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10-23 08:18:43

细胞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细胞生物学教学设计与应用

在首都医科大学“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核心”的第四轮教育教学改革中,利用学校现有的BB平台,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创性地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1.1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多,比较枯燥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觉得难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分析,根据每个知识点制作短小视频,每个视频时间为10分钟左右,视频里除了针对各个知识点讲解的录像外,还制作了动画,如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转染等动画,用动画演示了整个实验过程,深受学生的欢迎。

1.2创建自主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课下学习

翻转课堂中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下的自主学习过程,因此有必要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下的“知识获取”。(1)教师设计制作教学视频,学生只要有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时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教学视频,从而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实现指尖上的移动学习。(2)支持学生的协作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教师、同伴随时展开讨论。

1.3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在学习视频后完成,并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给予评价,以检测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4课中实施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由于课前经过深度预习,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实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措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项目中,在项目进展中遇到问题时,组内协作解决或咨询教师。如在微管组装中,让学生选择微管组装所需的材料和条件,教师巡视,对有问题的小组和学生及时给予指导。这种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结构,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将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深层次,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实现了知识的应用创新。

1.5学习成果交流展示

在BB平台上,教师将课堂中观察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将在课堂中动态性生成的资源和学生的作品收集整理后与学生分享,这些内容能被长期保存,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随时查阅。另外,因病或参加其他活动缺席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补课,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补救性学习。同时,设立学习成果交流展示区,学生将自己的探究结果以及在探究过程中的心得与同班同学进行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

2研究意义

通过翻转课堂可以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使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并寻求教师的个性化指导。翻转课堂所倡导的“以信息技术带动教学结构变革和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要义相契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已在国内外多个地区取得极大的成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以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首都医科大学启动了第四轮教育教学改革,其主题是“以学生学习成长为核心,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目标,以内涵发展为基础,推进我校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它将知识传递过程放在课堂外,学生借助于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开放的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而课堂则成为他们完成作业、探讨问题或得到个性化指导的地方。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过程中掌握。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设计与应用,围绕教学改革精神,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翻转课堂的实践发现,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学视频的制作需要教师从视频的内容、视频的设计形式、视频的长短、视频的吸引力等方面思考,这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更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素养。

(2)翻转课堂需要学生在课外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基础。因此,针对一些学习意志力较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支持,需要为学生提供视频等,并搭建网络平台,如用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时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教学视频,从而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随着教师对翻转课堂的不断实践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会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经验也会更加丰富,翻转课堂将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路。

作者:霍春月 吴常伟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