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促进节能降耗思索

时间:2022-09-15 10:48:43

信用体系促进节能降耗思索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换挡期,整个国家正在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手段着力实现经济结构性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降耗作为一种倒逼手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转型升级质量,日益引起各方的重视,而存在于用能单位的各种失信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的执行效果。通过加强用能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节能降耗,既顺应国家改革发展大势,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节能降耗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历程

我们首先把2007年作为起点,回顾一下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2007年,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务院出台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2011年,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2年,国务院批复《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调整有关问题的请示》(发改财金〔2012〕1014号),同意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职责和成员单位。2014年,国务院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将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民政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制定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同意建立覆盖全面、稳定且唯一的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2016年,新修订的《节能监察办法》审议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对被监察单位在整改期限届满后,整改未达到要求的,由节能监察机构将相关情况向社会公布,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记录。由上可见,国家对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视,从出台意见、制定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到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可谓是政策频出,综合来看,大势已定,社会各方面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把行动同国家意志统一起来。

二、用能单位主要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

用能单位是能源的消耗使用主体,也是节能的关键抓手,用能单位的信用是否良好,是否严格遵循国家的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对于节能降耗的最终效果关系极大。用能单位的信用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项目、设备工艺技术、能源统计台账、节能管理制度等方面。(一)项目方面。用能单位存在较多的失信问题就是能评手续不全。而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能评手续就是项目能否通过强制性节能标准的关口,有些用能单位却未批先建、批小建大、久拖不验和超期试生产。(二)设备工艺技术方面。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以及实施办法,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有些用能单位却为了一时之利,不肯淘汰落后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不愿主动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继续使用落后的设备、工艺、技术,造成了很多能源的不合理消耗。(三)能源统计台账方面。由于国家颁布了很多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依照法律,超能耗限额标准用能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处,有些用能单位为了规避法律惩处,不惜采取伪造能源统计台账、修改真实数据等方式,企图蒙混过关。(四)节能管理制度方面。节能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表现比较多的就是有制度无落实,制度只停留在纸面上,用在应付检查上,没有真正起到提高节能管理水平的作用。

三、用能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与节能降耗有机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在探讨用能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与节能降耗有机结合的可行性方面,环保队伍已经为节能队伍做出了表率。2014年1月,环保部等部门联合《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指导各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督促企业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旨在约束和惩戒企业环境失信行为。2014年4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环保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2015年12月15日,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企业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力争到2020年,企业环境信用制度基本形成,信用记录全面建立,覆盖国家、省、市、县的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具体实施方面:2014年5月,湖南省环保厅公示2013年度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结果,103家企业环境信用上“黑榜”,在公示的103家环境不良企业中,有约70家企业是因为“违反环评审批管理规定”“违反危险废物管理规定”“违反环保验收管理规定”等原因,还有约37家企业是因为“严重超标排污”的原因而上了“黑榜”。2014年12月,四川省环保厅《关于贯彻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四川省将试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对国控重点企业、重污染行业内的企业等10类企业进行强制评价,不良企业不增贷款。由上可见,环保领域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节能作为与环保紧密联系的领域,环保队伍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完全可以借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节能队伍不断壮大,节能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健全,节能标准不断完善,节能队伍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总结其他部门有益做法的前提下,在信用体系建设和节能降耗有机结合方面取得突破,走出自己的路子。

四、措施探索

(一)加快省、市两级用能单位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针对用能单位在项目、设备工艺技术、能源统计台账、节能管理制度等方面分别建立信用档案,由第三方进行评估认定,做到“一户一册”,实现用能单位信用信息征集的全覆盖,并根据企业申请,由第三方认定,及时更新信用档案。(二)加强用能单位信用信息应用。在行政管理事项中推行信用审查,在项目审批、节能考核、节能奖励资金申请等方面推行使用第三方提供的节能信用报告。(三)加强信用奖惩机制建设。节能管理部门及节能监察机构通过受理举报、日常监察等手段,对包括用能单位、第三方节能评估机构在内的节能从业主体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依法惩处,并对他们建立信用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其信用状况,研究建立守信联合激励机制,推动落实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研究制定“红黑名单”公示办法,通过相互制约,达到共同守信。

总之,信用体系建设对于重塑国人精神品格,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国家治理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探索用能单位信用体系建设与节能降耗的有机结合,必将助推我国节能工作的持续深入发展,其中的有效举措和途径值得我们共同研究。

作者:侯广州 单位:枣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