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护士素质研究

时间:2022-11-23 08:46:12

重症监护室护士素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该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ICU收治的危重患者120例和24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0例,男女性比例为36∶24,年龄在22~71岁间,平均(52.0±2.7)岁;对照组护士12名,男女比例为1∶11,年龄在20~39岁间,平均(26.7±0.5)岁,工作时间1~10年间,平均(3.6±1.1)年,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护士5名。观察组患者60例,男女性比例为34∶26,年龄在25~72岁间,平均(51.7±2.6)岁;观察组护士12名,均为女性,年龄在21~37岁间,平均(26.4±0.6)岁,工作时间1~11年间,平均(3.3±1.4)年,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6名。两组护士、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且愿意签署研究授权书的危重患者;排除标准:排除护理依从性差,患者家属不愿意配合的患者等。

1.3方法

1.3.1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妥善安置患者,取舒适的体位,依据患者病情准备所需药品、物品;密切监视患者神志、心率、瞳孔、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障碍患者应行人工气道氧气支持,详细记录各类参数实时数值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尿量、颜色、性质,遵照医嘱设置微量注射泵、点奥注射泵的相关参数,并实时依据病情变化予以调整。1.3.2观察组。该组患者采用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①成立责任制小组:该组12名护士分成2组,6名/组,由副主任护师或主管护师任组长。②明确各级护士职责:组长负责日常护理管理和排班制度,组织协调本班次危重患者抢救护理工作,监督小组成员护理干预操作、文书质量等。将一线护士分为N0~N4级,N0级护士需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工作流程以及各设备的使用方法;N1级护士主要照护程度较轻患者,即实施专科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内容;N2级护士照护中度患者,能够参与配合患者抢救、指导护理示范教学等内容;N3级护士照护重度患者,主要协助医生完成患者抢救和专科护理干预;N4级护士专门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和专科护理,同时进行危重患者的查房,协助组长进行质量监督。③排班制度:实行APN排班制度,早班8:00-17:00,晚班17:00-1:00,夜班1:00-8:00[3]。④优质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分管患者,小组成员协同对每位患者的护理流程制作详细计划,责任护士难以完成的护理干预应该由组内成员协助完成,针对病情复杂、变化快的患者需组长进行知道工作,交接班时组长需重复讲解患者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检查文书书写情况。患者在清醒后给与安慰和鼓励,实时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中加深对护理操作的体悟,提升其对护理干预的认可;清醒后饮食起初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食物;遵照遗嘱使用药物,用药后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等。

1.4评价标准

1.4.1护士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评价表分别从规章制度、工作质量、个人素质、服务态度以及其他行为5个方面进行分析,第1个方面4个条目,后3个方面各5个条目(共19个条目),每个条目依据差(1)、较差(2)、可(3)、良(4)、优(5)5分制,其他行为1个条目同为5分制。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护士综合素质越高[4]。1.4.2护理满意度调查。在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别从着装、语言态度、护理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即85~100分间,满意即70~84分间,不满意即评分<70分[5]。1.5统计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数据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数据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析。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人数为34例(56.67%),满意人数为15例(25.00%),不满意人数为11例(18.33%),满意率为81.6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人数为39例(65.00%),满意人数为18例(30.00%),不满意人数为3例(5.00%),满意率为9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见表1。2.2两组护士综合素质评分对比。对照组患者规章制度评分、工作质量评分、个人素质评分、服务态度评分、其他行为均不如观察组护士,观察组护士综合素质总评分为(96.1±2.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的(86.2±2.8)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86,P<0.05)。见表2。

3讨论

全程责任制护理指在患者进ICU病房前、病房中监护治疗全过程对其进行全面的计划并实施护理干预。责任制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执行者,对患者的干预也不仅限于对机体的干预,更加强调病理、生理和心理等整体的护理,让患者全身心均保持在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提高治疗和干预的效果[6-7]。随着精神文明以及对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入住ICU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据杨巍等人[8]的研究显示,相比于ICU常规护理患者及家属更渴望在干预中更加关爱患者本身,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病房环境的要求是尽量舒适、温馨;能够实时了解自己的病情情况等。ICU中行全程责任制护理能够转变护理人员的认知,责任制干预模式需要在每天早班前进行晨会,在会议讨论中能够集中解决前1d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引导护士更加深刻的了解责任制护理的意义[9-10]。该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遵照遗嘱监测各项数据、实时向医生汇报患者情况,另外从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成立专门的责任制小组,由副主任护师、护师等任组长,对小组成员依据经验和能力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病情程度患者派遣适合的护理人员,确保护理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能够提升护理的效果。该次研究分别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和护士综合素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5.0%,对照组仅为81.76%;另外观察组护士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郭红丽[10]的研究结果显示,ICU病房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8%,显著高于行常规护理组的78.4%,与该文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在ICU病房中实施全程责任制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改善护士的综合能力,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董玲玲 韩淑亭 张新双 单位:德州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