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设计的媒介及方式变革

时间:2022-05-21 10:56:16

信息设计的媒介及方式变革

从传统媒介到多维度信息设计

传统媒介是信息设计发展初期就一直衍用的媒介形式,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信息设计和其它几乎所有的平面设计形式一样,都建立在传统媒体的介质之上与大众见面。网络媒体出现之后,传统媒介并没有立即销声匿迹,传统媒介下的信息设计形态依然在我们生活中出现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相似的多样性》是设计师安德里亚斯(AndreasKoller)与菲利普•斯坦韦伯(PhilippSteinweber)针对日益分化的宗教冲突制作的研究性图表设计,试图找出各宗教教义中的共同点,引发观者思考。图中圣人名字按字母顺序水平排列,名字大小由经文中出现频率决定;每个名字上有一道彩色弧线,颜色代表不同宗教,长度与名字在该教经文中出现的频率对应;名字下的一栏文字是人物的所有动作,按频率从上到下排列,动作后的彩条代表不同宗教,长度由动作在该教经文中的出现频率相关;名字上方的灰色弧线表明人物之间的相似性,弧线越粗、颜色越深则相似度越高。该设计在纷杂的典籍中客观的安排数据,使观者得到宏观而清晰的认识,从而引起对固有观念的反思。值得一提的是该设计使用了节点编程工具和开放源码编程语言来搜集、分析、组织数据。基于传统媒介的信息设计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也有大量书籍、网络资源可供参考,本文不多做列举,以下侧重于越来越多出现的多维度信息设计形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介质的新概念被提出:“多媒体”、“超媒体”、“富媒体”……所代表的是超过平面媒体之上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超越二维之上的空间乃至时间等全方位的表达载体。信息设计也依托这些新载体得到了全新的表现。网站ionz是一个交互式趣味网站,它运用信息图形符号进行意义的表达,引导参与者通过点击选择符合自己的生活习惯,例如性别、常用交通工具、常吃食物、宠物、休息时间、用电脑时间、即时通讯工具、邮件数量等,然后将这些数据生成一副可爱的信息设计图表,参与者可以对版面和色彩进行修改、存储,即拥有一副个人专属的生活习惯桌面。由于ionz网站的交互性引发了高参与度,网民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印刷是什么”是ChoppingBlock工作室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MuseumofModernArt,简称MOMA)制作的网站展示亭,主要目的为使参观者了解印刷制作过程。网站允许用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印刷方式,互动模拟程序可以让用户自己动手从头至尾完整的印刷一副作品,Flash动画“印刷是什么”向观众讲解印刷过程,在不到十分钟时间里,大部分观看者都对印刷技术有了相当的了解。工作室主管托马斯•罗默(ThomasRomer)认为互动对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因此他们选择使用交互动画而放弃使用文字。这个信息设计项目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自2001年以来依旧存在于现代艺术博物馆网页上,并且持续赢得赞誉,如此长的生命力在数字媒体中不可多见。“FolkSongsfortheFivePoints(五点民乐)”是一个数字艺术家利用声音和交互媒介来探讨当代移民文化注入后的城市文化多样性的网站。网站收集了纽约不同地理位置的环境声音和民乐,参与者可以自由选择多种声音组合,通过混音制成新的音乐,创作出的音乐可以保存或上传分享。在装置艺术作品“诗歌帐篷”(OneDayPoemPavilion),设计师通过时间、空间和光的转化,完成了一件诗意的艺术作品。装置外形具有多个折面,转折角度经过测算,和一天中光的直射角对应,光线穿过镂空的文字,照射在地面或观者身上。在不同时间、天气、季节、角度可以读到不同的以时间流逝为主题的诗歌,独特的体验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形成了隽永的情感传递。

信息设计传达方式的变革

无论在何种媒介载体下,信息设计所承载的主要功能都是信息的传达,信息传达如何开始、通过怎样的传输途径、如何对对象发生作用、以何种形式完成传达过程、媒介的改变会对传输过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通过总结所列举的案例,笔者得到以下几点感受:传统媒介下的信息设计通常借助平面媒体呈现出一种固定的形态,通过光作用于视觉器官,经视觉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大脑经过分析和搜索吸收自己所需要的讯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信息是固态的、不变的,信息的传输主要借助于观看。在网站ionz中,信息设计的传输过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web2.0在网络的应用,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创造者,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的制作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轨迹记录并与他人分享,单纯的观看变为参与和体验的过程。由于传统媒介的固态性,使得整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是单向的,由设计者发起,由观者接收。观者只能看到最终的呈现结果,而无法得知和体验信息设计产生的过程;只能得到结论而无法参与结论的生成;只从结果吸收信息而对过程毫无兴趣。在“印刷是什么”网站中,信息接收者可以通过网络交互软件在线参与到模拟印刷的整个过程中,体验的趣味性使得参与者印象深刻,便于将认知转化为成为记忆而长久保存。在此参与者更关注过程本身———一副印刷作品是如何产生的,而不单单是结果———一副印刷作品的样貌。过程变得更加重要。由于传统媒介下信息传输的单向性,观众只能被动的接收信息,而不能改变或参与信息的制作过程,因此对信息本身很难产生情感,无法调动对象参与的主动性。在“FolkSongsfortheFivePoints(五点民乐)”网站中,由于网站的开放性,每个人都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声音进行混合。由于具有了对结果的决定权,参与者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进行积极的探索。主动和被动的差别使得参与度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使得该信息设计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在这一作品中,信息设计突破了视觉单一感官的局限,加入了听觉(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元素,增加的信息设计的维度。传统媒介下的信息设计由于媒介本身的局限性呈现出固态、单向、被动接收的特征,而使得最终只能有一个呈现面貌,也就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接收对象差异性有多大,结果都只有一个。作品无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取变。在装置艺术作品“诗歌帐篷”(OneDayPoemPavilion)中,艺术家通过对作品呈现环境的把握,将时空要素融入其中,使得天气、季节、角度的变化都能带来作品呈现状态的不同,甚至一天内的早中晚、不同参与者体态衣着的不同都会使作品的面貌发生改变。在此作品中,信息的呈现不再只有一个结果,信息设计不再是固态的,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多种可能引发人的参与,也引发人的思考。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设计作品必须以一个完成的状态呈现,“未完成”的作品多被定义为失败、无意义、无价值的,并且是无法被呈现和感知的,因此这样的作品也无法完成传递信息的功能。而在本文2.2中所列举的范例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未完成。这里所有的信息设计作品如果脱离观者的参与都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而每位参与者都会有一个独特的体验过程,并且得到一份个人的结果呈现。信息的者在创作这些信息时并没有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元素处于开放的状态,信息接收者们也在创造着信息。在信息接收完成以后这个过程也并没有完全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参与者所取得的经验、感受,都在以一种隐性的方式继续存在着并起作用,可以说作品本身得到了延展和继续。以上五点是笔者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的浅见,这五点并不是相互并列独立的,它们有着递进的层阶关系,经常在同一作品中互相交织并互相作用。它们共同形成了信息时代下的视觉传输过程的改变,这种改变甚至可以说是划时代的革新,而我们对新的信息传输方式也需要有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单一维度的传达,而是多维度的体验过程。更多的可能性会带来更多启发,使更多符合时代特征的信息设计作品出现。

本文作者:魏婧婧工作单位: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