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信息管理运用

时间:2022-04-30 04:04:40

预防接种信息管理运用

1背景

通过建立IIMSs实行科学管理,将手工登记、管理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起来,并利用网络交换技术实现实时、非实时的数据交换,从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利用及时性和利用率,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并可解决异地预防接种和漏种问题,进而推动预防接种工作的深入开展[3]。IIMSs自实施以来,覆盖率逐年提高,部分发达国家重视对IIMSs收集数据的应用,然而我国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在此方面有所研究,但发表的文献较少。现对国内外IIMSs实施进展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IIMSs在我国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2实施进展

2.1国外实施进展

2.1.1美国1994年,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dvisoryCommitteeonImmunizationPractice,ACIP)推荐美国公共卫生机构增加资金并出台新政策支持IIMSs的开发,至2000年61%的地区已建成IIMSs[4]。美国IIMSs主要功能包括:向卫生服务工作者提供疫苗需求信息,生成接种率报告、预防接种预约、补种通知,以及与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交换数据。美国“健康2020”项目的目标之一,就是使>95%的<6岁儿童的预防接种记录纳入IIMSs。近年来,IIMSs的覆盖率稳步增长,2006年美国63%<6岁儿童纳入IIMSs,2011年增加到84%[5]。2.1.2英国英国的儿童保健计算机系统是欧洲运行时间最长的系统,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将计算机应用到社区儿童保健服务中。70年代中期,英国健康与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开发和应用儿童保健计算机系统的计划,由威尔士地区卫生局代表英国卫生部制定了国家儿童保健系统[6]。英国儿童保健计算机系统是指包括预防接种和疾病筛查在内的有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活动的临床记录系统。主要功能为:生成完整的预防接种记录、预防接种预约、补种通知、生成接种率报告、与产科系统交换数据、儿童疾病筛查等[7]。英国实施区域战略卫生策略,不同区域的儿童保健部门负责开发适合本地区使用的儿童保健计算机系统,各地区的系统可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8]。2.1.3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以全人口为基础的预防接种登记系统的国家。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系统是澳大利亚免疫项目之一,于1996年开始在全国实施。澳大利亚儿童预防接种登记系统主要功能有:向卫生服务工作者及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提供儿童预防接种情况,预防接种预约、补种通知,生成相关报告,如覆盖儿童数、合格接种率、及时接种情况、推迟接种儿童等[9]。2011年,该系统覆盖了91.8%的<12月龄儿童,92.6%的<24月龄儿童[10]。

2.2国内实施进展

我国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的报道最早见于1995年,山西省采用FOXPRO2.5数据库系统软件和MASM5.0宏汇编软件混合编程开发了儿童预防接种磁卡系统软件。儿童监护人手持磁卡从读卡机划过,将当时的预防接种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随时将预防接种单位接种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分析,打印所需报表,通过软盘或联网进行数据传送[11]。1995年12月,通过卫生部计算机领导小组和疾病控制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后在全国部分省推广使用[12]。1997年,广州市结合实际将全国推广的预防接种电脑化管理系统加以改进,建成广州市预防接种金卡信息管理系统[13]。江苏省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于2000年底开始与某大学合作,开发了预防接种金卡信息化管理系统[14]。2004年,中国CDC依托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台,开始建设国家儿童IIMSs客户端和国家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方式上传预防接种数据至国家信息管理平台。2006年,卫生部下发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确定了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于2008、2009、2010年底90%的县、80%的乡完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现预防接种信息个案管理的目标。2010年,中国CDC利用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项目的结余经费,构建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集预防接种服务、接种率监测、疫苗管理、冷链管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免疫规划综合信息系统,并利用儿童主索引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共享[15]。2011年底,共有44853个预防接种单位有数据上传权限,客户端软件共收集儿童个案84092417条,<6岁儿童IIMSs覆盖率为87.49%。全国省级儿童IIMSs实施率为93.55%,以县(区、市、旗,下同)为单位实施率为87.30%,以乡(镇、街道,下同)为单位实施率为81.65%[16]。

3应用情况

3.1IIMSs在国外的应用

3.1.1预约接种提醒预约接种提醒被认为是促进疫苗接种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约有25%的<3岁儿童由多名预防接种人员接种疫苗[17],预防接种人员很难获取辖区所有儿童的基本信息,难以及时将预约提醒卡片寄给儿童家长。然而,IIMSs中含有儿童的预防接种信息及基本信息,预防接种人员可通过IIMSs以邮件、电话等方式通知儿童家长及时接种,并提醒预防接种人员对漏种儿童进行补种及避免重复接种。据报道,美国自使用IIMSs中的电话自动提醒后,儿童疫苗接种率提高了2%[18]。预约提醒除可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外,还可追踪存在或可能存在问题疫苗接种的儿童。美国IIMSs工作人员在一次督导时发现,俄勒冈州的一个预防接种门诊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andPertussisCombinedVaccine,DTP)贮存温度不当,IIMSs工作人员立即协助该预防接种门诊利用IIMSs向受种儿童家长发送相关信息,通知儿童重新接种该疫苗,约41%的儿童家长接到信息后返回预防接种门诊重新接种了DTP[19]。3.1.2预防接种管理手工记录可使卫生服务工作者获得的儿童接种史不完整或不准确,导致儿童重复接种或漏种。预防接种人员可通过IIMSs手工录入或获取异地预防接种记录,预防接种人员可将儿童的预防接种记录整合,使儿童预防接种记录更加完整和准确[20-21]。(1)评估疫苗接种率,建立疫苗接种率的基线水平[22-24]。美国CDC主要通过全国接种率调查,获得疫苗预防接种信息以评估接种率。全国接种率调查对象不能包括所有适龄儿童,仅可相对准确的评估国家水平疫苗接种率。但当评估部级以下地区的疫苗接种率时,由于所抽取的样本量较小,可信区间较大,导致准确性较低。因此,美国各地区普遍使用IIMSs中的接种数据评估新疫苗的接种率,建立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的疫苗接种率的基线水平,评估预防接种工作的进展。(2)监测新疫苗的使用[25]。IIMSs具有及时性、灵活性、成本低、可以获取大量的详细资料等优势。在监测新加入NIP疫苗的使用情况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2005年美国ACIP推荐接种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eningococcalPolysaccharideConjugateVaccine,MPCV),2006年密歇根州的卫生服务提供者从IIMSs中提取2005年及2006年MPCV预防接种记录,分析受种者的免疫类型、接种日期、接种年龄以及预防接种门诊的类型(公共、民营)等信息,评估疫苗接种量是否与ACIP推荐使用情况一致。(3)评价疫苗有效性。美国康涅狄格州曾利用IIMSs中的信息,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评价轮状病毒疫苗的有效性。所得的结果与传统的病例对照(住院病例)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IIMSs可以为疫苗有效性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源[26]。波士顿利用受种者的历史记录信息与IIMSs信息,对11~17岁儿童百日咳疫苗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表明IIMSs可以成为评价疫苗上市后有效性的一种可行的工具[27]。(4)在应急事件中的应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卡特里娜飓风,使大量灾民丢失个人医疗记录。在飓风发生后几小时内,各州的卫生行政部门就建立了通过IIMSs查询儿童和青少年疫苗接种史的机制。通过IIMSs,节省了21295名转移儿童和青少年疫苗补种的花费1361.7万美元。卡特里娜飓风后IIMSs的作用,展示了IIMSs对公民、预防接种人员和卫生当局的价值。通过记录受种者的预防接种记录,可以看作是受种者、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及预防接种单位的一个重要安全的网络,防止预防接种记录因为各种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丢失[28]。(5)辅助现场调查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IIMSs系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每个儿童预防接种的全程资料以及儿童基本信息,可用于辅助现场调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等。美国西佛吉尼亚州通过IIMSs查出<10岁儿童接种第一剂但未接种第二剂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儿童的家长及其联系方式,成功地调查了家长对儿童接种两剂甲型流感疫苗的态度[29]。通过IIMSs可以完成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避免入学时不必要的重复接种。美国有调查结果显示,应用此系统的州中,34%的学校可以直接进入此系统查找儿童的免疫史[30]。3.1.3疫苗管理IIMSs应用之前,预防接种单位通过手工方式预约应种儿童,且需提前一个月或一季度向上级提供适龄儿童所需接种的疫苗种类及接种总剂次,大部分预防接种单位未追踪应种儿童和无自动生成接种报表的系统,提供的数据不准确。美国有研究表明,通过IIMSs有助于提高卫生服务工作者的责任感,提高报告率,增加工作效率,减少疫苗浪费[31]。2010年,美国CDC开发了疫苗追踪系统[32],该系统使疫苗订购、库存管理以及政府购买疫苗的相关过程变得更加便捷,预防接种人员可通过疫苗追踪系统接口上传文件到IIMSs登记疫苗订购和库存信息。3.1.4冷链管理已有国家使用全程温度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冷链温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印度尼西亚试用Multilogs系统监测冷链温度[33]。该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数字记录仪、无线电接收器及电脑软件操作系统组成。通过传感器感知冷链温度,每小时记录冷链温度,若冷链温度出现异常,则通过操作系统以电话或邮件方式,对相关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3.2IIMSs在国内的应用

IIMSs在我国部分省应用较广,各省在建设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功能以促进预防接种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3.2.1预约提醒预防接种客户端可根据预先设置好的预防接种方案准确的计算儿童的预约时间,预防接种人员可通过预约单、电话或短信方式提醒家长。部分省已开通免费短信提醒服务平台,预防接种单位将儿童的出生时间、预防接种情况、家庭住址及父母手机号码等信息录入IIMSs,即可对每个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儿童接种、预约信息自动生成短信信息。适龄儿童家长将定时接收到包含疫苗名称、接种时间、地点等内容的免费短信,提醒受种对象及时接种疫苗[34]。3.2.2预防接种管理系统全面、准确地记录每个儿童的预防接种资料,并将过敏史、疫苗接种禁忌证等特殊信息资料能做出醒目的提示,为预防接种疫苗的筛选提供依据。(1)评估疫苗接种率。通过IIMSs的应种和未种统计截止时间、未种统计接种率考核等功能,直接根据需要统计本地范围内儿童基本情况,掌握本地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以便合理安排查漏补种,尽可能消除免疫空白,全面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35]。(2)辅助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利用IIMSs进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可显著提高工作质量。河北省保定市2012年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通过“一键”预防接种证查验模块进行。该方法提高了查验预防接种证数据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同时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还可实时查看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进度,起到相互监督、区分责任的作用[36]。(3)IIMSs与其他系统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IIMSs与健康档案系统、门诊系统、儿童保健系统等对接,使得儿童的数据档案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利用,也增加了建立预防接种证(卡)途径,从而提高了流动儿童的建立预防接种证(卡)率。有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省,在全省内联网后,实现了“一地建卡,全省接种”,解决流动人群的预防接种信息管理[37]。对于流动儿童,只要其持带有条形码的预防接种证,便可在本系统覆盖的任何一个预防接种单位接受接种,有效提高了接种率水平。系统可根据要求准确统计出儿童建立预防接种卡数、疫苗损耗数、儿童实种数、条形码发放数等资料,较真实地反映当地的预防接种水平[38]。3.2.3疫苗管理各级机构可通过疫苗管理系统填报疫苗计划,进行疫苗出入库管理及预警管理,从而实现疫苗的实时库存管理,及时对疫苗进行调拨,避免疫苗浪费。河北、浙江省宁波等地区开发了全程疫苗电子监管系统,系统以疫苗电子监管码(一件一码)为基础,将儿童IIMSs中儿童个案与其对接,并且将每一剂疫苗的流通与受种儿童建立对应链接关系,收集疫苗及相关接种信息,实现疫苗真实信息和自身接种状况的实时查询,保证疫苗生产流通和接种的每个环节中的信息做到公开真实透明[39]。3.2.4冷链管理冷链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冷链设备信息维护、温度记录、监测预警等。我国部分省已使用冷链温度监测系统,通过系统平台对疫苗冷链温度各环节进行实时和历史数据监测、记录、查询,同时提供疫苗冷链温度报警管理功能,实现疫苗冷链温度管理文档备案,保障疫苗冷链安全。北京市顺义区CDC将物联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温度无线传感技术、云计算等引入冷链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预防接种单位冷链设备内的温度和超温报警等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可通过手机短信向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和各级领导分级报警,降低了因冷链设备故障而导致疫苗安全隐患[40]。

4结语

IIMSs是一种以人群预防接种个案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国对该系统发展的重视,IIMSs功能不断增强,数据质量逐年提高,部分发达国家及我国部分省已开始通过IIMSs收集预防接种信息,评估日常免疫规划工作情况。IIMSs可收集汇总来源于卫生服务工作者的预防接种记录,在预约提醒、预防接种管理、疫苗管理、冷链管理等方面有较广范的应用,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尽管我国部分省IIMSs的发展很快,但从总体水平看仍需在功能增强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IIMSs收集信息的利用,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发展。

作者:姜晓飞曹玲生工作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