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文化视角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时间:2022-09-19 05:16:15

校企文化视角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基于校企文化交融视角,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联合办学的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和学生身份双重化等特点。从管理工作实际来说,存在着管理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和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如何高效管理学生的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校企文化;交融视角;高校;学生管理

近年来,校企联合办学模式逐渐推广应用,已经成为了高职办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校企联合办学,其处于发展阶段,缺少可借鉴的经验,需要不断地实践摸索。由于管理主体以及学生身份等的变化,使得学生管理模式以及内容也呈现相应的变化,因此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现结合具体实践,总结管理方法。

1校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实现校企文化融合,有着以下优势:①有利于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全面发展;②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实现长远发展;③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④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健康发展;⑤有利于地区文化创新,实现地区经济科学发展。在此背景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要注重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等,并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

2基于校企文化交融视角分析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分析

2.1案例概述.以广西水电学院为例,其与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用人企业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共建实训基地以及签订人才联合培养签约,2014年6月与宝鹰集团签订共建“宝鹰建筑学院”框架协议,正式成立宝鹰建筑学院。校企双方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长效机制。学院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基于“双主体”办学下的研究,既尊重作为教育部门应有的文化追求,也能注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交融、学术氛围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业教育文化。

2.2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合作的多个企业来看,目前有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不高,参与程度很低,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没有与职业教育很好的结合,还有可以探索的空间;有的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而是用传统的行业理念,做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其中,宝鹰集团具有极强的企业责任、社会责任。双方在开展文化交流上有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合作成效明显。

2.3管理实践

2.3.1实施双导师教学.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院和企业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具体实践中,宝鹰建筑学院积极融合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以共赢为合作前提,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强化合作。教学方面,宝鹰集团组织技术专家,同学院的骨干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实行双导师制度,共同制定专业标准以及课程设施等。按照企业员工以及学生双重身份进行管理,构建了企业、院校一体的成绩考核制度,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按照企业人力资源实际需求,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2.3.2实习基地共建共用.在具体实践中,学院和企业共建校中企业,也就是宝鹰建筑学院实训中心。企业全程参与中心设计和建设,实现了实训环境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实训中心的现场门牌和安全警示标牌等,其和企业真实施工场景相同。此中心主要包括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文化展示中心、建筑学院实训中心以及居住空间粗装样板房。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实训中心,能够完成实践训练教学任务,比如装饰施工技术学习等。实训教学队伍的组成,主要包括企业专家和院校教师等,各自负责相应的教学任务。实训中心实施和工地现场相同的安全管理以及文明施工制度等,将企业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等,融入到教学中,强化了学生作为职工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其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意识。在人才培养环节,实现了教室和作业现场、教师和师傅、教学考试以及技能考核等的相互融合,实现了实岗育人。除此之外,教师也能够接受到实践锻炼,增强其实战能力。

2.3.3共育共管.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共育共管。受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院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为订单班,设定培养目标,按照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教学内容调整,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进而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在课程方面,除了增加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外,比如《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概预算》等,还设置了《宝鹰企业文化》和《施工实习》等培养企业文化的课程,将施工关键技能,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并且将企业文化以及技术标准等,引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增强了人才培养计划的岗位针对性以及适应性。

3基于校企文化交融视角分析高校学生管理策略总结

3.1教学理念融入企业核心价值

从教学理念角度出发,发挥精神文化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精神以及企业理念等,开展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将企业文化理念中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质量意识等,全面渗透到院校的教学理念中,促使学院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产生共鸣,进而营造不错的职业氛围。开展教风建设,要注重将现代企业的科学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等,有机的融入进去。在学风建设方面,要注重将创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及职业规范等渗透进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热情的同时,培育其职业素养以及价值观念。

3.2人才规格融入企业职业素质

人才培养要注重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按照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比如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等,作为教学指导,不断强化对其的综合能力培养和锻炼。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规范等方面入手,加强引导和锻炼。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和安全意识以及质量意识等。通过在培养中融入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认真对待和勤奋工作等习惯。

3.3课程体系融入职业岗位标准

对于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依据现代化企业就业岗位具体要求,精炼教学范围,从用人需求出发,构建专业学习课程,实现工学融合以及能力递进的教学目标。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结合行业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坚持基础知识和提高素养相结合原则,以及强化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强化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锻炼,使其能够独立应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自我钻研的意识,为其全面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专业核心课程为着力点,推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依据岗位能力和职业核心技能为标准,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模块,以企业工程或者真实产品等为依托,开展项目化教学,实现教学课堂和作业实际相互结合。

3.4实训基地融合企业核心文化

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训基地建设是主要标志,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到实训基地建设中。采取此方式,营造真实的企业生产和文化环境等,能够拉近学生和企业的距离,激发学生实践操作的兴趣,提升其职业修养,实现知识和业务实践的有机统一,促使教和做的融会贯通。通过融合校企文化,促使教育从文化层面和企业相互对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校企文化交融视角,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高校学生管理。在此背景下,通过将教学理念融入企业核心价值、人才规格融入企业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融入职业岗位标准、实训基地融合企业核心文化,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娟.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商科学生创业教育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26).

[2]徐春梅,刘世民.基于组织文化视角的职业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7(2):35~38.

[3]李俊峰,张磊.应用型高校校企文化融合的价值及实施路径[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7(4).

[4]吴量.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的高职生管理模式探索[J].领导科学论坛,2017(23).

[5]李俊峰.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文化融通机制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7,22(5):107~109.

作者:陈惠渝 单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