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23 09:16:00

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摘要】: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随着教育的改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实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模式的改变,都对我们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旧的实验教学模式,以适应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改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文根据我们的实践和研究,作一些探讨,并以此抛砖引玉。

【关键词】:实验改革创新开放探索集约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搞好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抽象总结出规律性理论,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但传统的实验教学基本上上“照方抓药”,不得越“雷池”一步,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未来社会对综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已不相适应。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深化实验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一、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模式是采用教师讲授化学知识,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例如在讲Al的两性时让学生观察这一奇特实验: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首先,易拉罐向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体重新又鼓起来了。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与CO2反应,就易得出前一个变化的解释。为什么会现后面的现象?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Al与NaOH也会反应并放出H2。这样的探索活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并举,使学生真正“学会实验”,并为将来的“发明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变封闭式实验为开放性实验

同其他事物一样,化学的发展不是静止的,而是无止境的。人类对化学问题的认识有一定的阶段性,对某些问题不可能有完善的答案。例如,学习Na2O2时讲到它可用于潜艇等的供氧,为什么?它解决了哪些问题?可否用已学的其他的物质替代?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又理会理论应用于实践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再如学习CO2性质时,可与实践生活相联系创设情境:与同学出去游玩,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前,洞前都是枯枝败叶,这时你对这个山洞十分好奇,你是否会进去?若会,你是否要采取措施才进去?若有,采取哪些措施?引入开放性实验,其意义不在于立即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在于激发学生不断探索、追求,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相对满意的结论,这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

三、由“传统型”的实验教学向“集约型”的实验教学方向发展

在实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实验操作要点的掌握、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结论的得出,较少顾及环境污染问题,使学生形成“做化学实验受毒害是不可避免的,实验室向周围环境排放有毒物质是合情合理”的错误认识。因此,必须改革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方向,向“集约型”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向发展。在实验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从反应原理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吸收、废液废渣废气的处理等方面参与实验。如在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首先预习点拨:1、CO还原CuO还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2、反应后排出的尾气有哪些成分,能否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最后学生可以比较快地说出两种方法:1、把它用酒精灯烧掉;2、用一个袋子将它收集起来。

由“传统型”实验教学向“集约型”实验教学的改革,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大有裨益。

四、多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改进和新增一些实验,以实验激趣,以趣激学。例如学完氧气的制取后,要求学生设计“如何证明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实验方案,并在兴趣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实验,然后归纳总结。再如学习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后,要求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灭火原理,查阅关资料,结合灭火的有关知识,自制一只灭火器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国著名进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改革传统实验,多开展探索性实验,引入开放性实验,强化“集约型”实验教学方式,才是真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