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校内外双平台培养模式分析

时间:2022-10-09 08:14:46

工程管理校内外双平台培养模式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属应用型专业,培养掌握各类工程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给排水和地基处理等专业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实践教学则是培养该专业学生具备上述能力的有效途径。国内外各大高校在最近几年间逐渐加大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有效提高了实训实践教学质量,但严格来讲,目前许多高校的时间教学体系还有待完善,有些教学细节有待进一步整饬。我校工程管理专业自创办至今,一直在探索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宜模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认识到工程实践和创新训练这两大能力是土木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保证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这两大能力提高的前提,校内外实践平台的建设和强化石两大能力培养的基石。

1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1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是专业发展的要求

面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面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发生的巨大变化与国内高校相继推出的改革举措,面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理论共识到实践创新的自我需求,应用型专业如不加快改革,与高层次院校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势必会影响学校未来的竞争和发展。因此,必须跳出狭窄的视野,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主动向国内外的先进高校学习,借鉴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致力于人才培养过程的系统和优化,培育学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新的增长点。作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应该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1.2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是教学质量提升的直观表现

在大数据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面貌日新月异。扩招政策出台后,高校积极相应政策号召,纷纷增加招生数量,向社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技术人才,高校教育逐步跳脱以往的经营教育模式,开始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基于这样的政策背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在适时调整,大学生不仅要夯实理论根基,还需要具备出色的实践技能,通过在校学习,逐渐成长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现如今,高校逐步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自主学习模式正在成形。在新旧教育教学模式交替的关键时期,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进一步缩短教育教学模式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是许多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新形势下,高校人才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提高人才的学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或适应能力。建工行业的工作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必须准确把握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这两项人才质量指标,将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拓展纳入课程体系,尽全力为建工行业提供合格的从业人才。

1.3双平台建设时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落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渐成为社会焦点。许多高校都大胆革新,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教材建设,力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随着社会对实践型、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也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在当前教育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地位,都对各自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例,使学生拥有了更多探索实践的机会。但是严格来讲,虽然这种改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的质量。因而更多的还是同水平教学内容的重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立足实际,重点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首先要打造全新的校内外实践平台,以此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革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切实改善实践教学质量,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运筹思想

2.1构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与专业、课程综合改革相适应,高校践行“大实践”的教学改革理念,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验课时在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方法,应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单独设置实验课,具体列明实验教学课程的内容与组织方式,加强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以部级实验教学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实践中心”的建设为先导,不断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理论实验、综合设计试验、模拟实验和创新研究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以“构思——设计——实现——操作”模式,深入进行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在构思和设计过程中要加强相互交流,教师根据学习过程和最终作品评定成绩。学生学习时不仅要学会“怎么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学生有自主创新的空间,对如何解决实际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更深切的感受。针对理工类、财经类、艺术类、文法类等不同专业的特点,面向不同专业培养需求,综合运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实训软件,建设有特色的实践课程。

2.2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在充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实践基地架构,通过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优化和共享实验室资源,科学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验项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化平台建设,提高实验队伍素质等途径,打造能够全面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求的校园创新实践平台。针对行业现状及其人才需求重点强化工程设计、施工、造价、项目评价等实践课程建设,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充满挑战性和自由探索的空间里逐渐成长为技能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

2.3准确把握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开设一套各模块存在纵向联系但相对独立的工程管理实验课程,打造横纵交错的网状实践课程体系,使专业实验课程之间的横纵向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缩短教学质量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另外,进一步调整以往的放羊式的实习模式,推行分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直接接触工程管理岗位的实践机会,从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到过程管理,再到最后的项目评价,尽可能的让学生全面参与,使其更充分地掌握工程建设过程及工程管理技术。

3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进的逻辑框架

工程管理专业以工程实际和实训为基础平台,基于各个实习环节以及各环节的专业设计任务,结合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工程管理、经济评价等指标构建工程平台,全面打造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幅度提高。下图1为该体系的主体框架。

4实践教学体系改进的具体内容

4.1优化实验课程和实践内容体系

彻底革新以往根据在理论框架下安排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适当增加实训课程比例,增加实验课程中各个模块之间的纵向联系,基于现行实验课程布局开设模块相对独立但纵向能连为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一套横纵交错的网状实验课教学模式。改进专业实验课程的内容,课程设计接近工程实际、知识交叉的实验内容,使实验教学内容体现工程项目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系列专题性或综合性的工程和研究模拟项目,进一步优化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课余时间登录校内实验平台学习岗位知识,使其对工程管理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2调整组织形式以往的实验课程多以班级为单位

组织教学活动,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如今应该彻底转变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学习团队,在团队活动中充分施展各自的能力。另外,要不断强化对团队指导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团队和实训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实战型的教学项目。校内平台的教学团队主要由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等教师组成,由院系学科带头人或科研骨干担任团队负责人,保障团队正常运行。校外平台的指导团队以设计院、工程项目咨询公司、施工企业为主,校内老师配合协作,由合作单位的高层技术主管担任团队负责人,每个工程师分管4-5名学生。学院指派专门的联系人,协调平台的相关工作。

4.3考核方法及管理制度的完善

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以保证上述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包括资金支持、实验室使用与管理、指导团队工作量计算与考核,学生学分计算和成绩考核等。

5结语

实践教学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是衔接校园学习与职业生涯的关键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只有从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特点出发,综合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师丽 马小莉 李冬梅 单位:榆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子建.凸显课程建设与改革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

[2]何万国.大学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

[3]何啸峰,阳小华.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方法探讨[J].医学教育探讨.

[4]曾小彬.模拟体验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ERP实验教学为突破口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式之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3):274-305.

[5]陈婷.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设计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5).

[6]初建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