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管理探究

时间:2022-07-10 10:09:14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管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标准: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患者对该次治疗方案知情,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怀疑或已知感染;穿刺部位破损;合并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有血栓史。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0~75岁,平均(60.5±5.3)岁;恶性肿瘤类型:胃癌25例,肺癌20例,乳腺癌10例,食管癌10例;穿刺部位:正中静脉5例,贵要静脉60例。研究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0~75岁,平均(60.4±5.5)岁;恶性肿瘤类型:胃癌23例,肺癌22例,乳腺癌10例,食管癌10例;穿刺部位:正中静脉4例,贵要静脉6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恶性肿瘤及穿刺部位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案,包括: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按时更换穿刺贴与肝素帽;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水肿、硬结、红肿等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预防并发症;认真记录PICC护理记录单;及时冲洗管路,若有导管堵塞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给予导管再通。研究组应用持续改进护理管理对策,具体方法如下。①收集信息:收集前1年感染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导管尖端定植菌感染、局部穿刺点感染、静脉炎的情况,以及相关患者导管置入、维护与拔管等护理资料,分析影响感染的主要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总结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PICC导管护理流程。②组建持续改进护理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全科护士为组员。每周组织1次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培训,每月开展1次质量讨论会,对本月护理情况进行评估与总结,肯定优质护理内容,找出护理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探讨整改方案,以保证护理工作的持续性改进。③改进护理内容:PICC导管感染的主要途径包括皮肤定植菌、装置及液体被细菌污染、导管装置、接触导管的手与其他感染部位感染源传播至导管四周。PICC导管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导管材质、患者因素及病原菌侵袭力。针对此,我们选用三向瓣膜导管,以预防血液返流,提高导管的安全性。同时,规范PICC置管的相关操作流程:①认真询问患者的病史,并掌握其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全面建立PICC置管档案,每次实施导管维护时应认真核对相关信息。②统一穿刺用物,严格规范铺巾范围与穿刺流程。③统一维护用物与维护流程。④穿刺前1d全面会诊保证穿刺质量。⑤插管时注意控制好速度与力度,严格规定无菌用物的暴露时间,穿刺静脉应先选择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及头静脉。⑥完善维护管理标准,包括皮肤护理、冲管方法、敷料更换及输液口护理等。⑦PICC置管前应重点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根据其生活习惯、置管重视度及维护条件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段式实施健康宣教,嘱其避免睡觉时压迫手臂、手臂用力过度等情况而影响血流速度,保证导管通畅。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包括:静脉炎(除理化因素外,沿导管皮下走行处发生弥散性红斑,且伴有疼痛感)、局部感染(插管皮肤处出现分泌物及红肿情况,伴有压痛感)、导管定植菌感染(导管远端半定量培养呈阳性,插管处无明显感染表现)、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导管半定量培养与血液培养病原菌结果相同,伴有血液感染表现,但未确定为其他的血行感染源)。②观察对比两组置管时间。

1.4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通过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百分率及例数表示计数资料结果,采用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结果,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12.61%(P<0.05)。见表1。

2.2两组置管时间对比研究组平均置管时间为

(115.5±20.5)d,高于对照组(108.5±20.2)d(t=3.523,P<0.05)。

3讨论

恶性肿瘤是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现主要采取手术、化疗及放疗治疗。其中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有效方法,属于全身治疗手段。研究发现,持久、通畅、安全的静脉通道可以有效保证化疗治疗的有效性[3]。PICC是一种新型的置管技术,它能够快速稀化药物,避免药物与手臂静脉直接接触而刺激血管,继而保护上肢静脉,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然而,部分研究指出,PICC置管期间极易发生感染,且传统护理方法对此类感染的预防效果不够理想求,给患者的化疗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4-5]。持续改进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质量管理方法,其重点强调过程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总结护理经验与问题不断规范护理行为与质量[6]。PICC导管相关感染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尤其是血流感染,若处理不当可诱发败血症;局部感染及静脉炎的危害性相对较低,但其仍有可能影响血管,导致血栓形成或血流感觉;虽然导管细菌定植感染无明显的感染症状,但却有潜在的感染风险。为了进一步保证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质量,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对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对策,全面实施持续改进护理管理对策,应用效果较佳。研究组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12.61%(P<0.05)。研究组平均置管时间为(115.5±20.5)d,高于对照组(108.5±20.2)d(P<0.05)。可见,持续改进护理管理利于消除和减少PICC相关感染,延长置管时间,继而保证了化疗治疗的效果与安全,这与部分报道结果相符[7-8]。综上,持续改进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感染,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萍萍 单位:山东省莱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参考文献]

[1]姜虹英,吕明丽,孟翠静,等.完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的做法[J].实用医药杂志,2016,10(12):1146-1148.

[2]沈冬梅.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22(1):155-156.

[3]李玮虹.静脉治疗护理在持续质量改进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33(12):135-136.

[4]唐晓艳.PICC置管规范维护的管理方法与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0(14):137-139.

[5]王金华,尹敏,郭婉玲.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维护门诊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5(14):286-288.

[6]潘丹莹.护理风险管理在PICC置管高龄患者中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25(25):138-140.

[7]范育英,陈林敏,蒋向玲,等.超声引导下改良型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管的培训和管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4,40(11):1466-1468.

[8]徐丽,于明峰.血液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制定及应用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5,20(19):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