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意识和能力研究

时间:2022-12-13 04:36:34

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意识和能力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能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农村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话题进行研究讨论,并重点提出教师的个人素质及教学意识和能力对化学课的授课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教学;化学课;教师素养;新课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而国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素,有关部门制定了有关“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的远景目标,该计划中指出“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现在社会各界都很关注关于新课标改革是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问题。因为该计划不仅能提升教师本身的素养,还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得一箭双雕的效果,所以实施新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农村的教育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的化学教学。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含义

专业素养是对个人行为举止的规范,是一种内在特质的表现,是一种内在的思维模式,更是从整体上对职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这个话题,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素养不同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人们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见解和理解。著名教育学者林崇德教授和叶澜教授就分别以不同的层面为出发点,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前者以心理学理论作为出发点,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反映了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后者则更加注重一个教师的专业化,教师在教学领域的学习程度。所以,不管是以什么层面的理解作为出发点,其主要内容始终是不变的,那就是以思想道德素养、教育教学技能为根本目标。所以,农村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农村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改善农村化学教师的教学观

(一)树立农村化学教师新的“教学观”

农村的化学教师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出现了严重的缺乏教学资源的问题,并且缺乏课堂学习氛围。因此农村的化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各种授课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来源于生活的,也可以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只要是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完成学习目标的都可以,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书本中的知识。作为一名农村的化学教师,要学会从各种材料中帮助学生们发现真理以及验证真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程度,实现因材施教,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业学习。总之,农村化学教师要尝试着将活动实践与课本精密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和平台。

(二)培养农村化学教师的个人素养

农村化学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三)化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

化学教学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现代公民生存的基本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很重要。因为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化学知识会越来越多,老师的任务也会越来越重,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化学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对策

(一)强化教学反思的作用和功能

所谓反思,就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活动以及产生的结果进行的分析。通过反思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增加教学经验,这不但要求教师做出正确的选择,还要有勇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一个老师只为了教学生而不对教育进行反思,那么他也不会有多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教师可持续发展教育及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

所谓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所以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需要转变旧的观念来适应新的教育改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量会越来越多,世界变得日新月异。所以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继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增强教师教科研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教师只是课堂教育的执行者和化学知识的传播者。因此,为了增强教师教科研究创新能力,首先学校要有科研兴校的意识。如果教师都有争当骨干教师、做学科带头人的意识,那么就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所以,教育科学研究不但有利于教育改革,还能提高教师素质。

作者:辛元才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华歧中学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周积宁.教师专业素养与优质教育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