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6篇

时间:2022-06-18 08:51:27

医疗管理新思路论文6篇

第一篇

1系统设计需求分析研究

1.1系统设计需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医疗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已经在各大医院中全面展开。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医院内部医生、护士、患者三者的有机管理,同时又能将医院的各种检查仪器、库存药品、病床、患者类型和数量等资源信息组合成一个整体。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时记录和合理调配,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效果。而作为老百姓身边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还存在着手工操作,以纸张作为信息存储介质,长期以来,在社区卫生中心积累了大量的各种信息记录册。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而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取得巨大而富有成效的价值,作为老百姓身边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为其规模、发展速度等都无法与大型医院相比,其信息化更加滞后,但是从长远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信息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研究和开发该医疗管理系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2系统功能

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目标任务要求和实际情况,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计划生育信息管理、门诊管理、库存管理等,使用J2EE作为前台开发工具,采用标准的MVC三层架构(JSP-JavaBean-Servlet)开发模式,其中JSP传递用户请求给Servlet,由Servlet担当主要逻辑控制,调用以及初始化JavaBean,再通过JSP传到客户端,并使用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管理走向数字化、网络化。

2设计原则

(1)操作方法简单:本系统采用web程序最典型的界面设计模式,简捷、直观,菜单层次少,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点击,从而使用户应用时对其功能一目了然。(2)安全可靠: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因此要求系统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能够防范各种病毒和非法入侵,本系统采用严格的身份认证,且有安全的数据加密机制。(3)系统模块化:系统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到系统实现,都要从方便用户使用的角度进行考虑,功能模块的划分及界面的设计简洁流畅。(4)性能先进:本系统基于B/S模式,采用J2EE作为核心开发技术,并以MySOL作为数据库,充分考虑了系统结构以及应用设计的先进性,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信息管理的需要。(5)维护方便:系统中各模块的耦合程度低,采用低侵入式设计,在后期维护过程中可以对问题模块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和修改。如果系统升级,也可实现各个模块独立升级,维护简便。

3系统总流程设计

系统内部的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中高级管理者、普通工作人员等,他们拥有的系统权限不同:普通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岗位分别负责相应的一个项目的维护,中高级管理者可以查询所有的项目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修改所有信息;外部用户只能查询与自己用户名匹配的就诊信息。

4系统总框架设计

因为本系统主要是为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需求,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医疗服务的,其主要的业务集中在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症上,在进行实地调研后,根据实际情况,最终确定该系统所需的功能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有若干小项:(如图2)

5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分析,可以设计出系统需要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形成满足系统功能实现的各种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而转化为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本系统设计出的数据表主要有医生信息表、角色信息表、处方信息表、患者信息表、门诊计费信息表、生育安排信息表、药品报损信息表、药品厂商信息表、药品出库明细信息表、药品出库批次信息表、药品调价信息表、药品化学名称信息表、药品剂型信息表、药品库存信息表、药品库存异动跟踪信息表、药品类别信息表、药品入库基本信息表等。

6系统主要界面设计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介绍该系统的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功能模块。

6.1登录界面

本系统面向的是医护人员和社区内部的全体居民,由于采用B/S方式,用户要通过Web浏览器访问应用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本系统采用用户名+口令+验证码的模式,并对进入该系统的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

6.2系统主界面

用户进入系统后,对系统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修改密码,注销和退出。(1)无论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停留在哪个页面,点击“首页”按钮则将页面切换至登录系统后的第一个页面。(2)点击“修改密码”按钮,可以更改该用户的密码。(3)点击“注销”按钮,返回到登录页面,可切换用户。(4)点击“退出”按钮,则退出系统。7结束语本系统开发开发完后,搭建了测试环境,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能够实现系统设计之初确立的设计目标。该医疗管理系统功能齐全,人机界面友好,运行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张翠萍工作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第二篇

1管理特点

1.1病种多病情复杂而开设专业相对较少

任务期间共诊治各类门诊患者2100余例,来自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病种涵盖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心理等多个专业,包括急性心梗、动脉瘤、重度烧伤、疟疾、肠梗阻、艾滋病、阿米巴痢疾、服毒自杀、多器官衰竭等多例急性复杂患者。有的患者患有多种疾病,有的患者超出二级医院收治范围,有的疾病没有相关专业医师。

1.2医务人员单人单岗

护理人员相对偏少二级医院所有专业,医务人员仅有1名[1],无法形成最低标准的梯次配备,更无相关人员替换。其中,护理人员仅6人,担任门诊固定接诊、手术、急诊、病房、ICU等岗位值班,遇有多例患者住院或多种情况同时出现时,护理力量不足。

1.3所有装备、药品自我保障

保障周期较长南苏丹处于非洲中部,各种设施落后,所有医疗装备均为国内自带或补充,大部分药品、器材、补充装备等均为国内出发一次性空运带齐;如海运,一般要超过4个月才能到达,周期较长。

1.4双重指挥

协调难度加大作为军事单位,二级医院要接受含军事医务官(FMO)在内的联南团司令部的直接指挥,同时,由于接诊患者将近一半为民事人员,部分医疗、生活、通讯、运输等保障事项,也要接受含民事医务官(CMO)在内的瓦屋基地及联南团民事部门的业务指导及指挥。

2具体做法针

对以上特点,严格按照“一条主线”(牢牢把握医疗安全),“两个方面”(抓好门诊、住院两个环节),“三个关键”(重视急诊、手术、疑难患者处理),“四项制度”(落实好病例讨论制度、查房制度、周会及大交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的工作思路,从培养正规化、标准化工作流程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入手,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2.1科学分组发挥互补优势

为充分发挥好各职各类人员作用,在结合任务特点基础上,对所有人员进行合理分组。设立门诊组、病房组,护理组和医疗保障组,另加2个急救小组。门诊组包括全科内科、全科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各1人。病房包括神经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普外科、妇产科、消化科、传染科、血液科各1人。设1个护理班组,其中1名护士固定为门诊接诊护士兼抽血工作,1名护士固定手术室;其余4名为病房护士,其中1人兼任急诊护士、1人兼任消毒供应工作、1人兼任洗衣房工作。人员岗位平时相对固定,遇有情况统一调度。

2.2熟悉流程畅通指挥体制

国内集训时,通过多种途径及时了解联合国的指挥流程。到达任务区后,通过交接,全面地了解二级医院工作中所面临的对内对外关系;通过主动地拜会联南团的军事及民事各部门,及时摸透情况,及时拟制《联南团瓦屋基地组织结构图》及《联南团瓦屋基地各部门联系电话》,下发各部门。针对军事医务部门和民事医务部门,及时理清请示报告的工作、任务及范围,避免多头报告、交叉报告和重复报告,引发不必要的误会[2];针对出兵国患者的医疗问题,及时与军事医务官沟通,争取其支持、配合;针对联合国文职人员、雇员医疗问题,则与民事医务官进行交流;超出二级医院收治范围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问题,则优先考虑向军事医务官报告,需基地民事部门配合时,争取民事医务官许可和支持。

2.3统筹规划合理消耗药材

一是合理采购,避免浪费。在国内实施物资筹措时,结合计划,根据维和任务保障及实际工作情况合理确定采购品种及数量;二是统筹管理,量“有”为出。到达任务区后,针对除部分液体及非急用药品海运尚有部分补充外,其他药品不再补充,一切均需自我保障。对前几批留下的药品进行认真清点,统一入库;对自带药品进行汇总整理,形成中英文对照的《联南苏团中国二级医院药品目录》,并实行了微机动态化管理[3],根据库存加以控制;三是按规定捐赠,降低损失。因用量少或历批医疗队补充量大等原因,有些药品积压,面临超期失效,对于有英文说明书的,进行清点,经报联南团及国内批准后,捐赠给当地医院或公立医疗机构,捐赠时,注意对药品效期及应用说明详细备注,双方签订协议,进行风险规避。对于中成药、无英文说明书药品及易发生过敏反应药品,不予捐赠。

2.4落实制度严把医疗安全

到达任务区后即开展了“医疗规章制度月”活动,学习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汇总整理《联南苏团中国二级医院医疗规章制度汇编》,从患者接诊、工作职责、值班交接班、病房工作、转诊后送、设备维护及特殊情况处置等加以明确,使医疗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同时,积极做好四种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一是交班及周会制度。周一由队长主持大交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周五下午召开周会,总结讲评周工作,布置任务,其余时间各班组自行组织交班;二是病例讨论制度。针对二级医院各专业仅有1人的特点,规定所有手术患者、住院患者及门诊复诊患者全部进行病例讨论,集思广益,保证诊断质量。同时,注重发挥高清远程医学会诊站点的作用,特殊病例,邀请国内专家参与会诊;三是查房制度。做到“三级查房”即主管医师、病房主任、队领导三级查房;四是请示汇报制度。规定:手术患者、急诊患者、二级护理以上住院患者、需医疗后送患者及为各出兵国指挥官和联南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门诊患者必须汇报,做到领导靠前指挥,准确把握情况,确实属重大情况的,经指挥部批准后,及时向联南团及国内请示汇报。

3注意事项

3.1高度重视医患沟通

在任务区期间,接诊患者来自世界多个不同国家,由于国别、风俗等各方面的不同,患者在对待接诊医护人员的态度也不尽相同[4]。对待每位患者,均要高度重视沟通,准确掌握病情,有的放矢治疗。尤其是不少当地雇员,处于不同目的,对待医护人员有时故意隐瞒病情,给诊疗造成难度。遇有此类情况,邀请基地一级诊所的当地医师共同与患者进行交流。另外对于不主动交流的非当地雇员,除加强沟通外,还充分利用其同事、领导,多方了解其病因及治疗结果。

3.2安全实施医疗后送

维和二级医院一般只实施医疗后送[5]。伤病员的医疗后送指征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分队的救治范围决定,一般患者住院时间超过7天的、超过二级医院收治范围的及危重伤病员应医疗后送[6]。医疗后送方式一般为空中后送,为确保安全,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采取“中转式”后送。因联南团在南苏丹境内无三级医院,两所三级医院分别位于乌干达恩德培及肯尼亚内罗毕。为规避转运途中的医疗风险及安全威胁,采取“中转式”后送的办法,即将患者后送至朱巴(南苏丹首都)联合国相应二级医院后即返回,在朱巴转机及停留后的后送工作由相关部门另行安排。二是采取“多途径”后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重症、复杂患者多为联合国文职人员,其中有一半以上为当地雇员,因其雇佣前查体简单、医疗条件差所致。而对于当地多发的传染病、地方病,南苏丹在很多地区有专门的指定医疗机构进行专科救治,救治水平高且可享受免费医疗。在该类患者处理上,经报基地医务官批准,征得患者同意后,即可向该类医院后送患者。如在1例艾滋病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就采取此种方式,迅速缓解了医疗风险。三是把握好后送时机。联合国工作尤其严格的计划性和程序,一般工作均需提前计划好。在后送患者实施上应把握好,对于正常后送患者,需提前1~2天办理相关手续;对于紧急后送患者,不受此制约,可特事特办。值得说明的是,在联合国框架下,对于无十分把握确保治疗成功的患者,如符合后送条件,应尽量实施医疗护送,除非患者拒绝后送。对于患者拒绝后送,应将具体情况报军事或民事医务部门,并由患者在拒绝后送证书上签字,以规避医疗风险。

3.3充分发挥卫生员的作用

中国二级医院一般无卫生员编制,在实际工作中挑选了3~6名战士担任卫生员工作。卫生员可担任多重任务:一是夜间辅助值班或查班。既可以加强安全防卫力量,同时还可以护送护士夜间上下班,减低安全风险;二是清理卫生。可以协助护士一道清理病房及医疗区卫生;三是兼任急救小组成员。二级医院编2个急救小组,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卫生员担任担架员或辅助急救工作。

3.4规范接诊及处置流程

接诊是患者来诊疗第一站,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医疗质量。接诊护士要熟悉门诊的工作流程和一般疾病的分诊流程,能熟练用英语与患者或来访者交流;同时要准确、全面做好登记;然后才是相应的问诊、检查、取药、治疗等环节。国外维和,由于远离祖国、生活单调、心理压力大等因素,容易对队员的心理产生影响[7]。通过持续加强对队员的教育、监督,培养其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把每名患者都作为第一例患者”的意识,增强涉外意识、质量意识、制度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时时遵守规章制度、事事符合操作常规的习惯。

3.5重视个人医疗安全防护

联合国十分重视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明文规定HIV阳性者在非发病期间允许参加维和行动[8],虽然并不提倡这样做。同时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对其进行HIV检查。除中国及个别国家外,很多国家人员参加维和行动前不进行体格检查,更谈不上艾滋病检查。医务人员每天接触患者,树立科学的态度是做好防护的关键,既要克服错误认识和恐惧心理,也要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在接诊治疗患者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职业暴露的危险。

作者:李大同1王润求2工作单位:1.解放军第404医院院部2.解放军第89医院医务处

第三篇

一、医疗管理概念、范畴及核心

1.医疗管理概念:医疗管理是对医疗工作的全过程、诸要素、各部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医疗系统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实现最佳医疗效果的目标。

2.医疗管理范畴:医疗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管理工作,涵盖门诊、急诊、住院、康复、医技、重点病人等医疗工作全过程,以及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各要素管理和控制。从广义上讲,医疗管理应包括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医疗技术发展与应用管理、医疗费用控制管理、医院感控管理、医院药事和器材管理、医疗服务与流程管理等多项工作内容。这些工作既有自身的特点,又相互关联、相互交叉,使医疗管理工作呈现更为复杂的特点[1]。

3.医疗管理核心:从狭义上讲,医疗管理的核心就是医疗质量管理,因为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体系中最活跃、最复杂、最基础的内容,既是医疗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医院的生命线,更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原动力。因此,加强医疗管理最关键的就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

二、存在主要问题

1.管理和质量意识不强:存在“重诊疗、轻管理”的倾向,忽视医疗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意识淡化,经常说一套、做一套;抓医疗管理的力度还不够大,措施还不够实;缺乏必要质量教育,质量意识没有深入人心,没有真正固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和行为准则;盲目扩大医院规模,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医疗技术准入、医疗合作项目等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甚至铤而走险严重违规。

2.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公立医院由于受到编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中小医院,医疗管理人才引进难、培养难、保留难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具有医疗管理经人才、专家被民营医院用高薪聘走;有的医院没有质控、感控部门或专职人员;专职管理人员配备不齐,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工学矛盾突出,工作繁杂,精力有限,力不从心,没有很好地发挥医疗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职能作用;缺少既懂业务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对医疗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难以做出科学指导和决策。

3.质控体系不健全:质控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质控考评、激励机制等内容。有的医院没有建立健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机构;各质量管理委员会、机关业务部门、质控科和科室质控小组职能弱化,开展工作不系统、不经常;医疗管理制度,尤其是核心医疗制度不系统,修订完善不及时,落实不到位;没有完整配套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及终末质量控制的考核评价细则,检查督导、讲评整改、持续改进等工作脱节;无视基础和环节医疗质量,缺少行之有效的质控考评办法;质控奖惩措施落实不严格,没有形成绩效考核机制等。

4.管理手段落后:受条件制约,一些医院对医疗管理理念、手段和方法还比较陈旧和粗放。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电子病历管理普及率不高;没有开展工作效率、诊疗质量和管理质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或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剖析原因,结合实际提出整改措施;在管理模式上实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管理,造成机关与科室、科室与科室、医院与患者之间协调沟通不足;管理手段单一,常常采用扣奖金等单一手段代替标准质量考核措施,被管理者不明确管理的目标、不熟悉相关的规章制度,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错误;在处理问题时,简单粗暴,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效果不佳[2]。

三、对策措施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医院建设永恒的主题。医疗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病人第一”、“全员参与、全员教育”、“系统管理、量化考核”、“长远发展、持续改进”等原则,重点要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

1.强化全员医疗质量管理意识:经常性地开展质量教育,并形成制度化。在教育形式上,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专家辅导、参观见学、知识竞赛、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各种形式,确保教育效果。在教育内容上,突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和质量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在教育对象上,除医院领导、机关职能部门和医务人员外,还要将窗口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人员纳入进来。大力提倡“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理念,引导全员树立“质量建院”思想和“质量就是生命”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2.加强医疗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着医院医疗管理水平和成效。要选拔有管理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员充实到机关从事医疗管理,采用多种途径加大培训力度,在晋职晋级、评选先进、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采取高薪聘请、回聘等方式,充分发挥老专家、老主任、老领导的智囊作用,为医院医疗管理把好关、把准脉。要加强科室领导管理能力的培养,讲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作为考核科室领导的重要指标,纳入科主任、护士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促进管理水平提高。

3.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医院-机关职能部门-科室-个人“四级”医疗管理体系。成立医疗(护理)质量、医院感染、医学伦理、科学技术、药事、设备、输血、病案等管理委员会,明确人员、职责、任务和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重大医疗管理问题。加强医务部门、护理部、质控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常态化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分析总结、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日常管理作用,完善科室规章制度、诊疗规范、管理手册等资料,完善医疗质量总结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突出抓好医疗技术、住院诊疗、手术麻醉、医院感染等重点环节和项目的管理和持续改进。

4.规范医疗制度建设:结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和《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等规范要求,修订完善首诊医师负责、三级检诊、医疗告知等核心医疗制度,逐步建立患者身份识别、医疗技术准入、手术安全核查、手术与麻醉分级管理、术前风险评估、临床“危急值”报告、抗菌素分级管理等规整制度。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完善门急诊、临床科室、手术部、麻醉科、ICU、透析室、新生儿科、妇产科、医技科室、护理质量、运行和出院病历等各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质控考核细则,突出可操作性,实施量化考核和绩效管理。特别是在强化制度落实上下功夫,开展经常性的制度学习和考核,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奖优罚劣,绝不姑息迁就,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必依、有错必罚”的良好局面。

5.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拓展医院管理系统应用,完善门诊、住院医护工作站和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的质控功能,建立合理用药监测、医院感染控制、手术麻醉信息和重症监护等质控模块和子系统,要将国家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版)》中住院死亡、非计划重返、患者安全、医院运行管理等7大类质控标准逐步纳入信息统计中,扩大医疗数据采集的种类和范围,为医疗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后医疗管理、零缺陷管理、流程再造等管理新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程锴工作单位:解放军第二二四医院

第四篇

1医院整体医疗管理的理论基础

1.1现代整体论的指导作用

现代整体论的发展形成,经历了古代中西方“化整为一”、“万宗归一”的朴素思想,近代机械整体观、有机整体观思想,现代科学一般系统论原理、复杂性科学研究思潮等主要阶段[2]。现代整体论认为事物是由不同层次的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其整体功能不是部分性质的简单相加,而是各部分通过有机组合所涌现出的新性质;事物具有开放性,它与周围的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通过内部复杂的控制、调整、协调可以实现事物自身的演化。在实践层面上,现代整体论提倡在一定范围内将事物分割为相对独立的部分,用分析、还原的基本方法对各部分进行精确的研究。现代整体论同时要求人们从事物的整体性入手,在精确研究的基础上突破对事物的模糊和简易认识,并着眼于处理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用综合、控制、非线性等方法,对部分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总结,最终实现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1.2现代医学观念的转变

医学观念是人们对医学根本问题的看法,指导着医学实践。进入20世纪下半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医学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使人们的健康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营养和代谢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疾病,医学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人们对医学的看法随之也发生了转变。中国传统医学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未病”等理念重新焕发生机。人们对医学模式、现代医学目的、医学所处阶段有了重新认识,并且更加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致病因素,强调个体的生理与心理、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平衡,“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缓解疾病疼痛,减轻疾病痛苦;对患者治疗和护理,对不能治愈病人的照料;防止过早死亡,遵循临终关怀”成为新的医学目标。与近代医学“防病治病、维护健康、延长生命”的目标相比,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从单纯的“疾病治疗”上移到了“维护与促进健康”的更高层次。

1.3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整合趋势

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贯穿着科学指导方法的演变。人类对生命现象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整体形态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进而深入到分子水平的分解和还原的过程。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生命科学进入到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人们却发现,尽管探索进入了分子水平,却难以用简单的物理学和有机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完成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进入20世纪70年代,多方位整合的方式开始推动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向前发展。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发展,有效地提高了诊治和预防各种慢性病的质量和效率;20世纪90年代催生出的“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弥补了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为研究新疗法、新药物开辟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途径;医学与人文的重新整合,使医疗机构更加注重医学技术与医学伦理的结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被提升到与医疗技术服务同等重要的高度;此外,临床学科的整合与专科化建设,医疗保健与健康促进的结合,无不体现了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发展的整合趋势[3]。

2医院整体医疗管理的特征

医院整体医疗管理以现代整体论、医学整体观以及医学发展整合趋势为指导,通过创新医疗理念、优化资源结构、拓展服务功能,使医院服务由传统医疗救治模式向院前、院内、院后全程化,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健康服务模式转变,全面发挥医院在社会医疗中的主导作用,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医疗卫生发展趋势的要求。

2.1医疗理念与模式的全面转变

2.1.1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

“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医院一切工作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以病人为中心”,并指出“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工作的根本宗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观是对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挑战,它将过去医疗工作中,以医生为中心的服务结构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环型结构,即由医师、护师、药师、技师、营养师、政工人员、后勤人员等各类人员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各自岗位上共同为病人服务。

2.1.2由单纯医疗服务向全程全方位模式转变

医院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在服务的过程中侧重于院内服务,在服务内容上侧重于医疗服务,这种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的直接体现,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全程、全方位服务模式要求医院拓展医院服务功能内容,改革再造院内服务流程,有效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实现院前、院内、院后服务的全程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促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服务的全方位化,完善服务的连续性,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医疗服务在整个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带动区域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2.1.3医患关系从指导—合作型向认同—共识型转变

医患关系是医疗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医患关系包括主动—被动、指导—合作、参与—协商3种模式。在实施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健康服务过程中,整体医疗要求医患之间建立认同—共识模式的关系。在此模式下,医生与患者共同面对健康问题,通过全方位交流,医生和患者产生相互认同,通过医患之间高质量的对话,双方共同寻找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就干预措施达成共识,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2.2医疗资源的整合

2.2.1社会医疗资源的整体视角

医院是我国社会医疗的核心力量[4]。医院整体医疗管理旨在实现医院、社区卫生、预防保健等社会医疗服务的高效整合,使医院的技术力量和医疗服务有机地融入社会医疗服务体系中,在人员培养、医疗技术培训、健康相关项目开展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进步。

2.2.2医院资源的内部重构

为建立院前、院内、院后全程化,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健康服务模式,医院整体医疗管理要求对传统医院组织结构进行变革,改革医疗、护理、临床支持、对外联络等部门的组织结构,设立病人援助中心、临床支持保障中心等部门,促进医院各科室、各后勤支持系统高效运行,突出医院科室之间、科室与支持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疏通医院内外部环境之间的沟通渠道。

2.2.3为实现转化医学提供条件

在医疗工作中,医院整体医疗管理采取多专业、多学科背景人员共同合作的医疗团队工作模式,为实践转化医学理念,多方位揭示疾病因素提供了条件。医院整体医疗管理提出在医院中建立包括实验室、临床科室、健康管理等部门在内的学科中心、专病中心,也为实现基础—临床—预防转化整合、临床—康复—预防转化整合等提供了研究平台。

3医院整体医疗管理的运作实施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通过实施学科资源整合、组建整体医疗服务团队、延伸服务链条等措施,在医院中创立了综合门诊服务、联动急救机制、住院患者整体医疗、全程健康管理、院内外康复服务等制度,使医院服务形成了鲜明的“全程、一体化”整体医疗特色[1]。

3.1综合门诊服务综合门诊服务是以病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打造优质医疗服务平台。一是在门诊建立“门诊就诊患者分诊咨询室”。由医师和护师开展挂号预分诊,提高患者对症就诊挂号的准确性,并设立导医护士,减少重复挂号的现象。二是再造优化服务流程。按照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安全等原则,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改革、再造,优化医疗、护理、医技、后勤及职能部门等流程,为伤病员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三是实行挂号不限量并实行电话和网上挂号制度。四是实行无假日门诊制度。五是实行专家门诊制度,并确保落实。六是推行简易门诊制度,为慢性病和小伤、小病患者提供方便。七是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3.2联动急救机制联动急救机制突出了对院前急救能力和急救反应速度的建设。具体做法包括:一是从技术、通讯和运输三大要素出发,改进院前急救工作。依托医院急诊科建立院前急救组织,合理配备医护人员,配备先进的救护车辆,采用有线、无线等通讯手段,使其成为集急救、运输于一体的“流动监护病房”(MICU)。二是在院外设立急救点,延伸急救网络。与交通警察社会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在事故多发地域设立事故急救点,对事故伤员快速及时地进行急救并运送至医院,从而提高急救质量[5]。三是与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建立院前急救协作关系,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急救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的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区域内医疗系统的反应速度和救治质量。

3.3住院患者整体医疗

3.3.1住院患者整体评估

住院患者整体评估是对年龄达到16周岁、意识正常、能正确表达的住院患者开展的评估工作,包括躯体疾病评估、病例分型评估、心理状况评估、社会支持评估、营养状况评估、疾病认知评估等内容。

3.3.2住院患者整体医疗诊断

住院患者整体医疗诊断是指由主管医生通过6项整体医疗评估结果,对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认知等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利用“临床整体医疗诊断表”,最终形成整体医疗诊断[6]。对住院患者实施整体医疗管理,可以使医生对患者状况准确、全面掌握,并可对患者是否需要医学心理服务、社会支持服务以及健康教育服务等作出判断,弥补传统医疗单一疾病诊断模式的不足,为开展个体化、合理化的治疗奠定基础,实现了医疗活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

3.4全程健康管理

医学从20世纪下半叶进入了后医学时代,其主要特征是疾病致病因素以社会、行为、环境等因素为主,疾病类型以慢性退行性疾病为主,医学应对疾病的措施以行为干预为主,服务手段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后医学时代的这些特点肯定了现代医学的重要成就,并对医疗保健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后医学时代的要求,整体医疗管理对健康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立足医院丰富的技术资源,建立健康管理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实现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健康评估与健康指导一体化服务。二是联合社区卫生中心,发挥其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管理的基础作用,通过双方之间紧密的合作,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提高健康投入的效益。三是开展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进行慢性病早期筛查及健康危险因素综合干预,为人群提供医学和保健指导,提升区域内整体健康干预水平。四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和计算机技术,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平台,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

3.5院内外康复服务

目前,开展院内外康复服务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一是康复治疗利用中医、正骨推拿、理疗和康复设备,组建医疗护理单元,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病人由康复医学中心进行康复评定及相应的治疗。二是康复中心指导病人进行院前、院中、院后全程康复训练和指导。三是开展心理、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评估。四是落实出院后的随访制度,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开设远程家庭病房,实现家庭式康复等。

4思考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医院整体医疗管理在完善服务体系、转变服务理念等方面将对公立医院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4.1基于整体医疗管理模式下的医院,具有自我学习和改革的能力

医院内部结构的重塑,是着眼于实践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创建学习型医院、发展区域一体化医疗、构建转化医学平台、助力智慧医疗发展等医学新理念所开展的自我革新活动。作为医院管理的执行者,在这些革新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整体论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保证改革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避免管理活动的碎片化现象。

4.2基于整体医疗管理模式下的医院,拥有合理的内部组织

结构功能、顺畅的医疗运作流程和完备的对外联络接口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整体向前推进,医院所表现出的内部组织结构功能、顺畅的医疗运作流程和完备的对外联络接口等特征将逐步取代医院原有的简单功能,转而成为现代医院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作为社会医疗服务的核心平台,整体医疗管理模式下的现代医院将逐步成为所在城市、地区乃至国家医疗发展的引领者。

4.3基于整体医疗管理模式下的医院,强化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

通过发挥自身在技术、人才、服务、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医院为这些机构提供连续的人员培训、疾病监控技术、医疗后援支持等服务,由点带面地提升区域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逐步紧密区域内医疗机构的联系,为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社会医疗服务体系提供支持。

4.4基于整体医疗管理模式下的医院,探索实施认同—共识的医患关系新模式

医院在努力实践“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过程中,以病人的需求为自身改革的驱动力,建立综合门诊服务、住院患者整体医疗、医学团队服务等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医疗活动中的伦理制度,将先进的服务理念融入实际的医疗活动中,彻底改变简单医疗救治模式下医患关系的生成基础,为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推进新型医疗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奠定基础。

作者:向月应工作单位:解放军第181医院

第五篇

1传统体制下的医疗保障经费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在城镇逐步建立了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在农村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没有被上述制度覆盖的城乡居民,也能享受到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价格低于成本的医疗服务,从而获得国家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劳保医疗经费由企业自行管理,企业根据国家规定制定劳保医疗政策,并自行组织实施。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了医务室、保健站,还有一些产业及少数大型企业建立了职工医院;市、区县和街道普遍设有3个层次的医院。根据当时的体制,企业医务机构实际上充当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向上级医院合理转诊的看门人角色。“”企业财务机制发生变化,劳保医疗彻底变成单位自我管理。公费医疗款项属于卫生事业费中的一项,列入财政预算,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政府财政卫生事业费和政府财政公费医疗经费是一个科目,统一由卫生部门管理,卫生部门实际上身兼公费医疗经费的付款员和公立医院的收银员的双重矛盾角色,较好地实现了卫生事业发展和控制公费医疗经费的双重目标。只是在1980年,公费医疗经费和卫生事业费分列后,公费医疗经费才开始迅速增长。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农村实行集体经济,农村合作医疗是在集体经济支持下运行的。村集体提供卫生场所、卫生设备和卫生人员劳动收入,农民个体缴纳一点合作医疗费用,同时负担药品费用。

2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2.1公费医疗管理的局部调整

改革开放以后,公费医疗开始打破过去“一家独管、医院服务、单位不管、财政付款”的管理格局,探索由原来公费医疗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经费到多种管理形式并存,试行经费分配、管理、使用等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实践中又有单一管理和复合管理两种模式。单一管理包括医疗单位管理、职工单位管理、公费医疗办公室统一管理等形式;复合管理包括3种形式:(1)两方共同管理。包括公费医疗管理机构与职工单位共管、公费医疗管理机构与医疗单位共管(含公费医疗门诊部管理)以及医疗单位与职工单位共管。(2)公费医疗管理机构、职工单位、医疗单位三方共同管理。(3)公费医疗管理机构、职工单位、医疗单位、财政共同管理医疗费用。上述做法的实质是将职工单位和医疗单位从单一的享受公费医疗服务和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转变成公费医疗管理的责任者,加强了在公费医疗中的经济责任和管理意识。由于医疗单位在控制医疗费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公费医疗交给医疗单位管理的做法比较普遍[1]。这一措施促使医疗单位从以往的单纯医疗管理转向医疗管理与经费管理相结合,加强了医疗单位在公费医疗管理方面的责任,减少了浪费,比由公医办或职工单位管理公费医疗在保证职工基本医疗需求,控制浪费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预示着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总体来看,这是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得力措施。1989年,国家卫生部和国家财政部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由政府负责人以及卫生、财政、组织、人事、医药以及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以卫生部门为主,统一领导各级公费医疗工作,并设置办事机构,配备相应编制的专职管理人员。公费医疗经费在国家预算中单列一款,经费预算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经由卫生部门拨付给公费医疗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使用。公费医疗机构和单位,均设立公费医疗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实行的是公费医疗管理机构、单位和医疗机构共同管理公费医疗经费的管理体制。

2.2劳保医疗管理的局部调整

这一时期,劳保医疗管理体制也做了一些适应性的调整,总的方向是企业、医院共管劳保医疗经费。有医疗机构的企业,依靠医疗机构管理,没有医疗机构的企业,通过与社会医院签订协议管理。为解决企业难以承担医疗费用的压力,各地还积极探索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统筹和大病统筹。第一,针对单位统筹的传统筹资模式,部分地区试行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985年石家庄地区首先进行了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统筹试点。根据离退休人员居住情况和医疗条件及个人意愿主要采取4种管理体制:一是实行医疗单位承包管理。二是企业承包管理。三是对居住分散的离退休人员,以乡镇为单位,实行政府、卫生院、社会保险机构三方管理。四是社会保险机构既管钱又管医[2]。第二,根据医学上划分大病的种类,结合企业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一些医疗费用开支较大的大病病种,试行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的社会统筹和小病费用的个人账户包干。其中,个人账户基金和企业调剂基金主要由企业自行管理,大病统筹基金由社会统筹机构统一管理,一般由劳动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这一时期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面临着不同的改革任务。公费医疗主要是要加强管理,控制医疗费用,基本思路是打破集中统一的公费医疗管理格局,让各参与方均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责,抑制医疗费用上涨。劳保医疗则是要将过去分散在各个单位的筹资集中统筹使用,增强抗风险能力,大体趋势是由过去企业与医疗单位紧密结合走向经办机构与医疗单位适当分离。总的来看,公费、劳保医疗的局部性改革远未解决原有制度在筹资机制、费用约束机制以及管理体制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因而根本性的改革是大势所趋[3]。

2.3建立统一的职工医疗保障经办机构

养老保险比医疗保险改革要早,在改革过程中劳动部门建立了负责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保险事业机构和经办队伍。1988年劳动部把各省、市及县各级劳动部门所属社会保险机构名称统一称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并对其职责进行了规定。1991年国务院明确了养老保险基金由各级劳动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管理。同时规定劳动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是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并接受财政、审计、银行和工会的监督。1988年,医疗制度改革研讨小组向国务院提交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设想》(草案),提出要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增设专门的医疗保险管理机构。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分开。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进一步明确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1993年,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厘清了劳动行政部门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关系。为杜绝社会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199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要求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管理,纳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1994年的“两江”试点和1996年的扩大试点均采取即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规章和标准,社会医疗保险事业机构负责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收缴、给付和营运等的管理体制。1998年,国务院要求在统筹区域内建立集中统一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提出地级统筹和属地管理的目标。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成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进一步统一了职工医疗保障行政管理机构。2000年,原劳动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和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卫生部全国公费医疗事务管理中心、人事部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合并,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内设医疗保险处),负责全国医疗保险经办工作的综合管理,负责指导全国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全国大多数统筹地区在省、市、县三级都已建立了隶属于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999年,国务院出台《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要求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由省、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

3全民医保基金管理体制的确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合作医疗已经瓦解。从2003年开始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组织管理方式上有很大改进。全国大部分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县级统筹,省卫生厅(局)相关处室直接管理和指导县(市、区)的新农合工作,有的成立了独立的省级新农合经办机构(事业性质),有的设置了合作医疗处。少数省份成立了独立的市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大多数地方建立了隶属于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由同级财政拨款维持运行的县级新农合经办机构。乡级新农合经办机构设置比较多样化,有由县级经办机构派出、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经办机构管理下独立设置或委托乡镇卫生院代管或由乡镇政府设立独立机构等几种类型[4]。部分地区采取乡镇合管员异地委派、专管员分片管理等方式进行人员配置,实现与乡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分离”,以保障管理人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5]。进入21世纪以来,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明显加快,城乡医疗救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一般由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较多的依托街道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较多的依托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银行、邮局及其他社会化手段发放,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对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4对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评价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体制伴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成绩值得肯定。

4.1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障基金筹资机制

在改革过程中,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引入了国际通行的个人责任机制,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风险分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在目前几项医疗保障制度中,除城乡医疗救助外,其他医疗保障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员都要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随着制度的定型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各项医疗保障基金筹资机制逐步规范化,特别是在极短的时期里建立起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经有了比较可靠和稳定的筹资机制。还要指出的是,正在试行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是实现医疗保障基金科学、规范、精细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高基金管理效率,促进基金管理公开透明,具有重要意义。

4.2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服务实现社会化

管理服务社会化是社会保障的基本要求。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单位办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与社会保险的社会化属性是不符的。社会化要求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政府主管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缴、管理和支付。目的是要打破过去公费、劳保医疗的界限,打破过去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不同职工身份之间的界限,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同时通过大范围的统筹增强了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相比其他险种,医疗保险的社会化管理更为复杂。因为患病人群不固定,医疗消费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报销项目和范围的认定、医疗费用的结算是十分复杂的技术工作,这都增加了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的难度。随着经办机构能力的增强,医疗保障待遇的结算和发放事务也相继从企业和单位中分离出来,改由专门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进行支付与发放,实现了由主要依托单位管理向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以经办机构为主管理的转变,同时经办机构逐步向下延伸,建立了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委托和利用包括银行、邮局、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等社会服务组织共同开展管理服务。基本医疗保险一开始就提出要实行属地管理,不搞行业统筹,在同一统筹地区实行统一政策、筹集、统一管理和使用。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机关与企业以及行业之间的界限,将单位保障逐步社会化。

4.3经办机构转变职能,经办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医疗保障管理模式主要是依据管理者的业务习惯来设计,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参保者上,并没有体现为参保者服务的特征。在社会化的医疗保障经办网络初步建立的基础上,医疗保障经办机构面向参保人员提供的经办服务也逐步改善,经办机构从过去单纯的管理参保人员向管理与服务参保人员并重转变,这个转变并非不重要。因为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看病难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相比较而言看病后报销医药费用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过去报销程序是参保者看病后拿着报销单据回本单位申请报销,单位工作人员再去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销,被批准后,医保经办机构将资金拨付给单位,参保者再去单位领取报销的医药费。经过多年的建设,医保经办机构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面向参保者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大大增强,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4.4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初步形成了对定点医药服务机构的监督和调控机制,促进了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和发展

由社保部门所属的医保机构承担医疗服务购买者的体制比计划经济时期卫生部门集服务提供和资金使用于一体的体制是不小的进步。即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隶属卫生部门的经办机构管理,但在财务上和管理上仍然明确了其与医疗机构保持分离的原则。而医疗保障筹资与医疗服务提供相分离是国际上医疗保障改革的基本方向。在我国着手对传统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时候,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不合理的医疗消费或浪费,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着眼点主要是在控制医疗费用上。医疗保险通过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利用协议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督,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促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制定的3个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范围及支付标准即是吸取了公费医疗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也是国际上医疗保险的一般做法。总的来看,随着医疗保障基金规模的扩大和占医疗总费用比重的上升,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制约作用明显增强,医疗保障基金对医疗机构的撬动作用已经开始显现,迫使卫生系统加强自身改革。参保者在发生医疗费用后均能程度不同地获得一定的补偿,因此也会改变自己的医疗消费,有利于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费用意识。但是也要看到,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体制是一个没有完结的过程。目前的医疗保障基金管理还不健全,更不完善,还有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方式等等,许多问题的认识还不一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也对完善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需要继续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和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需要的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体制。

作者:单大圣工作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第六篇

1引言

通过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医生和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患者和医院信息的查询和管理,包括远程查房、参与病人的会诊等。通过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医生还可以随时观测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实时提醒病人进行合理地护理和防护,减少病人进行二次治疗的情况。

2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

2.1优势

医院一般具有各种特殊建筑物,给有线局域网的布缆和安装带来极大的麻烦,而使用无线局域网不仅能够免除布缆和安装,而且给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使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放在医院室内,携带移动无线终端的用户通常在发射接收器的中间区域进行工作。通过使用无线局域网给医生查房、护理监控、输液管理、患者身份识别等工作带来方便,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2无线查房

查房是医生每天的例行工作,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医生将全部信息录人电脑,生成电子医嘱和电子病历川。但一般医生工作站的电脑都放于医生办公室,因此医生查房前需提前将患者的医嘱、病历、检验结果等信息打印整理出来,在查房的时候一个个翻阅,效率比较低;在查房过程中,医生先要用纸记录下要开的医嘱和患者情况,等查房完毕后回到办公室再录人电脑,这个过程存在着转录出错的可能,直接影响到医疗安全。而在医院覆盖无线局域网络,医生只要手持无线终端,就可以轻便地进行无线查房。通过无线终端可以快速查阅患者的住院信息、病史、检验检查结果,有效地与患者交流,根据病情变化当即开出检验、检查、治疗和其他医嘱,避免了查房后再次转抄医嘱或凭记忆补开医嘱、记录病历,造成重复工作甚至错误的情况发生。

2.3无线护理

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络需要医护人员在计算机前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查询、录人、处理患者信息等工作。这不仅减少医护人员为患者服务的时间,而且由于环节复杂,具体到每个病房和每个患者的医嘱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或医嘱执行不当的情况,造成医疗事故。而通过在医院覆盖无线局域网络,医护人员手持终端,可实时收集病人各项生理指标,并通过无线网络存人数据库,供电子病历调用。这样免除医护人员进行转抄和录人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错误发生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缩短了等待时间,增加医护人员为患者直接护理的服务时间,大大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2.4RFID无线识别

2.4.1原理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不仅可以识别静止的目标,还可以识别高速移动的目标。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标签(Tag)和阅读器(Reader)。标签一般是由藕合元件(有些还有一些电路)组成的芯片,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将标签附着在物体上即可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是用来读取或写人标签信息,阅读器和标签之间通过天线(Antenna)来传递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阅读器射频信号覆盖区域就会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通过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核对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反射回信号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PassiveTag),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AdiveTag);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通过医院本身的无线局域网将数据传输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在医院中经常要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同时也要对患者和医疗器械进行定位,RFID能够显著降低身份识别的错误,随时跟踪患者和医疗器械的位置,大大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2.4.2RFID腕带最常用的RFID技术是RFID腕带,这里存储了病人的相关信息,包括个人资料、药物过敏史等,另外还可以通过RFID电子标签上的电子编码对应到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找到更加详细的信息。通过一条简单的RFID腕带,医护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每一位病人的准确信息。医生只要手持RFID阅读器就可以准确读出病人腕带上的相关信息,有时候也可以写人相应信息,例如:病人是否对某种药物过敏,今天是否打过针,是否吃过药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医院管理病人的效率。

2.4.3输液管理传统的输液过程不仅存在患者信息核对差错的隐患,而且核对信息需要很长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另外护士工作量也很难进行合理地统计,无法准确考核输液室护士工作。无线输液系统依托RFID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实现护士对患者身份和药物RFID标签核对功能,杜绝医疗差错。护士工作站根据病人发票号采集病人的输液信息,将这些信息形成RFID标签,在患者接受输液和接瓶前,护士通过RFID阅读器进行患者身份及药物的RFID标签匹配,实现快速而准确的识别;当患者应结束输液或需要接瓶处理甚至发生病情变化时,按动输液座椅上的呼叫器,护士可在医院的任何位置使用移动终端接收,及时处理输液患者求助信息;当患者结束输液后,核对患者身份RFID标签,确保输液正常完成。

2.4.4婴幼儿管理如何防止婴儿被无意或恶意调换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传统的婴儿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采用写上婴儿姓名的腕带等标识往往不防水,容易脱落,也可以人为解开,无法及时发现和杜绝婴儿被盗、恶意调换及医护失误调换等事故的发生。另外也不能准确识别,无法方便、随时检查婴儿的身份,以及家长身份的关联,给恶意和无意调换婴儿带来机会。引人RFID技术,在医院安装一系列的监控器和定位器,这些监控器直接连接到医院系统中。先给孕妇戴上RFID腕带,当婴儿出生后,也佩戴和母亲腕带的电子代码相对应的RFID腕带,这样孩子一出生就处于正确的识别和监控之下。另外孩子在医院内的位置可以通过定位器和监控器随时确定,在一些特殊位置如门口或通道处安装报警系统,孩子单独被移动(被非授权人员抱走)或母亲在未办理出院手续时走出监控区域,系统即可报警。另外腕带上可以配置人体感应传感器,当RFID腕带离开身体时发出报警信号,从而监测腕带拆卸是否授权。

2.4.5患者和医疗器械定位RFID技术还可以在医院范围内进行追踪,定位病人和医疗器械,称为RFID室内定位追踪系统(IndoorPositioningSystem,IPS),这个系统包括RFID和网络软件。采用的RFID标签为433MHz有源标签,将标签贴在医疗器械、患者的腕带或者是职工的工作证上。RFID接收器可以安放在医院的不同位置,接受器标签的信息和医院局域网将数据传输到医院的服务器上,这样就实现随时监测目标精确的空间位置。当RFID系统确定有病人在到处走动,通讯装置也可以向有关工作人员发出提示。另外医护人员需要寻找某医疗器械时,可以随时定位其附近的所有可供使用医疗器械,进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医疗设备。

2.4.6无线生命信息监测医生在对患病婴幼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很难与患儿进行有效地沟通,而且婴幼儿的生理特性导致其生命特征非常容易变化,必须实时监测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治疗,避免急#16#危状况出现。同时对于重症病人同样要实时监测其生命特征。目前已经在使用的生命信息监测系统包括体温监测系统、血压监测系统和心率监测系统。但是目前这些生命监测系统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病房内进行监测,而无法将数据传输到护理看护中心和医生的电脑上,如果能够将这些监测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护理和看护中心,并发送到相应的医生电脑上,护士和医生就能实时查看到患者的生理变化过程,掌握最佳的治疗时机。另外当出现危险状况时,通过监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醒医护人员进行相应处理。

2.5无线移动通信

2.5.1医院短信平台目前已有不少医院开通短信平台,通过该平台医生可以向患者提供延伸、互动和个性化的优质服务。目前,我国成年人基本都拥有手机,因此采用短信平台的方式与患者沟通是行之有效的,也为系统的运作提供了方便。另外通过医院短信平台,还可以通知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会议、检验检查结果领取通知、排班通知等日常活动。

2.5.2远程查房系统远程查房能使医生在外地通过支持无线网络的手持终端查房,运用无线移动通信登陆医院系统查阅病人的病历、生命体征数据、检查检验报告、调阅病人的医学影像资料等,及时了解危重病人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无线终端与科室的其他医生一起讨论病情,下达新的医嘱,使病人得到最优的治疗方案。另外通过远程查房就不必担心资深专家外出而不能按时查房的问题,通过远程查房,专家、主治医生也一样可以向资历尚浅的医生传授经验知识,提高医院对医生的培养和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无线远程查房还可使医生随时关注患者信息,专家、主治医生适时安排下级医生用药或改变治疗方案,令住院病人无需担心因医生不能随时查房而带来的后顾之忧,增进了医患间的沟通[ej。

2.5.3康复期病人和慢性病人的监测据报道,很多病患在出院后因没有很好地监测生理状况而再次人院,比如充血性心力衰竭,5新英格兰医学杂志62012年发现约27%的患者是在出院后30天重新人院治疗的,因此病人在康复期需要随时观测其生理状况。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同样需要随时观测生理特征,这些疾病可以通过专用的无线传感器来远程监控患者在家中的情况,可以在早期发现患者的生理状况,及时调整治疗计划,提醒患者需要注意的环节。

3结语

我国无线医疗技术应用近年来十分活跃,但比起欧美还是仅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加快无线技术的研究步伐,加大无线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投人,是一6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加快无线技术的研究步伐,加大无线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投人,是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作者:杜柯朱新银赵碧霞工作单位: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