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培养的两个重要维度

时间:2022-03-17 08:34:32

大学文化培养的两个重要维度

2010年新年伊始,詹姆斯?卡梅隆———这位因执导《泰坦尼克号》而至今仍保持着18亿美元全球票房纪录的电影奇人,让中国观众欣赏到了他用14年时间磨砺出来的3D电影《阿凡达》。这股在欧美电影市场掀起观赏狂澜、半个月就在美国本土和海外市场卷得10亿美元收入的文化旋风,以其用高科技特效打造出的超乎想象的外星动物、美轮美奂的外星植物和“世外桃源”般的外星生态系统,让众多人在目睹之时惊叹不已,感受颇深。

正当人们对《阿凡达》所制造的科幻场景和特技效果赞叹不已之时,詹姆斯?卡梅隆的一段话却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了今天大众传播时代电影文化传播的价值:“科幻电影是个好东西,你要是直接评论伊拉克战争或是美国在中东的帝国主义,在这个国家你会惹恼很多人。但你在科幻电影中用隐喻的方法说这个事,人们被故事带了进去,直到看完了才意识到他们站在了伊拉克一边。”这不仅再次印证了深植于所有美国娱乐大片中通过潜移默化所试图传递的各种各样思想的力量,也让我们领略了在热闹喧嚣的文化娱乐表象背后,西方文化又一次成功的“软实力”展示。同时,它再度清晰地表明:文化不仅是今天的经济,更是明天的政治。文化不但会有形地推动思想意识的传播,而且会无形地实现价值观念的传递。你消费了别人的信仰,却有可能失去自己的星空……这些都从另一个维度提示我们,以文化人所拥有的胜于无形的潜在力量。

所以,大学文化要真实地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绝非设计一个文化建设的层级架构、营造几许文化节庆的热闹景观就可同日而语。直面文化多元伴生的文化消费,“文”入所目,提升大学文化“文”的感受性;关切学生群体内在的情感追求,“化”动所心,增强大学文化“化”的感染力,进而实现学生群体对大学文化从情感体系到价值体系的思想升华,应是大学文化以文化人的两个重要维度。

一、触目动心,提升大学文化的感受性

大学文化,与以制度文化见长、以形象识别为重、以物化产品的作为终端产出的企业组织文化相比,作为一种特殊组织文化,本是对大学中人们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抽象概括。其自身一以贯之的崇尚学术、严谨求实的文化性;追求理想、终极关怀的教育性;坚持真理、探索未来的时代性;反思批判、博雅御俗的导向性,更是大学文化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显著特征。但不容乐观的是,大学文化的这种“文”气,在而今这个浮华躁动的社会中,正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伴随网络文化的日新月异而呈现的多元文化形态下的千人万面。在今日社会文化变迁的情境中,由粉丝族现象、“无厘头”现象、“围观”现象等构成的社会行为文化,既能使草根百姓一夜间成为坊间英雄,也会使急功近利、寻求捷径、贪恋浮华拥有市场,更使得真实的精神与伟大的伦理屡遭嘲弄和“恶搞”;以各种虚拟幻境和戏说史实等编排的网络游戏文化,让流行文化接受者在虚拟的世界中放大强悍,无所不能,也让沉迷者在现实中我行我素、肆意随性;用“流行语”、各种版本的“模仿体”等支撑的大众短信文化,在调试人们心情、增进人际交往的同时,同样令传统的主流语境边缘化,或是沦为被调侃和戏谑的对象。这些文化形态之所以在受众中产生趋之若鹜的同质性,主要在于受众接受和参与过程中所体验到的鲜活的感受性。尽管它和大学文化的本质与品位格格不入,但却在学生群体中因为对个体感受性的充分满足而不缺追随的受众。

二是伴随“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此消彼长而蔓延的对于文化的戏谑与消费。曾几何时,文化是精英、思想、品味、修养的同义语。但今天,在强调多元、否定等级、崇尚差异、倡导个性的大众文化推动下,文化则在相当程度上成了消费、娱乐、猎奇、玩讽,甚至是“恶搞”的替代品。在对现实生活零距离的复制中,基于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浅阅读的当代受众接受特点,文化的现代表征更多地突出了人们当下的生存空间,大量的信息语义都是对日常生活体验与即时情感的直白描述,进而呈现给人们一种纷繁复杂、目不暇接的形象化世界。轻松流畅的八卦故事,充满想象的美色场景,千奇百态的市井生活,“卖萌”爆料的明星绯闻,都使文化凭借各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为大众的娱乐追求和视觉需求提供了满足各种各样文化欲望的快速便捷的平台。而追随流行,则是推动文化欲望转化为文化参与行为的社会心理动因。

上述两种情景清晰地表明,今天最易为人们感知、亲和、追随的意义世界,的确是一个更多地以视觉形象传输和表达为特征的图文世界。视觉传输和表达的直观性、体验性、现场感和真实感,都最易与受众的现实情感和心理产生最密切的共鸣。它可以冲破社会文化层级、认知水平的隔膜而便于实现对事物表象的自我解读与个性理解,也符合所有大众的常规欣赏习惯,而这个图文世界,恰与传统的大学文化以文本为载体、以学理为精髓、以一元传授为形式的意义世界,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和相当程度的对峙。当今天的学生凭借多元化、平权化、迅捷化的文化传播载体,呈现分众化、同质化、个性化的文化受众特征,追求真实性、实用性、新颖性的文化接收内容的时候,当大学文化的主流价值导向所提供的道德榜样,遭遇流行文化的娱乐取向所推崇的明星偶像即时挑战的时候,大学文化之“文”,如何通过符合学生群体时代接受特点和生活感受性特征的表达与传递方式得以彰显,就成为大学文化建设中一个关乎以文化人针对性的现实问题。

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在今天大学文化以文化人的建设中,我们在继续以各种各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满足其鲜活的感受性和互动的参与性的同时,应特别着力提升校园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感受性。因为与无论是学生自发,还是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相比,校园媒体不仅是大学文化的标志窗口,代表着大学文化持续的品位形象,而且也是传递大学文化精神价值的主流通道。其所构建和营造的“拟态环境”,本身就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客观地说,在社会与时俱进的媒体发展演进中,当下校园媒体的发展状态是相对滞后的。纸质媒体大多依然是领导者讲话的文本记录和过时要闻的重复晾晒;校园橱窗大多只满足了“宣传”而并非实现了“传播”;即或是网络新媒体,总体上也依旧保持着公告型的板式和程式化的语境。

因此,校园媒体如何在坚持大学文化自身高尚、博雅的价值追求,以清新超俗、昂扬向上的精神品格引导校园审美走向的同时,坚持普遍哲思的探索和大学精神底蕴的独特表达,以赢得学生的内心喜爱和真心认可;如何在承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同样承载学生的发展心理与阅读期待,并持续完成对现实生活强有力的塑造和引领,以赢得文化的主导地位和多元挑战;如何在当下国际化趋势与高科技制作的视觉表达中,立足中国大学的文化基础,彰显出具有中华文化神韵的独有特色,以赢得社会的持续关切和价值传递,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提升纸质媒体的图文冲击力和意义解读性,使其由随意浏览变为着意收藏;提升校园橱窗的视觉表现力和情境再现性,使其由固定景观变为延伸景致;提升网络新媒体的模式创新力和语境亲和性,使其由威权话语变为朋辈呼唤,也应当是校园媒体以“触目动心”来提升大学文化感受性的变革路径。

二、赏心悦目,增强大学文化的感染力

众所周知,与一般组织中其成员的相对稳定有所不同,历来大学是不动的山,学生是流动的水。学生群体的这种快速流动性,不仅构成了大学文化范围的扩展性及其向社会文化的辐射与延伸,也同时显现出在数年这个相对微小的时空中,大学文化“以文化人”的急迫性和艰巨性。学生作为大学组织成员与一般社会组织成员的差异性,更加反映了大学文化作为与课堂教育和而不同、满足学生群体主体诉求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对于学生身心成长和精神成人的重要塑造性。理论上说,一个学生选择了一所大学,也就在身份上首先选择了一种大学文化。但这种身份认同能否有效地于潜移默化中无形地转换为文化认同,“化”的思想能否植根于日常“文”的行为,则主要取决于学生在入学后开始的每一个文化要素与文化细节中,“化”所产生的感染力,客观上能否有效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主观上能否超越既有现状的藩篱。“化”的功能虽然重要,但“化”的效果才有价值。

然而,毋庸讳言的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大学文化“以文化人”的过程中,客观上不仅存在着诸多变迁的外部因素对“文”的品质的影响问题,主观上也同样存在着“化”的机理与学生的内在需求不吻合、不对接的现实状况。我们往往乐道将大学的楼宇或校门作为文化元素,却对其与学生成长的实际关联关注甚少;往往好于铺排场面宏大的文化场景,却对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投入的状态把握不够;比较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语境方式展开文化阐述,却对学生的接收效度和认同效果并不在意;比较喜欢如火如荼的文化频度,却对学生参与和满意的程度缺乏量度……凡此种种投入与产出的不匹配、动机与效果的不协调,不但无助于以文化人的目的,反而还会引发学生因逆反或麻木而对大学文化的疏离。对于进入大学的任何一个学生来说,谁都不缺少对大学文化的认知渴望,关键只在于能否通过我们有效的、赏心悦目的“化”,使其真正建构起认知后积极主动的行为追随。

从文化传播的主体上看,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到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语言表达尽量通俗具体,写作手法能够对问题反复阐述,写作内容结合大众思想实际,写作特色紧扣时代需求、连通雅俗、深入浅出、依事论理,是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典作品的突出特色。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那区区千字的毕业典礼致辞,也证明了巧妙运用大众语言、紧密贴近受众心理、恰当激发受众角色的流行语境,同样可以潜移默化地实现伦理道德的价值传播和意义教化。

而从今天受众接受状态来看,有充分的依据证明,随着社会的开放导致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随着信息化生活引发人们认知领域的拓展,今天人们的思想认知与判断,将更多地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直接体验与间接教育,来源于平等方式下的交互传播与情绪感染。实际上,任何社会所倡导和传播的思想意识形态要素,都是特定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文化环境的显著作用,就突出表现在它通常以润物无声的暗示、潜移默化的感染,对身处这种环境中的个体态度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也可以说,受众对于思想文化及其所承载的意识形态,从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换,从接收到认同的升华,从认知体系朝信仰体系的迈进,不仅取决于理论化的正确性,更主要在于正确地“化”理论。当下国外大学视频公开课在国内大学的持续走红,同样印证了再富有深邃哲思的理论,也依然可以“化”为一种赏心悦目的大众品读,形成口口相传的文化流行。

因此,在大学文化以文化人的建设中,我们除了“触目动心”地营造富有感受性的视觉传达外,还要“赏心悦目”地制造富于感染力的文化流行。这里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粉丝文化”是今天社会文化中最流行的一种形态,也是今天校园文化中最具人气的一种现象。社会心理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会对社会榜样或偶像产生真心拥戴,并对其行为出现全心模仿而呈现“粉丝现象”,是源于彼此之间因为某种心态或状态的相似而发生的情绪感染。如果这种感染发生在大众之中而非小众层面,就会演进为一种流行或时尚的社会心理氛围,而由此氛围所提供的社会心理暗示,反过来会进一步有助于个体对于榜样行为仿效的认同与强化。也就是说,个体情绪感染产生的行为模仿一旦成为社会群体时尚,必然会通过借此形成的环境暗示,润物无声地完成主导观念的扩展与传播,进而使个体在无压力下对某种观念和行为,产生无意识的自觉遵从。

这一过程启示我们:大学文化所提供的价值导向,要真正“化”为推动大众自觉仿效、具有“粉丝现象”的社会榜样,除了榜样本身的思想境界、行为示范和道德人格外,还应当至少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榜样与大众之间具有较高的生活契合度和社会认同度或彼此相似性,以形成感染;二是榜样所推崇的行为植根并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以易于流行;三是榜样所倡导的观念暗示不仅会形成蔚为风尚的积极的社会心态,而且会积淀为大众感同身受的稳定的社会心理,以实现传播。从“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微博”窜红,到杭州普通女性双臂接住坠楼幼童的感人至深,实践证明:越是与特定时代的社会大众具有生活契合度的榜样,越具有感染的影响力和榜样的生命力。所以,将与社会主流价值共振的文化,诠释和演绎为学生身边的感动;用与学生内在情感契合的形象,把感动升华和沉淀为生活中的感佩;以和现代大众传播相映的范式,将感佩扩展和弘扬为校园里的感染,进而推动学生群体行为的仿效与追随,应是在大众传播的网络时代,大学文化用赏心悦目的榜样魅力“化”动受众之心、激发公众之情、引领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和可以验证的文化范式。

本文作者:冯培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