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2-08 03:41:27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的运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儿静脉留置针时间最长的持续了1周,最短为1d,平均留置时间为3.5d。

1.2操作过程

选取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使用留置针进行。根据患儿的生理特点,选取头皮静脉穿刺,多为额正中静脉。血管的选择则是以相对比较粗、直且有弹性、便于固定的血管进行。血管选择完毕后,首先用75%乙醇棉球消毒2次,消毒范围直径约5cm左右为宜。进行穿刺之前,需要旋紧肝素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穿刺。穿刺完毕后,用透明敷贴固定,注明时间。根据BD公司建议,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在4d左右。临床有资料表明,其时间可以达27d之久,平均时间在8d左右。常见静脉炎一般发生在6d以后,5d时静脉炎的发生率很低,因此可作为普通留置时间。

1.3护理方法

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后,需要进行优质的护理,对于留置效果和患儿病情康复等都有很大的作用。首先需要做好的是关于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宣传工作。要把留置的目的和意义向家长解释明白,让家长配合护理。千万要注意不要让肢体过分活动,以免影响留置效果。对于需要长期进行输液的患儿,要培养其自我保护血管的能力和意识。静脉留置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感染的发生。患儿接受了静脉留置以后,护理人员要多注意观察患儿穿刺的部位,看是否有血液渗出,是否有发热、疼痛等现象的发生。患儿的穿刺部位需要每天进行消毒、更换等措施。对于纱布、胶贴等也有严格的要求,要做到无菌。一旦发现有穿刺感染的状况发生,需要果断判断,拔管处理,以保障血液的循环流动,降低患儿的痛苦。对于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也是很必要的。对于留置针的处理,需要注意针的弯曲、打折等,还需要注意针的通畅情况。在每次输液结束后,护士离开之前,需要对透明敷料做检查,确保固定情况,保证安全。患者静脉留置针的阶段,护士应该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异常情况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患儿进行输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输液的速度,还应该注意导管的通畅情况。护理的另一个注意事项是预防血栓的形成。患儿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对于静脉的选择,则需要选取弹性好,穿刺粗的,还应该选择穿刺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在穿刺的时候,尽可能的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免损伤血管内膜,形成血栓。肝素帽的使用也需要注意,避免反复操作所造成的污染。对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一般以5d为宜,这样可以避免感染。

2结果

静脉留置针在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节省成本,降低患儿的痛苦,减少由于反复穿刺而带来的感染等并发症。在114例患儿的静脉留置穿刺中,有111例患儿属于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7.37%,有1例为第1次穿刺失败后经处理,第2次穿刺成功。所有患儿中,有2例发生脱管,意外发生比率为1.76%。有1例患儿发生了局部过敏现象,发生率为1.76%。经优质护理后,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渗漏、堵塞导管等情况。

3讨论

在医学逐步发展的现在,对于小儿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采取适当的方法减轻小儿的痛苦,是有意义的[5-6]。通过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降低护士人员的工作量,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小儿护理过程中。小儿穿刺容易失败,主要是由于血管太细,或者是穿刺过程中刺破血管,各种情况都会造成穿刺失败。静脉留置针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套管针堵塞封管方式的选择要得当,而且选取留置的肢体不能够长期保持下垂状态。静脉留置针部位容易发生肿胀的现象,因此需要避免持续输液的时间太长,而且接受输液的地方不能够长期保持不动。对于患儿的护理是很重要的。患儿经常会由于天生好动以及配合能力差等原因,在哭闹等情况下抓脱留置针。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家长进行知识普及,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选取静脉留置针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是感染、堵管以及静脉炎[7]。患儿自身的免疫能力较差,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患儿感染的发生。堵管发生多是由于患儿肌肉或者是静脉痉挛而引起,保护不当的时候,血液把留置针堵塞,药物无法进入体内。静脉炎是由于患儿在一个部位长期进行静滴药物,容易造成血管脆弱,从而引发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甚至引发静脉硬化[8]。可见护理对于患儿健康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护理人员在进行留置针操作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对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使其配合保留留置针[9]。具体留置针的穿刺部位以及型号选择等,要结合患儿的年龄、病情等进行考虑,选取合适的部位和针的型号进行穿刺。穿刺的手法要熟练,切忌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消毒皮肤等,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针头的无菌。留置完成后的固定过程要熟练,不能够固定太紧,以免给患儿带来不适应。留置针完成后,密切注意患儿的病情变化,以及是否有发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留置针的封管方法要得当。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护理,能够减轻患儿的由于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减少了对患儿静脉的损伤,在临床上,收到的效果较好。相信在医学的不断的进步过程中,对于该技术的把握会更加完善,对于患儿的康复也会更有保障。

本文作者:蒋梅工作单位:重庆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