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会计信息监管论文

时间:2022-08-16 05:11:57

个体化会计信息监管论文

一、会计信息监管的作用和面临的困境

从实际运用上来说,这些手段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过度的干预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干预力度不够则无法阻止企业的会计信息造假倾向;要提高查处几率就必须加大检查频率,此举势必增加监管成本;加大惩戒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震慑造假动机,但必须有一定的查处比例作保证。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均无法彻底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因为只要有利益所在,会计主体就有造假的动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虚拟经济、网络经济等新兴经济模式的盛行,使得业务形式日益复杂多变,使得会计政策不断变化,会计信息的失真风险也日益加剧,会计信息监管的漏洞不断加大,面临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就是会计信息不对称。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重新分析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真正原因,然后再据此研究解决会计信息监管新的思路。

二、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当前很多针对会计信息监管的研究都只是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大前提下去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没有考虑这一前提是如何产生、如何造成的,所以形成了在会计监管问题研究上的种种困惑。事实上,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就是会计信息的个体化生产,而会计理论中的“会计主体”假设又在客观上掩盖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实质,在此情况下采取的“被动”性的会计约束根本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

1.会计信息的个体化生产是产生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要对企业有利就不存在道德约束,就有动力去粉饰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从企业的业务层面到最终提供给信息需求者,需要经过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两个环节进行监管,所以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会计主体占有绝对的信息优势,由此产生了会计信息的不对称,而一旦信息不对称就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就可能损害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此不难看出,会计信息的个体化生产是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2“.会计主体”假设客观上掩盖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实质

由于传统会计理论起源于经营者的个体需求,其包含的内容也只能是核算与反应“会计主体”的内部信息。当前的会计理论四大假设之一就是“会计主体”,主流研究认为,会计的职能主要是核算或监督或反映或管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核算和反映业务层面的数据信息,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的生产必须是孤立的、个体性的,这就从理论上人为割裂了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信息联系,认为会计信息就必须是个体化的生产过程,,把会计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情况局限在每个“会计主体”的内部,从而无法全面充分地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信息,掩盖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实质。

3“.被动”性约束无法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传统会计是以“会计主体”为基础建立的。从会计信息使用者角度来看,“会计主体”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会计信息。“但通常情况下,对外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提供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权力或法律‘迫使’的结果。”,这在种“被动”性的约束下,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有修饰与失真的可能性。从会计信息的监管者的角度看,其建立了一系列社会公认的会计准则来约束会计行为,来满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实践证明,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这种“迫使”的约束下是不可能避免的。经济活动的互为条件、互为前提,是保证会计信息可靠与真实的惟一条件,是对信息真实性比较和验证的条件,但在现有理论下不可能提出反映各个“会计主体”之间联系的要求。仅靠“会计主体”的自我监督来达到社会监督的目的,不仅是不科学和难以实现的,在逻辑上更是矛盾的。通过上述阐述不难看出,会计信息的社会需要与个体产生的矛盾既是会计信息监管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也是产生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三、会计信息监管的新思路

会计信息监管所面临困境的理想解决办法就是改变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推翻“会计主体”假设使会计信息的生产者转变为社会是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这并非不可能,因为会计信息产生的基础条件是合法性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契约,可在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对契约的管控力,构筑社会化的会计信息生产处理模式,来完成会计信息的加工和监管。

1.利用社会组织集约化汇总会计信息

税务机关可以查验交易票据,公正机关可以鉴证交易合同与契约,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监督交易行为,而银行则可以管控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由此造成了会计信息的社会感知性,并形成了若干汇集点,不仅产生了由社会组织处理会计信息的可能,信息的汇聚也形成了集约化加工的可行性。

2.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化处理会计信息

在以前,由于此类信息的纷繁庞杂,整理归纳起来难度很大,但是目前的信息技术完全可以有高度的效率和安全性来处理类似的经济信息。尤其在当前网络、计算机充分发展的时代,数据以光速传递、以海量存储、以每秒亿次预算,在企业全面采用计算机做账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将各个企业及其相互的电子商务以及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的汇聚点,例如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和报告数据系统、社会的诚信系统、银行的银联和贷款系统、税务管理机关(如“三金”系统)、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会计服务公司等进一步地联结,形成一个类似于因特网巨大的社会经济活动记录系统。通过数据输入及信息处理来自动地记录和反应社会上所有的经济活动,输出产生经济活动的信息记录,然后通过适当的分类,自动辨别和生成各个“会计主体”的会计报告。同时,随着IT业的不断飞速发展,不断出现和改进的会计智能化判断软件将极大地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如此以来,因为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再加之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得会计信息的监管从外部监管变为内部监管,变得既便捷又轻松,监管成本大大降低,监管力度大为增强。因此,未来会计信息监管的发展方向应该首先变革传统的会计信息个体生产方式,构筑新的会计信息社会生产模式。这应该是会计信息监管的一个新思路。

作者:吴艳单位:牡丹江市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