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金审计风险控制探析

时间:2022-05-30 10:34:08

货币资金审计风险控制探析

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应实现的目标

关键控制点是指能够控制并使某一货币资金业务受某一因素的危害得到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某一点、某一步骤或程序。如果没有这些关键控制点,业务处理过程很可能出现错弊,达不到既定的控制目标。对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而言,应达到以下控制目标。(一)保证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正确性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正确性是指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已恰当记录。正确性是关键控制点所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具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按照货币资金管理要求办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正确计算和准确收支货币资金金额,做到如数收付。另一方面,企业不得提前或推迟入账,或不按货币资金收付顺序记账,使货币资金反映不正确的情况。同时,账薄同凭证内容、金额要一致,账务处理要正确。(二)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企业为确保其安全,应建立和实施严密的保管措施,严格执行库存限额制度和票据、章印的保管制度,做到日日盘点现金,超过限额的部分及时送存银行,防止遭受丢失、盗窃和挪用等不安全情况,保证货币资金所有的事项均已记录,不存在任何遗漏,主要包括各种收支及欠款回收业务是否均已按规定计入有关账户。同时,通过检查销售、采购业务或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收回和归还情况,或余额截止日后入账的收入和支出,查找未入账的货币资金。因此,企业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把握,达到对企业货币资金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认定。(三)保证货币资金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货币资金往往是舞弊者最终所要得到的财产,舞弊者可以通过伪造、编造货币资金业务套取资金。真实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计量、确计、记录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计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会计信息。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在利用货币资金信息进行决策时完全可以信赖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当货币资金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内容,不偏不倚地表现货币资金实际情况,才能认为是具有可靠性的。一个良好的关键控制点能够控制货币资金业务的真实发生,并能控制与其发生是否相关,从而达到货币资金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认定。(四)保证货币资金的合法性和及时性合法性在于控制企业对货币资金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手续是否齐备。企业货币资金的保管和收付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如:妥善保管结算票据,专用印鉴和支票,及时办理支票挂失,严禁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和转账支票,严格按不同结算方式的使用范围和结算程序,及时办理结算手续,避免逾期、误期拒付、透支存款以及结算方式不当等,从而保证货币资金业务的及时处理和合法性。因此,企业通过对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可以达到对货币资金合法性和及时性的认定。

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探寻方法

审计人员探寻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的方法主要采用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为防范货币资金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首先对货币资金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是对货币资金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结合货币资金的特点,审计人员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否建立健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询问、观察、检查和重新执行等手段收集必要的资料,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的收支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办理;是否存在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的情况;是否存在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无关的款项收支情况;出纳与会计的职责是否严格分离;库存现金、空白支票是否妥善保管;是否定期盘点、核对;是否定期取得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建立库存限额制度,超过限额的资金是否及时送存银行等;另一方面是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了并不等于就起到应有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舞弊的作用。如果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但没有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就如同虚设。只有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才能起到应有的制约和促进作用。对于货币资金来讲,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更为重要,审计人员应选择适当类型的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保证,尤其是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无法或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审计人员应当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的更高保证水平的审计证据。如:检查收付业务凭证中是否有经办人的签字;是否盖有收付讫字样;是否有复核人员签字;是否有领导的批准和签字;是否有出纳和会计人员的签字,出纳和会计是否为同一人等。当审计人员通过询问和观察程序不足以测试此类运行控制的有效性时,还需要检查能够证明此类控制有效运行的文件和其他会计资料,以获取更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初步评价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测试结果,为实质性测试奠定基础。审计人员在完成上述程序之后,即可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通过对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和描述,来测试其控制环节和措施是否符合理想的控制模式,并以此作为对内部控制初评的依据,以便据以确定是否进一步需要进行符合性测试以及如何恰当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和范围。初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健全性和合理性两个方面。健全性主要是评价应有的控制环节是否设置齐全;关键点是否都设立了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控制系统中是否存在薄弱环节。合理性主要分析内部控制的布局是否合理,有无多余的和不必要的控制;有无把一般控制点误作为关键控制部位;控制职能是否划分清楚;人员间的分工和牵制是否恰当。评价时,审计人员应首先确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可信赖的程度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点,然后据以确定在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中对哪些环节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对哪些环节应增加审计程序并作重点检查,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同时,通过上述审查,审计人员初步判定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从而控制检查风险至可接受水平,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实质性测试是指用于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是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运用盘点、函证、观察、查询及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会计报表货币资金项目金额进行的实证性测试。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无论对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审计人员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细节实施实质性测试。针对货币资金,审计人员主要进行如下实质性测试:一是采用统计抽样法进行抽样。审计人员应选取适当的收付款凭证作为样本量,并运用查阅法、复算法和核对法等进行审查。审查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内容: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收入金额是否正确;核对收款凭证与应收款明细账的有关记录是否相符;核对实收金额与销货发票是否一致;检查付款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付出金额是否正确;核对付款凭证与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记录是否一致;核对实付金额与购货发票是否相符。二是对货币资金进行核对。核对主要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审计人员应抽取一定期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检查其有无计算错误,并与其总分类账核对。三是进行复核。为认定银行存款记录的正确性,审计人员必须抽取一定期间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将其同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日记账及总账进行核对,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按月正确编制并复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四是检查外币银行存款的折算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选择采用的汇率方法前后各期是否一致。银行存款中外币存款的增减变动是否按一定的汇率标准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把握关键控制点,降低审计风险

在货币资金控制群中,审计人员运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通过对关键控制点应达到的控制目标,把握起着重要控制作用的关键控制点,从而降低审计风险至可接受水平。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是货币资金控制群中的关键控制点之一。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提出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它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其目的在于避免或减少发生差错和防止舞弊而要求控制的关键控制点。被审计单位应针对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职责、业务量、财务人员的构成情况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合理制定财务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分配方案。在现有的财务人员中,企业安排岗位必须考虑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主要有: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者、审核者、记录者与执行者相互分离;货币资金的保管者与同一资产或有关交易的记录者和报告者相互分离,保管者还必须与相关交易的批准者分离,交易的批准者必须又与同一交易或相关资产的记录者和报告者相分离;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和日记账的记录者应当分离;印鉴和钱、账应分管;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因此,审计人员在货币资金审计过程中,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混岗的现象,防范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职务没有得到控制所带来的风险。授权批准控制是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的基本控制点。在授权批准关键控制点上,被审计单位首先应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第二,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第三,审批人应当根据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第四,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第五,对于重要货币资金业务,被审计单位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六,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第七,被审计单位审批控制点是否与经办、审核岗位相互分离。被审计单位应通过审批权限、限额制度与控制流程及岗位相互牵制作用的控制点相配合,形成一个较为严密的货币资金控制体系。因此,审计人员在审查货币资金业务核算和监督管理过程中,必须认真审查货币资金的收付款凭证,以及货币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大货币资金支出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防范潜在审计风险。保管控制是货币资金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货币资金的保管控制情况。一是企业的库存现金的保管,有无建立库存限额制度,库存限额的建立是否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是否及时送存银行,是否专门设保险柜进行保管;二是使用现金的用途是否符合库存现金使用范围的规定;三是票据管理。被审计单位应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四是对银行预留印鉴和印章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印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在现实工作中,有的单位图一时使用印章方便,把票据和印章都交由一人保管,埋下隐患;五是银行账户的保管。企业是否严格按照《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设立开户账号,有无外借单位银行账户的情况,有无私自利用单位印鉴章在其他银行开设存款账户,同时要求付款单位将欠款或销售收入款转至私设的户头上,从而达到截留公款的目的,埋下因保管控制不当产生的审计风险。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这一特点是滋生违法行为的直接诱因。审计人员对其盘点主要目的在于检查货币资金账实是否相符,也可以审验被审计单位是否非法占有和挪用货币资金。因此,盘点清查控制也是关键控制点之一。对货币资金的盘点清查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盘点前必须保证相关业务已完整记录;二是每笔货币资金的收付都必须经会计人员认真审核,审查其手续是否完备、数字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合理合法,有无坐支情况;三是对货币资金定期进行盘点清查,做到帐实相符。对库存现金主要采用实地盘存制进行盘点,在盘点中注意有无白条抵库的情况。盘点后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并作为调整账面余额的依据;四是谨防票据套现,严格按照《票据管理办法》规定的开支范围界定其开支的合理性,尤其注意一笔开支是否有化整为零和连号发票的情况。还应对各种票据的实存数与账面数进行核对,注意各种票据的保管以及有无开空头支票的行为;五是查看保险柜,看是否存在违规存放现金的现象,确保现金存放安全和保险柜的正确使用;六是对清查结果的处理是否已查明原因,是否已经得到领导审批后才作相应的账务处理。因此,盘点清查关键控制点能使货币资金达到安全、完整的控制目标。银行存款核对控制主要是通过企业的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核对是货币资金审计中必要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最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其直接目的也在于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但应注意的是它与现金的盘点方法不一致,而且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起到调平的作用,不能作为企业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依据。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直接对银行存款及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然而,针对目前财务造假呈现的新动向,审计人员应该首先对银行对账单真伪进行辨别,这是核对银行存款真实性的基础,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到银行获取银行对账单,或者通过函证的方式加以解决。在鉴别银行对账单真伪后,具体核对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有无银行长期未达账项,可能存在隐瞒收入,挪用资金等问题;二是有无资金收付不记账,即所谓的“空中飞”转移资金;三是关注大额现金收付记录。检查现金管理规定中除了发放工资、奖金、福利、津贴和劳务报酬、领取备用金等几种情况外的大额提取现金和收取现金的记录,检查企业是否有意隐瞒现金的真实来源或者去向,有无利用现金结算方式进行舞弊;四是关注相近时间,一笔大额资金转入,随后分若干笔转出或提取现金的交易;五是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被审计单位是否每月一次对银行存款和资金往来业务进行核对。被审计单位应通过与银行、客户进行核对,及时发现挪用、贪污货币资金等违法行为,以评价清欠货币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或货币资金还欠收付业务是否真实,从而达到关键控制点所应达到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及时性的控制目标。轮岗制度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因为企业在良好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下,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容职务上的财务人员出现相互勾结、共同舞弊,就可能使内部控制机制失效。因此,无论企业是否已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还得必须实行定期轮换岗位。实行定期轮岗,可以使财务人员接触新业务、掌握新知识,并使其经验更全面,阅历更丰富,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在防范货币资金风险上还有利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常年不“挪窝”易滋生的懒散习气和小团体势力得以克服和抑制,还可能使一些长期隐蔽的违法犯罪活动因人事变动、新人接手而暴露或揭示出来;第二,轮岗能控制企业风险。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员工能够积累很多资源,不仅容易受人情、关系的束缚,更有可能滋生贪污腐败的苗头。而实行轮岗制度,则可以防微杜渐,不但可以预防腐败而且可以规避因资源被个人垄断而对企业利益形成的潜在威胁;第三,能在一定程度上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有利于抑制不正之风,遏制贪污。实行轮岗不仅给个别掌权人妄图贪污设置了障碍,也强化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力度,使国家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更好地落实;第四,可最大限度地防止单位行政领导与会计人员串通弄虚作假、乱挤乱摊成本、虚增利润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增强会计监督效能,降低风险。因此,轮岗控制能起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实现关键控制点所能达到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目标。职业道德控制是货币资金关键控制点中的最高控制点,它往往被企业所忽略。职业道德不仅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性,还调整财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它源于财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并依靠社会舆论、道德教育、传统习俗和道德评价来实现。在职业道德关键控制点上,首先,企业如何把住财务人员的任用至关重要。企业在引进财务人员和聘用岗位时,不但要注重其专业技能素质,还要考察其职业道德素质。在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素质条件下,只有把政治思想好、道德素质高、诚实守信、恪守准则、廉洁自律的财务人员选拔到货币资金关键控制岗位上,才能保证货币资金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其次,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特别是货币资金管理人员的后续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时期,先进与落后的道德思想并存,企业必须通过教育、灌输和培养,使先进的道德思想发扬光大。再次,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实现潜在控制。对货币资金管理而言,企业必须培养财务人员的道德觉悟,这一过程的形成是要经过一个非常复杂的自我磨炼的过程。同时,还可以通过强化财务人员自身修养、自我改造,提升财务人员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内在作用,从财务人员身心上防范货币资金风险。

本文作者:王金龙工作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