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教学研究论文(共3篇)

时间:2022-03-03 03:01:45

建筑施工教学研究论文(共3篇)

第一篇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以教师为设计者,按照教学目的的要求,采用案例导入从而组织学生进行个人学习、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分析和研究案例及问题,从而发展自身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一个教与学双向反馈与递进的螺旋式交流方式。其案例教学的特点有:

1.1以案例为纵贯线,以师生交流为平台。案例是学生学习和分析的对象,是教师设计的围绕主题,其设计、运用、评价都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轴线,因此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纵贯线;师生的沟通交流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分别对应的是教师与学生个体以及教师与班级整体之间的对话。因此,师生的交流是案例教学的互动平台。

1.2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讲授式为主,其主要是以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多少,学生识记的数量为教学目标;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往往被忽视。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分析,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进行引导以及提炼,从而激励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能力的提高。

1.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采用多媒体以及现场工程视频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工程现场情景,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的认知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解决课堂案例讨论以及课后难点深入时都会有足够的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

1.4案例讨论分析的结果多样化。由于每个学生分析的出发点不一致,以及分析的角度不一样,解答结果必然存在差异化以及多样化,任何解决方案都是可行的,只是一个优化以及预警分析的过程,因此优化存在的最优的概念而预警这存在多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而又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特别点评,使学生形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标新立异又能自圆其说的辩证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2《建筑施工》课程案例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施工在技术与组织管理两方面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作为研究建筑施工的课程,其内容与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将案例教学引入《建筑施工》课程后具有以下特点:

2.1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在本课程中主要突出学生主动分析以及掌握问题重点的能力即在工程案例分析中对学生自身知识水平的掌握能力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学生提前备好课了解每一个教学模块的重点内容,抓住主要问题着重分析;其次要有思考及分析个案的能力,通过工程现象去思索问题出在哪里,抓住来源,针对源头进行分析解决思路;再次善于表达自身的观点,在解决问题的表述中要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展现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参与讨论寻找最优化的答案,即多种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选择最优解。

2.2对教师的“双师型”培养。建筑施工课程针对的是工程实践一线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把自己训练成合格的工程师。

2.3教育理念转型。案例教学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在该课程的每一个模块的案例设计过程都应该精心策划以及不断更新。

3《建筑施工》案例教学的评价标准

3.1对《建筑施工》案例教学的评价。(1)《建筑施工》案例教学的目标评价。《建筑施工》案例教学的目标评价分为对整体目标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评价。整体目标可以表述为(以我校为例):为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本课程应该侧重于实践教学而兼顾理论指导教学→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各个教学模块→以案例教学为纵贯线逐一讲解各模块的重难点→评价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是什么、有目的、有重点地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实施案例教学。评价标准分为行为目标与过程目标的实现。其中行为目标评价标准有:情景导入是否符合实际工程需要,学生展现出来的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清晰性、连贯性,学生分析是否具有说服力,影响案例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否做出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样表,学生是否具有超出本案例的思维拓展性,能否制定出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过程目标评价标准有:学生是否全部投入到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否充足,学生表述是否与思路一致。(2)课程内容的评价首先是课程内容教育意义的评价。因为每一个案例的导入不能激发学生结合具体的工程情景从多角度来观察案例,这样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案例内容的评价标准可以是:案例属于个案还是普遍存在,学生思维是否启迪,有无针对性,能否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教学方式的选择是否有效。其次是教师的感受是否与学生的感受一致。这是因为教师的教育背景与学生不一致,在理解案例教学时也不是一致的,因此对案例的讲解要让学生的感受尽量与教师一致。

3.2《建筑施工》课程实施过程评价。(1)准备阶段的评价标准。教师准备:是否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预测课堂出现的问题,对教学组织的整体规划是否合理(哪些是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重要信息),学生解决方法的缺陷以及优点,讨论是否方向正确,归纳总结是否全面等。学生准备:资料是否收集完整,讨论是否达成共识,研究报告是否编制等。(2)课程实施阶段评价。教师工作:案例导入是否符合实际情景,讨论是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交流是否加深对案例的认识与理解,课堂组织是否有效等。学生工作:是否认真听讲、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假设等,是否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与关键,论述有理有据。从课堂气氛、教学组织、案例质量、学生体验与反映、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实施的效果。(3)课后巩固阶段的评价。案例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活动,因此评价标准可以从课后编写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方式来检验课后教学效果。

3.3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考察,分别是:学员对教师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教学管理着的评价。

3.4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可以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课堂参与度、案例分析评价等)、学生的自我评价进行划分。

4结论

本课程的案例教学改革实行两年多以来,我院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应试水平、分析能力等各个学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评价标准不仅适用案例教学也可作为其他课程改革的参考评价标准。

本文作者:李柳生工作单位:江西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

第二篇

1应用流水施工横道图计划组织施工的依据

建筑工程的“流水施工”是工业生产中“流水作业”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建筑场地小,工作面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工作面上安排好工人连续施工、不出现窝工现象是每一个施工者首先考虑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直接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指导施工的最切合实际的横道图。这就需要弄清楚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及其之间的关系,学生掌握了施工过程数、施工段数、流水强度、流水节拍、流水步距等重要参数的计算与确定,掌握流水施工的每一种组织方式的特点,加上实践经验,根据工程特点具体分析和研究就可以把流水施工组织得更科学、更合理。

2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进度控制的依据

网络计划也称网络计划技术,是利用网络计划进行生产管理的一种方法。是以网络模型的形式来表达工程的进度计划,在网络模型中可以确切地表明各项工作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我国采用的最多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利用工作法可以计算出每一项工作6个时间参数,即:最早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结束时间、自由时差和总时差,从而确定工程的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为工期优化和进度控制找到了依据。学生可以利用理论知识,结合计算机进行网络计划的优化、检查和调整,对于工期提前或推迟,确定原因,依据影响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析对总工期和紧后工作的影响;再根据影响工期的责任方来进行合理的索赔,维护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3引用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的依据

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一般多从事施工员的工作,虽不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但要求能看懂施工组织设计,能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去指导施工。指导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中标后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开工前了解工程概况,熟悉施工方案的选择以及施工计划中每一个参数的计算;掌握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特别是重要运输机械的位置及临时设施地布置;最后还要做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安全保证措施、降低工程成本措施和现场文明施工措施。这些措施都是要求施工员在工程开工之前所熟悉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能准确地指导工人施工,确保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且不能出现安全事故,做到文明施工。

4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依据

当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紧盯防控措施不放松,切实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建筑部门也大力提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施工与劳动保护两个方面,安全生产是企业组织生产活动和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确立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辩证思想。劳动保护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文明施工以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依据,努力提高施工生产者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以减少对施工现场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杜绝野蛮施工和行为粗鲁,从而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因此,文明施工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和降低工程成本的基本保证。

5做好技术管理、质量管理、

料具管理的依据施工员是工地上工人的引路人,是技术交底的贯彻者;是质量管理的监督者。在工程中,要依据技术管理制度把整个建筑工程的技术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保证技术工作合理地开展起来,从而完成技术管理的任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技术交底的内容,搞好技术交底的分工,整理好技术资料,做好工程变更的记录,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现代质量管理就是全面质量管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即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可行的质量计划来进行质量控制,做好质量管理的监督者。

6做好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依据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开始走向世界,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在激烈的国际招标与投标竞争中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建筑企业效益和承接工程任务量有直接关系,标书质量的好坏又是中标与否的关键,所以标书的制作至关重要。只有掌握了招投标的有关知识,利用建筑施工投标报价方法、投标决策与技巧,熟悉了解投标文件的编制和投递,才能在众多投标者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中标之后,在规定的时间里和甲方签订建筑合同,熟悉合同的条款,要善于抓住对自己有利的,及时提出对自己不利的。根据工程合同内容,对于业主修改设计、额外增加工程项目,要求加快施工进度等与实际不符的一些要求,使施工单位付出了额外费用,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施工索赔来索取费用。这些都是一个有经验的工程人员应该熟知的。学生毕业后有可能会做招投标工作,所以必须掌握有关知识,才能为企业创收。

7做好施工项目进度管理、项目管理的依据

一个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地发挥,尤其对建筑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要进行有效地控制,使其顺利达到预定的目标,是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的中心任务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施工及管理人员只有熟悉进度控制的内容及基本原理,采用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利用建筑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与工程实际进度前锋线对工程进度予以控制,观察实际进度前锋线上前锋倾角的大小及其变化就可以对相邻两条线路本来的相对进度作出定性的预测。这种预测直观、简单,是相对的、定性的,但仍对指导施工、控制进度很有意义。施工项目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主要以项目经理为全权代表,组建项目经理部,服务好施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对项目经理负责,对业主全面负责,按质量、工期、成本要求生产最终建筑产品。

8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专业技术执业资格证书的基础

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从最基础的技术人员做起,当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想从事管理人员工作,就得参加全国统一的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那么《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这门课将是实务、案例类考试的重要基础。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的核心,横道图、网络图是进度控制的重要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现代质量管理方法;结合招投标法、合同法、项目管理等相关知识,都是职业资格考试的基础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这门课程在建筑专业中以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建筑结构等课程为基础,阐述了工程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一切指导施工的工具和方法,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必备知识,中职院校教书育人为祖国建设输送了一批又有一批的建设者,开设课程需适应建筑的需要,有利于学校和建筑业地协调发展。

本文作者:赵利霞工作单位:河南省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第三篇

一、优化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系统

(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优化的重点项目,在此过程中,应注重三个结合。

1.结合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主要对专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规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内容的安排应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在保证基本知识、理论、原理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教学内容广度与深度的融合。

2.结合工程实例。知识来源于实践。为应对建筑行业的日益变化,适应施工材料、工艺、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要求,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必须与工程实例相结合。课本知识是对日常施工经验的一种系统化总结,以理论、原理等形式体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工程实例相结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精准、深刻的认识,并对每个阶段的教学做出大体规划,形成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知识体系架构。其次,教师要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实例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总结关注工程中所涵盖的理论知识,这主要来源于教师在日常生活上的积累。工程实例的内容则可包括具体施工问题、某著名建筑的部分施工工程、现实工程施工因某些因素而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等。最后,将施工实例穿插于各阶段的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选取与当次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工程实例,请学生寻找这项工程中所运用到的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本次学习内容的印象,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工程实例的选择,尽量选用知识重点突出、具有典例作用的工程实例,以便于学生及时、快速、准确地发现其中的理论知识点,并加以掌握和在实践当中的运用。

3.结合现行建筑施工规章制度。建筑施工规章制度是建筑行业都必须遵守的准则和条款,我国现行的工程施工制度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在以往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着重于教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对现行施工规章制度的学习。教师要对现行建筑施工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将这种理念传达给学生,以培养学生自主贯彻、实施规章制度的工程意识。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不断变化,相关规定也会进行不定期的修订、颁布和实施。因此,行业规范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又持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及时更新规章制度的内容,并加以说明,通过新、旧规范对比的形式,分析规范变化对实际施工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引导、激发学生对行业标准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认识到规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点,学生则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建筑施工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研究,对所遇到的难点,及时做到与教师沟通、交流,以加深自身对建筑规范的理解和认知,继而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工作。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新时期的教学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单一或综合运用,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方式的运用多种多样,其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当中的体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问题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设置几个问题,并由学生进行解答,形成一种简单的“我问你答”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法因其简单、实用、方便等特性而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可作为基础形式延伸到其它各类教学方法中。其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是:教师可为各时段的教学设置几个问题,注意问题的设置应难易兼存,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答案应具有一定的特例性,且与教学内容紧密贴合,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2.“案例式”教学法。对于较为繁杂而综合性又较强的问题,可选用典型和综合性案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和分析。教师选取适当的案例,并提出几个较为典型的问题后书写在黑板上,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总结,讨论结果由各组代表进行简要的阐述,教师则给予一一点评,对错误的认识和观点进行纠正,最后由教师完成案例分析的总结工作,并请学生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课后的思考和学习。

3.“对比式”教学法。“对比式”教学法可使教学内容更为突出和明显。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相似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教师可选取几个较为相似而又存在不同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案例,进行对比式教学,掌握各施工案例的特点,通过比较,总结各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指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继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21世纪是一个科技引领的时代,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是现阶段教学优化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具有交互性强、存储信息量大、展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情况下不能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学习,而多媒体的运用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将符合教学需要的施工过程拍成照片或短片,并传输到多媒体机上,组织学生进行观看,通过听觉、视觉的影响,为学生创造一种如临其境的感受,继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多媒体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切不可替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合理的运用高科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完善评价体制。学校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完善评价体制,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以全面了解学生,继而发展学生。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的着重点为学生未来的实践活动打造基础,因此,完善评价体制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评价内容要全面。在完成理论知识考查的基础上,将日常行为、实操能力、课堂表现力等纳入到考核当中,合理分配考核项目的比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施行有效的评价行为。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奖罚分明,对于优秀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奖励,存在一定错误行为的学生则进行适当的教诲,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注重把控评价语言的力度,使学生正确认知自身行为的同时加以改正。

二、提高相关教师的职业素质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与时俱进,使教师始终保持与社会同行。就现阶段而言,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的重担基本落在教师身上,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是优化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的必要手段,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要求教师自身坚持在职继续学习。第一,教师应夯实自身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形成一种知识构架,时刻关注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动态及成果,并注意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第二,教师还应深入到施工现场,来丰富实践经验,培养工程意识从自身做起,继而指导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师做好学科教研工作。鼓励、组织教师参加各阶段的学科教研活动,在更新教师教学思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为优化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教学做好铺垫工作。

本文作者:张玲工作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