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28 08:38:46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建筑建材》是建筑土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知与运用能力。为增强学生对建筑材料性质的理解,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和实例互动教学模式,以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建筑材料;翻转课堂;实例互动教学

1引言

《建筑材料》是建筑土木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建筑设计类工作的基本素养,在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时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从简单的水泥混凝土到复杂的高分子涂料,每一种材料的特点、使用效果及适用范围都有较大差别,如果强制性记忆,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1]~[2]。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效果不良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加深学生理解建筑材料的应用特性、掌握材料的应用要点和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与改进措施。

2翻转课堂

从传统的“白加黑”教学到现在的多媒体与板书结合教学,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更新换代,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往往会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师生的学习过程是轻松的和主动的,而不是枯燥的和填鸭式的。

2.1翻转课堂

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在我国教育方法改革中快速推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均逐步进入实践阶段。蚌埠二中的“翻转课堂”教学处于同类学校的前列,并举办全国性的智慧教学交流会议,数字化教学成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3]。“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应当应用于大学教育。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不能因材施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在家在线同步观看教学视频,课下时间相比课上时间充足,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多次观看教学视频,真正做到了根据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调整学习速度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布置作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做题,并进行网上提交作业,同样,教师也可以在线批改作业,分析软件可以将作业质量进行统计分析,作业的分析报告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进一步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改进微课的制作,知识点的分析等。正真做到了教学与自学的有机统一。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最大程度的接受知识,“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调节自学的速度,也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2实地调查

安排学生进行课外的建筑材料参观,深入施工现场,观看建筑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及使用部位,同时,老师还需向学生讲解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可以延伸一些现场关于建筑材料的知识,包含材料的生产、运输、加工、堆放以及使用,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素养。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对实地调查的建筑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浪费的问题、工序之间的材料如何衔接等。

3实例互动教学

课堂内教学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的教学内容决定了这门课与实际建筑案例的紧密联系。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应用在建筑上,传统的教学内容满足不了时代对建筑土木类人才的需要,也满足不了工程师工作的需要[4]。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引入经典的建筑材料使用案例,当下社会影响较大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对问题进行说明讲解,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讲解国家法律法规对建筑材料在使用工程中的强制性规定,比如混凝土的抗压实验、钢筋的拉伸实验、地砖等的强度实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将实际工程中关于建筑材料的一些问题进入课堂,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种以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学生思维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课堂中应该经常采用的。课堂内的教学还包括实验课,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筑材料实验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建筑材料性质的认知深度,了解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不利因素。事实证明这种实验课互动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也更深入地掌握了常见建筑材料的特性。

4结束语

总之,教学方法是教学内容的传递途径,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培养的人才是供给社会的,对专业型人才的要求是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采用翻转课堂和互动式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采用的教学模式。

作者:马露 王钰轲 徐晓阳 单位:安徽科技学院 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魏鸿汉.建筑材料(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钱晓倩.建筑材料[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孙铜生,赵转哲.《工程力学》创新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1(5):17.

[4]杨海荣,宋建学.“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