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论文

时间:2022-04-19 10:49:28

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论文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负责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教师,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教书育人。辅导员师德,对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建设辅导员师德机制,提高辅导员师德,培养优秀的辅导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机制;研究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教党[2014]32号文)中,教育部党组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断营造以德育师的制度环境,推进师德建设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提高师德修养,做学生爱戴敬仰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

一、辅导员师德建设

2011年12月30日由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文),将教师职业道德分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6个部分。2014年3月27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高校辅导员是履行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辅导员师德建设应从辅导员理想、责任、纪律、作风、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提高。

二、辅导员师德机制

(一)机制。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从机制运作的形式划分,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第三种是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从功能来分,主要有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活动主体积极性的一种机制;制约机制是一种保证管理活动有序化、规范化的一种机制;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这里所谓的体制,主要指的是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所谓机制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

(二)辅导员师德机制。辅导员师德机制是指为了建设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依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的要求,制定一系列的促进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并能促进其正常运行、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和措施。包括高校辅导员师德的具体内容、高校辅导员师德的评价与考核体系、高校辅导员师德培训教育机制、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和管理机制等等。

三、辅导员师德机制的建设措施

(一)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的原则。《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价值观的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促进高校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辅导员的基本能力标准和工作职责中,辅导员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因此,辅导员必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并积极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必须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师表。

(二)建设辅导员师德机制的措施。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首先明确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的内容,其次是如何建设,即如何制定和实施,三是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的保障措施。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长效机制的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具体内容和目标。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部分的内容,结合高校自身的具体情况,明确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建设辅导员师德机制体系的学习、培训、教育机制。制定和落实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体系的学习、培训和教育制度。将辅导员师德建设融入到高校师德建设的大框架中,融入到高校全体工作人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全面进行师德建设,确保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效果。

3、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机制的工作机制。将辅导员师德建设单列,专门制定辅导员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如何开展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制定工作计划、措施,确保辅导员师德建设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将工作落到实处。

4、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机制的内在动力机制。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校全员主动投入师德建设,将由国家、政府、学校的师德建设被动要求转化为辅导员(全体教师)、工作人员的自身要求,双管齐下,形成双动力及至多动力,确保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解决了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促进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的建设。内存动力机制应重视榜样的作用。一是要树立榜样,二是要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作用。既要树立榜样,又要有能成为榜样的途径,让榜样不再成为遥不要及,让所有符合条件的辅导员都能成为榜样,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5、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责任机制。根据制度体系的结构功能高度重视制度结构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找准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林林总总的制度规定环环紧扣、相互配合,形成实用化、程序化的制度体系确保师德建设达到目标,提高高校辅导员师德整体水平,涌现出更多的模范教师、杰出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各方面优秀教师的培育和评选中,确保有一定辅导员名额,为辅导员成长提供空间。一是建立规范的责任机制。建立以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为主体的师德建设责任制,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师德建设责任制,以学生工作部牵头、各学院主为主形成双轨责任制。明确各方在辅导员师德建设中的责任、目标和要求,责权明晰。二是建立思想教育机制。首先是要在思想上先获得认同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师德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的当前辅导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激励高校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崇高品德,履行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为做一名好辅导员打下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

6、建设高校辅导员师德评价、监督机制。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要取得长远的效果,监督、评价机制必不可少。师德评价是指评价者依据教师的道德标准,根据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思想信念等角度,对教师的思想、态度以及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状况进行一定的评价。辅导员师德的评价,必须结合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对辅导员的思想、态度以及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状况进行评价。在开展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同时实施学生评价教师制度,评出履行职责工作突出、善于创新、服务能力强、优良课堂教学质量、优良教风的优秀辅导员,作为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的候选人,同时也可作为高校师德先进标兵的候选人。从学校、学院(教学系)和学生工作部门成立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监督机构,结合辅导员岗位竞聘工作,对辅导员师德建设进行监督,学校纪委、工委、人事处、学工部(处)应在辅导员师德建设监督、评价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制定具体的监督、评价措施。综上所述,在高校辅导员师德机制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全面进行辅导员师德建设,积极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师德,提高高校育人的水平和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作者:林海峰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宇慧.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机制探析[J].教育界,2013(15)

[2]张小敏.高校师德建设的原则及路径[J].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3]刘锋.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3)

[4]陈久萍.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刍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