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探究教学

时间:2022-04-08 09:09:33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探究教学

摘要:传统的化学探究活动囿于形式,缺少实效。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激发兴趣,激发动机;合理选择,拓展视野;有效创设,开启思维;加强调控、有效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探究活动

传统的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学生变得恭顺,缺少自信,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内向,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教师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活动,虽名为探究,但仍换汤不换药,是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受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为应付考试而多讲多练习,使学生缺少探究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究能力缺失,即便开展探究活动也易出现难以掌控的局面,有许多教师预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不足,使探究活动沦为一种摆设,流于形式化,或对教学过程缺乏合理设计,学生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关键问题,目的不明确、思路不清晰,使课堂杂乱无章,以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初中化学探究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激发动机

“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对于学生认知活动的重要性。学生进入初三后,学习内容增多、节奏加快,而部分学生的基础又较为薄弱,易产生学习倦怠,丧失学习信心。而教师将自己置于教学的中心,缺少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让学生感受不到温暖。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以语言、手势、微笑、眼神与学生交流,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如在“碳的单质”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在注意安全的基础上,尝试用铅笔刀将玻璃割开,并开展讨论:“为什么琉璃刀能够切割玻璃片?玻璃刀上是一种什么物质?”教者从学生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思考金刚石用途的基础上,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二、合理选择,拓展视野

人教版教材上安排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较多,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全在课堂上开展是不现实的。教师要选取典型的内容,开展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验证物质的性质,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如在“水的净化”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后静置,观察现象。思考:在过滤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物质来替代滤纸和漏斗?水经过净化后看起来比较澄清了,但这是水的纯净物吗?教师出示茶壶的水垢,让学生感受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并学会用煮沸、洗衣服里看泡沫的方法来比较。一方面,探究内容的选择也不能局限于教材,教者还可以选择学生易于操作、有趣味性的家庭小实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调查与研究活动,还可以介绍化学前沿科技、化学史实拓展学生视野。另一方面,探究内容的选择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适度性原则。难度要适宜,要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努力而得以解决;量的适度,探究内容不能太于繁杂而使时间过长,也不能过于简单,而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开展探究,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科学精神。2.兴趣性原则。探究活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要贴近学生生活,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经过探究产生成功的愉悦。3.可操作性原则。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因地制宜,从已有的物质条件和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条件入手,一些较为复杂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合理转化,可选取部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三、有效创设,开启思维

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设置悬疑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悬而未决”的境地,促使他们开启思维,在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究活动。如在“原子的结构”教学中,教师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片,以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强大的能量?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学生在充满好奇的同时,对原子结构探究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

四、加强调控、有效指导

教师要摆脱课堂主宰者的角色,要平等地与学生讨论,要了解学生的想法,从对话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教师要以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探究后,教师要进行引导启发,合理把握切入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学生探究尚不够充分,影响了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若介入过晚,就会白白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教师指导过多,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指导过少,学生往往会处于无助的状态。教师的提问应有层次,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将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如在“氧气”教学中,教者在学生了解氧气的密度、水溶性、三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问题:(1)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吗?(2)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吗?(3)收集有氧气的集气瓶该如何放置?教者的提问,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埋下伏笔。总之,探究性教学不困囿于以知识为主的传统体系,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让学生能触及深层次的学科知识。我们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为学生创设条件,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探究活动,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技能、培养能力、丰富情感。

作者:高德银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张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