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6:07:49

工业企业论文

工业企业论文范文篇1

精益成本管理理念认为,企业是市场价格水平较低的接受者,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市场价格“倒挤”产品成本。通过不断消除和减少供应链中不增值作业和浪费,以降低企业供应链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烟草工业企业是典型的市场价格接受型企业,烟叶的买价没有议价空间,卷烟售价是统一价格。在烟叶价格大幅上涨、卷烟产品售价不变的情况下,烟草工业企业要想挖掘税利空间,只有在精益成本管理上做文章。

2烟草工业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关键控制点

根据烟草工业企业的产品特色,精益研发是精益成本管理的起始点;根据成本结构,精益采购是精益成本管理的重要保障;根据生产特点,精益生产是精益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2.1精益研发

2.1.1新产品配方设计研究资料表明,在成本起因上,80%的产品成本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形成的。卷烟配方的设计决定了该产品的成本。成本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卷烟配方设计上,这是卷烟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卷烟产品在设计时,烟叶配方和辅料的选择定位就基本确定了产品成本的主体,特别是在成本中占比最大的烟叶配方决定了卷烟产品成本的走势。2.1.2现有产品配方的优化卷烟生产企业会根据配方烟叶库存量和市场销售反响做品牌配方维护。精益研发要求在对现有产品进行配方维护时,测算出几种不同维护方案的配方成本,选择配方成本最优的方案。特别是在烟叶价格逐年大幅增长的环境下,优化烟叶配方结构,是烟草工业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在维护产品质量的同时,多维度多渠道探寻降本措施,从源头上做好成本控制。

2.2精益采购

在卷烟产品成本构成中,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烟叶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高达50.58%,辅料占比为32.41%。辅料种类多且辅料采购价格每年变化较小,因此,在精益采购时应从烟叶采购入手开展精益成本管理工作。精益采购根据在产卷烟的配方,对库存烟叶的使用情况进行测算。根据库存烟叶的使用情况和今后品牌结构的需求,确定烟叶的采购计划。购买最需要的等级烟叶,在烟叶价格逐年上涨的情况下,控制卷烟产品中烟叶成本上涨幅度。

2.3精益生产

工业企业论文范文篇2

(一)总体优势明显

从总量看,由于九龙坡区是传统的工业大区,工业基础雄厚。在全市38个区县中,小微工业企业无论从单位数量上,还是从总产值、增加值上在全市都名列前茅,总体优势明显。

(二)产业结构集中

从产业结构看,九龙坡区的小微工业企业基本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配套企业,产业相对集中。主要以汽车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主,占全部总产值的70%左右。

(三)分布地域集中

从分布地域看,九龙坡区小微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岩镇及中梁山以西九镇,企业地域分布相对集中。该区域企业个数占全区小微工业企业的71%左右,总产值的73%左右。而中梁山以东各街道小微工业企业个数、总产值相对较少。

(四)经济类型集中

从经济类型看,经济类型相对集中,主要以内资企业为主,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其中,内资企业又以私营企业为主,私营企业个数占全部小微工业企业的73%左右,总产值的50%左右。

二、九龙坡小微工业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速度放缓

2012年以来,由于受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总量偏大、土地、环保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区小微工业增速放缓,情况不容乐观。

(二)生产层次较低

全区小微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有的甚至就是手工作坊,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自主的知识品牌。

(三)生产环境较差

部分小微工业企业租用厂房进行生产,但租用的厂房不标准,配套设施不齐全,条件较差。有的企业甚至乱搭乱建、乱排乱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四)企业税负较重

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各项扶持优惠政策的出台落实,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有所缓解,但小微企业税负较重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提供来料加工的企业反映,由于税率高、项目多、征收标准过低,企业税负较重。

(五)偿债能力堪忧

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和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控制在2左右,资产负债率应控制在50%左右。经计算,受调查企业2013年平均流动比率为1.05,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8.0%,说明长期偿债能力也不容乐观。

(六)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赊销净额与同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它说明一定期间内企业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经计算,受调查企业2013年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1次,表明全区小微企业收账速度慢,收款周期长,资产流动缓慢。

(七)企业融资较难

受规模小、资产和有效抵押物少、企业自身信誉度不高等因素影响,小微工业企业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和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融资。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缺乏足够有效信息去甄别、筛选优质小微企业,也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市场资源难以有效配置的重要原因。

(八)企业人才缺乏

调查发现许多小微工业企业老板缺乏必要的经济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企业的日常管理较为混乱。另外,受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劳动保障不到位、生活配套(交通、购物、医疗、教育等)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企业招工十分困难,技术工人尤为缺乏。

三、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出台扶持政策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区内现有的产业扶持政策办法很难惠及小微工业企业。针对小微工业企业发展速度放缓的现状,建议将小微企业的发展纳入九龙坡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科学规划。及时出台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产业扶持办法,安排专项的小微企业扶持资金。尤其是让有发展前景的配套企业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扶持,鼓励他们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扶持他们逐渐由小变大,由大变强,逐步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技术,能够在区域竞争、国内竞争甚至是国际竞争中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

(二)加快企业升级

针对小微企业生产层次较低的实际情况,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市内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鼓励有发展前景的配套企业自建或联合建立产品研发中心、试制中心、检测中心等科研机构,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创新,积极提供政策指导和智力支持。二是鼓励产业重组。鼓励区内规上工业企业以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全区配套工业企业的合作,加快实现配套企业提档升级。三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布局园区建设

针对小微企业生产场地较差的现状,建议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在中梁山以西各镇及相应工业园区合理布局一批小微企业工业园,建设标准厂房,将有发展前景的配套企业纳入小微企业工业园,有意识地培育三大支柱产业集群。既帮助企业解决租场地难的问题,又在厂房租金上予以企业一定的扶持。既帮助企业统一解决水电气配套、生活设施配套问题,又方便政府统一管理,减少环境污染。

(四)加强税费管理

针对小微企业认为税负较重的现状,建议一是要加强对现有财政扶持政策、税收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二是要创新税费优惠政策。认真研究国家、市扶持小微企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整合财政、工商、人社、经委等部门的扶持政策,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配套措施,进一步扩大优惠范围、提高优惠标准,对有发展前景的配套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五)创新融资政策

一是加大引进金融机构力度。一方面加大引进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立足本地的小微金融企业;另一方面加大引进股权私募基金公司,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信贷。一方面协助金融机构甄别筛选优质企业,把控风险。通过建立小微企业信息系统,逐步实现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提供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信用状况权威数据。另一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对积极开展小微信贷的金融机构实行奖励,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六)加强人才培养

工业企业论文范文篇3

1、品类营销的理论基础

品类营销理论基础主要有三条,一是心理学家乔治•米勒的“7法则”:在不得重复练习的情形下,短时记忆内,一般人平均只能记下7个项目。也就是说,人的心智是有限的,能记住的信息也是有限的,人们通常把信息分类储存,每个类别只能记住不超过7个以上的信息。二是里斯与特劳特的二元法则: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营销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每一个类别中的前两名之间,其中一个是领导者,另一个是后起之秀,两者之间相互对立。三是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定位是你对客户预期要做的事,即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创造新东西,而是改变人们头脑里早已存在的东西,把那些早已存在的东西重新联系到一起。”从这里可以看出,品类营销的核心是寻找消费者心智中的空白点,进而发现目标市场,聚集于某一品类并占领消费者心智空白点的过程。

2、中国卷烟市场主流品类划分现状

卷烟品类创建的切入点有很多,原料、工艺、配方、包装、形状、价格、吸味、香型等属性都可以。目前,国内卷烟市场主流的品类划分有三类。第一类是根据价格分类。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家局根据调拨价的高低划分五个不同价类,这种分类划分是为了配合国家针对卷烟征税制度改革而制定。另一种方式是按市场零售价划分的卷烟价位,比如1000元/条、600元/条、400元/条等价位,由各卷烟工商企业根据卷烟市场消费特点自发归纳形成的价类划分,较第一种价类更具市场研究和指导意义。第二类是根据香型分类。2008年品类构建研讨会之后,各工业企业在中式卷烟品类创新背景下,纷纷推出以本企业不同香型为代表的卷烟品类,“淡雅香”、“清甜香”、“中间香”、“浓醇香”、“本草香”、“焦甜香”、“茶甜香”、“国酒香”、“莲清香”等香型品类不断涌现。国内卷烟市场迎来了一波卷烟香型品类建设的高峰。第三类是根据烟支粗细分类。传统上,国内卷烟烟支周长主要集中在24.2—24.5mm范围,周长低于23.5mm的卷烟在外观上已经表现出与普通烟支明显的粗细差异,其中尤以周长在17mm左右的超细支卷烟最为明显。以南京品牌为代表的细支烟高速成长,消费者对这一新式卷烟的迅速认可,引发黄鹤楼、泰山、钻石、七匹狼、真龙等品牌陆续跟进,细支烟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和消费热潮,使得细支烟品类很快在国内卷烟市场形成气候。

二、国内卷烟市场品类建设的误区

消费者会购买某个指定品牌,但真正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并付诸购买行为的却是品类,消费者在决定了需要购买的品类之后,才说出该品类的代表性品牌。根据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这种行为被称为“消费者用品类思考,用品牌表达”。成功的品牌往往是某一品类中的杰出代表,能够给予消费者一个清晰的品类认知,被消费者牢牢地储存在自己的心智当中。调查数据显示,价格是中国卷烟消费者心智中的第一品类,消费者首先通过价格来区分卷烟品牌。

1、成熟价类与开辟新价类的误区

价格伴随着产品而出现,因此价格是最早形成的品类,经过多年的发展,价格品类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在各价位档次中,占据消费者心智的品牌座次也早已排定,很少发生变化。比如白沙(和天下)与南京(九五),中华(软),中华(硬)与苏烟(软金砂),芙蓉王(硬)与玉溪(软)、云烟(软珍品),云烟(紫)与南京(红),这些品牌(规格)在消费者心智中经过历史的长期积累,已在各自的价格品类中形成了相当显著的优势认知,地位牢固,难以撼动。在当前全国卷烟总量规模趋于稳定的前提下,很难再通过从成熟价格品类中推出新品来获取份额,或者重新开辟一个新的价格品类,和现有成熟价类竞争,发展所谓新的价区品类将会成为价格品类建设的一个误区。

2、香型品类构建与消费者认知的矛盾

品类的创建有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要有一个及以上的追随者跟进才能构成一个品类市场。从第一个“某某香”型卷烟出现开始,多个卷烟工业企业根据自己对市场和消费者的理解,分别创建自身的香型品类,每一个工业企业都成为了该品类的创新者和领先者。问题随之而来,创建的品类无人跟进,第一变成了唯一,领先成为了独家,这就造成了当前国内卷烟市场中出现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14家中烟公司创建了16个卷烟香型品类,每一个品类中只有自已一个品牌(规格)。企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某某香”进行宣传与推广,但很少有消费者购买卷烟时提出“某某香”型的需求。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因素并非该品类的香型,更多的是价格、包装等其他因素。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卷烟工业企业普遍走入了另一个品类创建的误区:没有将市场中的品类与消费者心智中的品类区分开来,定位不应当从企业自身需求出发来设定目标。

三、对当前卷烟品类建设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品类营销的原始驱动是源于品牌的独特定位,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以期在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在消费者心中确立清晰独特的品牌认知。成功的定位不是从企业自身开始,而是从预期客户心智中的认知开始。

1、品类构建要简单化

卷烟产品从包装设计、吸味风格到原料配方等方面均包含了非常复杂的专业要素,从这些要素为出发点进行品类创新和构建的时候应尽可能使其包含的内容简单化,使表述大众化。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是有限的,面对海量的信息会自动选择和过滤,只看想看的,只听想听的,接受熟悉的。过于复杂和专业的名称,只会使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印象变模糊。

2、做品类中的领先者

对卷烟消费者来说,他在购买之前不会动太多的脑筋来比较不同卷烟之间的差别,只会笼统地将所有相似的卷烟视为一类。只要成为某一类卷烟中的领先者,就可以代表这个品类,从而使得自身品牌获得最大的差异。

3、吸引足够的竞争者

品类首创者和领先者的优势在于容易在消费者心智中刻下烙印,消费者通常对首先接触的品牌印象深刻,并很自然的把它当作新品类代表。品类中的领先品牌意味着正宗,其他所有品牌都是原创的模仿品。但是,一个品类的创建离不开足够份量和数量的竞争者,没有竞争者的品类不能称其为品类,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细分市场。因此,创建一个品类时,必需要考虑该品类的诉求点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引发后来者跟进,有了足够的竞争,品类才会越做越大。从卷烟产品的烟支设计来看,南京品牌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他从2006年推出第一款周长17mm的国内细支烟产品,随后几年销量不断增长。这一细分市场的扩张,吸引了众多工业企业跟进开发周长17mm的细支烟,促进了细支烟这一新品类的形成,并成为该品类中的领先者,在消费者心智中成为该品类的代表品牌。

4、通过聚焦构建品类

品类构建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是“聚焦(focus)”。焦点越窄,越容易进入消费者的心智,焦点越宽,越难进入心智。目前国内多数卷烟工业企业在实际操中做的不是聚焦而是发散。通过企业所属品牌的合并,使得同一品牌产品线不断扩张,希望因此获得更大的体量规模。延伸的产品线在短期带来了品牌销量的迅速增长,对消费者来说,其心智中对品牌的认知发生了混乱,对既有品牌的认知产生了稀释。构建品类的目的是为了自身品牌的强大,品牌的强大首先是做强,而后才是做大。违反这一规律,只会造成品牌变大的同时,品牌力在削弱。品牌力矩公式是:品牌的力量与所代表的产品数量成反比。

四、结语

工业企业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价值链

一、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为保证自身的经营目标,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将各项成本掌握在一定范围内的活动。狭义的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执行成本时实施的控制,其目的是使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既定标准成本尽可能地接近;广义的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对成本实施全面、综合的控制,不仅包含事中控制、事后二次控制,还包括成本产生之前研究开发、决策和计划等阶段的控制。

(二)成本控制的目标

除了达到降低成本的基本作用之外,成本控制还能够配合企业各种战略的实施,通过力争实现企业成本最优化为企业谋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充分利用有限的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量、本、利之间的联动关系,尽可能多地为企业获取价值,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成本控制的方法

1.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成本为关键控制点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通过对作业流程的控制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2.目标成本法是一种按照既定目标对成本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的方法,涵盖采购、生产、销售的等经营环节。3.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为各个环节设定好指标标准,并遵循指标对成本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二、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现存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范围狭窄

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是传统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范围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中,只关注生产消耗的原材料、人工及制造费用等,注重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没有实施对流通环节、研发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不考虑生产环节之外的其他经营环节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忽视企业价值链的作用。随着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能够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影响的成本控制已成为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由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转变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通过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对企业的战略路线做出合理规划,结合“上下游”企业关联开展成本控制活动。

(二)成本控制未深入到作业层次

传统成本管理采取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节约各类消耗来降低成本。但盲目的单纯以降低成本为目的,不惜降低产品质量和对客户的服务,虽在短期内实现了节约成本费用,但对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企业应当以前瞻性的眼光,从现代成本管理视角出发,更多关注市场效益的创造,在经营的各个作业环节做好成本控制,投入先进技术、优化资源配置。不再把产品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唯一对象,而是以作业为层级,将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等均作为对象,对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不论费用支出是否与产出有直接关系,只强调发生的合理性。

(三)成本控制主体单一

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主体是公司高层管理者和财务部门,其他部门及员工尤其是一线生产员工不参与到其中。上述两者虽在成本管理中占据主导位置,掌控着成本控制的方向,但并不是成本发生的直接参与者,存在专业的局限性。成本管理责任没有落实到成本发生的部门和个人,使其没有形成成本意识,不能主动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得不到成本发生主体的支持,成本管理不能落到实处,生产经营过程中依然存在浪费现象,严重影响成本控制效果。

(四)成本控制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许多企业已经开启了信息化管理模式,但采购、库存、销售、物流、人力资源、财务等子系统缺乏紧密的联系,各部门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给财务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准确有效地采集数据带来一定困难,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引发成本上升。此外,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存在滞后性,不能对成本进行提前预测,无法为成本管理者事前决策和事中控制提供支持。

三、完善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实施基于价值链成本控制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渐明显,企业面临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单独依靠降低产品成本已不足以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必须从多方面优化成本,以保持竞争优势。通过分析、管理企业价值链可以优化企业价值活动,从而提高经营绩效、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价值链成本控制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来增加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是集多元化、复合型的成本控制过程,将各个作业中心作为负责人,所有处于产品价值链条上的企业都参与其中。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成本费用,伴随着资源耗费创造新的价值,企业想要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必须分析企业价值链并制定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措施。

(二)为各作业环节建立成本控制制度

企业必须将成本控制落实到各个作业环节,明晰相关部门职责,避免重复、无效作业,再造低效流程。重组生产流程剔除不必要生产环节,合理安排生产要素;整合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分工,取消不相关环节、减少不必要层次,确保必要环节运作的畅通有效。各流程、环节之间要进行良好的衔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压缩企业成本以提高收益。打破传统职能型组织结构,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进行改善。

(三)完善成本控制机制

把经济效益作为管理的重点,将成本控制放在第一重要位置,树立全员成本控制思想观念,推行成本责任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细化成本项目,实现节奖超罚,使责任与利益相结合,让每个部门、车间都行动起来,每个员工都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每个员工都负有成本责任和自觉参与的意识,将成本控制作为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四)建立现代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使用先进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是促进成本管理发展的必要手段,企业应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以满足成本管理工作的需要。专业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实现数据的信息化、流程的规范化,会计成本信息可以得到准确、及时的传递,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实时性,为实现财务集中管控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保障。同时,可以加强费用预算管理,帮助企业确定内部成本控制标准,制定考核依据,提供权责明确的过程控制,实现管理会计职能,提高财务管控能力和整体运营效率,是责任会计体系实现的有力支撑。

四、结论

总之,企业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除了依靠技术和资金的优势之外,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也非常重要。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对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不仅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能够发现经营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其的改进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于洋 单位: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海刚.基于价值链的DLL公司成本控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工业企业论文范文篇5

作业成本核算法也可称为ABC管理法,其以具体事项作为依托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将分析和研究对象细化为多个部分,对各部分在整体上所占比重进行分析,然后将分析所得数据作为基础,进行从大到小排列。以具体累积比重或占有比重的相关标准作为根据,将各组成部分划分为ABC3个等级或类别。A、B、C类别分别为重点管理部分、次重点管理部分、一般重点管理部分。结合作业成本法实现在成本分析过程中明确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同时,又可兼顾对一般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管理,进而实现应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产经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作业成本法包含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法主要包含作业成本计算及作业管理两大部分,其主要包含3个步骤,具体为:

①对各种资源耗费进行确认和计量。资源可分为货币、材料、人力、动力等诸多种资源。作业成本计算法在不改变生产所耗资源总额的基础上对资源总额在各产品中的具体分配额、资源总额在销售成本和存货中的分配额进行调整。

②将具体资源在作业中进行分配。这个步骤的工作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对作业过程中包含的具体资源种类进行确认,即对作业中所包含的具体成本要素进行确认;另一方面,对各类资源的具体资源动因进行确立,将资源分配与具体作业中,然后将作业中该类成本的总成本额进行计算,并列出具体作业成本单,对各成本要素进行汇总,算出总成本额。

③将作业成本法中总成本具体分配到各产品中,并列出具体产品成本单。这个步骤的工作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对各作业的具体动因进行确认,并对动因总数进行统计,然后计算作业单位作业动因的具体费用分配率;另一部分,对产品制造费用进行统计,并列出产品成本单。

3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设计

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分析和理解可知,成本的计算和分配流程具体可理解为资源———作业———产品。

3.1作业链分析与再造

在成本控制系统中,作业链分析与再造的阶段极易被忽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也经常不被应用于实践。但是该流程在整个成本控制体系中也属于一个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效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具体有以下几个部分:对低效与高效作业进行区分、对非增值作业与增值作业进行区分。然后应用科学有效地分析管理技术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改善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低效作业部分,且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非增值部分作业进行删除。此外,在这个阶段中还需对企业各项作业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发展过程中设计的各作业具有科学、合理的连接,尽量避免重叠作业部分的存在,进而促进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作业链的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3.2对企业成本控制具体对象进行明确

对成本控制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并使之得到明确,为成本控制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对工作责任进行明确。责任的明确除了需要制定责任制度外,还需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个人及具体措施,最大限度地促进成本控制的责任承担者、成本实施者具有良好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对成本控制进行管理的工作者会将成本控制的责任中心和具体作用归到一起进行设定,然后直接交由一个部门进行承担。因此,为了实现成本核算得到有效简化,可将多个不同作业进行合并,然后归于同一个作业中心。但是作业类型的设定范围不宜设定过大。成本具体实施与其相应的责任中心部门具有一致性,进而促进企业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3对作业的标准成本进行制定

研究对象制定为作业中心,在具体数据和相应理论的基础上与实际内容相互结合,为作业中心制定具有标准性的成本。作业标准成本制定原理与传统成本核算法原理基本相似,但也具有部分独特之处。通过与作业成本法相互结合进行分析,其成本流程具体可理解为资源———作业———产品三大流程。对作业中心标准成本进行制定的原则也是根据这三大流程来展开。通过对作业过程中所需消耗的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相关作业进行分析。通过这两个分析环节来实现对标准成本的确定。标准成本制定过程主要包含作业标准单价、作业标准量两大部分。作业标准单价具体为资源标准单价×单位作业所消耗的相应资源数量。通过这个分析可知,想要得到作业标准成本的具体数据,还需要了解两个元因素,即单位作业所需消耗的资源数量和标准资源单价。该两部分的制定方法及原理与传统成本控制相同。在标准作业量中也包含两个部分,即单位产品消耗的标准用量和产品的有效产出量。产品消耗资源环节产生的实际效率对单位产品消耗的标准用量具有决定作用。

3.4落实成本差异分析

当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发生后,就应将其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并对二者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对成本差异部分进行分解和分析,然后寻找、归纳差异产生的相关原因。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作业中心最后发生的实际成本减去标准成本即为成本差异;等同于将单位作业产生的实际价格乘以实际数量所得乘积减去标准数量与价格的乘积;也等同于作业量差所引起的成本差加作业价差引起的成本差。实际与标准成本二者间存在的差异导致作业价差产生。当资源消耗效率和标准数量间未存在一致性时,便产生作业量差,也就是说作业量差的产生与作业实际、标准消耗二者间存在的差异性有密切联系。

3.5制定相关对策

通过对成本差异进行全面分析后,对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确定,然后积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策略进行有效应对,进而实现对企业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企业的作业成本。对策的制定方法与传统方法相似。因此,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应基于作业成本法积极对相关标准进行修改和调整。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作业成本法未对企业作业链、生产流程进行任何改动,只是对作业链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改造,并充分结合后续发生的相关生产过程进行适当调整。

4结束语

工业企业论文范文篇6

(一)人才需求状况。据调查,我国工艺美术工业企业超过3.5万个,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整个行业形成了以私企为主体、国有联营和国有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为辅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国共有工艺美术相关院校约500所,其中高职院校约156所,毕业生数量远远小于行业需求。

(二)工艺美术工业企业发展情况。宏观来看工艺美术行业,它集聚的是强大的生产能量;微观来看,它带动了大规模的就业。“十一五”时期,工艺美术行业产值以超过2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在改善民生、稳定社会方面卓有成效。正是因为工艺美术行业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在文化部2012年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下称《倍增计划》)中,工艺美术成为所确定的十一大重点门类之一。根据《倍增计划》,到2015年,全国工艺美术业增加值将超过6000亿元,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同时,将在各地建设一批工艺美术特色产业集聚区和工艺美术研发、设计、创意基地。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就需要各地区充分挖掘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工艺美术品牌,进而带动工艺美术产业全面发展。

二、对专业建设的思考

从工艺美术工业企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将进入品牌战略发展阶段。中国未来美术工艺工业企业也需要“LV”,需要走进国际化。因此,开设美术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为未来美术工艺工业企业发展做好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保障工作。

(一)继承传统美术工艺。中国历史悠久,5000年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美术工艺文化,作为高职院校要保护好、继承好传统美术工艺文化。因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存在后继问题,很多传统美术工艺绝技和工艺美术品种濒临失传。要想使得中国工艺美术创品牌,走向世界,则应该重视传统美术工艺的保护和继承,民族的才是特色的,才是世界的。保护传承核心技艺,确实是工业美术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历来,我国的工艺美术业具有行业分散、师徒传承、手工操作、工艺保密等特点。在当代社会,传统工艺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条件较差,待遇不高,创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个人认为,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降低门槛,提高待遇,吸引民间传统美术工艺大师和能工巧匠加入到教师队伍中。

(二)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发展。中国每个地区都有特色的美术工艺文化,学校应该加强与政府的办学合作,充分发挥区域美术工艺文化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共同投入资金、提供政策建立”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美术工艺教育教学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打造工艺美术店、工艺美术街、工艺美术协会、工艺美术研究所和工艺美术职教集团,为继承和发展区域美术工艺文化创造条件。

工业企业论文范文篇7

烟草工业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烟草工业企业战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整体战略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这些年,我国烟草行业一直在努力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与改革,其中有些企业也越来越关注战略规划的研究,但是我国烟草行业长期受到了计划经济与烟草垄断的影响,使得大多数的烟草工业企业公司在战略管理的意识上依旧很薄弱。比如,一些企业在对于生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判断与分析上缺乏必要的准确度,大部分还处在感性决策上;某些企业的管理者只注重短期目标,缺乏了中长期目标,从而使得企业在发展中处在一种“朦胧”的状态;一些企业对于公司的核心能力的认知不到位,而且也没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一些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战略评价与反馈机制等。这些都表现出了烟草工业企业在战略管理上的意识薄弱,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2)品牌战略过于同质化。从目前来看,一些烟草公司除了注重整体发展战略之外,大部分已经开始了品牌战略的发展。但相关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烟草公司在发展品牌战略的时候,太过同质化。比如,大部分烟草公司其品牌发展战略中几乎都包含了“做强”、“做大”、“做精”等字眼。虽然每个企业公司都拥有自身的目标与品牌,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当前我国烟草行业的主导与核心,但这种品牌战略的同质化制约着烟草公司的发展。“做强”、“做大”等,从字面上看,本身并不复杂,但是每个烟草公司都赋予了其一定的含义,这就是使得每个公司的战略选择各不相同,但这样的战略选择其实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对于大部分的烟草公司而言都是不能完全实现的。换句话说,对于“做强”与“做大”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是先“大”还是先“强”,对于一个烟草公司的战略决策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此外,企业的战略中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差异性,不同的企业应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且不易被模仿的战略。当前,“做强”、“做大”的口号太多,能真正实践的却很少,因此企业品牌战略同质化不能过大,应有自身的特点,且要认真去践行,方能将企业做大做强。(3)战略的制定与执行不符,且执行力不够。对于一个烟草工业企业而言,如果拥有了优秀的战略却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那么其优秀的战略也只是纸上谈兵,完全没起到效用。因此,对于一个烟草企业,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在制定出了优秀的战略之后必须践行,加大执行的力度。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烟草工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战略的重要性,并且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挽救,只是在战略执行力上依然认识不够,尤其是管理层的执行力还很欠缺。这种情况下,制定出的战略往往与执行力不符,从而导致了战略实施中出现了很多困难,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烟草工业企业战略管理的建议

工业企业论文范文篇8

以企业资本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以正确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为内容;以获取企业利润为主要目标;以货币形态为计量单位。

别是基层站队,有的成本控制已经达到了一条毛巾、一块大布的程度,成本节约与奖惩兑现已逐步深入人心。

3.财务预算是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司的财务预算是责任预算的编制基础,责任预算以财务预算为基础进行编制,责任会计以责任预算为对象进行核算,考核兑现以责任会计资料为依据进行考核。环环相扣之中,财务预算是上述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一切经营管理工作围绕财务预算进行。

二、财务预算与责任会计相结合

现代责任会计的管理原理是以责任中心为核算对象,对其分工负责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并考评的一种内部控制体系。其优点是职责清晰、责权对等、业绩量化、便于考核。从1997年开始,公司将原来惯用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制转变为责任会计的考核方式,并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划分了若干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2000年开始将成本中心的范围扩大到全部6大科室。2001年在原有基础上,取消了利润中心,将所有科室和基层单位纳入成本中心进行管理,并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和奖惩办法,全面实行成本中心管理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与责任会计的优势,我们将财务预算中的34个成本项目中除工资及附加、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税金等9项费用以外的其他所有可控费用,按责任会计的要求转换为内控责任预算,并全部分解到各科室和基层单位。为了避免财务会计核算与责任会计核算的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核算人员,我们利用《中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专项核算功能,将财务会计核算与责任会计核算采用一套账的核算办法,对公司36个成本中心进行单独核算,并据以考核。

通过这种将财务预算转换为责任预算,再通过责任会计核算责任预算并据以考核兑现的经营管理模式,我们找到了如何将财务预算落实到责任主体,并通过科学量化的核算方式进行考核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采取了这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促成了油气储运公司连年超额完成各项考核指标。当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责、权、利不尽对等,细节指标不尽完善等问题,但因其总体方向的正确性和机制的先进性,已经使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油气储运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角落产生了能动作用,进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实行预算指标纵横向分解双重考核制度

在财务预算向责任预算转换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分解方式。即:在进行财务预算指标横向分解到各科室和职能部门的同时,又将指标纵向分解到各基层单位,实行财务部门总揽、主控部门交叉监督、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共同对预算负责的双重考核办法,将责任预算予以落实。

1.预算指标的横向与纵向分解。即将公司2001年度25项可控费用,首先在机关7大职能部门进行横向分解,明确责任主体,下达控制指标。例如运费,总控部门为调度中心,即调度中心对年度预算运费总指标负责。差旅费由经理办公室总控,即经理办公室对年度预算差旅费总指标负责。其次,由总部门将所控费用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二次纵向分解,比如运费,由调度中心将运费再次在公司所有用车单位和部门之间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和单位的责任运费指标。其他如差旅费、公杂费、原材料、修理费、水电暖气费等同样进行二次纵向分解,形成各部门和基层单位的责任预算指标。

2.双重考核。将横向分解的总控费用和纵向分解到底的各单项费用按公司36个责任主体分别进行汇总,形成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指标,并以业绩合同的形式逐一予以确认。

考核时,对某一单项费用,既考核主控部门,又考核分控部门和单位的责任。例如对运费的考核,既考核调度中心对总控费用的责任,又考核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分控运费的责任,实行双重考核,使各项费用由始至终接受财务的监督与考核。

四、强化预算的监督和预警功能

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必须得到及时的监督和预警。公司财务科在每月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中,对本期实际收支与本期预算收支做全面的分析和对比,对存在的差异认真查找原因,并在经理会议上及时进行通报,要求主控部门加强费用控制措施,并提请主控部门及时注意费用超支,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控制,确保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由于这种及时到位的财务监督和预警功能,使公司财务预算收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得到了及时的调整和纠正,并始终沿着预算的指标行进。

五、做好财务预算的支持性基础工作

工业企业论文范文篇9

第一,从外部性理论看,按照市场原则,企业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所产生的成本不能完全体现在企业产品的价格之中,即存在着严重的负外部性。所以,在外部性理论上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是将企业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负外部性内在化的有效途径。第二,从代际公平视角看,一方面不可再生性能源和人类可生存环境的供给具有有限性;另一方面,人类世代繁衍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如果按市场原则配置资源则会因为当代人对资源与环境的透支而加剧资源与环境的供需矛盾,并造成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所以,从代际公平角度看,构建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体系,有助于企业形成高效利用资源能源和根本降低有害物排放的长效机制。第三,从公共产品的特性看,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而能源与环境危机又是典型的公共问题,所以节能减排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所具有的“免费搭车”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在节能减排中同样存在,具体表现在:对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追求使得企业总是具有“免费搭车”的企图,对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投资严重不足;买者与卖者之间对具有节能减排效能的生产设备(或消费品),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设备购买者或消费者对设备或消费品的节能性能和效率不了解),使节能减排产品在与非节能减排产品的竞争中缺乏竞争力。针对节能减排生产技术研发、应用与节能环保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辅之以必要的财政补贴政策)能有效降低节能减排企业生产成本,使之在与非节能减排企业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在根本上改善节能减排企业的收益水平。综上所述,从解决“外部性”、“代际公平”、“公共产品特性”等角度看,税收政策在工业企业节能减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从社会整体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并与其他政策共同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二、税收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机理

外部性与庇古税税收作为直接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的政策工具,主要通过矫正企业经济行为的成本与收益状况,引导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趋于一致。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是促使企业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行为的外部性内在化的重要经济手段。从成本—收益分析看,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本一般全部由企业承担(即无外部性),而节能减排的收益则较复杂。节能减排的收益可分为经济性收益和资源环境性收益。经济性收益,是指节能减排能给实施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如节能收益、资源和废弃物再利用收益等;资源环境性收益,是指企业节能减排带来的资源环境状况的改善,如大气、水和土壤中污染物的减少,生态平衡的有效维持和改善,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对企业来说,经济性收益是内在的,但资源环境性收益则存在着明显的外在性,但企业却未得到额外的补偿。由此可见,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本付出与收益获取是不对称的,正外部性明显。节能减排的正外部性将导致实施企业的不作为,尤其在控排污方面,将导致污染排放量超过社会最优水平。对此,庇古在《福利经济学》(1920)中就提出了政府应对排污者征收与其排放污染物量和外在危害程度相适应的税收,即庇古税(Pigou’stax)。对生产企业来说,单位产量的庇古税应至少等于其外在边际成本,才会抑制生产者的污染排放行为。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是对庇古税进行科学的制度化设计,目的是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的节能减排成本,增强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达到其与行业内非节能减排企业竞争中的有力地位,从而引导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化。能源税、资源税、环保税等税制对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税收通过影响工业企业收入,对企业生产的节能减排化间接发挥作用。例如,企业所得再投资项目是否是节能减排项目,决定着能否享受所得税的减免,这会大大影响企业在节能减排项目与非节能减排项目上的决策取舍;足够高的排污税通过加大企业排污成本降低了企业收益,迫使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第二,在实行节能减排的企业中,节能减排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针对不同节能减排水平的企业实行有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节能减排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三,对不同资源稀缺程度与环境效应的能源实行不同的资源税率,会引导企业尽量使用低污染能源、可再生能源,以缓解能源与环境危机。

三、税收政策的局限性与财政支出政策的配套作用

工业企业论文范文篇10

虚拟局域网络技术(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数据交换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VLAN采用多种方式配置于企业网络中,打破了传统网络的许多固有观念,使网络结构变得灵活、方便。但大多数人认为:一个虚拟局域网可以粗略地等同于一个广播域。更确切地说,VLAN可以不考虑用户的物理位置,而根据功能、应用等因素将用户从逻辑上划分为一个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工作组,每个用户主机都连接在一个支持VLAN的交换机端口上并属于一个VLAN。同一个VLAN中的成员都共享广播,形成一个广播域,而不同VLAN之间广播信息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将整个网络分割成多个不同的广播域。在不同VLAN中的主机是不能直接通讯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将不同VLAN中的主机虚拟的隔离开了。一般来说划分VLAN的方法有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基于MAC地址的VLAN、基于网络层的VLAN几种,根据某钢厂网络架构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划分方法。虚拟局域网络技术(VLAN)的使用增加了网络连接的灵活性;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增加网络的安全性;增加了集中化的管理控制。同时使网络管理员可以逻辑上迅速、简单、有效地重新配置网络,轻松自如地增加、删除和修改用户,而不必从物理上调整网络配置,大大提高的工作效率。目前,某钢厂主干网络化分为150多个VLAN,将公司主干网络化分为小的区域,既实现了网络的安全性,又实现了网络的精细化管理。

2网络资源监视平台

要保证信息化平台的正常运行,就必须保证分散的网络设备正常运行。网络资源监视平台能够实现对远程网络设备的管理能够提供丰富的应用服务资源、管理手段以及记录工具,自动从各个角度对信息系统进行全天候的监视和管理,并拥有远程通知故障告警的功能。主要实现以下几大功能:(1)建立以物理拓扑结构图为中心的任务管理。网络资源监视平台能够采用多种算法自动生成与网络真实情况完全吻合的网络物理拓扑图,充分发挥图形、图象显示直观、形象的特点,在视图上动态地加载各种设备、网络线路的性能负载数据,建立面向网络运行维护、网络性能故障预警的网络性能资源视图。在该拓扑图上,能够动态实时的反映当前设备的CPU负载、链路流量、VLAN部署、广播量和端口连接用户数量,使网络管理者轻松掌控整个网络的实时运行状态。(2)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及故障处理机制。网络管理员能够在故障发生前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并开展以故障管理为核心的日常运维管理。故障管理是运维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置合适的故障告警点、告警方式可以实现机房的无人值守。(3)详细的数据统计机制。网络资源监视平台提供设备端口流量记录和设备负载记录,通过记录各主要网络“干道”的数据流量,各主要设备的负载状况,可以了解整个网络的业务运行状况。根据历史记录提供网络分析报告,得到各时段的数据分析报告。方便网络管理员分析发生网络故障的原因,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为进一步的网络系统改造和调整提供统计数据和依据。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