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时间:2022-12-22 08:59:00

数控加工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业也都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构成,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控加工,现阶段,数控加工,是制造业中最为常用的方式,与此同时,数控加工技术,也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时代变迁,科技发展,利用先进的电力信息技术服务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可以说这是时代的选择,本文对基于云制造的数控加工服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数控加工;云制造;关键技术

中国早已经进入了计算机时代,可以说在社会发展中的各个领域,都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在这一技术下,也衍生了其他技术,包括数控加工技术等,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加工制造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当前行业内对其加工服务关键技术的研究较少,致使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鉴于此,笔者立足自身工作期间,围绕关键技术展开分析和探究,对于技术的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数据加工云服务平台

1.1平台的运行机理。用户对云服务提出的要求,是平台应用,以及平台运转的基础。因此,首先要做是要整合所有用户需求,其次,要将每一个需求分解,并对其进行分析,依据需求的实际情况,为其合理地配置资源,解决每一个问题,再次,对解决措施进行评估,最终,选择一个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案。1.2平台的功能结构。通常,可将平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应用管理层,其主要是负责管理系统,以及用户,还有云服务的数据内容,这一层次运行灵活,不仅可以独立运作,而且可以在整个产业中运行。第二个是基础数据层,其作用是整合零散数据,包括加工工艺,以及兼容性等,所负责的工作十分的烦琐。第三个是集成层,它由两者构成,一是和数据相关的平台,另一个是集成服务需要的工具,其主要起到桥梁作用。1.3平台的应用方式。其应用方式不是固定的,可以依据需求主体的需求而选择,目前,平台所能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提供制造能力,第二种是承包任务,第三种是租赁资源。上述三种服务的产生,其基础是技术发展,还有数控加工需求的形成和变化。云平台的作用,主要是监督和监视,甲方提供资源,而乙方负责实际操作完成任务,此种模式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持续的运用,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变。平台的存在,能够为资源租赁,以及资源需求双方提供极大的便利。

2数控加工云服务

2.1数控加工云服务的基本原理。其一,从应用技术的角度看待数据加工,数据加工是一种依赖数控机床,实现加工特殊零件的技术,无论是拥有者还是使用者,都能够对其进行远程的操控,也不用担心是否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事故,也由于这一情况,导致数据加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许多问题。其二,想促使数控加工云服务能够正常、顺利地运转,则需要有一个极为特殊的机制,具体而言,需在云制造系统当中,引入多种资源,以及加工能力,发挥云服务的交流桥梁作用,实现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交流[1]。其三,数控加工云服务,总本质上而言,也是一个平台,是一个满足云经营者,以及资源的拥有者,还有资源使用者三方交流需求的平台,在平台中,资源的拥有者,为资源的使用者提供服务,同时,使用者在平台中购买自己需要的资源和服务,而云经营者通过平台获利,通过平台实现了三方的共赢[2]。2.2数控加工云服务的关键问题。其一,最为重要的是云服务质量,而质量的保证,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对材料进行整合,详细的掌握所有数控机床的数据,云服务平台,还应该真实及时的记录不同种类机床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参数,以及具有的关键性的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高质的服务[3]。其二,任何机床都有一定的正常使用期限,即寿命,同时,每一使用后,其产生的参数也会有所差别,所以,要对机床设备数据进行更新,如果机床损坏,则要进行维修,如果维修也无法进行正常的运作,则应该进行废弃处理,保证用户不够影响。其三,软件性能,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还有设备兼容性,都会影响数据加工的能力,因此,要严格把控各项细节性的工作[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推动下,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各类平台,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当中,数控加工云服务也应运而生,对数控技工技术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帮助,从而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亮.面向机械加工的云制造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刘小莹,周利平.复杂数控刀具的云制造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3(9):106-110

.[3]程思遥.面向云制造的资源服务管理模式研究及原型系统开发[D].杭州:浙江大学,2013.

[4]孔庆涛.基于云制造的数控刀具选配与管理云服务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4)

作者:张立城 李海燕 单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