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护理学研究

时间:2022-11-23 09:29:16

健康教育与护理学研究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上很大一部分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应对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接受健康教育能力也很有限。本院骨外科应用护理程序对4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3],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骨外科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84例,男120例,女64例,年龄60~85岁,平均(69.1±5.9)岁,小学以下文化108例,初中44例,高中及中专20例,大学1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学历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1.2方法:①干预组按护理程序进行评估,确定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②使用规范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评价标准。③护士长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④对照组采用随机化健康教育。

2结果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关知识),由护士长对出院前的患者进行问卷测试和演示操作,得分≥80分的患者视为健康教育合格,干预组比对照组高,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干预组比对照组高,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3讨论

3.1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在评估阶段要做到收集资料全面、准确,为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奠定基础。患者入院后,通过与患者交谈、护理体检、查阅病历等方法收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心理状况、文化水平、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根据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按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4个阶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3]。3.2护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上卫生宣传不同,卫生宣传是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不注意反馈信息和效果,而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4]。健康教育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护患关系和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在健康教育实施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3.2.1尊重患者,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当得知需置换人工股骨头,常表现忧心重重,担心手术愈后,顾虑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心理需求增多。有82.28%患者对医护人员提出了尊重、需要被重视的要求[5]。因此在接待老年患者时,态度要热情,称谓要得体,注意患者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称呼应使患者感到亲切、被尊重。尽自己所及适度承诺,使患者有归属感、安全感,尽快建立护患合作关系。3.2.2掌握沟通技巧,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应对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健康教育时要有耐心和细心,说话声音稍大,语速要慢,语言描述要通俗易懂,并注意患者的反应,遇到患者不能理解的问题,要反复讲解或配合图表实物,也可请患同种疾病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直到患者能够复述演示。对老年患者健康教育采取一对一效果较好,对不善言谈的患者采取开放式的交谈,鼓励患者多问、多演练促使其尽快掌握。对于健谈的患者,要注意把握谈话的方向,适时引导,这样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理解较快,但缺乏坚持的毅力,应加强指导和督促,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6]。3.2.3适时教育,据调查报道,正式的教育活动与非正式的教育活动,护患开始教育的最适应时间是入院后2~3d,患者最乐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是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7]。入院当天,骨折和住院环境都是应激源,患者常表现紧张、恐惧,此时不适宜向患者讲解太多内容,重点介绍病区环境、病区设施的使用方法,主管大夫,责任护士。在得到妥善的安置之后,他们希望了解更多的有关自己疾病的知识并迫切得到治疗。在这个时期开始健康教育,并注意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相结合。术前1~2d向患者说明术前准备的事项和目的,手术技术力量,适应性练习的指导,术后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使患者有心理准备。手术可引起生理、心理改变,术后应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出院前1d向患者交待出院后的治愈事项,复诊时间和联系方式,适时教育便于患者理解和记忆[8]。3.3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应用护理程序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贯穿于住院的全过程,根据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因人而宜,掌握沟通技巧,适时施教,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9]。

作者:邱爽 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