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研究

时间:2022-06-25 09:44:02

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在自然环境问题日渐严峻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建设设计过程中,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呼吁人类爱护家园、爱护环境。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从环境、生态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出发,做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当代人的居住习惯与理念,如此才能够满足生态文明理念建设设计需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设计;视域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深,尤其是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建设设计之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对建筑设计进行论述。

1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内容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在人类发展进步的今天却在不断的破坏生态环境,可以说我们当前身边的一切都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得来的。由于人类发展建设需要大量资源,大自然成为了人类伸手不断索取的资源库,近年来自然环境越来越差,地球上许多的自然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短缺,目前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活,人类未来的建设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威胁,要将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加强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建筑设计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类未来的建筑设计任务一定要以环保为主要宗旨进行设计,本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进行建筑设计。

2生态文明对建筑的贡献分析

2.1重建人与建筑的共生关系。生态文明,重塑了建筑观,使人类对人与建筑的关系有了重新的认识。建筑作文承载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在当代盛会,我们应该将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发掘出来,拜托平庸单一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让城市建筑面貌焕然一新。这对当代建筑观有了巨大补充,同时因为生态文明更加观众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的价值在建筑中的体现,因此,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需求。在现代社会,强调人与建筑的共生关系,这对完善和充实建筑观有这一定的贡献。2.2重建人与建筑的共荣关系。建筑是为满足人类居住需求而建造的,人具有审美、情感,以及宗教等很多需求,如果仅仅以物质需求去衡量建筑的标准,这是片面的,建筑的文化功能同样重要。也可以说,将具有丰富内涵的建筑文化,压缩为仅具有物质功能的文化,是这种文化是单一的,是对人性多元化的抹杀和禁锢。如果以社会文化的视角分析,那么则是对各民族文化丰富性的削弱,也是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相背离的。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更加崇尚后现代主义,这种结合了哲学、历史学、文艺理论以及建筑、舞蹈等众多人文学科而产生的思潮,能够促进我国传统建筑理念的更新与完善,能够突破固有的设计理论与模式,不断尝试新的建设风格,这种风格是以更高层次追求为基础的,这实际上,就是人与建筑之间共荣关系。人类为生存,会不断突破原有的原则,一边继承,一边抛弃。改变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建筑作为人类生存的工具,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必然对建筑的要求会更高。人与建筑的关系始终密切,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建筑的蓬勃发展城市的巨大变化。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人不断总结建筑经验,追求坚固,舒适,美观的,融入地区特色符号,添加本民族的信仰,审美观念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不会轻易变化的特色,这就是建筑文化。人类赋予建筑各种价值,人的价值也在建筑中体现,审美趣味,民族精神等等。回顾历史,战乱期间,人民流离失所,没有人了家园也就荒芜了。国泰民安时,人们安居乐业,居住的环境当然更加讲究。几次大的建筑风格的转变,都是伴随着人口的激增,哲学文学艺术的繁荣,一个提供智力支撑,一个提供物质保证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充盈。所以后现代主义建筑观就是以开放的方式吸收多元文化要素,传承历史并加以创新,让建筑充满活力,给予聚居者以生命的力量。

3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类型分析

在进行现代化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并结合环境的发展要求,进行生态文明下建筑设计。使得现代化建筑既符合人类的生活需求,又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在传统的建筑过程中,以牺牲环境进行建筑的路线对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建筑道德创新与发展,使人与自然与建筑三者可以共存。对此,在进行建筑房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与人文要求,打造更加合理现代化的居住环境。3.1节能节地类型建筑。此建筑类型主要是指在建筑过程中充分节约资源与能量的损耗,利用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材料实现新概念建筑。此建筑类型充分与生态文明相结合,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建筑过程中运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实现节能节地。在保证居住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尽可能少的使用土地资源与建筑材料。通过此方法实现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如在建筑过程中,运用沼气进行发电、运用废料进行供暖等,用其他能源代替建筑供电、供暖的消耗,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进行不断的尝试与创新,实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升居住环境、扩大可利用空间。3.2生土类型建筑。此建筑类型只要是指,以节约资源为主要目的,降低现有建筑物中的热能消耗,逐步利用环保资源降低建筑损耗。主要的可利用资源是覆土,通过在建设过程中对覆土的重复性使用,减少热能消耗,并通过覆土的利用增加建筑物对风的抵抗力和抗争能力,并通过覆土的加厚减少外界噪音的影响,实现建筑过程的绿色化应用。由此可见此类型建筑在减少能源损耗的同时增加了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在保护建筑物的同时实现了对生态文明的保护。3.3生物类型建筑。此建筑类型的特色主要是指将建筑与人文相结合,建筑过程中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成分融入生态性能。利用科学实现建筑与人文的结合,主要表现为:设计时在建筑的结构布局上就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建筑与自然和人和谐共处,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性;建造过程中,将区域自然资源特点与建筑相结合,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等资源,提供居住使用者适宜的居住环境;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规律,进行房屋的理性建造,打造生物类型为主的建筑物。3.4新陈代谢建筑。此建筑类型主要是在应用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将现代技术与用材应用到建筑物中,实现融合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双重优势。通过新陈代谢的方式,弥补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忽视,将传统建筑特色进行继承与发展。3.5少费多用建筑。此建筑类型主要是指,利用较少的资源与能源实现建筑构造,通过循环或多次利用构建生态型建筑。主要的优势是,造价费用较低,建筑规模较大,资源尤其是物质资源可进行循环使用。建筑更具生态特色、智能应用、现代文明。如此类建筑物可应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建筑结构资源与自然能源的守恒交换,保证物质能量的持续供应,加强对环保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保证建筑与自然资源形成可循环封闭圈,降低建筑对能源的损耗。

4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探究

基于以上对生态文明建设设计的相关分析,下面结合实际案例,对其设计对策进行探究:4.1工程概况。本工程总用占地面积16576m2,建筑由1栋综合楼,1栋附楼组成,该工程地块呈长方形,南北向宽约106m,东西向长约165m,本设计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重点打造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城市景观,根据设计要求,应与规划区内相关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相协调,重视人性化设计和生态化设计,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满足建筑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的功能目标,其建筑指标体系。4.2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生态性能。如建筑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的实用性与流通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加强建筑资源共享的应用。这就要做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水文状态、气候因素等进行充分了解,使得建设设计满足当地的环境要求、气候要求。更要对当地的人们生活水平进行调查,并走访相应的材料市场,使得建筑设计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此外,还要保证建筑设计既能提供居住条件又能与环境协调发展。如选择安装使用太阳能集热板,实现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自然资源进行房屋设计,保证科学的利用资源实现采暖、干燥、降温的建筑环境建设。或在进行房屋设计时,考虑本地地热能源,充分应用清洁能源进行地热供暖,使得供热更环保。4.3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建筑设计时需要立足人文出发点,将建筑设计与人们对生活状态的需求相结合。逐步完善设计理念使其与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相协调实现建筑服务人们生活的目标。首先在设计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人文情怀与风俗习惯,使得建筑满足当地的特色要求;其次,了解地域性文化特色实现建筑与思想相结合的细节设计;再次,设计凸显人性化,注意与环境的协调性,保证建筑的的实用性,使得建筑设计既符合科学原理由于当地人文相融合。4.4建筑设计的一体化。在进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建筑设计时,需要保证建筑的设计时就与生态充分结合。第一,纵观建筑行业的发展历史,设计需要结合以前设计的经验并展望未来实现设计过程考虑生态建设需求,既要保证建筑的耐用性又要考虑其美观性,保证建筑周围的原有生态环境。第二,宏观调控建筑物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融入人文情怀,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充分协调建筑与人、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建筑与自然的一体化发展。其中主要的操作步骤是,控制建筑使用的材料主要选择环保型器材,以此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建筑设计时就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利用效率,将自然风、自然光与建筑结合,保证房屋的采光效果与通风效果;充分调控建筑内部的环境温度使其与人体相适应,保证室内湿度符合居住需求等,这些内容都是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当考虑的,实现建筑人文一体化。

5结束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对建设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近些年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设设计逐渐趋于成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看到,未来的路还是十分漫长,人类社会还会不断进步,对生态文明建设设计的要求不能够因此而停止脚步。进一步对其意义、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剖析,十分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四方面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也能够为我国当代建设的生态文明设计,有所助力。

参考文献

[1]万艳蓉.关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江西建材,2017(23).

[2]程俊.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12).

[3]曹艳霞.分析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6).

[4]夏谦.探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

作者:苍雁飞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