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4:58:10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篇1

在FIDIC合同条款中,对工程保险有明确和严格的的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工程合同后,自开工之日起就有建设并照管工程的责任,直至业主发出最终验收证书为止。因建筑工程工期较长,受外界各种情况影响较大,为此承担的风险也高。比如当雨季到来时,暴雨和洪水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路基产生较严重的损害。

业主为了保护工程项目的利益,往往在合同条款中要求承包商对所建工程连同材料和待安装的工程设备投保,同时也要求承包商对人身或财产损害和第三者责任险投保。对保险公司的选择可能是业主指定,也可能是承包商自己选择。承包商选择保险公司时,应特别注意其赔偿能力和资信,并认真阅读理解保险条款及有关细节,为更准确掌握理解保险条款,承包商可参加保险专家的讲座。在对投保的险种选择时,要分析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事故的可能性,准确的选择合格的保险险种。有的合同条款已指定了承包商必须投保的险种,如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在投保时就必须按合同条款指定险种进行投保。签订保险合同前,须与保险公司磋商的主要保险条款和应注意仔细阅读理解的保险条款有以下几点:

1·1保险合同的保险范围

保险合同中规定那些责任和事故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那些责任和事故不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保险范围将直接影响出现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是否受理索赔,所以要注意明确保险范围。

1·2保险合同的免赔金额

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绝对免赔额和绝对免赔率,保险合同中规定了免赔额和免赔率在签订合同前要确定,出现风险事故后计算出的损失金额如在免赔金额内的,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

1·3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和要求

出现风险事故后将按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进行理赔工作。并按照合同理赔条款的要求执行。如:合同中规定出险后承包人需在一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报案,超出期限需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等。在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后,承包商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提供已按合同条款要求所投的各种保险已生效的证明,并向业主提供保险合同副本。所签订的保险单应与发出中标通知书前达成的合同总条款一致。

2出险后的工作

在承包商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了风险事故后,承包商的相关业务人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勘查事故现场,同时组织人力,机械对事故现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之前,承包商还应组织人员保护好事故发生现场及有关实物证据。

承包商在对事故现场详细勘查完后,应该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保险公司报案。一般保险公司与承包商工地现场相距很远,承包商在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公司出险情况时可以先进行电话报案,以最快速度通知保险公司。接着向保险公司报送书面形式的出险通知单。出险通知单的报送可用多种方式,如邮寄、电传等,但要注意报送出险通知单要留有底稿,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以证明承包商是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报案的。出险通知单内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承包人为减少损失采取的措施,所组织人员、机械数量,因灾害损失的金额等内容。同时在出险通知单的附件中要有全面、准确反映受灾损失情况的证明资料,这些资料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一份详细描述事故发生过程,原因及时间、里程桩号和损失金额,并要求保险公司赔偿的报告。

(2)由承包人绘制的事故现场平、断面图,在图中应标明里程桩号,原设计标高,原地面线标高,事故发生后测量的地面线标高,及大概的地形地貌变化等内容,以便于对比分析事故发生的范围,并计算受灾损失工程量。

(3)依据所绘制图纸计算直接受灾损失的工作量。也可列出因此事故间接受损失的工作量。例如,雨季发生洪水冲毁施工便道,施工车辆无法通行,导致工期延误受到损失等。另外将承包商为减少受灾损失,防止受灾损失进一步扩大而组织人力、机械进行抢险的工作量也计算在内。统计计算完成后,汇总为受灾损失计算书,计算书中要特别注明上述情况产生的费用,用以确定索赔金额。

(4)承包商对事故现场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和照片。影像资料和照片要能反映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情况,要全面、详细的反映受灾后的地形地貌,及有关细节的特写。并在照片中能反映事故现场的里程桩号和时间,可在一张标示牌上写明里程和时间,放置在现场显眼处一同拍摄入照片。

(5)当地水文、地质、气象部门提供的有关出险时间当地水文资料或日时降雨量分布图等。

(6)根据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作为索赔依据的其它资料、文件、单据等。

3理赔工作

保险公司代表一般在收到出险通知后12h以内到达事故现场,协调有关索赔事宜。保险合同规定有如果保险公司代表在48h内未到达事故现场,将被认为保险人已认可被保险人所申报的事故发生属实。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师勘查现场并计算受灾损失后,承包人应对保险公司代表认可的受损失范围和理赔金额等进行研究,在依据保险合同的基础上,双方对有关赔款的一切争议,都可以协商解决,直至达到一致意见。承包人在对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要求时要做到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证明资料要齐全,理赔款计算要合理,并根据保险合同的相关条款规定办理理赔工作。

双方明确受灾损失工作量和赔偿金额后,须签订一份赔款确认书,说明出险原因、过程、受损失工程量及赔款金额等情况。在保险公司支付承包商理赔款后就结束理赔工作了。在理赔工作进行中,承包商要注意整理、收集与保险公司的来往文件、通知书,出险的各类证明资料,并及时归档保存好。承包商对理赔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负责人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业务精通,熟悉保险合同,并且能够熟练处理好对外业务往来。

4结束语

工程保险已逐渐成了建筑工程项目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熟悉和运用保险合同条款、风险索赔的程序,可以减轻承包商的风险压力,并降低风险事故发生后承包商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承包商对工程进行了工程保险,但有时保险公司不可能赔偿其全部经济损失。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和其它灾害的影响,所承担的各种风险比较大,因此承包商仍要经常注意各种潜在的风险征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并阻止受灾后损失的继续扩大。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篇2

在FIDIC合同条款中,对工程保险有明确和严格的的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工程合同后,自开工之日起就有建设并照管工程的责任,直至业主发出最终验收证书为止。因建筑工程工期较长,受外界各种情况影响较大,为此承担的风险也高。比如当雨季到来时,暴雨和洪水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路基产生较严重的损害。

业主为了保护工程项目的利益,往往在合同条款中要求承包商对所建工程连同材料和待安装的工程设备投保,同时也要求承包商对人身或财产损害和第三者责任险投保。对保险公司的选择可能是业主指定,也可能是承包商自己选择。承包商选择保险公司时,应特别注意其赔偿能力和资信,并认真阅读理解保险条款及有关细节,为更准确掌握理解保险条款,承包商可参加保险专家的讲座。在对投保的险种选择时,要分析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事故的可能性,准确的选择合格的保险险种。有的合同条款已指定了承包商必须投保的险种,如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在投保时就必须按合同条款指定险种进行投保。签订保险合同前,须与保险公司磋商的主要保险条款和应注意仔细阅读理解的保险条款有以下几点:

1·1保险合同的保险范围

保险合同中规定那些责任和事故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那些责任和事故不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保险范围将直接影响出现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是否受理索赔,所以要注意明确保险范围。

1·2保险合同的免赔金额

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绝对免赔额和绝对免赔率,保险合同中规定了免赔额和免赔率在签订合同前要确定,出现风险事故后计算出的损失金额如在免赔金额内的,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

1·3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和要求

出现风险事故后将按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进行理赔工作。并按照合同理赔条款的要求执行。如:合同中规定出险后承包人需在一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报案,超出期限需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等。在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后,承包商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提供已按合同条款要求所投的各种保险已生效的证明,并向业主提供保险合同副本。所签订的保险单应与发出中标通知书前达成的合同总条款一致。

2出险后的工作

在承包商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了风险事故后,承包商的相关业务人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勘查事故现场,同时组织人力,机械对事故现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之前,承包商还应组织人员保护好事故发生现场及有关实物证据。

承包商在对事故现场详细勘查完后,应该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保险公司报案。一般保险公司与承包商工地现场相距很远,承包商在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公司出险情况时可以先进行电话报案,以最快速度通知保险公司。接着向保险公司报送书面形式的出险通知单。出险通知单的报送可用多种方式,如邮寄、电传等,但要注意报送出险通知单要留有底稿,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以证明承包商是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报案的。出险通知单内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承包人为减少损失采取的措施,所组织人员、机械数量,因灾害损失的金额等内容。同时在出险通知单的附件中要有全面、准确反映受灾损失情况的证明资料,这些资料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一份详细描述事故发生过程,原因及时间、里程桩号和损失金额,并要求保险公司赔偿的报告。

(2)由承包人绘制的事故现场平、断面图,在图中应标明里程桩号,原设计标高,原地面线标高,事故发生后测量的地面线标高,及大概的地形地貌变化等内容,以便于对比分析事故发生的范围,并计算受灾损失工程量。

(3)依据所绘制图纸计算直接受灾损失的工作量。也可列出因此事故间接受损失的工作量。例如,雨季发生洪水冲毁施工便道,施工车辆无法通行,导致工期延误受到损失等。另外将承包商为减少受灾损失,防止受灾损失进一步扩大而组织人力、机械进行抢险的工作量也计算在内。统计计算完成后,汇总为受灾损失计算书,计算书中要特别注明上述情况产生的费用,用以确定索赔金额。

(4)承包商对事故现场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和照片。影像资料和照片要能反映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情况,要全面、详细的反映受灾后的地形地貌,及有关细节的特写。并在照片中能反映事故现场的里程桩号和时间,可在一张标示牌上写明里程和时间,放置在现场显眼处一同拍摄入照片。

(5)当地水文、地质、气象部门提供的有关出险时间当地水文资料或日时降雨量分布图等。

(6)根据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作为索赔依据的其它资料、文件、单据等。

3理赔工作

保险公司代表一般在收到出险通知后12h以内到达事故现场,协调有关索赔事宜。保险合同规定有如果保险公司代表在48h内未到达事故现场,将被认为保险人已认可被保险人所申报的事故发生属实。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师勘查现场并计算受灾损失后,承包人应对保险公司代表认可的受损失范围和理赔金额等进行研究,在依据保险合同的基础上,双方对有关赔款的一切争议,都可以协商解决,直至达到一致意见。承包人在对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要求时要做到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证明资料要齐全,理赔款计算要合理,并根据保险合同的相关条款规定办理理赔工作。

双方明确受灾损失工作量和赔偿金额后,须签订一份赔款确认书,说明出险原因、过程、受损失工程量及赔款金额等情况。在保险公司支付承包商理赔款后就结束理赔工作了。在理赔工作进行中,承包商要注意整理、收集与保险公司的来往文件、通知书,出险的各类证明资料,并及时归档保存好。承包商对理赔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负责人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业务精通,熟悉保险合同,并且能够熟练处理好对外业务往来。

4结束语

工程保险已逐渐成了建筑工程项目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熟悉和运用保险合同条款、风险索赔的程序,可以减轻承包商的风险压力,并降低风险事故发生后承包商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承包商对工程进行了工程保险,但有时保险公司不可能赔偿其全部经济损失。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和其它灾害的影响,所承担的各种风险比较大,因此承包商仍要经常注意各种潜在的风险征兆,采取各种有力措施,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并阻止受灾后损失的继续扩大。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根据FIDIC合同条款中对建筑工程中保险的要求,结合在建筑工程保险理赔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情况,阐述了建筑工程保险与理赔的基本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规范不断的完善,保险工作已成为工程招、投标、建设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在承包商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施工周期长,所遇到各种情况复杂,为了保障承包商的利益不受到意外损失,所有的国际工程承包合同都强制的要求承包商进行各种保险,主要投保工程一切险。这样当发生意外时可将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本文就向保险公司投保,签订保险合同以及出险后理赔过程谈

一谈体会。

1保险合同签订

在FIDIC合同条款中,对工程保险有明确和严格的的要求。承包商在签订工程合同后,自开工之日起就有建设并照管工程的责任,直至业主发出最终验收证书为止。因建筑工程工期较长,受外界各种情况影响较大,为此承担的风险也高。比如当雨季到来时,暴雨和洪水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路基产生较严重的损害。

业主为了保护工程项目的利益,往往在合同条款中要求承包商对所建工程连同材料和待安装的工程设备投保,同时也要求承包商对人身或财产损害和第三者责任险投保。对保险公司的选择可能是业主指定,也可能是承包商自己选择。承包商选择保险公司时,应特别注意其赔偿能力和资信,并认真阅读理解保险条款及有关细节,为更准确掌握理解保险条款,承包商可参加保险专家的讲座。在对投保的险种选择时,要分析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事故的可能性,准确的选择合格的保险险种。有的合同条款已指定了承包商必须投保的险种,如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在投保时就必须按合同条款指定险种进行投保。签订保险合同前,须与保险公司磋商的主要保险条款和应注意仔细阅读理解的保险条款有以下几点:

1·1保险合同的保险范围

保险合同中规定那些责任和事故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那些责任和事故不是在保险公司保险范围内的。保险范围将直接影响出现风险事故后保险公司是否受理索赔,所以要注意明确保险范围。

1·2保险合同的免赔金额

在保险合同中规定的绝对免赔额和绝对免赔率,保险合同中规定了免赔额和免赔率在签订合同前要确定,出现风险事故后计算出的损失金额如在免赔金额内的,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

1·3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和要求

出现风险事故后将按合同规定的保险理赔程序进行理赔工作。并按照合同理赔条款的要求执行。如:合同中规定出险后承包人需在一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报案,超出期限需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等。在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后,承包商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提供已按合同条款要求所投的各种保险已生效的证明,并向业主提供保险合同副本。所签订的保险单应与发出中标通知书前达成的合同总条款一致。

2出险后的工作

在承包商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发生了风险事故后,承包商的相关业务人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勘查事故现场,同时组织人力,机械对事故现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并努力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之前,承包商还应组织人员保护好事故发生现场及有关实物证据。

承包商在对事故现场详细勘查完后,应该在保险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保险公司报案。一般保险公司与承包商工地现场相距很远,承包商在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公司出险情况时可以先进行电话报案,以最快速度通知保险公司。接着向保险公司报送书面形式的出险通知单。出险通知单的报送可用多种方式,如邮寄、电传等,但要注意报送出险通知单要留有底稿,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以证明承包商是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报案的。出险通知单内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承包人为减少损失采取的措施,所组织人员、机械数量,因灾害损失的金额等内容。同时在出险通知单的附件中要有全面、准确反映受灾损失情况的证明资料,这些资料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一份详细描述事故发生过程,原因及时间、里程桩号和损失金额,并要求保险公司赔偿的报告。

(2)由承包人绘制的事故现场平、断面图,在图中应标明里程桩号,原设计标高,原地面线标高,事故发生后测量的地面线标高,及大概的地形地貌变化等内容,以便于对比分析事故发生的范围,并计算受灾损失工程量。

(3)依据所绘制图纸计算直接受灾损失的工作量。也可列出因此事故间接受损失的工作量。例如,雨季发生洪水冲毁施工便道,施工车辆无法通行,导致工期延误受到损失等。另外将承包商为减少受灾损失,防止受灾损失进一步扩大而组织人力、机械进行抢险的工作量也计算在内。统计计算完成后,汇总为受灾损失计算书,计算书中要特别注明上述情况产生的费用,用以确定索赔金额。

(4)承包商对事故现场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和照片。影像资料和照片要能反映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情况,要全面、详细的反映受灾后的地形地貌,及有关细节的特写。并在照片中能反映事故现场的里程桩号和时间,可在一张标示牌上写明里程和时间,放置在现场显眼处一同拍摄入照片。

(5)当地水文、地质、气象部门提供的有关出险时间当地水文资料或日时降雨量分布图等。

(6)根据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作为索赔依据的其它资料、文件、单据等。

3理赔工作

保险公司代表一般在收到出险通知后12h以内到达事故现场,协调有关索赔事宜。保险合同规定有如果保险公司代表在48h内未到达事故现场,将被认为保险人已认可被保险人所申报的事故发生属实。在保险公司代表或检验师勘查现场并计算受灾损失后,承包人应对保险公司代表认可的受损失范围和理赔金额等进行研究,在依据保险合同的基础上,双方对有关赔款的一切争议,都可以协商解决,直至达到一致意见。承包人在对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要求时要做到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证明资料要齐全,理赔款计算要合理,并根据保险合同的相关条款规定办理理赔工作。

双方明确受灾损失工作量和赔偿金额后,须签订一份赔款确认书,说明出险原因、过程、受损失工程量及赔款金额等情况。在保险公司支付承包商理赔款后就结束理赔工作了。在理赔工作进行中,承包商要注意整理、收集与保险公司的来往文件、通知书,出险的各类证明资料,并及时归档保存好。承包商对理赔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负责人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业务精通,熟悉保险合同,并且能够熟练处理好对外业务往来。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篇4

一、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

“复合地基”这个词在20世纪60年代时是第一次在国际上得以使用,从那以后,复合地基理论便为地基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并且为建立公式提供了依据。关于复合地基理论的研究深受学术界以及岩土工程界的重视。在灰石桩、石灰桩、碎石桩、旋喷桩等加固地基的一系列理论分析当中,都应用到了复合地基理论。最近几年,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疏桩以及树根桩基础等也成为了复合地基理论的范畴之内。虽然复合地基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有着很久的历史渊源。自从人类文明出现,便兴起了一种地基处理的技术。人类最早的砂石桩出现于1835年,出自于一位法国工程师之手。继而,1933年,德国人制作成功了振冲器,并且在1935年应用于加固松散的粉砂地基,然后日本,美国和欧洲都使用了该振冲器。1977年,我国制造了第一台振动水冲器,并与同年九月份应用于软粘土地基的加固。1992年,建设部组织鉴定了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继而其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各个建筑工程当中。

二、复合地基的分类

本论文主要以增强体的方向作为划分复合地基的条件。其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另一种是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1.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桩,那么我们也经常将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叫做桩体复合地基。人们又依据竖向增强体的不同性质将桩体复合地基分为以下三大类:柔性桩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以及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顾名思义,其桩体的刚度相对较小一些,但是它具有粘结强度。柔性桩复合地基是由桩体以及桩间的土共同承担荷载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其主要是依靠着桩体的置换,而且桩体本身就有着较高的强度,因此其承载能力要比其他桩体复合地基更强大一些。在中国,最早开发成功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便是在1992年,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所开发的CFG桩复合地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同样可知其桩体由散体材料组成。它的桩身的材料是无粘结强度的,因此并不能单独形成桩体,要通过周围的土的围箍才得以形成桩体。2.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指的是在地基里,水平向地铺设加筋材料,比如金属材料、土工织物、土工格栅以及竹筋等所形成的复合地基,铺设加筋材料的目的是增强地基的土的抗剪能力、避免地基的土产生侧向位移的情形,谨防地基的土侧向挤出来。

三、在建筑工程中复合地基的应用

在建筑界里,复合地基以其在技术方面和经济发面取得双赢的绝对优势,得到广泛的欢迎和应用。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不妨就以振冲碎石桩为典型。在温州市,我们选取某个小区的六栋楼为研究对象,这些楼均为住宅楼,并且都是五层的框架结构。经过调查,该地的地层从下往上依此做了记录。记录的结果如表1所示。表1地层记录经过振冲碎石桩额加固以后,主住宅楼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的特征值可以达220kPa。该住宅区的振冲桩的工程结构是这样的:一号楼是底框结构,其地下有一层,地上为六层。二号楼是砖混的结构,其也是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它的地基的上方是杂填土,下方则是粘土以及粉质粘土。经过振冲碎石桩的加固,主住宅楼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的特征值可以达250kPa。在宁波的某个地基处理的工程当中,其所记录的地质条件是吹填粉细砂。地基的处理所采用的是振冲挤密无填料工艺。首先,向振区块内注入水,进行浸泡,这样可以消除粉砂和细砂土的毛细压力,然后用双头振冲器实现共振,这样可以提高效益,其处理的深度为十至十五米,经过处理之后的地基的承载力的特征值达到200kPa。同样在宁波的某个地基处理的工程当中,它的施工条件是在海上,水深度为14m,这个工程是第一次在海上实施振冲技术。该地的地质条件如下(自上而下):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细砂,粉质粘土。它的加固深度为6~7m,经过加固之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的特征值达到了160kPa。在金华某一工程中,场地选择的是一栋30层的楼,还有作为车库的地下一层,该楼为框剪结构。其地质条件从下往上分别是:杂填土3~4m,其承载力是80kPa;淤泥质粉细砂2~8m,其承载力是50kPa;含砾粘土,其承载力是200kPa;砾石,其承载力是300kPa。经过振冲的加固,该楼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的特征值可达400kPa,而作为车库的地下一层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也达到了250kPa。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复合地基已经成为了使用最频繁的基础形式。首先,复合地基能够充分地挖掘出自然地基以及增强体的潜在能力,除此之外,为了达到一定的地基荷载的承受能力,复合地基还可以调整各种设计参数,例如复合地基的置换率和增强体的长度及刚度,可见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复合地基的绝对优势。

本文作者:姚远马新刚工作单位:杭州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第二篇

一、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内容和原则

1.内容

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涉及范围广泛,总体包含建筑项目的内部和外部成本控制。微观来说,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分析等工作。在既定的工程目标下,促使建筑工程的合理进行。依据成本预测计划采用合理的调整,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实际成本在成本预算的基础下高效运行操作。在建筑工程成本的六个环节中,分别是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这几个环节相互作用。只有把握住每一个环节,才可以对建筑工程实现高效的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

2.原则

第一全面控制成本,即是面对整个工程项目和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第二是最低成本的控制,就是建筑工程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下,对成本的降低,合理利用成本,使成本达到最低从而达到最高效益的工程目标。第三,权责分明、管理严格的工作态度。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配合各部门的工作,注重过程的效率。必要地实施对员工的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第四,要动态控制。就是要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实际的环境下,根据实际的施工状况对建筑工程的成本消耗进行合理调整,努力达成预期的成本目标和计划。根据变化的实际环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第五,制定合理的目标计划管理体系。在实际的工程建筑中,要分解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让目标更容易实现,合理管理来适应对整个成本管理和控制。

二、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忽视

保证工程质量的一切必要费用就是质量成本,其中还包括没有达到质量标准的经济损失。但是质量的保证会对成本产生影响,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长久以来,多数工程师并没有清楚认识到两者的矛盾关系,过于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忽视了建筑工程的成本,导致工程的经济效益达不到要求。

2.责、权、利的成本管理体制的缺乏

建筑项目经理拥有对成本管理体制的最高权力,负责相应的成本管理和项目成效,其他的主管部门和管理人员有建筑工程对应的职责,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能够对权利和利益进行合理约束与鼓舞,如今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并没有很好的把责、权、利三者有效结合。

3.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忽视

实现工期目标或者是合同工期中采取合理措施产生的费用就是工期成本。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工期目标,也就是施工方建立信誉实现工期的必要条件。每一段建筑工程都有固定的完成工期时间,完成工期目标经常会导致工程成本的变化。即使在项目经理对工期严格管理的情形下,缺少深入了解工期和成本的关系,也会导致会盲目赶工期,产生工程成本的额外费用。

4.管理人员经济观念的缺失

施工成本管理的每一项必须是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完成,当然对成本的管理也是大家来控制和维护的,经济效益成果也是在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下产生的。在我国,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缺乏合理的经济理念。采取独裁或者不合理的手段对工程的判断,会导致工程项目的拖延和经济效益的损失。

三、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对策

1.建立规范和标准的责权利统一的成本管理体制

成本控制各管理的核心就是成本控制目标,所以制定可行的成本控制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每一个项目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实际情形;在现实的基础上,让目标的实践操作性更强。对于完善的责权利统一的成本管理体制的制定,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2.抓质量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要把握过犹不及的原则,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应该着眼建筑水平的要求,并不是产品质量好就可以。在合理的建筑水平下,正确把握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寻求平衡点。对材料的收费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产生材料的厂商进行对比,明白质量不足和过优质量都会对建筑成本的管理造成影响。所以,要对建筑的质量成本进行成本管理。

3.抓工期成本管理

在工期目标的前提下,不仅要保证工期目标的完成,同时要合理管理建筑工程的成本。不能盲目追求工程速度,盲目增加建筑人员,增大建筑成本,从而造成工程成本的不足。每个月应该对工程的成本进行结算,强化建筑企业的工期管理成本来有效控制建筑成本。

4.抓工程人员的经济观念

施工人员要提高成本控制教育和成本控制的意识,全方面加强对全过程中成本控制意识的培训。每一个员工不仅是成本控制的对象,还应该是成本控制的主体。从我做起,有义务有责任的控制成本。对施工人员宣传经济观点,让他们主动树立经济意识。工程成本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和其他工作关系着,环环相扣。只有全民树立了经济意识,才是对工程成本的管理的有效方法。

5.建立定额管理制度,完善成本控制法规

在法律的支撑下,成本控制和管理要按法执行,确保实现高效的建筑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实施,吸收和借鉴优秀的经验,完善成本控制的法规,使得成本的管理细则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具体性。定额管理制度是指在工程建筑过程中资金的消耗严格控制在定额的数量上,是工程成本管理的基础。所以,施工方必须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制定科学的定额管理,并且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言,想要实现高效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必须要明白建筑成本管理的内容,遵循相应的成本控制原则。当然,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不能限于形式。要一步一个脚印落实于每个环节,踏实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努力实现成本最低和效益最高的目标。在我国,对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和管理道路漫长,需要相关的人员深入研究和探索,来创造价值,实现高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

本文作者:忻孝胜罗良军工作单位: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篇

一、发现建筑工程排水系统问题形成的原因

1、排水系统设计的问题

设计人员未为现场勘察或没有结合实际状况,仅仅是根据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导致很多支点工程在实际施工中遇到诸多的问题和返工,这样的设计缺陷造成了成本浪费和施工方或使用者的投诉和指责。

2、施工方偷工减料不按规范施工并没有具体落

实有些建筑工程中,污水排出系统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没有建造化粪池(沉淀池),仅仅建造一个沉积坑,收集污水后连接到市政污水管网,而且管道采用的是非国标的管材或国标强度低和降噪效果差的管道。

3、施工期间监理单位未完全履行指责

施工期间监理方的管理人员未巡检或稀有的巡检工作助推了各项施工措施或技术措施没有被执行并未落实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在未进行工程施工现场检查或指导管理时,当然会造成一些违章施工和擅自更改的施工。

二、建筑工程排水系统施工的预防、改善的对策

1、建立完备的团队和管理体系

通常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项目组都要对该项目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备,配备排水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结合该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工程周边的环境,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以专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经验监理完善的管理体系,从项目立项、勘察设计、设计审核、技术交底、编制和审核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前准备确认、施工过程监督和指导等,使在设计和方案编制就把一些设计缺陷的呈现几率消除或最小化。

2、重抓排水施工的控制与管理

①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编制要施工计划和“先地下后地上”施工过程原则,做好详细的施工计划,要尽可能的与主管道一同顺序施工,对于连接其他介质的管道,要预先做好技术处理措施和深化设计方案,杜绝由于考虑不周导致的延误和返工。②给排水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完备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排水安装施工的实际过程中,监理方需要在各阶段对管道安装工作进行监控、管理、巡检和监工,切实完成这些工作。单体的建筑室内的污水是按照就近排出的原则来依附重力流而排出建筑物外的,通常污水是经过化粪池(沉淀池)收集、处理后通过污水泵传输至附近的市政污水管网或业主的污水处理站。排水系统中的立管设计需采用柔韧性较强的排水镀锌铸铁管,要用不锈钢卡箍牢固安装。这种管道的强度高并且抗震降噪的效果也好,管道的接口可以根据实况曲挠和调整,安装便捷,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被诸多工程采用。③做好管道防腐工作,特别是地下、设备多和管线多的部位,还要集中对金属管道进行除锈防腐作业,要安排质检员和监理在现场检验和监工,提高管道处理的质量和督促施工规范。④要明确划分各个施工区域的管线路线和走向,利用地面上和地下管道的空间及环境,最大利用施工场地的空间,在一些易乱易错的地方,要在核对图纸无误后,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处理施工。⑤排水施工中也常遇到排水系统的李官无法穿越各楼层或楼顶的情况,那么就要考虑合适的技术工艺来解决,如:扩大排水管径、加装吸气阀等。加装吸气阀,可以替代建筑物外部的通气帽,使建筑物的屋顶美观,还可以替代透气管、通气立管、唤醒通气管,可以节约空间,也还可以作为排水系统管道的检修口,便于检修和维护。⑥部分建筑可以分层加装减压装置,这样可以减少管道流体的噪音,还可以控制水流过急引起的震动和颤抖,从而导致噪音的产生,加装减压后可以降低噪音,保护管道。⑦排水系统的管道垫层可以保持干槽施工,防止被教主平基的混凝土被凝固,排水系统管道安装要正确的计算管道的铺设管径和长度,控制好垂直度和斜度。⑧排水管道系统的试验,将待检支管两端的管口堵死并密封在上游井内灌水,检查是否有渗水、漏水的部位,用记号笔标注并记录,事后进行分析和改善,处理好渗水漏水点,保证每一个环节不要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对各个环节都要认真地监督和检查,确保质量隐患问题被消除和保证工期。

3、建筑排水系统交工前检查

除了要做管道的外观检查、施工过程监工、和灌水试验,还要对整个配套工程额质量进行彻底的检查。对建筑排水系统工程质量检查,要涉及管径管材、管道的平面位置、走向图、标高和坡向,还要看看构件安装的牢固强度,还要对管道的防腐、保温进行检查,要符合设计要求和业主方的要求等,根据验收规范和要求进行审计,如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改善措施,消除质量和安全隐患。

三、结语

在现阶段突飞发展的建筑工程中,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如果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法进行控制和管理,会达到工程质量的目标和完成工程的工期,同时也可以控制整个项目的成本。可以消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创优良的排水系统工程。

本文作者:孙孴辰工作单位:南京海宁建筑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第四篇

1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1.1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与骨料的粘接强度和水泥的强度。因此,配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刚度及安全性能。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导致构造物承载能力下降,造成构造物结构裂缝甚至垮塌。

1.2裂缝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裂缝的出现是普遍现象,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裂缝出现会造成建筑抗渗性能降低,影响建筑物的持久性。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内外部温度变化不均匀、体积收缩、沉降不均、碱骨反应等。

1.3配合比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通过试验确定的,并依据所处的环境和耐久性确定水灰比。在拌制混凝土时,按当时工地实测砂石料含水率调整材料用量。若原材料计量不准,又未根据集料的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其水灰比、砂率及集浆比与理论配合比发生变化,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则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把好原材料关。混凝土用原材料有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水、外加剂、掺合料等。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单。砂石材料和用水的供应来源应预先充分调研,进行抽样检验。选择和使用水泥时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确定可用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一般水泥的强度约为混凝土强度的1.5~2.0倍。粗、细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对不同料场的粗、细集料分别进行检验。粗集料应进行压碎值、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有机物含量、级配等进行检验;其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1.5mm。

2.2混凝土抗渗性的控制。混凝土的抗渗性关系到混凝土的挡水能力、抗冻性和抗侵蚀性等。混凝土渗水的原因在于其内部孔隙形成了连通的渗水通道。渗水通道主要来自水泥浆中多余水分蒸发而留下的气孔、水泥浆泌水所形成的毛细管孔道及骨料界面聚集的水隙。这些渗水孔道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水灰比。当水灰比大于0.5~0.6时,混凝土的抗渗性急剧下降,而小于此值时,其抗渗性变化平缓,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可显著改善其抗渗性。

2.3加强温度控制。1降低水泥水化热。水泥在水化热过程中发出一定的热量,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水泥发热量集中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浇筑初期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很低,随着混凝土龄期增长,弹性模量增高,对混凝土内部降温收缩的约束也就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能抵抗这种应力时,便开始出现裂纹等质量问题。采取降低水泥水化热技术,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品种配置混凝土。控制砂石含泥量,采用粒径较大、级配较好的细骨料,混凝土中掺合料和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当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根据情况在合适位置设置后浇缝。减少外应力和温应力,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2控制施工中的温度。合理安排工序,混凝土浇筑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应力松弛效应”。3消减温度应力。分层或分块浇筑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者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浇带,减少每次浇注长度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约束力。

2.4混凝土的浇注。施工工艺上应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又必须保障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缝。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留有基础浇带。在混凝土基础中预留一条后浇的施工缝,将混凝土分成两块或若干块浇筑,待所浇筑的混凝土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干缩后,再在预留的后浇带中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使分块混凝土连成一体。基础后浇带的浇筑,要考虑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应。当后浇带的直线长度大于50m时,混凝土要分两次浇筑,时间间隔5~7d。浇筑后,在硬化前1~2h应抹压。在具体施工中,根据整体性要求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这三种方式。全面分层:在整体基础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回来再浇筑第二层时,第一层浇筑混凝土还没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到浇筑好。这种施工技术方式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较为适宜。必要时也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分段分层: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且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长度超过厚度的3倍。振捣工作应从浇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篇5

细致编写工程在进行概预算编制之前,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设计之前要先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对项目的可行性、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地形地貌、所需的工艺设备建筑材料和性能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尽力设计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还要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施工现场实际地质环境的勘探结合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来选择最为可行有利的施工方式。除此之外,还必须对市场需求和趋势进行准确的把握,全面完整地掌握建材的价格和本行业当前的收费标准。

2落实责任制

强化项目管理落实责任制,强化项目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应该积极推行责任制,选取工作能力较强且有责任心的人来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指。与此同时,在管理过程中,明确划归各自的责任,赏罚分明,进而使概预算目标得以实现;②要强化项目合同管理,对于施工单位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的合同内容。在整个清算过程中,施工单位在接到结算工程款清单后应做好各项条目的核实工作,确认无误切与合同相符后,方可进入到支付环节,这样可以防止超概预算的问题。

3规范招投标

工作规范招投标工作作为控制建筑工程概预算的关键举措之一,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关部门应做好招投标的监督工作,参与招投标的各个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招投标的程序,在充分现有的信息资源和专业人才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工程的概预算及实施定额研究,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权威分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解决方案,合理地应对招投标评选办法,进而做好建筑过程中工程的概预算工作。

4加强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监督和校核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概预算的过程中,不但在思想上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而且要落实在实际的行动中,加强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监督和校核,从而避免因为人的失误而导致的不合理。在控制建筑工程概预算的过程中,校核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工程概预算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科学合理地确定有助于工程造价,保障投资者的经济效益。而监督工作的开展,不仅有益于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同时也捍卫了国家的财经纪律,十分有益于建筑领域的长期繁荣与发展。

5结束语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设备的安装作为施工安全的重要控制点,一直以来都是施工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工程设备的安装不仅仅影响到工程施工整体进度,其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控制点。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过程的管理,保障工程设备安装质量,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点。文中就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过程的管理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设备的安装作为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其安装质量对于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的管理与监督,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市场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现状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设备安装项目种类较多,电梯、中央空调、给排水设备、消防设备、高低压配电设备等。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备安装采用招投标形式进行,但是许多承包单位在将整体工程投标后,分包给多个小公司进行,本身只通过现场派驻几名技术人员跟踪。而派驻的技术人员也并非全天在现场。加上小公司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人员配备不齐全,常常造成工程设备安装施工过程留下了设备隐患。因此,加强工程设备安装监理,从源头抓起,通过材料审核、安装过程监理等多方面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工程设备安装质量。

二、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过程的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设备安装涉及多种类的设备的安装,因此在此我们根据施工过程的不同方面,而不是针对一种设备的安装管理进行论述。

(一)建筑工程设备安装施工中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进现场必须通过双人复核来检查进料质量,并通过材料现场检查、与设计图纸标注材料是否一致。例如:在进行供排水设备安装施工中的材料管理,首先在管材进场时要检查管材管径是否与标注管径一直,其次根据图纸对管材材质的要求检查管材材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最后核对进场物料数量。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检查,来保障供排水设备安装的质量。另外对于工程设备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辅料,也必须加强监管。例如:中央空调工程安装过程中使用的密封胶,必须采用合格厂家出场的产品,避免假货的进入。材料管理员要时刻注意,进场物料的保质期、厂家等。通过主要材料与辅助用材料双重监管,保障工程施工使用材料符合要求,为建筑工程设备安装质量提供基础的保障。

(二)建筑工程设备安装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首先,施工阶段的技术质量管理。设备安装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各项技术质量交底目前通过检查仍然是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主要问题是与“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脱节,与实际现场施工项目脱节,起不到真正指导施工作用。内容空洞,仍然大量抄自国家标准、设计说明和地方工艺标准,没有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但仍然顺利通过各级审批和监理的认可。有相当工程是同一专业系统只是不同部位分包,分包单位各编各的施工方案,互不交底,相互矛盾,同一个工程没有统一质量控制管理。有的施工方案甚至不能称为“方案”,就是“原则指示”,没有具体的质量、技术成品保护措施,没有施工进度计划,缺少认真审查,也无法执行贯彻。这种现象年年讲,但改进不大,原因主要是“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施工项目甚至没有真正的专业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很多又是从设计院退休或其他非施工单位转业的人员,缺少实际施工管理经验,所以不能真正起到把关、控制质量管理的作用。其次,多数施工企业操作人员很少有经过专业培训上岗的工人,真正的暖卫及通风空调技工很少,高级技工几乎没有。一方面是施工中使用的大多数是农民工,所以操作质量难以有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多数施工企业缺少企业工艺标准,均使用北京市编制的地方工艺标准,该工艺标准已编制多年,有相当部分内容已不适用。尤其目前推广应用的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方面,老的工艺标准没有这些内容。(三)设备安装过程的安全管理

怎样在提高工程质量及减少工期的同时,增加安全保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是现阶段建筑工程设备安装企业的又一重要问题。首先,就是要增加施工现场安全装置,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的“四口”、“五邻边”等地区的防护装置,减少因流动性大、人员繁杂及建设施工单位的问题造成的无防护或缺少、意识的现象。虽随时检查增补,做到防护严密。其次,要增加施工中器材的机械性强度试验和电器绝缘检验,对于使用的保险绳、吊篮架等要定期进行强度测试,避免出现由于缺少检查和强度试验造成人员伤亡。因为监理人员工作特殊性,监理工作的是否到位也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安全。增加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使监理人员在注重工程质量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提出要求。例如在脚手架搭建过程中监理人员熟知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对其提出要求必将增加脚手架安全性,从而提高人员的安全性。

三、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展,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大型工业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所涉及的设备品种多、数量大、技术含量高,具有跨学科、跨行业的特点。一般工业建设项目,其设备工程投资通常占项目总投资的50%左右,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设备投资比例更高,可达70%以上。特别是在以后的清洁能源建设中设备制造和投资将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而设备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也将越来越重要。因工业基建项目、水电工程项目、风力发电项目等设备投资大,技术水平高,质量要求严,所有项目的成套设备及关键工艺单元设备的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是否合理,设备制造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安装、调试、运行是否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等专业性问题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设备工程监理服务对象也由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向政府、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设备制造单位、设备采购单位或设备安装、调试单位等延伸,出于不同的目的,他们都可能需要设备工程监理单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内容也由对重要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储运、安装、调试等过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等实施监督过渡到设备工程的全过程或全方位的咨询和管理。最终通过第三方监理对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

结论:

建筑工程设备安装,是目前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工程的增加,以及科技带来的工程内设备的不断增多,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广阔。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监理以及工程施工企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工程设备安装人员及监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人员要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品,以一对设备安装过程中科技的提高。相信通过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加上我国管理部门不断加强的管理力度,我国的工程设备安装施工的发展将对向着良好的方向飞速前进。

参考文献:

[1]周树林.建筑工程设备安装与监理[J].安全生产,2005,2.

[2]张伟东.建筑工程设备安装技术[J].中国建筑,2006,3.

[3]方东平.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安全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1.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篇7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现今,建筑工程建设的规模以及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而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行业所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中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就一定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的水平。作者深入的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在任何行业中,企业都必须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建筑行业也是如此。现今,大多数建筑企业都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有人员安排、设备调度、日程安排等。除此之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可能需要对图纸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便需要有全面的信息资料作为施工图纸调整的依据。施工人员一定要对工作过程中的各种细节给予高度关注,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时甚至能够在事先进行预防。总之,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2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开展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往往存在着专业素质低的问题,没有接受现场施工管理方面的培养。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自然不够科学、合理。分析我国现今的发展情况可以风险,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即使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管理水平却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得不到保障,知识储存不够丰富。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很大的障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2.2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工程在施工甚至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都会存在安全隐患。实际工作期间,很多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都比较低,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使得管理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现场的施工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措施

3.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地广物博,地区跨度比较大,因此在气候、地域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软土地基处理工艺。此外,还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对现场的地质状况以及水文情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对软土地基施工工艺进行适当的改进,这样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一般条件下,软土地基的承载性能是很差的,稳定性也不强,因此施工期间就常常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开展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时,必须对工程现场的软土类型、性质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比如,化学加固、换填垫层,避免施工中软土地基出现变形问题,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避免建筑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使他们能够正常工作、生活、学习,满足他们在建筑物方面的客观需求。

3.2流水施工技术

实际开展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流水施工技术,并且要将工作人员予以分组。各个分组应该按照其工作性质来科学、合理的安排工序,但在实际施工之前一定要制定好科学的工作方案,这样才能够使施工过程有明确的依据,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这样也能够减少后续的工作量,并更好的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

3.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管理

从安全管理的现实和发展趋势来看,相比于之前的管理工作,现如今对管理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管理员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大,职责也越来越明确。管理员为满足工作要求,需做到以下几点:科学分配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并保证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对于国家的各项安全生产规定,一定要将其贯彻到实处。要针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要对施工的现状有一个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此为依据设立科学的程序文件,并制定好管理大纲以及管理规范,且管理人员还应注意协调各方关系。应该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管理体系建设、管理措施落实以及资金方面。最后,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工作过程中的风险,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施工中的各种问题,更好的控制成本。

3.4注重施工现场管理中技术的应用

开展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时,企业内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全面的审核,并根据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施工图纸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还要检查施工方案内技术方面是否科学合理,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很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有时甚至还能够缩减工期。在这样的前提下,施工企业也应该严格进行预算工作,并积极的引入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使用信息化的方式来将工程项目进行细化,并将各项内容都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人员,确保工程项目预算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要做好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技术准备,构建科学的工程材料“检查、验收”技术体系,健全已有的设备技术维护体系,提高施工设备利用效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只有做好这项工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的高质量才不会是空谈。此外,建筑企业要想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还必须不断深入这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其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好这项工作,也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自然系统的生态效益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敏

参考文献

[1]林勇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初探[J].江西建材,2017,01:256~257.

第二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浅析

1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建筑物的装修要求也相对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好坏牵扯到施工安全、性能、寿命等诸多内容,屋面作为建筑上端主体的防护构造,是用户长期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的保障设施。若屋面出现漏水或渗水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建筑的质量,甚至会带来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因此,施工单位如何将最有效的防水土木施工技术应用进建筑屋面施工进程中,优化屋面结构施工质量,是当前重点考究的课题之一。

2建筑屋面防水的概况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的防水施工直接关系着建筑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优质的防水工作能够有效的确保建筑结构的完好,避免水分侵蚀建筑的主体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防水工程分为很多部分,其包括了地下室防水、墙面防水以及屋顶防水等。屋面防水工程作为建筑的上层防护结构,其能够抵抗各种不利的环境因素,确保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在进行建筑的屋面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要确保屋面结构的稳定,最后屋面的防水保温措施,确保其具备基础的隔热防火功能。在进行屋面的防水施工时,应当根据建筑屋面的防水等级来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通常情况下,屋面防水等级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具体如表1所示。

3当前房屋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存在的问题

3.1屋面防水建材质量不达标

由于建筑市场中的屋而防水材料多选用的是石油沥青等材料,这种材料往往是以石油沥青的粘合纸胎制作车工的,缺点为在低温的状态下会发生脆裂,高温的时候可能出现流淌,同时还会发生龟裂、老化等。当前这种材料已经运用较少,但是在一些建筑中使用后容易在刚结束的时候就发生渗漏。而且一些老旧的建筑中,在房屋的建筑工程屋而防水问题上常年得不到解决。

3.2屋面防水设计缺乏合理性

设计环节上存在的问题通常在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①未进行重点设计详图;②防水层、保温层与找平层的位置设计问题;③屋面与坡度的排水问题;④分隔缝的间距设置问题;⑤屋面裂缝的隔离层质量问题等。

3.3屋面防水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屋面防水土木工程作为分项工程,在建筑施工进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受多样化因素的干扰,施工现场极易可能出现紧急情况,那么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是极为必要的。但是现阶段施工单位因为存在管理方法不当、监察力度不足等问题,使建材采购环节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施工操作技术不规范等问题陆续衍生,此时建筑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也是毋庸置疑的。

3.4探究建筑屋面防水土木工程技术要点

3.4.1选择优质型屋面防水材料

选用质量高的防水材料,目前较为常用的是柔性防水材料和刚性防水材料。柔性防水材料是由改进沥青类油毡、涂膜防水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组成。通过对传统沥青材料的技术处理,形成新型的防水材料,柔性防水材料包括SBS弹性体改性沥青和APP改性沥青防水材料。涂膜防水材料属于高分子防水材料,能够直接运用在屋面上,形成一层薄膜,薄膜的防水性很强。高分子卷材主要是以橡胶和树脂组成,使用方便,对环境的污染性较小。由于高分子材料价格较高,因此在短期范围内大规模使用会有一定的困难。细石混凝土的憎水性和密实性较好,但是防水性不强。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小空隙,导致出现渗透。因此,需要在使用的时候添加防水剂,控制好水灰的比例,加大振捣的力度,从而提升材料的密实程度,形成刚性防水层。通过添加钢筋网片防止刚性防水层出现形变。刚性防水层使用简单,造价小,但是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

3.4.2合理规划排水系统

屋面排水系统规划质量有所保障,对建筑物周边环境、周边气候特征进行整体分析是基础,继而在相关方法的协助下精确的计算出与光照强度、风速等有关数据信息,在屋面土木工程防水标准被科学编制的基础上,择选出最优的防水材料,为建筑屋面排水系统排水的顺畅性奠定基础,最大限度的减少积水在屋面表层的覆盖面积。另外,将分格缝有序的布置在屋面板支持端,也是提升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对策;基于屋面防水层因为混凝土干缩结构存在极易出现一定的形变量,以及早晚温差对结构稳定性产生干扰,而出现裂缝这一实况,施工单位还可以将分隔缝设置在屋面板缝和转折交界处,继而把所有裂缝转移到风格缝内,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版面开裂问题出现的概率,以此来避免版面开裂。在设置分隔缝过程中,施工单位对间距进行科学把控是必要的,当间距数值大于6m之时,在中部安设“V”型分格缝,对于分格缝厚薄程度,其应该尽量和防水层厚度之间无明显差异。若要把分格缝看作是排气管,对其宽缝采取加大举措,防水层的制造上应用石油、沥青等材料,应用油膏使分格缝处于满灌状态中,借此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屋面防水性能。

3.4.3隔离层施工技术

隔离层是介于建筑屋面与建筑防水层的结构,因此对防水层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建筑防水层被破坏。因此可以说隔离层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屋面的防水性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隔离层施工技术分为两个方面:①要进行卷材隔离层施工,具体的方法是通过铺设细沙层,来保护建筑防水层,一方面可以保证对屋面结构产生支护作用,另一方面还能保证隔离层的干燥,从而规避了由于长期积水造成防水层破坏的事故发生。②石灰黏土砂浆隔离层施工,要求相关施工人员注意石灰黏土砂浆的配比,使其能够符合一般隔离层的防水要求。另外,平整性是石灰黏土砂浆隔离层技术的基本要求,要保证隔离层的表面没有任何杂物,保持外表面的光滑、平整。

3.4.4刚性防水层施工技术分析

刚性防水层是凭借收缩混凝土防水层实现防水处理的施工技术,主要利用钢筋约束的作用,限制混凝土膨胀,从而达到建筑屋面良好的防渗效果。刚性防水层施工技术由于能够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在屋面防水工作中也有良好的施工效果。具体的施工方法是通过平面振动器,保持屋面的平整与清洁度,对凸起或者凹陷的部分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是建筑刚性防水层技术的基础工作。

3.4.5屋面施工维护

在对屋面涂膜防水施工前期,对屋顶基层表面开展清理工作是基础,从而确保管道、地漏、排水口、阴阳角等部位的洁净性,明水屋面施工工艺结束以后对全部结构元件进行彻查,确保安装的稳固性以及衔接的密实性。在上述所有工序落实以后,参照建筑实况对其进行定期清扫,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原件老化腐蚀问题出现的概率,达到维护建筑屋面整体质量的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屋面工程渗水漏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屋面防水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关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还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性能,因此应将屋面防水施工放在首要的位置,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作者:林世鲜 单位:贵阳八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许东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4,40(36):85~87.

[2]黄跃.基于民用建筑屋面防水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23):73.

[3]周明斌.屋面防水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5):54~55.

第三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

1房屋质量问题实例

位于某城区别墅群,去年10月份开始,开发商就通知业主过来收楼。不少业主发现房屋问题比比皆是,有的房屋渗水情况甚至多达20多处。由于质量问题无法收楼,几十户业主有家不能住。将全屋所有发生渗漏的墙体用红色粉笔标识出来,累计超过20处,还有不少地方没有统计进去。在露天阳台,怀疑坡度设计不合理,雨水无法排出,阳台积水深度近10cm。业主一直和开发商交涉,但是迟迟得不到回应。开发商只是一味催促业主收楼,并未提出解决方案。合同约定的是去年10月收楼,但是很多房屋出现渗漏现象,被投诉了之后,开发商就派人过来补漏,不过只是简单地在裂痕上粉刷一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同时,楼顶天面上布满了一道道裂痕,所用的水泥用手一捏就粉碎成细沙状。地下停车场到处是积水,吸引了不少蚊虫前来光顾。在电气设备附近积聚一摊水,对业主生活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2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是房建工程的主要原料,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是最常见、最普遍的房屋结构,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设中最重要的施工技术就是混凝土的选择、调配以及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浇灌技术是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环节,在将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的时候,应立即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工作,因为如果长久没有对其进行浇灌,那么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小之后,再进行浇灌就很困难了,而且混凝土凝固之后还不能够进行第二次加水,因为这样会影响混凝土本身己经调配好的浓度,而失去最佳的效果。在浇筑的过程中,最好的浇灌技术是全面分层浇灌,具体来说就是将第一层浇灌完成之后在浇灌第二层,这样保证了每一层浇筑的全面性和整体浇筑的全面性。如果不注意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施工技术那么可能会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成后甚至是施工过程中的墙体裂缝问题乃至导致房屋渗水。现在房屋建设中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存在严重的裂缝问题,当裂缝出现后,空气流动侵入墙体,其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侵入混凝土后,会与混凝土结构中的材质发生化学反应二导致混凝土的碳化明显。另外除过二氧化碳,水分子的渗透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墙面、楼层本身内部熟石灰之间无缝隙的紧密结构,从而进一步加深裂缝的扩大,同时,钢筋的锈蚀现象接踵而至,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影响甚大。如果墙体继续不断的有裂缝出现,那么将不能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这种危险来自于房屋本身。墙面出现裂缝时,总是呈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隙。总体看形状和分布,墙体裂缝的常见分布主要有几种类型,如图1~3所示。

2.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要合理安排模板自身的结构以及模板与其他建筑结构之间的构造关系,为的是防止模板因为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是计算不正确而使得模板之间的不正常压力导致的模板的变形,进而导致的是混凝土的裂缝;同时,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保证模板和支架之间足的够的刚硬程度,那么就无法承受相互之间太大的挤压力而最终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另外,对于何时拆模也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因为不论是太早或者是太晚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在模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在施L期限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采用三套模板,来克服在建设初期混凝土因为强度相对低且承重相对过重而产生的裂缝问题。

3房建工程施工管理

3.1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通常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企业的效益与经营,甚至能够决定企业的信誉及存亡问题。在建筑行业当中,工程的施工必须要一定的技术装备及技术条件作为基础和依据,以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和组织管理水平为支撑和实施。(2)建筑施工具有特殊性,随建筑类型、规模要求、样式等的不同,建筑施工作业也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建筑施工是集多种技术综合应用于一体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加之有较多的工序搭接,为保证施工正常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的质量与功能要求,就必须对建筑施工的各生产过程加强管理,促成低成本、高质量的目标。(3)随着建筑业及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涌现,而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高,呈现诸如结构更复杂、装修更新颖、功能更特殊等特点,促使建筑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更好的技术装备配置、更高的技术管理要求,更加凸显了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3.2管理方面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

分析在施工管理方面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①由于房建工程施工人员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在城市居民生活基本都达到小康水平的当下,如何过得更有质量是城市居民广泛开始考虑的问题,因此房屋的舒适程度、布局的合理与美观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应对这样的需求的变化,必须要求工程的施工人员有良好的施工技术和具体的操作能力,但是,目前国内很多的施工队伍都达不到规范要求和技术要求。②没有完善的质量问题发现和解决机制,质量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会给严重的质量问题开启侥幸之门,因为在房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同的阶段的工序之间、不同的种类施工之间在交替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交接制度和完善的责任制度,使得有一些质量问题是前面的施工工艺留下的,同时,后面的施工人员在发现之后并不进行及时的处理或者是故意的忽略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因此为房屋建设留下了安全隐患。

3.3房建工程施工的管理措施

①在接到房屋建设的任务之后,承包单位应当按照承包合同的各项要求,比如说质量要求、工期要求等安排施工部门成立相关工程的管理小组,来具体联合监督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具体来说,主要有工程设计小组、材料质量检验小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等施工管理小组,共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②在施工前的阶段,要重视施工地点的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的事先考察工作,因为不同的空气湿度条件、温度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条件以及水文环境等都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的调节,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模板的拆模时间等一系列技术性的问题,严格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才能建成最适合当地环境和地形的宜居的房屋。③在施工之前,要严格控制图纸设计的全过程,房屋建设的全过程,房屋的建设的整体造型、布局、技术要求都是按煞图纸的要求来架构的,因此图纸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特定房屋的设计还要尊重业主的意见和想法,所以设计图纸的环节必须集思广益,最终设计出合理又创新的方案。④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完善对工程测量的控制、完善对材料质量的保证、完善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完善对工序的交接和控制制度。此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监理工作,监理单位应当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通过审核的工程设计文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视检查,检查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是否落到实处。对大型机械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情况进行检查。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性事件或安全事故时,应当及时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总监理工程师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同时,要收集整理安全监理工作的资料。包括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规划,分项施工的安全监理的细则、监理日志、现场安全检查的记录表以及对整改安全隐患的通知。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资料包括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划分、施工工具的安全检查记录以及现场环境保护的检查记录等,使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规范化。

4总结

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城市居民对房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抓好房建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必须重视、刻不容缓的问题,要保证房建工程的而质量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①从施工技术方面;②从施工管理分析方面。文章已经从这两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论述,致力于改善房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问题。

作者:蓝剀 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建筑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丁锋.建筑施工技术及其管理优化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50):167~168.

[2]邹圣荣.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11(06):54~60.

[3]楼凌云.研究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1):28~29.

[4]陈少泉.论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的意识管理[J].广东建材,2009(03):12~22.

[5]雷呈锋,陈伟.谈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C].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64~68.

第四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分析

1前言

建筑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建筑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的。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产生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

2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样重要且应有机结合。

2.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收入-成本=利润,由这个公式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长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当中则是可控制的,因此成本控制是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2.1.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1.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应做到成本控制人人有责。

2.1.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在施工中,在施工结束后都应该注意变化和总结。

2.1.4目标管理原则

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设立控制目标。

2.2进度控制

(1)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2)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筑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适合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3)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

2.3质量监控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等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2.3.1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①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说穿了就是人能够主动去工作,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效果比调动能动性是显著的,且绩效评估是索取、调动能动性是付出,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重视进行绩效评估而忽略调动能动性的原因。但绩效评估不是万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做评估的也是人,这样就难以保证他评估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2.3.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2.3.3机械使用的控制

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施工质量比人工施工大大提高且有保证,在工程上应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这样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试用期。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3施工项目验收

施工项目在验收合格后才开始竣工结算,因此验收工作能够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正常的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尤其是现场签证、隐蔽验收记录等资料要齐全并随时整理。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建筑、监理和设计单位保持良好和有效的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4建筑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结束对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负责在保修期内的保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保修工作,首先,施工单位应与建筑单位在签订合同时,规定严谨的保修条款,以分清双方责任;其次,不应针对某一个工程项目制定保修计划,应建立长效有用的工作机制,对所有施工项目系统进行保修。

5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项目的管理是应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又是一次性的,每个项目有相同处也有区别,因此不是单靠某人或每一个人就能搞的好的,也不是这个工程做的好下一个公程就一定做的好,由此可见,想做好每一个工程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做好。

作者:王雪莲 单位:丰宁满族自治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参考文献

[1]郑真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消费导刊,2009(14).

[2]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0(16).

第五篇:工程施工投标的预算与报价技巧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完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对投标单位如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市场份额,从众多竞争中脱引而出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需要在掌握实际投标预案的前提下,对报价的技巧与方法熟悉精通,通过提高招标项目的报价水平,确定不同项目中不同的投标策略,并对投标报价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做出决策。

关键词:工程施工;招标;预算;报价;投标项目;策略

目前,我国在工程建筑领域中常使用工程施工招标制度,这一形式已经成为建筑市场的一种常用的经济活动,想要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需要利用工程招标的预算和投标技巧。

1对工程项目与设计图纸充分理解

想要充分理解工程项目和设计图纸,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投标方案方向。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是甲方企业选择项目团队的主要手段,甲方企业会要求项目投标责任人的标书必须全面反映出招标文件的相关要求,预算报价也不例外。投标公司在阅读招标文件时,应对招标文件的清单项目的组成、选择的要求进行清晰的判断,否则会容易造成报价方案偏离甲方企业的要求期望,也会使得其他投标人的报价方案成为出围标或者废标。所以及时分析甲方企业的目标要求,是成功拿下工程项目投标项目的第一要素。

2对施工现场进行前期调查工作

在投标项目开展前应及时到施工现场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实地调查对招标文件与施工图纸进行比较分析。例如对施工中所用材料的当地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并且做到货比三家,从中挑选质量最好,价格最优的供应商;对现场施工中的弃土点与土石来源进行路线规划,弃土点的设置应遵循方便运输、运距最小的原则;同时应及时观测现场施工附近环境,选择施工水电的租借地点并对租借点到施工现场的管线进行测量,同时,应对便桥、便道的结构情况等进行了解。想要在众多投标企业中获胜,就需要在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后,从各个方面入手完善细节,这样的标价才会在同行中具有竞争力。

3关于预算价的编制技巧

3.1工程量的复核

目前的工程施工项目的报价方式多采用的是量价分离的形式报价,投标方案中工程数量是招标企业重要的考核因素。投标负责人应对投标方案中的工程数量进行审核,尤其是对清单中的重大事项的变更趋势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可利用计算机分析或不平衡报价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确保方案在保证利润的同时与水平质量保持不变,保证方案复核招标企业的要求质量。合理标最优报价的简单计算公式为:B=A×C×k式中:B为投标的最优报价;A为工程设计的预算额;C为标底系数,一般取值范围为0.90~0.95;k为报价系数,一般取值范围为0.92~0.95。投标单位的最终报价愈接近B值,得分愈高。

3.2工程施工组织的设计编制技巧

工程施工组织的设计编制技巧,是建立在满足本企业报价与市场水平持平的前提下,使工程施工质量满足招标企业要求的编制方式。在编制时,可编制多个可行性方案,在从可行性分析方面,经济技术方面对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在可行性方面应从投标人角度对方案进行分析,列出几个选择项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最后的可行性方案;在经济技术方面,应根据实际施工现场和项目要求确定最符合实际要求的方案,例如:在桥梁T结构的上部进行结构浇筑设计时,工程投标人一般使用支架现浇的方案,但如果工程投标人采用挂篮悬浇方案进行施工,其制作成本会增加,导致整体设计方案超过市场平均水平而出围。所以投标人应根据实际要求综合考虑编制方案,在保证报价水平与市场水平相持平的前提下,选择可行性方案,使方案整体更具竞争性。

3.3定额费用的选择技巧

各行业、各地区工程的特点是定额,在基价编制时,需以行业的定额为依据进行基价编制。相关研究人员总结出,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的测定是根据其是否具有先进的工消耗水平、料消耗水平、机消耗水平。因此,工程投标人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需严格按照定额要求。在选择定额时需特别注意,在进行清单项目的分析时,要将部分费用扣除,以免造成重复计算的可能性,影响最后的报价价格水平,使得造价虚增。在进行相关费用核算时,也需要根据当地的相关文件合理核算,不能随意增减费用的核算。例如,在某市政工程的报价工作中,其中总则费用已将保险费等有关项目费用意义列出,因为其市政工程的综合费率中已经包含两个项目费率,所以,应将保险率扣除,以免造成会造成报价价格水平,使得造价虚增费用重复计算。工程的取费,预算见表1。

3.4对投标报价进行分析整理

在确认项目基价的前提下,就需要确定投标报价。具体方法是历史基价分析、指标分析、工机料分析等。投标报价分析参照表2。最后的投标报价,我国目前投标多采用复合标底的形式,复合标底是指对业主的标底价进行分析推测,了解甲方企业对标底价的评标与定标方法,分析可能的标价区间;对其他人的投标报价进行报价推测,可根据其他人其他类似的投标方案进行估价预测,通过资料的收集,分析可能的标价范围;同时,应对保本红线价进行分析,以本企业的经济水平,管理水平为基准确定保本价区间,投标价应不低于保证价。在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后,再次确定本企业的最终标底价。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预算与报价直接关系到企业在竞标中的胜算多少,也与企业经济利益相挂钩,所以企业应从各个方面考虑,既要做好前期的考察工作,也要做好各个方面资料的收集;既要保证自身利益的实现,也要保证项目的质量要求。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报价水平了解竞争对手和甲方公司的报价习惯,分析相关工作,才能在众竞争对手中提高中标率,保证投标高效益,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作者:张秀梅 单位:中铁建工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闫丽君.浅析工程施工投标的预算和报价技巧[J].价值工程,2011(6).

[2]张玉珍.浅议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4).

[3]沈哲渊.关于建筑工程投标预算报价的思考[J].中华民居,2014(5).911

第六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管理要点

摘要:21世纪,我国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不断的向前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其中建筑施工单位尤为突出。在高科技技术的不断的推动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越来越高。预拌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对其技术的管理要点进行探讨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有着异常明显的作用。但是,预拌混凝土技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对其进行管理要点进行分析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本文将主要从预拌混凝土的基本概况、建筑工程中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预拌混凝土技术质量管理的办法这几个方面出发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预拌混凝土技术的管理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提出的观点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降低建筑的安全风险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要点;问题分析;措施应对

在当代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质量管理中建筑施工单位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建筑施工中最基础的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技术会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混凝土的材料选择以及浇筑管理技术等等工作进行研究就成为了必然趋势,下文就将对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浅析。

1预拌混凝土的基本概况

在普通的混凝土当中根据实际的建筑施工需要来加入一定的掺合料或外加剂就被称作是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对于运送时间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的,它要求搅拌站在搅拌之后就必须使用运输车将预拌之后的混凝土站在规定的时间之内送到施工场地,这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的问题。预拌混凝土通常被当作商品出售,所以它也被称为商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我们要对这些要求进行必要的了解才可以预防建筑工程中预拌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中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生产当中没有做好把关

预拌混凝土在何时能产过程中的工作是非常的繁重的,所以生产单位最好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之前就对所需要的各项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测,但是大多数的生产企业都会忽视掉这项准备工作,缺少检测和管理的制度。所以在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当中就经常出现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设备和仪器的检查,导致问题的出现。当检查或者是检测的结果出现偏差也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很多的企业都不能对预拌混凝土的配比比率、配比原料等进行检查和复查,不能严格的按照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而当我们将这些不合格的混凝土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就比较攘夷出现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

2.2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够重视

通常情况下,如果在混凝土预拌过程中添加的矿物质和添加剂越多,预拌混凝土就更容易成型和搅拌,所以添加很多的矿物质和添加剂反而更加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但与理想状况不同的是,有些企业并不能全面的分许混凝土的各方性能,所以在其中加入的矿物质和添加剂比例不正确,就使得混凝土的耐久性大打折扣。举例来说:某企业对混凝土中的含量做不出正确的检测,所以供应商弄虚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在混凝土当中加入比较多的低价物质,如砂石、煤灰等,导致这些含量的比重过高,混凝土的抗性就比较的低,使用寿命比较的短,所以混凝土的耐久性被严重的影响了。

2.3生产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低

生产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会直接的影响到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生产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与预拌混凝土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阶段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人员大多专业水平都不高,经验较少,这就不利于预拌混凝土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部分的生产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也不高,他们对生产、管理、经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不够重视,很多细节方面的工作都被他们忽略掉了,所以生产出来的预拌混凝土质量很难达到标准,也就难以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企业对生产人员提供的技能专业培训机会较少,所以生产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来应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他们对生产的流程也不够的了解,对重点工序不了解,所以就特别的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预拌混凝土问题。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预拌混凝土技术质量管理的方法

3.1做好预拌混凝土厂家以及供销商的选择

随着预拌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市场当中的混凝土的生产厂家和供应厂家都是非常多的,但是生产厂家和供应厂商的质量参差不齐,我们需要对各个厂家的生产材料和生产质量进行分辨,这也是每个建筑工程单位首先要做的工作。我们在选择预拌混凝土厂家和供销商的选择过程当中,应该进行实地考察,对厂家的生产过程和市场信誉进行调查。此外,我们还需要对生产厂家和供销商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人员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察,选择符合标准的供应商和生产商进行长期的合作。

3.2做好预拌混凝土的验收工作

对混凝土进行验收工作同样是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过程中重要的工作,我们应该按照预拌混凝土的使用对其进行严格的划分,并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预拌混凝土的验收内容包括了很多个方面,例如:工程单位、工程项目名称、需求方、供应商、预拌混凝土编号、强度等。我们应该严格的按照施工对于混凝土的要求来进行严格的验收。在验收工作完成以后,我们就需要对预拌混凝土塌落情况进行试测,然后按照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复查,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后续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3.3预拌混凝土的试件留置

试件是预拌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物品,我们要求试件的留置和取样能够符合施工的规定和要求。我们将预拌混凝土的试件留置的操作过程分为三步:①我们要在交货的前10min内完成预拌混凝土的试样选取,并且要保证试件制作成功的时间不得超过交货的30min,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混凝土的可靠性;②要按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试样选取,混凝土试样的选取量要控制在总料的1/4左右;③对预拌混凝土的试样进行检查的过程当中,选择的试样数量要是需要的预制混凝土数量的二倍,同时我们要避免重复选择的现象出现。

3.4浇筑的质量控制方法

建筑施工前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浇筑,我们对浇筑的质量以及管理的要求非常的高,我们要保证上层、下层的混凝土在凝结前就完成浇筑,浇筑的过程中要符合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的顺序原则,主要采取的浇筑方式是竖直浇筑,在浇注时要严格的把控好浇筑过程当中的温度。最后,我们需要在浇筑结束后进行洒水养护的工作,这是为了减少早期裂缝的现象出现。

3.5原材料的控制方法

对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进行控制是提高建筑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所以预拌混凝土厂家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取样检测,主要的检测内容包括了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不同的施工场地对于混凝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在了解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之后,进行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按照严格的施工要求进行审核,在遇到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原材料时,应该立即的停止使用,及时的进行原材料的替换,同时,我们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各原材料的配比率适合实际的施工情况。总之对原材料的控制,要从多个角度、多种方面出发。

4结论

上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当中预拌混凝土技术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预拌混凝土的技术主要包括了:混凝土生产当中没有做好把关、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够重视、生产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低这三个方面。基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做好预拌混凝土厂家以及供销商的选择、做好预拌混凝土的验收工作、预拌混凝土的试件留置、浇筑的质量控制方法、原材料的控制方法这五个方面入手,对预拌混凝土技术的管理要点进行了研究探讨。由此可见,对预拌混凝土技术的质量管理做好研究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

作者:黄春桃 单位:广西庆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许猛.建筑工程施工中预拌混凝土及混凝土泵送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1):217.

[2]胡延军.建筑工程施工中预拌混凝土及混凝土泵送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8):198.

[3]李玉飞.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门窗,2016(03):125~126.

[4]申思茂.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预拌混凝土技术的质量管理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227.

第七篇:建筑工程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于是他们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有了新的需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有一项不可或缺的施工技术那就是钻孔灌注桩技术,这一技术具有适应能力强、操作过程简单等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断的被拓宽。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操作技术、施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下,钻孔灌注桩技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建筑施工的在发展,造成施工中存在不安全、不稳定等隐患。因此,我们应该对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来提高其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水平。

1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势

1.1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经济效益非常的高

我们知道在任何一项建筑施工开始之前我们都要对施工地的各项情况作了解,然后以具体的施工情况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技术。我们同样知道地质之间存在差异性,我们要根据施工地质的不同为其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工艺。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这一施工技术在各种的地质条件下都可以进行运用。而且,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灵活性较强,因此,在使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更。所以使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可以简化施工的环节、降低施工的单独、提高施工的质量,所以它可以间接的降低施工的成本,使得施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我们说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经济效益高是其具备的最大的优势。

1.2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安全性很强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使用这种技术开展混凝土灌注工作时混凝土的渗透性比不使用这一技术的渗透性要好。混凝土的渗透性好可以使工程的桩基和土体进行紧密的结合,加大工程地基的安全性。除此之外,钻孔灌注桩技术还具有使压力增大的性质,所以地基的稳固性就有所保障了。当地基的稳固性被保障时,地基的下陷问题就不容易出现,地基的抵御病害能力被大大的增强。

2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应用分析

2.1准备工作

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技术人员要提前到施工场地开展工作,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导线复测、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布置工作等。同时我们要求技术人员对施工的具体方案,以及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只有在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之上,我们才可以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才能对具体的施工步骤有所了解,才能够做好任务的分配工作。当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还包括了,支架模板的构建、临时设施的设计以及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设立等等。材料准备部门应该完成施工材料的购买、进场和堆放工作;质监部门应该对所购置的材料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机械部门应该提前的准备好相关的施工机械,并且要求对施工机械进行提前的调试和使用,确保建筑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

2.2钻孔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钻孔,钻孔为整个施工质量的优劣打好了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对钻孔的质量加以重视,要确保钻孔桩位的准确,压好护筒。我们为了防止钻孔坍塌或者是出现残渣,就需要时刻注意钻孔的情况,及时发现钻孔偏斜的问题,当我们在钻孔过程中出现漏水的现象时,我们一定要立刻停止施工,对护筒的质量进行检查,找出漏水的原因,然后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钻孔的速度和时间对钻孔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一定要保证钻孔速度的适宜性和钻孔事间的准确性(一般我们在回填了适量的枯土后在进行第二次钻孔)。同时我们也要对钻孔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每一个过程的工作都能够完善的展开。

2.3成孔和清孔

同时我们知道,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会受到成孔和清孔工作的影响。根据上文我们可以推测出,如果成孔的质量较差的话,下一项工作的开展就会面临着诸如塌孔和缩径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还可能延长施工的时间。所以,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的相关规章来开展施工工作,监督部门切实的落实监督工作。各个操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默契,这样才能使得施工变得高效。清空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就是对桩孔底部的残渣进行清理,捞浆筒是主要的清理工具,当桩孔底部的泥浆处在流动的状态时,会对孔底的沉渣产生冲击,从而使得孔底的残渣得到彻底的清理。清孔工作完成的情况是混凝土灌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保障。

2.4钢筋笼制作及掉放

我们要在对钢筋笼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以后,在确定其符合规章制度以后,我们才可以进行钢筋笼的制作,我们要对钢筋的长度、直径、规格等等的参数进行严格的限制,确保其符合钢筋笼制作的要求。在进行掉放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现钢筋笼受阻的问题时,我们要立刻停止掉放,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采取合理的解决办法去应对这些问题。

2.5泥浆准备和二次清孔

我们需要确定泥浆地的尺寸和容量,做好泥浆制备之前的准备工作,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用原土进行造浆,但当我们对质量的要求很高时也会选用优质土进行造浆。当我们在导管和钢筋笼掉放时,发现原土泥浆将本来沉浮状态下的沉渣变为下落状态时,我们就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清孔。

2.6混凝土灌注

当上述有关钻孔的步骤完成之后,我们就需要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工作了。我们一般使用钢导管将混凝土管住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护好灌注桩使其具有坚固性。在这一步骤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当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时,我们就需要将其扔掉,避免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

2.7严格控制材料砂率

同时我们要对材料的砂率进行严格的限制,要对材料砂率的相关数据进行必要的确定和分析,从而提高水泥注浆注塑的质量,提高注浆后凝固的硬度。严格的控制材料的砂率对于工程质量的好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2.8重视灌注桩封浆操作

灌注封浆工作是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最后一个工作环节,这一环节一般不被人门所重视,因为它是在工程实施结束之后进行的,但是灌注桩封浆工作又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我们应该对其予以重视,严格的控制封浆的时间对于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起着促进的作用。在进行灌注桩封浆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的提高和改善施工人员的设备操作能力不断的来提高灌注封浆操作的质量。

3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工作者必须去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的去学习施工的专业知识,来满足时刻变动的建筑施工要求。我们应该对建筑过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不断的来提高其技术水平。技术操作人员不断的进行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学习,将钻孔灌注桩技术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对钻孔灌注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钻孔、成孔和清孔、钢筋笼制作及掉放、泥浆准备和二次清孔、混凝土灌注、严格控制材料砂率、重视灌注桩封浆操作等等具体的施工内容进行了解,提高各项工作的施工质量,从而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生产需要。

作者:覃建国 单位:广西广厦工程建设咨询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齐国明.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简述[J].信息化建设,2016(04):132+134.

[2]吕志君.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6(01):87~89.

[3]刘东芳,李振凯.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6(04):34~35.

[4]方国建.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浅议[J].门窗,2015(04):91.

第八篇: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而且在建筑工程之间的竞争力也日益加剧。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应用流水施工的技术,将能够有效的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的进程,从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的时间。因此,本文就通过对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得以应用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地分析,浅谈鄙人对其的看法,从而提出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可以实行的具体应用措施,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流水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探究;应用措施

所谓的“流水施工技术”是指为建筑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一种管理形式,是由固定组织的工人在若干个工作性质相同的施工环境中依次连续地工作的一种施工组织方法。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依次施工(亦称顺序施工法)、平行施工以及流水施工等组织方式。对于相同的施工对象,当采用不同的作业组织方法时,其效果也各不相同。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融进流水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为建筑工程的整个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整个施工的质量。

1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得以应用的重要意义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中的各项分工措施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越来越注重建筑工程的小细节,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只有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做到精致,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如果将流水施工技术融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并且加以高效的应用,那么将会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也可以实现专业化施工。接下来,就对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得以应用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地探讨,从而更清楚地了解流水施工技术所带来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建筑工程就像是一张大饼,而流水施工技术如同划开这张饼的工具,将建筑工程从整体上分解为若干个施工阶段,实行多个施工层,然后根据分工的情况进行专业施工队的组建,并且使他们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依次或者轮回型施工。实行流水施工作业,将建筑工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安排对应的专业施工人员,大家齐心协力地配合,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从而缩短计划的施工时间,将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1.2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

建筑工程相对于其他工程来说,其任务量大,施工工期久,所耗资源较多,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加以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使各个施工团队实行专业化施工,对作业人员明确的分工能进一步提高其施工技术的熟练程度,促使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也有所提高。并且流水施工技术可以将建筑工程这个整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在其基础之上,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或者人力资源将会得到科学合理地分配,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到物有所用,物尽其用,充分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需要。因此,在这样不浪费并且高效率的施工方式之下,将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建筑工程的生产成本。

1.3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融入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将科学有效地利用了工作需求,而且还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节约了时间。流水施工技术是将一个建设工程整体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工人们进行连续性施工,相邻的两个施工团队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互合作完工,从而产生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了建筑工程企业的支出经济。因此,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建筑工程行业争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进行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流水施工技术在其更好的应用上显得格外重要,不仅要进行有效应用,并且还要组织好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活动,把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组成不同的专业组合进行有效的施工,按照流水施工技术的特征加以有序的建设。接下来,就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进行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加以详细地探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之前须确定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对象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环节都适合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为了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导致工程资源的浪费现象,就必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段检查,从而确定好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对象。在确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流水施工技术应用对象时,还应该仔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将流水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具体的分工,而且还应该将建筑工程的施工段时间与空间加以精准地分配,因此,流水施工技术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得以应用之前,要确定好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对象。

2.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从而合理划分施工段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其中心的步骤就是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加以施工段的合理划分。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都可以进行分层施工,将第一施工层的施工任务完成之后,随后工作接着井然有序的进行,每一个施工阶层都安排具体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有节奏、均衡以及连续不断的建筑施工,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实施。举个例子,某地要建造一座三层的工业厂房,其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横向与纵向的比例为6:9,施工工期是35d,并且工作人员不超过20个人。因此,对于这个工业厂房的建设,就可以采取流水施工技术,根据工程中每个区段的模板以钢筋混凝土情况计算好其工程量和劳动量,进而划分好施工的阶段,可以分成绑扎柱钢筋、支模板以及浇注混凝土这三个阶段,接着根据流水节拍制定完整的施工方案,从而进行井然有序的施工。

2.3可以实行无节奏或等节奏的流水施工方式

进行流水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时,可以实行无节奏或者等节奏的流水施工方式,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情况而定。若该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主要是为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提供有效保障,就可实行无节奏的流水方式。所谓的“无节奏流水施工”就是同一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奏不完全相等。首先第一步,将这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合理地划分,根据施工节奏确定流水步距,将一个施工阶段安排所需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这种方式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进行无节奏的施工。接下来,就要计算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制定相应的流水施工分配表。而等节奏的流水施工方式与其反之,它需要将每个施工阶段的人员进行相同比例的划分,而且将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均分为若干等分,每个施工段所需要的人员进行同步的施工,将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实行无节奏或者等节奏的流水施工方式。例如,某个建筑工程从平面化分为A、B、C、D这个四个施工阶段,将每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进行精确地制定,规定C段完成后有两天的技术间歇时间,A完成后有一天的组织间歇时间,然后可以让B与D进行平行的搭接时间。根据这项建筑工程的条件进行相应的流水施工方式的设定。

3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性以及安全性,加强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效率,还能够使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平稳而高效的建筑施工,也加快了其施工速度。将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加以有效的应用,能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的更好发展,为建筑工程在新时代的发展赢得一席之位。

作者:韦敏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

参考文献

[1]吕世尊,谢红杰.流水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河南科技,2013(07):159.

[2]李永军,邓隆显.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02):145~146.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工学结合建筑工程课程改革

一、工学结合下的课程改革背景及意义

建筑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建设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能为社会所接纳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徘徊在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每年大量的高职毕业生融入人才市场,但是就业率并不是很高。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企业对于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并不满意。这就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具备鲜明的特色,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包括高技能人才的在内的知识型劳动者就业岗位和需求不断增加。总书记曾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指示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其次,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也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有关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理论已经被教育理论界所接受,并且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而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由注重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工学结合理论与各个教育环节的渗透、结合,真正实现市场化条件下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融合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文章基于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五种具体工学结合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二、基于工学结合下的课程改革探讨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建筑专业的认证实际。在各门主干专业课程相互独立的教材中有许多重复内容。针对目前多内容、少学时,又要给学生扩展一定的信息量和留有必要的思考空间,开阔学生视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工程训练的实际情况,必须优化重组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1)把专业课程中内容混合的课程中的基本原理部分从原课程中剥离出来,整合为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将专业课程内容整合为少学时的专业选修课。

(2)对专业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在合适的课程中讲授。例如,关于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在基础工程和钢筋混凝土设计课程出现重复,此内容应在基础工程课程中与其它常用基础类型统一讲授,使学习更系统。

在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的同时,也要立足于社会需求的实际,也就是以社会上各种建筑工程专业的注册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为导向,如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将专业课程内容最大限度的和社会要求相衔接。

2.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是和“学科本位”的课程观相对应的。传统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都是按照国家对学科教学的要求设置的,并没有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倾向,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建筑工程专业的通才,工程方面的知识都学,但是没有侧重点。工学结合下的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要彻底改变“学科本位”课程观,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各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同时,教学要以就业为指导,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参照,从培养目标出发,改革和优化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专业职业岗位技术必需够用为度的理论教学体系,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不要求完整性与系统性;对一些传统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重组,创建一批新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等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可以针对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如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工程监理等,设置课程专门化方向,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教学方式都有所侧重,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业务规格定位相一致。

3.强化实践教学,以实践促进教学。工学结合的精髓是实践训练。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要求非常高的一门学科,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必须强化学生的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例如,对于“钢结构”课程,从毕业生的岗位技能要求出发,应加强学生钢结构深化设计能力的训练,根据课时安排情况,设置为期一周或两周的钢结构深化设计训练。课题的选取可以是虚拟工程,也可以是实际工程,但要注意工作量适中。将课题下达给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际图纸分解过程进行钢结构设计,并最终能初步达到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通过这一实践教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图纸深化技能,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常见建筑钢结构的构造,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与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对接。公务员之家

4.校企联合教学,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其核心是校企联合。具体到建筑工程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应尤其要加强施工技术的技能训练,而这部分的职业技能训练必须借助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来共同完成。比如,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一门课程,可以重点选择规模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施工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借助施工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具体的施工项目,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训。同时,高职院校要深入建筑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信息进行充分研究调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用人岗位的能力要求为内容,以培养高技能、高实践性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联合,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以期实现零磨合顶岗的毕业生。

5.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师资水平是实现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关键,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从总体上看,一些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的师资状况难以满足完善工学结合模式的需要。一方面,从事建筑工程专业的师资对职业教育本身缺乏应有的认识,职业教育观念淡薄,常常用普通高等教育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教师职业技能状况也不太理想,有的教师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不能有效地指导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实际教学也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普教化倾向。改变这种现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任职;二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鼓励教师通过职业技能评定获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这样,建筑工程专业教师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与“学”结合的“双师”素质人才,在相关的课程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地传授取自于工、用之于学的力学知识。

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新形势下的基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知识点涉及面广,与部分专业和实践课程联系密切,课程改革更需要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建设项目管理即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重点加强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其内涵就是: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质量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可用以下几句概括: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分解落实,详细交底;针对难点,组织攻关;样板示范,摸索经验;跟踪控制,严格把关,做好质量控制;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测。建立健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及运用三全控制基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

1.建立质量自检制度。工程质量的优劣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应当接受企业自身的监督。企业自身监督就要求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当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体系,通过自检制度的运行达到质量的持续改进。现行的机制主要是项目质检员及各施工员(工长)驻工地监督施工质量,分公司质检员巡查项目质量情况,总公司质检科组织定期质量验收,做到层层负责的监督对工程质量把关。

2.第三方质量监督。第三方监督指业主(监理)的监督,是目前最权威性的监督。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长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或正在施工的和已完成施工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监督。

上述这两套质检机制共同组成控制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的完整体系。既明确分工,又密切联系,有效地保证工程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

(二)监督方法和手段

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

1.现场监督对于施工作业中每道工序做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并纠正,检查手段采取实测实量和整体观感相结合的方式,已形成的成品有权责令施工人员推倒重来。

2.召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明,严格对施工工人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纠正错误,限时改正。

3.编制质量控制书和指导文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通病详细说明,指明对策,明确责任并责成项目部责任人员限时整改。同时,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

方式,但必须以国家规范和验评标准为依据。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与业主(监理)部门沟通、密切配合企业自检部门共同管理。

二、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都对工程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针对上述情况,作为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天气、人员以及其他资源配备情况,编制合理具体的进度计划,计划进度至少阶段应精确到月、分部精确到周、分项精确到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计划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计划不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而是施工的有效指导方向。要搞好项目的进度管理,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项目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构架。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有一个成功的管理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

2.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网络体系。一个较大的工程,是由很多的建设者参加的共同体,这就需要有一个严密的合同体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避免相互的拆台、扯皮。

3.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三级工程计划。这一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以及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影响。

4.设计单位的确定及设计合同的签订,以及设计质量、速度的检查、评审。设计的工作质量决定了项目施工能否顺利实施。

5.施工单位的招标、评标及施工合同的签订,包含总包、分包单位的选择,材料、设备的供货合同的签订。

6.工程前期政府手续的办理以及市政配套工程的安排。与政府机关的充分沟通与良好关系,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三、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反映的是各地区建筑业的平均水平,是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来的工程量,以及套用相关的取费标准计算得出的。计划成本,指项目管理部门按计划工期的有关资料,在实际成本发生前计算的成本。实际成本,是施工项目在施工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可揭示成本的节约或超支,说明经营效果。实成本和预算成本比较,可反映项目管理的盈亏情况。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特点,施工成本管理要紧紧围绕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几个方面展开,在施工成本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手段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2.加强材料管理,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严格材料出入库管理,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

3.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定期对施工机械检查、维修、保养,租赁的设备或周转材料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

4.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5.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6.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

四、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安全是天,是责任,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它是维持生产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最大保障。胡总书记曾强调过:安全生产关系群众生命,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切实抓好。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切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工程特质制定详细的项目安全风险预测及相应的保证措施,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分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及个人,以便在项目实施全过程更好地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做好生产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生产中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预案,做好监管。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因此,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建设项目管理即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重点加强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其内涵就是: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质量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可用以下几句概括: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分解落实,详细交底;针对难点,组织攻关;样板示范,摸索经验;跟踪控制,严格把关,做好质量控制;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测。建立健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及运用三全控制基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

1.建立质量自检制度。工程质量的优劣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应当接受企业自身的监督。企业自身监督就要求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当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体系,通过自检制度的运行达到质量的持续改进。现行的机制主要是项目质检员及各施工员(工长)驻工地监督施工质量,分公司质检员巡查项目质量情况,总公司质检科组织定期质量验收,做到层层负责的监督对工程质量把关。

2.第三方质量监督。第三方监督指业主(监理)的监督,是目前最权威性的监督。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长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或正在施工的和已完成施工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监督。

上述这两套质检机制共同组成控制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的完整体系。既明确分工,又密切联系,有效地保证工程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

(二)监督方法和手段

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

1.现场监督对于施工作业中每道工序做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随时指出并纠正,检查手段采取实测实量和整体观感相结合的方式,已形成的成品有权责令施工人员推倒重来。

2.召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明,严格对施工工人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纠正错误,限时改正。

3.编制质量控制书和指导文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通病详细说明,指明对策,明确责任并责成项目部责任人员限时整改。同时,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

方式,但必须以国家规范和验评标准为依据。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与业主(监理)部门沟通、密切配合企业自检部门共同管理。

二、进度管理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都对工程项目的进度产生影响。针对上述情况,作为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天气、人员以及其他资源配备情况,编制合理具体的进度计划,计划进度至少阶段应精确到月、分部精确到周、分项精确到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计划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计划不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而是施工的有效指导方向。要搞好项目的进度管理,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项目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构架。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有一个成功的管理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

2.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网络体系。一个较大的工程,是由很多的建设者参加的共同体,这就需要有一个严密的合同体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避免相互的拆台、扯皮。

3.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三级工程计划。这一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以及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影响。

4.设计单位的确定及设计合同的签订,以及设计质量、速度的检查、评审。设计的工作质量决定了项目施工能否顺利实施。

5.施工单位的招标、评标及施工合同的签订,包含总包、分包单位的选择,材料、设备的供货合同的签订。

6.工程前期政府手续的办理以及市政配套工程的安排。与政府机关的充分沟通与良好关系,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三、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反映的是各地区建筑业的平均水平,是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来的工程量,以及套用相关的取费标准计算得出的。计划成本,指项目管理部门按计划工期的有关资料,在实际成本发生前计算的成本。实际成本,是施工项目在施工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可揭示成本的节约或超支,说明经营效果。实成本和预算成本比较,可反映项目管理的盈亏情况。根据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特点,施工成本管理要紧紧围绕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几个方面展开,在施工成本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利用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手段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2.加强材料管理,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严格材料出入库管理,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

3.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定期对施工机械检查、维修、保养,租赁的设备或周转材料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

4.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5.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6.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

四、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安全是天,是责任,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它是维持生产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最大保障。胡总书记曾强调过:安全生产关系群众生命,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切实抓好。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切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工程特质制定详细的项目安全风险预测及相应的保证措施,并对项目风险进行分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班组及个人,以便在项目实施全过程更好地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做好生产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生产中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预案,做好监管。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因此,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