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药物化学实验的运用

时间:2022-09-11 03:04:05

微课在药物化学实验的运用

“微课”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Penrose于2008年首次正式提出的,即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学生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微课的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强调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自己的知识点,并拥有“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2-3]。

1微课应用于《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药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战略性的地位[4]。《药物化学》的学习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构建新的合理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的操作基础,又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药学人才。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教师为学生准备好了一切,实验中所用试剂、仪器如何配制处理等实验必要的准备工作一概不知,学习是机械性的、被动的,从各课程学到的知识也是不连贯的,互相割裂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上实验课,成了“听一听,看一看,动动手”的简单流程,整个过程下来,学生是处于被动的“要我学”的状态,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没有真正去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选择的是这条实验路线?”“实验成败的关键点在哪?”所以,作为药学专业的任课教师,我们有责任去积极探索:如何上好《药物化学》的实验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实验课程的优化等多种途径去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中,根据我们前期的初步探索,微课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微课教学使看似枯燥、单一的实验讲解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可以细微地观察到每个实验操作的细节,使一对一教学得以实现。

2微课的设计制作

微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及难重点的分析等。根据教学大纲,将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尤其是关键的实验操作通过小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本文以药物化学实验中的“阿司匹林的制备及熔点测定”为例,进行微课的设计制作。该试验是我们学校药学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经典的药物化学实验,共计8个学时,分两次实验完成。第一次实验4学时,完成阿司匹林的合成;第二次实验4学时,需完成阿司匹林的纯化及熔点的测定。我们针对酯化反应、重结晶纯化及熔点仪的使用三个关键点录制了相应的视频,视频长度控制在10~15min。在实验开始时,教师首先采用提问的方式:什么是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包括哪几种具体的反应类型?从而引出该实验的反应机理。传统教学中,在反应装置搭建示范过程中,学生视野较窄,很难观察到装置搭建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我们通过视频播放,学生能更全面地看到正确的操作,也免去了教师需要每个小组面授所耽误的时间。在减压抽滤操作中,以往的学生因为操作的关键点没有掌握,导致实验失败。通过我们预先录制的视频,学生可以提前观看预习,掌握其操作的几个关键点,学生提高了实验效率,样品的制备成功率也极大提高。最后,学生对纯化后的样品进行熔点的测定,通过共享熔点仪的使用讲解视频,学生在进行该操作之前,已将操作步骤了然于胸,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按照视频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对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存在的疑惑,通过亲自实践得以解惑。实验结束后,学生还可以再次回放视频进行实验的重现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3讨论

微课不是一种单一的授课模式,它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手段,比如传统的讲解式授课,PPT、板书等方式,进一步丰富微课资源。另外,教师应当加强宣传和推广,帮助学生认识到微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包括实验前的预习以及实验后的复习。为督促学生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微课学习情况,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地给予辅导。微课的设计要以交互、移动和高效为原则,构建药物化学实验微课信息平台。在微课的教案设计中,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将最重要的知识点浓缩在10~15min的视频中。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授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教研室主要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大家相互讨论,凝结集体的智慧完成微课内容的设计。其次,确定多媒体的运用形式。这方面我们主要依托学校的多媒体录播室,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微课应用于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确实给课堂带来了生机,解决了许多传统课堂上做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所以对于药物化学实验课来说,学生的动手操作才是最终的学习提升的途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度,微课只是服务于实验课的一种授课载体,避免在实验中喧宾夺主的现象发生。再者要避免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微课视频,忽视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针对个体出现的问题的解决。部分教师习惯借用别人的实验资源,遇到困难较大的实验时,不是积极地加以改进与创新,而是采用实验视频、模拟实验编辑微课,轻松点击鼠标完成。实验教学是一个生成性过程,而不完全是预设性过程,实验教学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实验过程中“砸锅”的现象往往也会给我们很多启发,所以我们在微课的设计过程中,不妨将一些常见的“砸锅”现象补充其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4结语

基于微课模式的《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给实验教学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正面效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一对一的实验教学得以实现。微课要突出“微”字,内容要精,时间要短,容量要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微课中所提出的问题。微课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了期望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共同在课堂中体验和领悟到药物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参考文献

[1]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张静然.微课之综述[J].中国信息计算教育,2012(11):19-22.

[3]沈毅,何书,陆益花,等.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5(5):93-95.

[4]朱卡林,胡永州.综合性大学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4,20(4):9-12

作者:綦慧敏 贾海永 曾现忠 刘冬梅 刘顺梅 边玮玮 单位:潍坊医学院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