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知识管理问题分析

时间:2022-01-15 02:59:40

领导干部知识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我国正处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突飞猛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四个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的新时期,内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具有超乎以往的知识吸收、知识创新及其知识管理能力。具体要求着力实施四个方面的工作:采用实际有效方式管理好自己的知识,构建便于整理加工和管理使用的知识库,按需采集更新知识库内容,创造并共享新知识;为此,要通过加强信息素养、知识学习、知识库日常使用、知识创新等途径,提升知识管理能力的成熟度。

关键词:新时期;领导干部;知识管理;问题探索

知识极其重要,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革命领袖都有许多著名的论述。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至今600多年过去了,知识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丝毫没有降低。但是,关于知识问题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人们能够获取的知识资源数量和便捷程度极大增强,由此带来人们对知识选择的难度、价值判断的难度、应用的难度极大增高。由此在相当一部分人中间产生二种负面的东西,一种就是人们在获取一定的知识和本领以后,就懈于继续学习新的知识;一种就是面对每天扑面而来的知识感到难以应接不暇,难以管理也懈于管理。笔者认为,从技术层面、心理层面分析,这正是不少领导干部面对丰富的知识源和发达的信息知识传播体系,却出现知识不足、信息来源狭窄、本领恐慌的原因之一。因此,领导干部要努力增强知识管理意识,提高知识管理能力。关于知识管理,理论界主要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对国家层面和组织层面的知识系统的研究,一个是对个人(某一类型群体)层面的知识管理研究。知识从本质上说是个人(组织群体)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其产生来自个人及其群体的实践与认识,离开个人(组织群体)无法产生知识,也难言知识管理。因此,本文研究将范围限定于领导干部个人(领导班子群体)的知识管理问题。

一、新时期特征和对领导干部知识管理的新要求

领导干部是一个多层级包括上至国家和省部长级、下至县处和乡镇长级的大群体,其中人数最多、与群众接触面最大的是县处乡镇长级这一群体的领导干部,其知识管理能力的层次和水平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总体相对中高级领导群体也存在明显不足,亟需提高。因此,本文将领导干部的分析范围限定于县处和乡镇长级的领导干部。从知识管理理论、实践和时展要求来看,新时期县处和乡镇长级领导干部知识管理拟从以下方面予以加强。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展期,其主要特征:一是信息社会趋于成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等信息知识处理、挖掘、发现、传递新技术层出不穷,正推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和信息产业、知识经济的发展。二是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包括社会治理现代化等等,正在全国各地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协调推进、深入发展,内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具有超乎以往的知识吸收、创新及其管理能力。三是,“互联网+”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媒体,而是跨越年龄、地域、国家或者民族,将大量信息和知识沟通并重新组合起来,以产生更多创新机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总理又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是“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当前互联网+行动正在全面推进,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卫生,互联网+公安,互联网+政务等等,互联网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引擎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所有这些,对领导干部的学习创新和知识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ENTURY新时期领导干部加强知识管理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信息知识日益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和层面的今天,个人(组织)的知识吸取和创新业已成为个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创新创业的引擎动力,而知识吸取、创新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是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管理。领导者是本机构组织人员的引领者管理者,需要比普通人具有更强的知识学习、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经历自身严格的知识管理活动才能形成。其次,通过不断的知识管理,形成内容丰富、精准有用、与需俱进的知识体系,既可成为领导干部修身的丰富养料、又可成为领导干部超能的转化因子和工作上的看家本领。即将有用的知识内化凝聚为诸如领导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决策思维能力、现场处置能力等等。第三,经过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践,形成丰富的知识内容积累、知识管理经验能力积累,成为引领带动组织知识学习、参与组织知识共享的有利条件和经验准备。如,便于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机构知识库建设,群体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等。

二、新时期领导干部知识管理需要加强的方面

(一)采用实际有效的方式管理好自己的知识

新时期领导干部知识管理的首要任务,通过个人的学习实践,积累、整理、存储有用的信息知识,形成能够被不断添加和删除、归纳和提炼,并能够被个人随时调用的有序化的知识库。个人知识库的构建模式和载体多种多样,如记录在纸本上纸本知识库、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上的计算机知识库、记忆在人大脑里的人脑知识库等,各种类型知识库都有其利弊和特殊的管理技巧。但就现代化的要求和高效管理来说,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计算机知识库由于容量巨大、管理功能强大、检索使用便捷,业已成为个人构建其知识库的主流和对其知识进行集成化管理的重要方法。当然,人脑知识库和计算机知识库在个人知识管理上的作用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我们应当善加利用其各自的优势形成整体的效能,而不是将其割裂开来。

(二)构建便于整理加工和管理使用的个人计算机知识库

一是,建立适合自己的科学的知识管理准则,遵循简单、明晰、自然的规则,选用功能强大、操作便捷、质量稳定可靠的信息工具,构建知识库框架;二是,对个人知识信息资源和领导工作实践经验进行识别、获取、开发、分析、提炼、增效、创新;对知识库内容进行归纳、分类、整合,具体可以从知识内容、学科门类、重要级别、时间顺序等角度进行划分,三是,利用管理工具将大量有序化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通过线性或网状的形式组织起来,包括建立个人化的知识目录,对知识库的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命名和编码,使之简单明了、见名知意;建立检索系统和标引规则,以方便检索和利用。通过上述努力,构建具有满足个人需求、独具内容特色、方便整理、使用的知识库,实现知识存储和积累的科学化、系统化,进而提高知识在个人和共享两个方面的使用率。

(三)按需采集、更新知识库内容

着眼于工作广泛深入发展的新实际,着眼于当今世界知识发展前沿,源源不断地吸取和添加新的知识。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个人能够且实际需要吸取和使用的部分非常有限,因此采集选取其中的那些东西构建自己的个人知识库是领导干部常常需要作出的选择,选择正确就能够发挥出积极有益的信号、指导作用,选择错误就会起噪声、误导作用。新时期领导干部知识管理的原则要求,是科学分析和明确自身的知识需求,根据自身发展方向、工作需要、职业规划来决定知识的采集和取舍。应重点收集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还应使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广覆盖,政治、哲学、经济、历史、科技、军事、文学等等都要有所涉猎,形成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储备。从领导干部的工作实践来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总是会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新任务、新知识,因而必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信息知识内容、结构体系。同时不断地修改和删除落伍的、不合时宜的知识元素,优化和完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有效地防止知识老化,使个人知识库永葆活力。

(四)创造并共享新知识

所谓知识创造,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知识包括从图书报刊网站采集到的知识进行新的表述、归纳与提炼,如写出摘要、述评、综述等。二是,对个人(组织群体)感悟的经验进行记录和描述,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在领导实践和管理工作中,领导者个人和群体乃至整个组织中常常会产生一些经验感悟和不成文的实际做法,即隐性知识,如何将这些隐性知显性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指导未来并共享给大家,是组织机构加强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知识管理的重要目标任务和核心内容。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与领导干部的经历、修养、知识层次、创新意识等内在因素紧密相关,根植于个体的行为本身和它赖以形成的环境与情景之中,具有很大程度的独特性、创新性、发展性,是个人知识库中的精华,这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应通过思维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之后,使隐性知识条理化和显性化,构建自己的知识特色。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把个人的工作经验,随机获得的点滴信息,与人交流所激发的思想、灵感记录下来,更利于知识创新、更具有附加价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记则废。这里的记包括对所思所想的数据信息知识进行结构性、理性、意义性等诸方面进行记录、整理和提炼。

三、新时期领导干部知识管理能力成熟度标准及提升途径

知识管理能力,自古以来就是统治阶层的一个核心能力。在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管理能力更是成为领导者、管理者、知识工作者需要具备的一项综合性能力,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那么如何评价一个领导干部知识管理能力是否成熟,以及成熟度大小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首先,是否建立起体系完整或较为完整、利用方便或较为方便、添加删除及时或较为及时的个人知识库,能够独立构建并不断内容更新者为能力成熟,未能独立构建或未能不断内容更新者为能力不成熟,至于所建之库究竟是记刻在大脑中,还是写印在纸本上,抑或存储在计算机里,因非事物本质,固不作单一限定。其次,新时期领导干部知识管理能力成熟度高低的评判标准可从三个方面取值,(1)是否在大脑中形成知识体系、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管理原则方针、发展方向;(2)是否采用现代信息知识管理技术构建了完整的知识库,并与大脑知识库相衔接相补充;(3)知识库的内容规模、质量水平和管理使用是否常态化。凡属肯定的为成熟度高,否则为成熟度低。知识管理能力是有效开展知识管理的基础,提升领导干部的知识管理能力,必须将其学习创新、工作实践、信息素养、知识应用紧密结合起来。第一,加强信息素养,在增强信息获取、甄别、选择能力的同时提升变换知识、管理知识的能力。数字时代既给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数字化环境中,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筛选、判断和鉴别信息的能力是优秀领导者必备的信息素养,是衡量领导干部信息能力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对党的领导干部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作风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信息素养,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知识管理能力的基础是信息素质的养成。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一般来说是比较高的,但与新时期的要求相比仍需着力提升。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也能常常发现,一些领导干部信息意识明显滞后,或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恐慌和焦虑心理;或对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或息识别能力不足,甚至随意传递来路不明、是非不清、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加强信息素养,不同情况、层次、条件的人应该有具体的方式和内容针对性,具体可从及时获取信息的能力、准确甄别信息的能力、全面预测信息的能力、合理整合信息的能力、高效运用信息的能力等方面展开。第二,加强对知识库资源的日常利用,提升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传播交流能力。建立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目标不在于知识量的积累,而在于知识灵活运用与吸收。领导干部知识积累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用,包括个人使用和共享。知识的边际递增效益只有在广泛地使用中才能实现,体现出知识的价值。[2]首先摒弃重积累轻利用的做法,养成良好的查阅整理使用个人知识库的习惯,将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知识及时、有效、充分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实行学与思、学与问、学与的结合,学用相长,学以致用,使知识充分创造价值。要努力练就一套为编辑文档、处理数据、上传信息,甚至制作多媒体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功,要充分利用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知识集聚方式。在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善于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上的权威信息知识平台、搜索引擎,快速发现、检索所需的学习资料资源,经过学习理解后充实到个人知识库中去,从而变知识的被动传输为知识的主动构建。第三,加强知识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内容。习指出:“学习是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丰富的知识,如何应对复杂的工作局面”,“面对我们的知识、能力、素质与时代要求还不相符合的严峻现实,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革命’。”领导干部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不断学习和创新,要像习所倡导的那样“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学习的方式方法内容很多,就领导干部来说,首先要加强经典文献的阅读,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对管理科学知识及其他业务知识、工作技能知识、历史、法律、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再次要增强学习的系统性、科学性、创造性,通过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真假品性、价值高低、适用范围的甄别选择能力。第四,加强知识创新和交流共享。首先要勤于思考、发奋写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作则无。只有将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使知识创新成为有形的东西,才能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才能便于可视化的传播交流。因此领导干部要善于在学习工作中加强理性思考,坚持少一点酒酣耳热、多一点静默而思、伏案而作,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习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工作日理万机,非常繁忙,但在4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发表232篇短评,平均每个月4.7篇,实在令人敬佩。这既是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荣传统的继承发扬,也是他长期以来善学敏思勤行和领导能力的具体反映。[4]领导干部应该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坚持少一点部属代劳、多一点亲力亲为,坚决克服“动口不动笔”的不良风气,刻苦提炼归纳创新知识、表述显示隐性知识的过硬文字基本功,努力妙手著文章,善用文字表达思想、强化领导,善用知识共享推动组织的思想文化建设和政令畅通。

作者:黄 勇 衷彩霞 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军.论数字时代领导干部信息素养的及其提升路径[J].理论探讨,2009,(5).

[2]刘珺.领导干部的学习创新与知识管理[N].学习时报,2010-03-08.

[3].能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桂余才.细品《之江新语》[N].学习时报,201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