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施方法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30 06:55:00

有机化学实施方法教育论文

摘要:依据教育部颂布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了教材的建立应该是宏观上促进学生的生存和未来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是向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方向趋势发展。当今社会是迅猛发展的社会,是可学习化的社会,人们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及终生能力的培养。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方法教育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普遍而又重大的课题.笔者根据有机化学教学从以下三方面来粗浅地谈谈方法教育的实施:1、根据学科特点,掌握认识问题的一般方法2、立足基础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方法3、以实验方法为载体,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方法教育逻辑思维方法实验方法

一、根据学科特点,掌握认识问题的一般方法

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重要组成部分、从物质的数量上讲有机物的种类达千万种,是无机物的近百倍。尤其是有机化学进入生命科学领域,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高考中有机化学与生物的综合也相当多。中学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中最简单、最基础的部分,但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对了解更多的有机知识、研究更广阔的有机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学刚接触到有机化学,兴趣很浓。这时候,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但由于有机化学其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使之成为中学化学的难点,会考、高考的热点,其学习的方法又与无机化学的学习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如果不帮助学生总结有机化学的特点及学习的一般方法学生将很难入门。

(1):结构决定性质—学习有机化学的法宝。于是在教完甲烷、乙烯之后,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因此学习有机化学要从结构出发,了解每一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比较不同类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掌握有机反应中有机物结构上的变化等等。在教学中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在有机化学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化学性质中,同时也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因此教育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法宝。这样在有机化学学习时能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比如在“乙炔”的教学,我就先出示乙炔分子的球棍结构模型,介绍乙炔分子的结构后。我让学生预测乙炔的化学性质,班里大多数同学都能说出其化学性质。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又特别强调了官能团的作用,再次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官能团)→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我请同学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也就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2):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共存。有机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有同系物,而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是相似的,这就是普遍性。因此,在复习时只要认真弄懂一个或几个化合物,就可推知其它同系物的性质,从而把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和规律化。但是,任何特殊性都不能完全包括在普遍性之中,学习中要善于在有机物的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以醇为例:醇类能催化氧化为醛、发生消去生成烯,但(CH3)3C-OH不能氧化成醛,CH3-OH、(CH3)3C-CH2-OH不能消去生成烯,这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乙醇能与水互溶,但维生素A难溶于水;乙醇与甲醚虽然组成相同,但由于结构不同,两物质的熔沸点等性质相差甚远。前者是量变引起了质变,后者是质变引起量变。乙醇、苯酚、乙酸、葡萄糖分子中均含有羟基,因而它们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但由于与羟基相连的基团各不相同,基团间相互影响的结果使羟基表现出来的性质又具有明显的差异,如:乙醇、葡萄糖溶液呈中性,苯酚溶液呈弱酸性,乙酸溶液呈明显酸性,这是普遍联系与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二、立足基础,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方法

科学方法的第二层次为逻辑思维方法,即进行化学思维,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总结等过程,最后上升为理论的形式。逻辑思维就是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判断和推理的思考方法,逻辑思维须依据正确的概念和判断。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思维的无序主要是贮存在大脑中的各知识点的无序。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抓“双基”的落实,抓知识点的横纵联系,帮助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点的习惯,串点成线,交线成网,使各知识点系统化、网络化,网络化的知识便于记忆,便于有序地贮存在大脑中。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首先必须加强基本概念的学习,并对其能够透彻理解。在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掌握其来龙去脉。解题时,将新问题纳入网络中,产生对应的迁移。

教学中,我首先强调有机物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的熟练性和规范性。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各个概念的落实。再是帮助学生养成整理知识点的习惯,串点成线。如在学完烃和烃的衍生物后,可以列以下表格让学生完成,以提高比较和记忆。

类别通式官能团代表物主要化学性质烷烃烯烃……

基础知识掌握后要引导学生横向联想,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学习了烃的空间结构后,学生已掌握了乙烯的平面结构,即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一个平面上,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如下练习:下列结构中,所有碳原子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A、B、仅仅在横向上产生联想是不够的,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向纵向深入,加强纵向化学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即学科内综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思维流畅,联想丰富,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多的知识信息和解题方法,从而迅速解答题目,一般可通过对综合题的分析、练习来达到目的。如: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知识后,都知道有机物的结构和衍变关系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衍变关系来进行归纳复习,使学生的知识纵向深入,把不同类别的有机物进行有机联系。例如某有机物A有如下转化关系,若G中含有四个碳原子,分别写出A、B、C、D、E、F、G的结构简式?通过对该题的练习,使学生对卤代烃、烯烃、醇、醛、羧酸、酯的知识(特别是衍变关系)得到系统复习和比较,思维纵向发展,形成了知识链。

可见根据问题的因果关系和类属关系,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综合,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不断形成科学的思维的方法。

三.以实验方法为载体,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方法的第三层次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纵观中学化学教学,在这种层次上的科学方法包括实验法、守恒法、极限法、图像法等。而实验法是又是有机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的一种方法。我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归为以下几个方面:1、按一定的认知目的安排观察或实验活动2、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3、启发并指导学生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4、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来说明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掌握知识,达到“求异”的目的。

如:在讲授乙醛的性质的时候,我先在课堂上演示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的反应,强调一些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并让他们根据他们所操作的实验结果引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些课堂实验,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也很规范,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又如:在醇、酚、醛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中,先以一组设疑作为前导,启迪思维:(1)做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为什么要用无水乙醇?而做醇的氧化实验时用95o/o的乙醇?(2)苯酚为什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这组实验设疑不但可以促学生边实验边思考,而且可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一边巡回指导,用敏锐的眼光扑捉学生心灵的信息,一边根据实验的不同阶段,巧妙、及时设疑:(1)醛与新制Cu(OH)2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蓝—绿—黄—砖红色沉淀?(2)做银镜实验需要注意什么?否者会引起什么现象?通过这组设疑,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训练和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在实验小结时,将一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留给学生:(1)以实验结果归纳醇、酚、醛在结构和化学性质上有哪些共性和差异性?(2)用简单的方法区别丙三醇、乙醛、苯酚、苯甲醛。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研讨问题的能力。公务员之家:

又如在讲授了醇羟基,酚羟基和羧羟基的活泼性的比较后,我就要求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在我的提示下很多同学都能通过测量对应钠盐的PH值,比较三种不同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在很多教学中我都采取了学生实验证明的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友威挑战的勇气和批判思维这一创新人才必备用金素质;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比较的过程,使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得到了有效的训练;通过设想方案、动手改进、展现成果的探究过程,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和激发了学习热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大程度提升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指示。”方法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在教与学具体协同过程中进行,只有重视方法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徐其彬: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

赵向军:“化学实验改革与学生素质培养”《化学教学》1998.8

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