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浅谈职校师德师风建设

时间:2022-08-26 10:25:57

职业教育浅谈职校师德师风建设

一、新时期职业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刻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包括4个方面:师品、师智、师知、师行。“品智知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更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刻内涵。正确把握和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有利于加强和改善职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1.师品:职业教育的基石师品,即教师要有良好的品格、人格,德高为师。职校教师跟广大教师一样,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为国家、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持高尚的情操,廉洁从教,精于教育、勤于育人;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古人云:“师者,人之楷模也。”学生模仿性强,加上教师与学生濡沫相随,教师品格、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有潜移默化的作用。2.师智:职业教育的内容师智,即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学高为师。首先,职校教师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掌握较宽广的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知识,还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即所谓教师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其次,职业教育教师要具有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创新能力等专业能力。这些良好的教育教学技能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反复培养和锻炼。职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提高就必须善于学习,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掌握教育规律;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培养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3.师知:职业教育的定位师知,就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明确的定位,技高为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传修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授业,是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固有的客观规律;解惑,是使之知晓做人做事做学问最起码的准则和行为规范。职校教师以授业为主,以传道、解惑为辅。这就要求职校教师不仅技高一筹,还要把授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统一起来。4.师行:职业教育的品质师行,即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技艺”和行为,身正为师。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学生对教师的言行格外关注,甚至模仿或效法教师的某些行为。因而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还要有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才能有效地感染和教育学生。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教师行为的力量去感化学生。

二、育人为本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内容

育人为本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职校教师的一种品格,一种良知,一种对社会、对人民、对事业、对学生的责任。教师要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而不是以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作为惟一标准衡量一个学生。首先,育人为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育人为本师德观念的建设,体现了以关怀、发展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育人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跟其他教育一样,职业教育只有重视人的作用,重视学生的全面、平衡发展,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才能树立“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师德建设才能真正为广大师生欢迎和接受。其次,育人为本体现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原则。联合国第47届教科文大会的报告指出,把对青少年进行能力培养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优先事项的内容。职业教育,是贯穿需求导向理念,以塑造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实现个人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目标的教育。一个“生物人”只有经过职业教育才能成为一个社会所需的“职业人”。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坚持能力训练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对发展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具有非常深刻意义。这使得职校教师将面临新的挑战,对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第一,具有开发实施能力本位教学的课程能力,能够以行业需求为引导,开发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的教材及实训实习方案;第二,创新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改变以传统课堂为中心的做法,通过学生在实训实习基地开展模拟职场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第三,开展能力本位教学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教学方法。

三、无私奉献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在古汉语中,奉献的“奉”字是一个象形字,是两只手捧起一个酒杯的样子。因此,奉的本意就是双手捧着的意思。它道出了教师的职业特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虽功在千秋,却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趋向下,各种利益不断调整、冲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便成为新时期师德观的核心内容。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系统在狠抓职业道德修养、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同时亦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执业人员忽略了医学职业以人为本的社会意义,而把经济利益放在了首位。这提醒医学类职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端正教师的师德师风,培养学生的正确职业道德与无私奉献精神。将无私奉献这一核心内容贯穿与师德教育之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其中,无私奉献更是医学院校师德的精髓,也是教育指导学生今后职业人生道路的基本道德理念。尤其对于卫生类学生(特别是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服务性基础医疗工作,这是一门仁爱、广博的崇尚职业,这种职业性质要求医学教育的师德教育必须追求真善美,提倡无私奉献,实现以人为本,引领社会道德前进。将学生培养成为特别有爱心、特别有自信、特别无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新时期卫生类师德教育的重点。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学校要实现师德教育的价值,就必须实现由传统的师德教育理念拓展到维护人的尊严、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价值,最终形成以人为本、无私奉献师德教育新观念。

四、乐教勤业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体现

乐教勤业是指教师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努力地从事教育工作。这是教师对待自己从事职业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体现。乐教,就是乐于从事教育事业,以从教为乐,乐此不疲。这就要求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追求。如孔子执教40多年,始终诲人不倦,即使困于陈蔡,仍然弦歌不缀。孟子也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乐之一。乐教必须以正确的教育观为前途,是以对学生的厚爱为基础。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院校的精英教育,它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大众化教育,所以要求职校教师乐教,首先要帮助职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只有具有职业教育是面向各方面、面向各个阶层、面向人人的这一重要理念,只有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定位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使得职校教师怀着淡薄名利、志存高远的崇高品质,投身教育中去。勤业,不仅指勤于教人,而且更要勤于自教,不断钻研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真正的乐于教人,总是和自觉的勤学连在一起的。这不仅是职业的需要,也是道德(敬业精神)的表现。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校学生素质普遍不高,起点较低,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了解教育对象的家庭背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动向,重视对每个学生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做到“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再者,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主,它与能力教育根本的区别在于培养的学生是技能型人才,因此,对于教师实践与技术能力的要求,就更为突出。所以更要求职校教师“学而不厌,精于功业”。

五、结语

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跟其他教师的工作一样,是神圣的,更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子曰:“爱之,能忽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因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而不辞劳苦、不惮烦难,这就是乐教勤业的不竭动力。子曰:“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总之,职业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通过教师的共同努力,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终身学习和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指导者和学习榜样。为国家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本文作者:吴彬工作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