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企业论文:工企业增加值的问题和改善

时间:2022-02-21 11:24:44

工企业论文:工企业增加值的问题和改善

本文作者:司雨春刘虹吕工作单位: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工业增加值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近几年不断加强工业增加值核算的指标体系,现核算已越见规范,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1.现行核算制度中,两种核算方法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理论上,两种核算方法的增加值是相等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存在的情况较复杂,两种方法核算出的增加值并不相等,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1生产周期较长的工业企业。有些企业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一批原料投入生产,到了期末可能还有部分在产品没有形成成品,如果企业会计未核算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则产值也不能核算这部分,这就会造成工业产值与直接材料计算口径不一致,直接材料多算,生产法增加值就会被低估。1.2库存较多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是以权责发生制为计算原则,工业总产值则是以本期生产为计算原则,当企业在核算期间生产了一些产品而没有卖掉,形成库存时,虽然其生产法增加值是可以核算的,而按当期实现概念核算其收入法增加值却是零。另一方面,当期销售的收入也有前期生产(或库存)的产品。因此,两者存在误差。1.3多种经营的工业企业。多种经营的工业企业在核算产值时只能计算属于工业活动的那部分,但企业财务在核算上不可能只核算工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盈余等指标包含非工业性经营活动创造的增加值,统计人员如没有将属于非工业性经营活动这部分增加值扣除,会出现收入法核算的增加值偏大情况,但实际工作中确定非工业性经营活动部分的费用、盈利非常困难,单靠统计人员是不可能完成的。2.在实际核算中由于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经常会出现增加值被误统、漏统等现象。2.1对收入法增加值构成明细不清楚,误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指标作为增加值构成内容,实际上两个指标为收入法增加值的扣减项。2.2核算增加值时照搬财务指标,未进行分析填报。(1)在生产法核算增加值指标时,统计人员不能简单的从财务帐上的产品成本项目取得资料,而应该按照产值计算口径进行调整,扣除不属于生产的材料成本、不属于或加上属于本期生产产品的消耗成本。(2)统计人员误把财务部门报税的“本年应交增值税”作为核算增加值的“本年应交增值税”。统计上的“本年应交增值税”指标根据公式“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交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核算出来的,同时还要保证“本年应缴增值税”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期间要保持一致。(3)统计人员误把财务上的“应付职工薪酬”作为增加核算中的“劳动者报酬”,其中财务上的“应付职工薪酬”包含职工教育经费,而增加值核算中的“劳动者报酬”不包含这部分。同时增加值核算中的“劳动者报酬”中不仅包括发放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还应该包括差旅费中支付给个人的补贴,平日发放给员工的产品等,这部分在核算增加值时要对相应指标进行分解填报,否则会造成增加值指标漏统。(4)核算增加值指标时未把企业技术研究费中的折旧及厂房、设备、车辆等租赁费归入固定资产折旧,造成增加值指标漏统。3.部分企业不重视统计工作,存在着“重财务,轻统计”的现象,许多统计人员都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只属于附属的工作,对于增加值这样复杂的指标,核算时随意性较大。

提升工业增加值核算准确性的途径

1.企业要重视统计工作,明确负责统计工作的主管领导,确保统计人员的稳定,并积极组织统计人员参加培训,同时统计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2.上级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增加值核算方面的详细培训,同时提供条件便于企业之间能够针对统计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以不断提升统计人员业务水平。3.具体核算中通过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3.1用生产法来验证收入法。一般情况下收入法增加值与生产法增加值相差不多,且收入法增加值会小于生产法增加值,因为从财务状况表上取得的增加值指标不全,还有部分增加值指标未能体现。如果收入法增加值大于生产法增加值,说明企业在计算中间投入时有可能把属于增加值的部分当作中间投入计算,需要进一步细分析。但是也有例外,如企业要是有非工业性经营活动,其利润计入营业利润,收入法增加值就会高于生产法增加值。3.2加强数据的审核论证。对起变动较大的数据、增加值核算相关指标不匹配等情况要进行审核论证,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1)企业增加值率与行业增加值率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则进一步分析是因为产品结构问题还是核算有误。(2)主营业务收入与工业产值进行对比,如企业增加值不合逻辑,可将这两个指标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再进一步细问企业在填报成本费用表时,相关数据是否按产值口径进行调整。(3)直接材料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对比,正常情况下直接材料是小于主营业务成本,且占一定的比例,如果发现直接材料大于主营业务成本或所占比例不合逻辑,则要进一步进行了解,当然前提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产值比例相当。(4)三项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与其中的中间投入进行对比,如果三项费用与其中的中间投入完全一致或相差不大,说明企业在计算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时没有将属于增加值的指标完全扣除。(5)关联指标间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如工资和人数对比,折旧和固定资产进行对比,以此来验证这些增加值指标的可靠性,此外还要看看报表的完整性,是否有缺项漏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