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

时间:2022-11-02 10:30:59

护理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院12级护理专业一班的护生55人及12级护理专业二班的护生59人,分别将其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59名护生中,男生有15人,女生有44人,他们的年龄为18~23岁,平均年龄为(20.67±2.3)岁;在实验组55名护生中,男生有15人,女生有40人,他们的年龄为19~23岁,平均年龄为(20.75±2.1)岁。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接受正常的护理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法,在确保完成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对本组学生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5点至8点额外开放3个小时,周末全天开放,由管理人员统筹安排时间、地点及配备实验器材和物品。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中的经典基础实验,如《中医护理学》中的拔罐法、灸法,《健康评估学》中的体格检查,《基础护理学》中的注射法、导尿术等采取课后保留所需仪器设备和物品的管理操作。让学生在实验室开放时段,可以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对于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深静脉穿刺术等重难点项目以及学生课外开展的科研创新、护理情景模拟、护理技能比赛等活动,实验室采取预约开放,安排辅导教师的管理模式。

1.3观察指标

学期终末通过教学方法评估问卷(共20题,每题3个选项依次为5分、3分、1分,问卷信度r=0.92)了解两种不同的方法在学生中的评价,由执教老师统一发放,填写后当场收回;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考核,计算平均得分,观察两组差异。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为(92.17±4.55)分,对照组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为(88.52±7.19)分,实验组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显著(t=3.212,P=0.002<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概念最早被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以实验室的开放为主,虽然已经过多年的实践,但开放式实验教学一直以尽可能多的时间向学生开放为主,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但由于教学内容与实验培养存在的一定的滞后性,造成了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差,资源浪费大等弊端。因此,在教学方面与实验同步实现系统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步入临床后的医护能力具有帮助。对开放式实验教学,学者们对此持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开放式实验教学即根据教学内容,由执教老师提出多个实验题目,学生根据实验题目自行进行实验设计,通过网络检索文献拟定方案,并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出预备方案,最后在实验室中独立完成实验;有的认为开放式实验教学应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中,即教学环境的开放,不在时间、地点上约束学生,其次才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房辉等对两种思路进行梳理后提出,所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必须要体现在实验时间的开放、实验教学方法的开放、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实验教学手段与管理手段的开放、实验教学评价的开放五个方面。笔者认为,这种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理解较为全面,也较为符合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初衷。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为(92.17±4.55)分,对照组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为(88.52±7.19)分,实验组护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显著(t=3.212,P=0.002<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护理教学不只是理论研究,还应该着重培养护理人才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探索护理开放式实验教学中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新模式,是提高护理人才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更高的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在施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设备损坏严重,经费增加,老师经验不足等问题,但随着合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不足。

作者:张玲 袁源 范玲 李慧敏 杜晓梅 单位: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