顾,认为的他们的生活地位十分低下,社会上流传着不少鄙薄的俗语就是描述说唱艺人的,如:“为生莫学鼓乐手,坐檐下,喝残酒”“说书说到死,没人来烧纸”等等。在民间有些说法更是把说唱艺人叫做“巧要饭”的。所以,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再去学这些,而年老人却无经济能力去搞这些。参加书会的大部分艺人都是50多岁的,20岁以下的根本找不着,如果有事需要,临时还得找人充数。像这样后继无人,严重影响了马街书会说唱质量的提高。艺人们的说唱质量是说唱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只能建立在牢固地掌握了传统的基础上。因此我们不禁要问:基础不牢的艺人群体如何肩负起重振马街书会的重担?

(三)现代科学技术对说唱形式的冲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电子影像产品的普及,人们的娱乐休闲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说唱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却越来越受到这些东西的挑战。改革开放之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并没有没有多少艺术形式可以选择,说唱就成为人们比较青睐的艺术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影像产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坐在家中就可以自由地欣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形式和享受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方式。从笔者实地调查情况来看,中老年人对于电视节目的兴趣并不是很大,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中老年人选择了在闲暇时看戏或者听说书;但是青少年对电视节目及流行音乐的兴趣却十分高昂。在调查中在99%的青少年选择了在闲暇时收听音乐或看电视节目。在农村社会文化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今天,一些比说唱艺术手段更加丰富的艺术如电影、戏曲的市场也在逐渐萎缩,说唱艺术更是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四)资本投入的减少

建国以前马街书会主要采取“以会养会”的运营方式。那个时候马街书会的运营资金主要包括以下来源:首先是火神庙周围的土地收入以及当地乡绅富户的捐赠;其次是来马街书会说书艺人的捐赠及乡民的地银钱。但是运营资金主要是靠前者,后者所占比例很小,几乎可以忽略。而且,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火神庙周围土地被分别分给了村民耕种,这些土地具有已经成为村民的私产,因此书会很难再从这些土地获取收入。这样,马街书会已经很难再得到资金。与此同时,马街书会虽然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政府也相应加大了对其的保护力度,但是底下的负责人拿到钱之后既没有为民间艺人解决丁点问题,更没有高薪聘请专业教师,加大对下一代艺人的培养。资金缺少成为制约马街书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马街书会,作为“中国三大书会之一”和“中国十大民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但是由于社会和自身的原因正一步步走向衰落。本文通过过去与现在对比及详细分析衰落的原因,希望能为马街书会的发展提供思考,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