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论文

时间:2022-08-11 11:50:00

精神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论文

【关键词】精神科;不安全因素;管理与对策

摘要:精神病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的支配,常出现异常的行为表现,具有严重的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等破坏性行为。所以,安全防范与护理管理尤为重要。

1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1环境改变、管理模式转变与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病医院的住院环境也得到了较明显的改观,由以往的“车箱式”房间,改为了“标间式”病房,减少了患者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这种“标间式”的病房给护理人员观察病情带来了不便和难度,极容易发生意外。管理模式由封闭式管理逐渐转变为开放式管理,虽然增加了长期住院患者与社会的接触,有利于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但实施开放式管理后患者的活动半径扩大了,管理难度却明显增加了,极易出现意外事故。

1.2探视制度与安全在患者入院时,短时的常规安全宣教往往不能引起患者家属的重视,部分家属在探视的过程中往往会把一些剪刀、玻璃用品、腰带等危险物品带入病房,给病房的安全埋下隐患。

1.3合理需求与安全为了使患者的住院生活、住院环境更加人性化,医护人员会尽量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但是在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的情况下,也往往会埋下危险的阴影。譬如为患者供应的香烟、火机极易引起火灾;为患者提供的干果、小食品也极易使那些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呛咳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1.4安全检查与安全安全检查是精神科的常规护理项目,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住院安全。然而在对患者实施安全检查的过程中常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反感,他们认为有损患者的尊严。如果放松了或忽视了安全检查,就有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1.5实施约束与安全当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冲动、自杀、自伤,或对治疗和护理不配合时,医护人员往往会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然而多数家属对保护性约束不能正确理解,甚至指责医护人员缺乏人性化服务,干扰了正常的医护行为,导致许多不应有的医疗纠纷。但如果没有及时对患者的危险行为实施保护性约束,或听从患者家属的意见放弃保护性约束,则可能给病房和其他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对策

2.1掌握病情,加强防范熟悉患者的病史,掌握患者的精神症状、发病经过、诊断、治疗、护理要点、注意事项,特别是对那些有自伤、自杀、冲动伤人、逃跑行为的患者更应密切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对长期住院,病情稳定的患者实行开放化管理时,必须完善手续,由患者的监护人签署同意书,并告知注意事项、开放时间与外出范围。对大部分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在实行半开放性管理的时间内,应做到勤巡视、勤观察。

2.2定时探视,加强宣教患者新入院时应向陪同的家属进行相关规定与注意事项的宣教,杜绝家属携带刀、剪、绳等危险物品进入病区。病区内应设置专门的探视间,并由会客护士接待,尽量避免探视亲属随意进入患者的就寝房间。对首次探视的亲属应向其宣教有关探视须知内容。对亲属带来的物品应查看后方可转给患者。对个别因病情需要或其他原因在非探视时间内前来探视者,应由巡回护士专门接待。

2.3满足合理需求,加强安全管理要尊重、关心、同情、理解患者,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主动倾听患者的诉求,做好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其间应做到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尽可能取得患者的合作,避免强制性检查。特别是在患者接受探视、假出院返回、外出活动返回时,均需做好安全检查,防止危险物品带人病室。护理人员在每日整理床铺时,应同时查看患者有无藏药、有无绳带、锐利物品等。应随时检查病房设施、门窗有无损坏,病区、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等场所应随时上锁。药品、器械、玻璃制品、锐利物品、易燃物等要定点放置,交接班均要清点实物。患者使用的指甲钳、缝针应及时收回。

2.4增进护患沟通,规范保护性约束对有家属陪护的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时,应及时对陪护进行宣教,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在行保护性约束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定时更换保护肢体,以免发生意外。约束期间应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公务员之家:

总之,精神科以外事故隐患常常伴随整个疾病过程,安全护理特别重要。因此,要求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