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研究

时间:2022-10-30 11:28:09

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学术界关于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的研究存在两种观点,其一强调孟子所著伦理学说及人格教育思想是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并在漫长的演化中依附专制权力存在。其二则单纯地从人文主义、民本思想角度出发,认为孟子人格教育思想促进了人道德主体精神的提升,充分解释了并实践了儒家思想中“仁”的内涵,其蕴含着丰富的主体精神元素。在本文,笔者结合历史分析法和文本注释法进行研究,阐述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的主体精神可贵之处,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孟子;儒家思想;人格教育;主体精神

孟子作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弘扬孔子学说的基础上构建了“我为中心”的思想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尊重规律、饯行规矩,强调主体精神在教育思想中的呈现,如“教亦多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观点,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有着深远影响和诸多启示。本质上说,孟子人格教育思想是对道德的一种规范,他一方面坚信“人性本善”,认为人在本性上都存在“良能”“善端”,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这个角度出发,每个人都可以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孟子在道德修养、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可行性论证,为“人性”通往“至善”的目标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而这本身就是一种主体精神的表现。

1道德本性的主体性

所谓“道德”,是指在人类社会范畴下衡量行为是否符合正当、从善、为他的观念标准,或“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脱离了人就不复存在,脱离了人类社会也不存在意义。因此,狭义上我们可以把道德本性的主体性视为“人性的主体性”,这是孟子人格教育思想构建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论多寡,人在道德正向发展上的起步都有先天基础,而不是“从零开始”。在孟子所提倡的人格教育思想中蕴含的主体精神,正是对“人性本善”的信赖,“善”提供了人性的第一体验,并在现实生活中逐渐积累、不断激发、自主发展,不断地和道德环境、主体、要素产生融合,最终构建人的“道德人格”。很显然,如果不存在道德“先天性”的善,也就不可能萌生道德良心、提高道德的体悟力。或言,人的道德观念、行为、意志等均是在道德良善的“天性”基础上发展壮大的。孟子用“孺子将入于井”这样一个实例来论证他的伦理体系,借以说明人的道德主体性(人性主体性)是不需要强制灌输道德标准而存在的。从理论研究角度,我们将其局限到任何人都可能成为道德主体的“可行性”层面,然而从“可行”到“现实”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四维,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通过“四维扩张”,人才能在后天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平,将人性中最本源的善念最大限度地释放,良知付诸行而源于心,内心和体行是统一的,否则人将永远维持在道德本性的初始化阶段,人成为道德主体也永远停滞在“可行性”的程度。此外,关于道德本性的主体性论证,孟子表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人与“禽兽”在自然属性上殊途同归,“几希”意味着差距很小,但人又异于“禽兽”就是因为还存一点“仁义”。而要培养和饯行仁义之举,前提是要了解事物规律、体察人情世故,这些不是“禽兽”可以做到的,是人性天生的结果。例如,动物通过后期训练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像人类一样掌握某种技能或使用某种工具,但这种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也不存在道德目的,“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

2道德修养的主体性

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的主体精神可通过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呈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强调“内省”“反思”。简单说,就是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道德修养的目标,从而完成人格教育。关于这一方面的具体方法,孟子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孔子、曾子的学说,不断强调道德修养是自己的事,如“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等,其中的“君子”“古人”都是标准的道德楷模,这也阐明了孔、孟等人在道德修养上“不求人”的基本要求。如果将道德修养的提升视为依赖他人的行为,也就背离了道德修养的本质。例如,孟子提出“仁者如射”的观点,道德修养的训练就好像是学习射箭,如果射歪了,不要去抱怨弓箭、箭靶,而是先要反思自己是否是站歪了。这些属于典型的“我为中心”观点,具有强烈的主体性特点。另一方面,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强调道德精神、气节的主体性,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标准,归结而言是“养浩然正气”,这是对孔子思想的重大突破和超越。相对而言,孔子将“内省”“反思”看作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认为“水到渠成”而忽略了精神预期和指引。孟子提出“浩然之气”的目标,本质上是对道德修养主体性的一种期许,指引个体培养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不断地抵御外部道德修养方法的不利冲击。

3道德意志的主体性

相对来说,“道德意志”在孟子人格教育思想中的体现并不突出,但它对主体精神的影响却很深刻。在孟子看来,“道德意志”提供了稳固道德人格的有力支撑,“持其志,无暴其气”,如果一个人缺乏道德意志的主体性,那么其在遇到挫折困难时就容易“自暴自弃”,更不可能实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结合现实分析,人格教育本身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所遇到的生存和生活困难也是多样化的,折射到道德生活领域,更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就是增强道德意志,不断地鼓励个体去战胜困难。相应的,一个人如果“自暴自弃”,孟子认为“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面对这种人是无法与其讲明白道德的。

4道德行为的主体性

在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的主体精神表达上,“道德行为”较为直观,但并非西方社会文化中提倡的“个人主义”,而是基于社会伦理范畴下的独立道德主体人格,“大丈夫”在强调个体道德规范的同时,也要遵循群体性原则,并自觉地维护社会道义和正义秩序。概括地说,道德行为的主体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不为外物所动的“大丈夫”人格。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作为一个道德主体,必须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不断纠正人生道路上的偏差。其二,提倡道德行为实践中的“变通”。孟子没有局限于儒家思想中绝对的“道德教条”和“伦理准则”,进而提出了“权变理论”,关于这一点孟子与淳于髡进行的辩论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围绕着“礼”与“义”之间的选择,孟子认为“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是一个人性化的观点。将生命置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之上,扩展了道德行为的主体性领域。其三,坚持制衡与尊重的伦理关系。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行为秩序构建理论,如果君主坚守这一原则,个体道德行为的主体性就不会僭越权力制衡体系,有利于封建专制秩序的维持;如果君主反其道而行之,个人道德行为的主体性就会突出,并通过反抗来瓦解封建专制秩序。本质上,这依然是对个体人格主体精神的肯定。

作者:李琳 单位:邹城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