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口感染护理综述

时间:2022-05-15 04:58:00

手术切口感染护理综述

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明显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影响了病人的预后,还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我们通过从手术室管理的角度分析与手术切口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1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1.1患者方面

因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全,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患有基础疾病的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可造成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过度肥胖的患者因体壁脂肪组织过多,使手术切口过大,均易造成切口感染;患者术前住院时间越长,医院内耐药菌株在患者体内定植就越多,也增加了术后感染的危险性。

1.2手术方面

1.2.1备皮方式及时间

按照传统的术前准备,是在手术前一天剃毛,因为剃刀容易划伤皮肤,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增加了较深皮肤层细菌的定植,且在备皮后不做常规清洗,术后易发生感染。

1.2.2手术室环境因素的影响

空气污染是术中外源性细菌种植的主要来源,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手术室空气含菌量与切口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1]。另外有有报道若手术室温度<21℃时,患者往往出现低温,择期大肠手术期间发生低温的患者伤口感染率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20%左右[2]。

1.2.3手术时间过长

有研究表明手术时间每增加1h,切口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增加1.45倍[3]。手术切口的细菌30%是由于手术室中的细菌直接落入引起的,时间越长落入切口的几率和数量就越多,术后感染率也就越高。

1.2.4手术器械和物品消毒灭菌不达标

手术器械和物品消毒不规范,未按要求使用压力蒸汽灭菌,仍采用化学浸泡方法,浸泡的时间、浓度不够,使手术器械未达到灭菌的目的;使用虽经灭菌处理但已超过有效期的器械和物品,或使用虽未超过有效期但已被污染的器械,如无菌包布潮湿的器械包,均可将细菌带入手术部位而造成术后切口感染。

1.2.5手术人员执行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力

手术室工作人员是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微生物的重要传染源。手术人员穿衣、戴口罩、帽子不符合要求;手术衣浸湿、手套破损后不及时更换;外出时不更换外出衣,使皮肤上的鳞屑、内衣所沾带的的细菌透过头发、潮湿的的手术衣、破损的手套进入手术野;咳嗽、喷嚏、呼吸、说话时使细菌排至空气中或通过飞沫直接喷出,污染手术野[4];手术参观人数过多,乱串手术间,都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的机会。

1.2.6手卫生消毒不规范

参加手术人员刷手流于形式,术前刷手步骤被简化或忽略,消毒剂仅对皮肤表面细菌起到了杀灭作用,而潜伏在毛囊内的细菌很难被杀灭,大量汗液的分泌会影响手及前臂的灭菌情况,若手套破损,细菌通过破损处污染切口,易造成手术切口感染。

1.2.7手术人员操作不规范,手术技术欠缺

手术操作过程中,有些术者操作粗暴,清创不彻底,手术创面大,局部组织损伤严重及术中出血多,遗留异物、死腔、血肿,引流不通畅等诸多因素,成为术中定植创面细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使细菌容易生长繁殖,导致手术切口感染[5]。

2手术室护理干预

2.1加强人员的管理

2.1.1手术患者的管理

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情况,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对可能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基础疾病要给予积极控制,对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时诊治。术前巡回护士应到病房检查手术区域的皮肤,备皮、清洁皮肤的时间尽可能接近手术时间,缩短皮肤准备距离手术的时间有利于预防切口感染[6]。

2.1.2参加手术人员的管理

所有手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室规章制度。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裤、鞋帽、口罩,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尽量避免进入手术室,有疖肿或手部破溃者不得参与手术。严格限制手术参观人数,每手术间2~3人,参观者不得随意走动或串走其他手术间,更不准由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以防交叉感染。参观者与手术医生保持距离≥30cm,避免不必要的谈话,咳嗽、打喷嚏应将头转离无菌区,避免飞沫污染。

2.2注重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2.2.1减少手术室空气污染

手术室的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是抵抗感染因子的第一道防线。要求手术室人员严格按照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的正确划分进行工作,有效控制人流、物流,减少空气污染。空气消毒机每天于手术前后各消毒1h,连台手术需空气自净15~20min后方可使用。物品表面、地面每天用1:500的含氯消毒液、清水各擦拭、拖地两次,不同手术级别的手术间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保持手术室内正压及紧闭性,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的细菌培养,使菌落数控制在≤200cfu/m3,减少空气污染,保持空气的洁净度。

2.2.2规范手术室内的温湿度

保持手术室的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在50~60%。在术中对患者要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温措施,防止手术时的低温而导致的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3手术器械物品消毒灭菌严格把关

耐高温高压的手术器械物品一律采用压力蒸气灭菌,反之,改用低温蒸汽或气体消毒灭菌,不主张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特殊情况采用浸泡时,必须保证消毒液的质量、浓度、浸泡的有效时间,这也是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保证。

2.4合理安排手术

合理使用不同洁净级别的手术间,根据级别不同安排不同的手术。急诊手术、污染及感染手术安排在隔离手术间,连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感染手术。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又能减少感染机会。

2.5加强手卫生的管理

手术人员的外科洗手是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措施。为规范刷手、洗手行为,我们将相关刷手、洗手步骤以醒目图文张贴在洗手视线范围内,起指导监督作用,并督促检查手术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规范洗手,每月定期对手术人员的手进行细菌监测,重点加强对实习生、进修生的监测和管理。

2.6规范使用抗生素

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正确掌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选择标准及用药剂量、浓度、使用注意事项,一般预防性给药的最佳时间是在切皮前30min或麻醉诱导期给予首次剂量,如手术时间超过4h,术中增加1次剂量,以抑制和杀灭病菌,保护正常菌群,减少术后切口的感染。

2.7无菌技术及操作规程的执行与管理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的重要条件。手术区域的皮肤消毒要正确,范围要足够。保持手术切口周围、无菌器械台敷料干燥,可使用防水手术薄膜及加层铺巾保护。切除感染病灶或空腔脏器前,先用纱块保护周围组织,防止液体外溢污染周围组织,污染的标本及器械要放在指定的盆内。对术中暂时不用的器械敷料要用无菌巾覆盖,用后的器械及时擦净血迹。手术人员要经常注意自己及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技术,发现后要立即纠正。加强手术技能的培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创伤、异物及死腔残留,减少术中切口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