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时间:2022-01-23 09:57:55

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摘要:自动化技术是以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分析了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旨在为我国农业的转型与技术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农业领域;农业生产;应用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近年来兴起的专业性较强的综合性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其中又以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最大。近年来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农业技术转型的今天,自动化技术在农业领域也逐渐发挥了它的作用。

1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使用自动化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也开始对自动化技术有更好地掌握,已经开始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操作到自己控制操作,这也说明了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广泛普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但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遍布于我国的各个地区,因此,自动化技术很难在全国普及,很多地区还没有很好的应用自动化技术,这也是我国自动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另一个方面的发展现状。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农业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首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无土栽培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无土栽培是一种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种植方式,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很好的数据分析以及调节控制,同时也可以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好监控,所以说自动化技术在无土栽培方面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其次,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水灌溉中的应用,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控制滴水灌溉的水量,合理对灌溉程度进行分析,使灌溉朝着低能耗、低造价、高效率、自动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最后,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收割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使得农业在收割过程实现一体化,大大节省了收割时间,不断提高收割的效率。所以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不断扩大其功能领域。

2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农民对相关的自动化技术掌握不够全面

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农业方面的相关国情等原因,农民的知识技能水平还较低,所以对一些自动化技术掌握的还不够全面,导致农民在自动化技术操作过程中出现技术偏差。农民是农业种植的主体,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指导作用,所以自动化技术的掌握首先应该在农民的层面上进行普及,但是,在我国对于相关自动化技术只有一些专业农业研究人员才掌握,这样就导致了自动化技术在农业层面不能很好的普及。针对这类问题的出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在农民自身层面,农民应该在业余时间内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与技术能力,积极参加相关的自动化技术培训,同时,在平时种植过程中,也要积累相关的自动化技术的经验,并不断应用于实际种植过程中。其次,当地政府也要加大对农业自动化相关方面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加强对相关自动化设备的下发,让农民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有更好的设备支持。此外,当地政府也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技术培训,聘请农业自动化方面的专家,对农民进行相关的操作技术层面的传授,增强农民的知识技能水平。从不同层面进行策略分析,只有让农民真正的掌握技术,才能让自动化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农业种植与生产中。

2.2自动化技术应用农业的范围较小

虽然农业自动化技术已经在我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利用,但是,还有很多地区没有真正的应用农业自动化技术,尤其是在我国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当地的地形以及发展水平还较低,所以自动化技术在这些地区还没有得到利用,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业发展水平差距甚大,也就造成了相应的贫富差距。所以说,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农业的应用过程中相对较小。针对这类问题的出现,必须要提高自动化技术在不同农业区域的覆盖面积,增强一些偏远地区农业的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加大自动化技术的投入力度与技术支撑,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设立自动化技术示范点,让偏远地区的农民可以更好地进行技术层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相关技能。同时,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的相关应用过程中,相关的自动化研究部门可以适当简化自动化技术的操作程序,降低自动化技术的操作困难,让农民更容易接受自动化技术,从而让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促进农业生产转型。

3结语

自动化技术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已经越来越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在我国,必须将自动化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农业种植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但也要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相关的改正,促进我国农业的转型,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影响力与技术的创新及改革。

作者:李宏彬 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