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时间:2022-03-14 02:31:58

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近日,研读了《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其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诚然,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成绩、升学压力面前许多老师只看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渗透,殊不知,满腹经纶的孩子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将来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即使侥幸打拼出一片天地,对国家对人民又有何益?美术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肩负了传承中华几千年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任,更是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舞台。把美术教学和学生德育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技能的形成中受到有效的品德熏陶,自然的摆在每一位美术教育者的面前,下面,我想结合的教学实践,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1把真情融入作品,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德育过程中,简单的说教显然很无力,教者应该从学生的情感深处着手,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这是教育成功的要害,也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美术作品中那些型美兼备的文学作品,既是绘画技巧掌握的教学手段,也是激发学生的深层情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更能深刻地感受作品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例如,学习五年级的《生动的泥塑人物》时,要学生理解泥塑的基本技巧的同时,也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真挚感情,这样,作品才会活灵活现。所以,我在学生动手之前,先让他们讲一讲自己父亲的感人故事,让他们体会人间真情,激发爱亲人、爱生活的情感。有了这些铺垫,再让同学们动手做自己父亲的泥塑,学生自然会融入了情感,做起来积极性也会高涨。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也会对自己的父亲充满感恩之情。

2利用对作品的赏析,充分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创作思路,启发他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其次,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创作美,陶冶他们的情操,对其进行美德的教育。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锻造和锤炼。另外,作品是对生活的反映,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赏析作品的过程就应该视作德育的过程。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我让同学收集有关青海、宁夏、陕北等地的资料、照片、图片、等。那天上课时,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着祖国各地的美丽。他们相互交流着,互相讨论着。看着他们那自豪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收获颇丰。然后,我又通过网络展示了影片中大西北的美。他们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意识。寓德育于快乐的欣赏中,学生的审美水平有了提高,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空前高涨。

3利用美术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美术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更能把德育渗透得更实际、实在、实效。教师在布置实践活动时,一定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这样,学生会在活动中踊跃积极的参加,活动效果才会很好。例如,在讲授素描这一节时,讲完了素描的基本技巧后,我带着他们欣赏了几幅有关手的素描,然后,我没急于让学生动手创作,而是布置了一个一个实践活动题目:观察妈妈的手。然后第二节课的时候,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合第一节课的绘画技巧,进行素描创作。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学生创作技巧,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母亲的不易,看到了母亲双手的变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从而,学生懂得了爱,懂得了感恩,从思想上得到了提升,德育教育也落到了实处。学生创作起来,自然带着充沛的感情和满腔的热情。一定会画出有血有肉的作品。

4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进行逐步的渗透

环境于人,或深或浅起着这样那样的影响,教育环境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是有经验的美术教师,大都非常重视美术环境的布置,积极有效地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以及相应的德育渗透。班级里的镜匾、板报,楼道里的宣传栏、橱窗,都是优秀作品恰当展示的平台。比如:在楼道里展出油画作品:《孟母三迁》,让学生在欣赏中懂得母爱的伟大,同时也明白了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从而把孟子的故事传承下去,对学生的品德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再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略唐山皮影的精湛技艺,教师可以请皮影传承人到校园开展作品展览,并请上讲台示范表演,从而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也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品德修养的动力。老教育家徐特立说得非常确切:“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摆正德育的地位,正确处理好美术学科和思想道德的关系,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作者:刘永超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夏官营镇洪庄中心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