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心理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12 05:48:00

小议心理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运用

摘要: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病人中的应用,研究心理护理学在骨科临床上的不同特点,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有效的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情绪,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充分重视其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病人的情绪调解到最佳状态,以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科

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能较好的解决病人的负性情绪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骨科患者多为意外损伤所致,突然使其强迫性卧位,生理和心理上都难以接受,传统的护理有时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除了满足患者的治疗和生理需要外,加强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及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全过程,尽快得到康复。

1心理护理的目的

骨科患者入院后,一方面是外伤和疾病造成的身体的痛苦,另一方面是希望得到最好、最及时的治疗和最佳护理。

1.1调节病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因素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骨科临床病人多伴有部分的功能障碍和疼痛,多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病人一方面希望得到最好、最快的治疗,另一方面最担心手术能不能恢复功能和解除疼痛等。对手术疑虑重重,担心麻醉意外,手术失败,术中大出血,神经损伤等,病人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会造成治疗上的不配合,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的紊乱、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康复。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给与全面、细致的健康指导,恰当的劝说和解释,以改变病人的认识方式。美好的语言、友善的态度,可以改变病人的情绪状态,巧妙的积极暗示又可使病人按照治疗方案行事,从而使病人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1.2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病人从家庭到医院,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是陌生的,难免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影响饮食和睡眠。因此,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每一位新入院病人,主动介绍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尽最大努力满足病人的需要,让病人感到温暖。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其生活,使病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增进健康。指导病人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健康指导,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完成各项工作重要基础,病人在住院期间这一点也显得十分重要。护理人员与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基础上的人际关系,而且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护理人员的仪表、气质、行为、情绪,潜移默化的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准确感受病人的情感,理解病人的处境和他们的要求,促进相互间信任与理解,拉近护患间的距离,帮助病人尽快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种极有效的鼓舞力量,是医治疾病的良药。病人间的沟通比护患沟通更有效,也是一种较好分散病人注意力的方法。因此,病人入院后护士除了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外也要介绍同室病友,以尽快使病人适应环境。

2心理护理的技巧和艺术

2.1善于使用美好语言:语言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护士在与病人交谈时能否达到相互理解,除交流的内容、环境、交谈双方的知识经验外,应用语言的技巧和艺术是很重要的。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时首先应有礼貌,主动向病人问好,根据病人的年龄进行称呼或称其职务,使用语言亲切温暖、通俗易懂,对不同职业的人采用不同的口吻,使沟通恰到好处,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要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要善于使用安慰性和鼓励性语言,使病人感到心理上的支持,精神愉快,增强治疗信心。在病人情绪不佳时,更应注意关心体贴病人,要有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理解与合作,积极地使病人投入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2.2避免伤害性语言:伤害性语言不仅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带来消极的情绪,而且通过大脑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内脏与身体的生理平衡。如随意训斥、指责病人,会挫伤其自尊心,给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后果。

2.3积极的暗示性语言:暗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产生的心理现象。暗示既能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又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所以积极地暗示可使病人得到良好的信息刺激,从而心情愉快,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促使病人积极地配合治疗,使疾病向积极的方向转化。避免使用消极的暗示性语言。

3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其心理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对手术的害怕,二是担心手术的结果。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是否出现意外及致残等。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证明:病人术前的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出血量大,刀口愈合迟缓等。因此,术前应进行充分的心理咨询,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阐明手术的必要性和生要性,根据不同的病人,用恰当的语言交待术前注意事项,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术后注意事项及锻炼方法等。如颈椎后路手术的病人,术前练习俯卧位以适应手术需要,并重点说明他本人在术中的有利因素,使病人深信医护人员对其的病情十分了解,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尽最大努力地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使其顺利渡过这一关。

4手术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后病人最渴望的就是了解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身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经历刀口疼痛,身体不能自主活动,病人多有焦躁不安心理。因此,对术后病人要注意以下环节:

4.1让病人了解手术效果:病人回病室后,医生和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病人手术进行得顺利,只要忍耐几天刀口疼痛就会恢复健康。多数病人担心意外发生,此时护士应及时的向病人提供有利的治疗信息,以减少病人术后过度痛苦和焦虑。

4.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病人术后刀口疼痛是普遍现象,与手术部位、刀口方式、个人疼痛阈值、耐受能力有密切关系。病人如果过度敏感,情绪过度紧张,会加剧疼痛。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理解病人的心情,注意从各个具体细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如术后6小时给予药物止痛。也可同时应用镇静剂,以加强上痛效果。

4.3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正确对待人生:骨科病人大都要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术后恢复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如果术后效果不好或者术后带来部分生活功能破坏或残疾,将会给病人心理上造成严重挫伤,尤其是突然残疾,会使病人的理想破灭,病人的需要和动机不能满足而产生一些过激行为,如挑剔、骂人,蛮横无理。在护理工作中要同情关心病人,对治疗不合作的病人要耐心解释劝说,使病人勇敢承认现实。

5心理护理的意义

5.1有利于推动护理学的发展: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护理模式也发生了转变,护理工作不仅要为病人提供身体、生理需要的服务,还要做好心理社会的服务。护理的对象不仅是疾病,而是一个有意识、有思想、有情感和各种心理活动的人,即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5.2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由于病人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从事不同的职业,个人的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经济地位和心理需求都不同,对疾病的认识也不同。他们既有一般健康人的心理特点,又有病人的特殊表现,因此,护理人员运用掌握的心理护理知识,了解、分析、掌握种类病人不同心理状态,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护理措施,通过干预病人的心理活动,使千差万别的病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状态,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权阳顺,邹晓华.心理护理的疗效评价与影响因素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933.

[2]苏秀菊,胡素芬,牛素梅,等.创伤骨折病人的不良情绪及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1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