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2-06-19 09:18:20

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

1充分认识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在90余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短短几十年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建设成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外汇储备第一的强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我党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1942年7月,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1]邓小平强调,“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十八大以来,党对高校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化。2016年12月8日,在题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因此,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2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2.1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单调乏味

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基本按照传统的“讲解—接受型”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又称为“满堂灌模式”,这是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采取的最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绝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采取的是“大班制”授课,一般在100—200人之间,有的甚至更多,这种“大班制”决定了“满堂灌”是最优教学模式选择。这种“大一统”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不够强,即使参与也是应付了事,甚至有的学生上思政课就学习英语、数学或者别的专业课程,还有的干脆就玩手机,或者做一些与课堂毫不相干的事情。

2.2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原因,“大班制”是制约课程效果的重要客观因素;从主观来讲,一是有的学生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在大学学好专业课就是了,就业最终是靠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的好不好,与就业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多余、不实用,但作为必修课可以“刷”学分;二是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讲“假大空”的大道理,纯粹就是洗脑,只有中国的大学才开设的“特色课”———思政课,完全没必要开设,甚至有抵触情绪。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大一学生65人,大二学生65人,大三学生70人,男女生各100人,如下表所示:2.3部分教师理论素养不够高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其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如涉及法学、伦理学、哲学、宗教、艺术、历史等学科,为了讲清楚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很多边缘学科的知识,才能把问题讲生动、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人文社科理论功底,广泛阅读各种人文社科书籍。部分教师人文社科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导致思政课就是给学生简单地宣讲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即使对理论的阐述也是照本宣科,没有较好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还有的教师把高校思政课完全等同于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讲授的内容过于浅显。其次,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只有打牢基本功,才能把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否则,很难使学生信服。

3“五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思路

传统思政课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以教师理论说教为主,教学方法简单,内容显得抽象、苍白,缺乏说服力,课堂氛围枯燥,令不少学生避而远之。作为课堂的组织实施者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将教材抽象的内容讲“活”,将授课内容与学生兴趣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乐”为一体。如借助现代传媒载体将课堂内容通过声音、动画、三维图像等形式表现出来,具体来讲就是课前励志歌曲感染,课堂基本理论灌输,身边榜样引领示范,红色经典影视熏陶、典型案例剖析教育等方式,其中基本理论灌输是核心,其它其它四种是方式是为基本灌输理论服务的(如下图所示)。

3.1课前励志歌曲感染.励志歌曲旋律优美、健康向上、催人奋进、鼓舞士气,歌词朗朗上口,易产生心灵震撼、情感共鸣和精神升华,具有很强感召力和向心力,使学生在歌唱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起了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它将抽象、高深的“阳春白雪”政治理论转化为“下里巴人”式的歌曲,因此,可以在课前和课间播放与所讲授内容相关的励志歌曲,如在讲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性信念的重要意义时在课前、课间休息时可以播放《爱拼才会赢》《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自己》《隐形的翅膀》等歌曲,烘托教学气氛,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改变了思政课课堂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单调乏味的被动地位。

3.2课堂基本理论讲解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基于一定的正确的思想理论基础为前提的,这种思想理论是不可能从我们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的,必须依靠外在的灌输,正如马克思指出,先进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灌输,当然,这里的灌输不等于“填鸭式”的“满堂灌”,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相反,灌输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抽象的理论与生活现实相结合,使学生寓学于乐,即理论灌输形象化,课堂教育互动化,对症下药具体化。由于教材理论本身比较抽象,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将理论形象化,也就是艺术化。同时,加强课堂互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一个民主式的“学习共同体”。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就是要对具体的问题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克服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抵触情绪和厌烦态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枯燥无味。

3.3身边榜样示范引领榜样是美德在生活中世界的真实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示范引领效应,大学生处于特殊年龄阶段,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是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过程。法捷耶夫说过:“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在选择榜样人物时,要善于发掘发生在同学们身边普通的真人真事,这些真人真事虽然谈不上“高、大、上”,但可信度高、最有说服力,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掘生活点滴中真、善、美的“火眼金睛”,比如在讲授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第二节第三目“人生价值的评价”时可以播放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吴锦泉,高节卓不群”片段。通过观看“榜样”影片,增强学生对理论的信服度,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其次,作为思政课教师本身也应该是学生行为的榜样,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向道德模范学习,言行举止向榜样看齐,教师也应该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身教重于言传。“在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时,教师更应该主动向榜样学习,领会榜样的精神实质,一言一行均向榜样靠近。”[4]我们还可邀请优秀的学长以及毕业的校友回母校现身说“法”。

3.4红色经典影视熏陶经典影视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内蕴着真、善、美的社会价值取向,经典“影视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当代大学生,逐渐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构建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5]如在讲授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可以播放《恰同学少年》第五集部分片段作为课程导入,该影片为当代大学生生动诠释了什么样的追求才是美的,什么样的追求才是积极健康的,它讴歌了以青年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年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不懈追求的精神气魄。这部影片自上映以来以平均5.260%,最高达8.9%的收视率一举击败时下流行的日韩剧、欧美剧,勇摘2007年央视电视剧的收视率桂冠。在讲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时可以播放《士兵突击》,该剧给青年大学生一个启示: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不管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始终坚信成功是源于对结果的信奉和坚持。

3.5典型案例剖析反思.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理论还原为日常的实际生活,是一种具有形象、实践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对照和效仿,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和可接受性,“典型案例教育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典型的性质来划分,有正面典型和负面典型。所谓正面典型即体现或代表先进、正确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能够起榜样示范作用的典型。而负面典型是反应落后的、错误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消极影响和对社会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的典型”,[6]它是我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正面典型案例包括“廉政公仆”、“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等,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警钟长鸣”、“忏悔录”等党内各种违法违纪特别是贪污腐败案件作为反面典型进行剖析、反思,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教育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讲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性坚定崇高信念》中第一节第二目“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时,可以将志存高远和不懈追求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胡铃心与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做一个对比———曾经都是中学的佼佼者,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为何演绎出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其中深层的原因是什么?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的采访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从正反两方面案例的对比可以得出确立理想信念对我们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党的宗旨、性质外化为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和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主战场,因此,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的话语体系,即结合具体的国情、社情、学情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将课堂内容讲“活”,就是通过课堂基本理论灌输、课前励志歌曲感染、红色经典影视熏陶、身边榜样引导示范、典型案例剖析教育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求知欲,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吴勇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65.

[3].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4.

[5]戴艳军.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56.

[6]张霞.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